进击的BIM主任: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

好,这里是BIMBOX。

今天给你讲一位我们的朋友,通过他聊聊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群人。
他叫任睿,是四川安装集团的BIM中心负责人,也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项目综合安装一标段的BIM经理。
去年年底,任睿给我们投了一篇稿,老孙觉得他的方法论很有价值,于是把他讲述的「无意识推广、增长黑客、反向培训」三个理念转述出去,给这三个理念起了个名字叫「施工企业BIM推广三板斧」,还专门出了个专栏、建了一个施工BIM交流群。
这些年见到行业里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做出了某些独特成绩的人,我们总会好奇,他们身上有哪些独特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是哪些东西造就了当下的这个人。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故事。
 
01

草根入局

“我比陈竹的路子还要野”

任睿是一个看起来温润儒雅的年轻人,带着一副圆边眼镜,皮肤很白,说话声音不大。不过在他温和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叛逆的心。
中考的时候,数学忘了涂机读卡,选择题0分。进高中的成绩就是班上倒数。虽然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进了30多名,但是班主任也没有真正认可他,总把他当成差等生对待。
这事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任睿产生了逆反心理,最后成绩也一般,进了专科学校学做动画。
毕业后进了国有施工单位,在两个阶段都有领导问过任睿,你想往哪方面发展?
任睿说,无所谓呀,领导你让我学啥我就学啥,于是第一次他当了资料员,第二次当了安全员。
2010 年,他在一个幕墙项目当安全员时,想象不出来一个幕墙节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就用学校里学的 Maya 把这个节点给建出来,这样就一下搞明白了。

任睿想,自己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人家当学徒,自己研究图纸,多久才能把幕墙给弄明白呢?那一瞬间的恍然大悟让他第一次对三维设计产生了好感。
后来,任睿在幕墙公司分管车间,又因为会用动画软件阴差阳错来到了刚成立的BIM中心。
读了BIMBOX《两个人的十年往事》那篇文章,他觉得戴路和陈竹走的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一个稳扎稳打,一个野蛮生长。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员工,任睿对自己的评价是「比陈竹的路子还要野」。
第一个项目,任睿发现自己连机电图纸都看不懂,就天天问同事,里面的图例线型是什么意思,再把它们搞到模型里面去,全程硬着头皮生学。
到今天,任睿也觉得BIM中心的老领导特别厉害,一位50多岁的老总工,对技术非常懂,思想也很开放,大家都特别佩服。不过,因为和领导的一些实施思路不一致,任睿没有在领导的带领下乖乖做事,而是开启了自己的BIM人生。
后来遇到一个项目,因为离公司特别远,老领导过去一趟单程都要两三个小时,就交给他负责现场,任睿觉得这是个搞事情的机会,能够尝试一些自己想法。
那时候他做BIM,瞄准的不是做什么应用点,而是先去了解施工现场有什么需求,然后通过BIM去解决。在项目上遇到了不少抵触的情绪,他也知道BIM技术推广不光是跟技术打交道,更多是在和人打交道。
➤ 比如,他会在给工长培训之前,梳理出一套流程,让他们能跳过基础软件学习,直接学现成的用法,把学习流程拆分成一个个学会就能用的单元模块,学完后各自去做自己模块里的BIM工作。
➤ 再比如,他会降低模型的无谓精度,优先做满足现场深化的模型,一切以跟得上进度为准,也会代表项目去跟甲方沟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太花哨做不了。

比起很多人一上来就推行高大上的BIM,任睿的方法显得很「泥腿子」,小米加步枪,先上战场再说。

他没有把BIM抽离成一个单项的技术,而是跟现场的工人、工长和项目经理的需求揉到一起,哪里能降本增效,就杀到哪里,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律不做。
结果,这个项目的BIM应用反倒是出奇的好。
后来的项目,他逐渐摸索了更多的方法论,甚至要动用一些人际交流的智慧。
有时候项目经理只关心成本进度,工长也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他到现场就先和工长跟项目经理做简单沟通,然后从工人下手,做出一套可以用于施工的模型,让工人习惯用模型出的图纸下料施工,工人减少了思考,拆改和窝工少了,自然就喜欢上了这套方法。
到后来,工人离不开BIM的图纸了,他会慢慢把这个BIM诉求转移到工长身上,再配合专项培训,整体达成了项目经理想要的降本增效,这个推进过程的拿捏很重要,轻了工长只能当二传手,重了工长会被压的喘不过气。

后来公司承接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任睿作为BIM负责人,被派到了项目上。

第一次项目见面会,一个其他标段的公司副总带队过来和他们交流,对方说机场这种一直变更的项目,BIM没法做,最后交个竣工模型完事了。
任睿一脸认真地跟对方说:「我们能落地」。当时一旁的业主都怕他把话说得太满了,跟着问了一句:「你确定吗?」暗示他考虑清楚再说。任睿还是说:「我们可以做。
因为有项目经理的支持,加上以前有一些成果,这个项目的BIM工作几乎是完全没人管他,放开了做。
在推进BIM大流程遇到阻力时,他没有去找项目领导,而是直接去业主领导办公室汇报情况,说如果业主不支持流程推进的话,肯定落不了地,我们BIM工作只能放弃了。
后来在整个项目里,一个奇特的情景发生了好几次,业主找到项目领导说:「你们的BIM又要放弃了吗?」
聊到这些事儿的时候,我问他:你这么干,项目经理不削你吗?
他说,其实当时他心里还是有数的,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做什么事都怕自己出错,所以反倒是会提前千方百计确认事情有没有问题。除了技术,也会考虑人情世故。中间因为BIM本身的透明性和定责性,人家告诉他在什么层面需要注意什么,他马上就能领会。
可一旦把需要考虑的地方都考虑到了,剩下的行动部分就完全放开,天不怕地不怕的类型。
天府机场的BIM很成功,至少在任睿和公司内部来看,BIM是真正落了地,在几十家参建单位的项目经理、总工、总监里,他是唯一通过做BIM得到业主优秀个人奖励的人,而且是连续两次。
2015年任睿带着成果去参加BIM比赛,引起了一点小风波。
汇报的时候他说,BIM机电深化的大顺序是先管线,然后支架和留洞。而在施工时大都是先留洞,然后支吊架,再管线。这相当于是说,做BIM和施工的顺序是反着的。所以预留预埋前我们就只有将这三步都深化到位,这样深度的机电BIM成果才能落地。
参赛时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老总工,听完任睿的讲解之后表示不认可,他说:「你这样说的话,我们这么多年的工作不都要反过来了吗?」
任睿说:「做BIM不就要反过来吗?」
对方继续摇头,任睿接着说:「欢迎评委来项目参观。」
在那一刻,任睿突然意识到,建筑行业拥有话语权的那些大师和总工们,认可的可能只是BIM和数字化信息化这个趋势,但其实并不认可现阶段BIM的水平和成果。
最后,这个项目得了个机电组的三等奖。
02

管理带人

“逼着自己去面对标准的上限”

时间过去几年,任睿从初入职场的「小任」,慢慢变成了很多年轻人嘴里的「睿哥」。
集团公司的BIM中心,常见的模式是给下面的分子公司做项目服务。按说这样的团队就是不断完善标准和流程,积累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任睿的做法却很不一样。
分公司来找他做BIM,任睿反过来还要和他们谈条件。
第一,BIM中心能出人,但项目上也必须出人;第二,必须是专职BIM人员,不能兼职。
他的想法是,项目上投入人是BIM落地的基础,他做一个项目就要带出来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最好项目做了一半,后面的工作项目上他们自己就可以接手了。BIM中心不应该是「救急」,而是「救穷」。
任睿一直在实践中把具体的方法抽离出来,形成一套内部的标准。但他不希望这个标准是一些死条文,而是让项目上的人看到一条标准,能明确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比如标准里要求,栏杆的高度不能低于1.1米,那在不同的条件下这条该怎么执行就很复杂,甚至对于传统施工来说可能还是模糊地带。但这对于BIM来说,模型里必须有一说一,模糊的东西是不能执行的。
甚至对于一些条文,还明确写下,做这件事成本是什么样的,会付出什么代价,该跟业主要什么支持,什么情况下该拒绝业主的要求。
任睿一直希望把下面分公司的人,带成能独立服务业主的BIM团队,而自己则是继续往前走,去做别的事。
他是一个不妥协的人,坚信的东西就一定会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来,这让他赢得了一部分支持,也经常引起别人的反感。
比如,关于「先学专业还是先学BIM」的争论很多,几乎一边倒的声音都是一定要先学专业知识,BIM只不过是个软件工具。
但任睿旗帜鲜明地认为:工长类人才进来,要先学BIM,但不是在办公室里学软件、翻模。而是具体去实施一个项目的落地BIM工作,然后拿着成果去当工长。
他带过一个大学生,职位是安全员。机缘巧合让她去做BIM,要带着BIM下现场,去和业主、设计、施工单位直接对接。
后来那个大学生和他说,跟自己同时进公司的同学,下班之后都很闲,只有她加班加点看所有专业的图纸,然后建模深化出图。
一年的时间,她已经自己完成了一个近20万平米的机电BIM落地,从现场扯皮到支吊架和末端的做法都能搞定,现在现场有单位不能按图施工了,她就去现场判是非,定原则,这种成长速度按传统的方式是不能理解的。
他认为,先学传统知识还是先学BIM,这话说出来其实已经把这二者放到了对立面,而实际上在有些岗位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建筑行业需要专才和通才两种人才,有些岗位需要的是专才,学习当然要专注,还要找一个好师傅带。而有些岗位需要的是沟通型的通才,没有什么老师傅有时间手把手给你讲各种专业的知识,只能逼着自己去学。
而干施工比起干设计,相对没特别大的技术难度,能脱颖而出的路就是认真负责,多积累经验。
之所以他敢这么说,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通过BIM他逼着自己去了解各个专业,一个个项目下来,他会去看储罐、球罐、风洞、钢结构甚至核反应堆的图纸,专业间的心理障碍对他就不存在了。
现场的传统工长以前经常不认可他带人的方法,下面的小伙子们面对工长,工长会说:「你们BIM部门关了吧,来跟我跑现场。」可是只要跟了一两个项目,这些小伙子综合能力会变得很强,和各个专业的业主、设计都很熟,人家什么问题都来找他协调解决,有些事甚至会把工长晾到一边。
现在天府机场项目一大半的全职BIM人员,都已经成为专业工长,他们拿着自己的深化成果去落实到现场,也会拿BIM的理念去做工长的工作。
下一个项目,任睿希望一进场就让他们去做BIM工长,用BIM的方式做工长所有的事。而因为BIM+工长所增加的工作量,他来做好团队支持解决,让他们按一个理想化的BIM班子做完一个项目。因为有机场的结果,这个想法项目领导也很支持。
任睿说:毕业干施工,如果一直面对的是工人和交叉施工的现场,很多时候你所接触到的是行业标准的下限,说不清,理还乱;做BIM落地,你逼着自己去面对甲方、设计院,那是标准的上限,你要说服业主和设计按你的图纸来施工,只能用合规的方式。
对于白纸一样的新人来说,一开始接触的人群会把你引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你的舒适区也会决定了你的能力范围。太多次在和工长讨论问题的时候,他让工长开个其他专业的图纸,很多人电脑上连这些图纸都没有。而BIM的小伙子为了解决机电的问题,会自然的打开装饰或钢构图,做好提资文件发给对应设计师,在施工前解决掉一个个问题。
在施工这个人才充分竞争的行业,年轻人想快速成长,只能跳跳脚,去做一些超纲的事,这是一个朴素到大部分人懒得信的道理。
最近他们和一家设计院交流学习,一起做点事。任睿的诉求就是带着手底下这帮做施工BIM的人,去学习设计流程的知识,让大家知道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是怎么思考和开展工作的,甚至希望BIM能去做不同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桥梁。
实际上,在机场,设计师之间的很多提资数据就是他们帮忙校核的。他希望以后能有一个为业主服务的项目,能让他在设计阶段介入,以施工落地为目标,并且业主能提供足够的支持。
03

授人以渔

“BIM中心的目标是干掉自己”

时至今天,任睿在做这么几件事。
项目方面,他们会支持很多具体项目的实施,全力帮他们做BIM落地的最后一步。
对内方面,他给自己的定义不是BIM人员,而更像一个公司流程和架构的咨询师,从BIM的角度配合信息部门,慢慢调整项目部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所需的架构和流程。
要推进技术,需要去做一些和技术无关的工作。为了BIM人员招聘、转正、薪酬和发展这些事,他会给公司上上下下的部门给找很多事情。以前公司BIM人员不能转正,他就去推进转正的事,现在又在努力解决团队薪酬的问题。
他认为团队要稳定,技术才能进步,必须推这些事往前走。这些事在国企几十年没有改变过,不代表我不能试试。如果不行就换个其他的思路再尝试。
对外,任睿正在和几个小伙伴筹备出一本书,把他们在以往项目的经验和做法都分享出去。今年特别忙,他们希望在2021年初能有一个Demo版出来。
他从来不觉得他们自己做的东西有啥高大上,BIM就是把所有相关的图纸和规范拿来放在一起,把模型好好建出来,数据踏踏实实放进去,尽可能预见以后施工中会发生问题,解决掉然后加快施工。
准备这本书的内容时,一位负责机电的同事谈到怎么讲管综,觉得出几个剖面,来个三维展示说明一下就够了,结果任睿一个剖面图就写了一万多字,详细描述了看到这种系统该怎么弄,怎样做不规范,怎样能得到设计和甲方的认可,哪些情况就可以开始向设计寻求修改和常规改法。
有个朋友说,你把这些东西扔出去,可能是个炸弹。任睿说:
「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没什么不能讲的。如果人家看了觉得我做得还不错,愿意来合作,那能给公司创造收益;如果学了去自己干,那大部分人能统一从一个起跑线开始去追求更好的技术,而不是吃信息不对称的亏又浪费几年;如果喷我做得很垃圾,那我也能知道自己水平不行,再去跟人家学习就是了。」
任睿带了很多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努力的同时,也在切身感受着迷茫。施工是个偏夕阳的行业,干BIM的又是这个行业里最郁闷的一拨人之一。给他们开会的时候,只有一小半时间在谈技术,更多的是带着大家聊思想、聊方法论。
任睿说:「身边很多人知道,我其实是不想搞BIM的,心太累了。我们有点像国有企业内部的IT人员,体制限制积极性,积极性影响工作效果,如此循环,满腔热血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所以只能去搞点事情。很多领导支持,让我们放手去做,我希望自己对得起这份信任。BIM中心的目标不是混下去,而是把实施BIM的体系建立好,最终干掉现在的自己,然后去做些对企业更有价值的事情。」
2020年,任睿还是那个任睿,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忤逆传统。
还是有人很喜欢他,很支持他,也还是有人很不待见他。
任睿说:我没太大所谓的。
04

后记

书生与海盗

和任睿准备这一期内容的时候,他讲了一段话,我想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你:

我是一个内向和不自信的人,所以很现在很多人一样自然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这么多年一直做的就是通过学习、交流和做项目,去验证自己的技术是否有问题。

我自己也是一个非科班、非传统培养模式成长起来的人,所以从一开始我就不认为现在建筑行业的运行模式、协作方式、分配机制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是直接去满足公司领导的具体要求,把重心放在做应用点、报奖和观摩工地上。而是通过满足项目的生产需求,更好的为业主服务,进而去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

最近在一个咖啡店,听到隔壁几位老板聊天说:现在做生意,不能靠忽悠了,都是实打实的做服务,做口碑,这话让我印象深刻。我理解各行各业都有两类赚钱方式,一类是靠信息不对称赚你的钱,另一类是你知道他赚你多少钱,但你也还是会选择他。

我自己也在寻求一个家装项目,把工程中的BIM应用点、平台什么的全弄上去,想看看一个工程,从第一类变成第二类之后,完全透明化,各方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BOX想写这篇文章,我也很开放的。前不久苏总那篇学霸走上人生巅峰的文章让我如沐春风,希望这个学渣自我救赎的故事,和我们公司的BIM理念及工作场景,能让你得到一些正面回馈就行了。

 

看完任睿的故事,我猜你一定有些想法:「他说的那个点,我不同意!
今天我们写这篇东西,是在歌颂任睿吗?并不是。甚至他说的一些观点,我们都不完全认同。
我们想呈现给你的是:他对行业的数字化未来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有这么一个内核在,才让他有勇气去说一些忤逆的话,做一个鲜活的人。
前些天VCTCN93给BIMBOX投了一篇稿,我提醒他几个点,注意别被人喷、或者对身边人的影响不好。
他说了一句话:「这篇文章我代表自己发声,这么年轻就失去了锋芒,岂不白活一场?」
当时看到这句话,我没有感叹年轻人不成熟,而是反思:做BIM本身,不就是在挑战传统吗?这样的工作,固守传统的人真能胜任吗?
后来有一次机会,我跟一个互联网大佬喝酒聊天,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印象很深:
互联网行业开荒时代,每一个职位都是怪咖,既没有学校设立的专业,也没有职场里的老师傅。所以那些真正做出改变的人,不是书生和秀才,而是流氓和海盗。
在建筑业数字化这条路上,我觉得至少书生和海盗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面对改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想:「这么做是对的,那么做是错的,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可是世界变得实在太快,快到让仅仅十年前的经验就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我刚入职的时候,老一点的人都会吐槽,90后不喝酒,不懂事。前几天王起航给我们讲了一件自己的事,他喝酒,但是坚决不喝白酒。
之前有一个酒局,来了一位集团大领导,听他说自己不喝白酒,有点不爽。旁边的同事煽风点火地说:「年轻人你可能不适合这种局」,「领导都让你喝了,快喝。」「不会喝可以练啊,今天就是机会。」
他说,啤的红的让我喝多少都行,白的确实一口不喝。大领导不痛快地问他:「那我现在要是就让你必须喝呢?」
他说:「那我现在就辞职不干了。
还是顶头上司李刚来了个拎壶冲,才帮他挡了下来。
后来,任性的他还是留下来了,去年他一个人签下来1000万的BIM咨询合同,那杯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每次他来BOX串门,我们都会备上红酒和啤酒。
在听着他的故事时,我甚至不想说任何「经验之谈」,更不想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而是一边感叹自己可能有些老了,一边庆幸,我们这个行业终于有点当年互联网的样子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分享给自己的朋友,让更多人展开探讨。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价值百万的BIM落地三板斧,拿走就能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进击的BIM主任: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