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 BIMBOX。
今天的内容,是线下活动「盒聚变·北京站」小伙伴发言总结的第三期,也是最后一期,这次活动邀请了 50 多位不同公司、不同职位的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关于行业的十几个问题。
活动请来了三位嘉宾,分别是以见科技创始人兼 CEO 罗锋,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BIM 专业负责人刘泽洲,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BIM 负责人、网络信息部副部长郭帅。
除了几位嘉宾的发言,我们也尽量让更多的人发表观点,展开讨论。
没人能保证观点的绝对正确,但大家都做到了真诚交流,讲大白话、大实话,考虑到文章的公开发表,今天的内容也会略去一些具体的公司项目信息。
这次活动的赞助商是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此特别感谢,在他们的赞助下,我们可以把门票压得很低,也能给到会的小伙伴提供一个舒服的交流环境。
上一期内容,给你总结了关于 BIM 落地与宣传、制约 BIM 发展的困难、装配式与 BIM 的几个问题,前两期内容的链接给你放到文末,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回顾一下。这期内容咱们接着做笔记。
话题1
人生中有哪些改变自己想法的重要经历?
郭帅
印象中两个经历印象很深刻。
第一次是跟着第一位领导,从 2017 年到 2019 年每周上课,其中一个心理学的培训,包括沟通的理论和实践,那段时间是第一次认识到,坐在对面的一个人,性格和自己完全不一样,对方在意和敏感的东西也和自己不一样,对方的行为背后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灵魂。在那之后,自己的情绪波动小了很多,也更能包容别人。
第二个经历,是一位领导说,即将给郭帅一个更高的职位,当他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去匹配这个新职位的时候,发现自己曾经在意的很多东西、做过的很多事,已经不是自己世界的全部了。
如果想要做好那个职位,要考虑的东西还有很多,自己有一种一直趴在一个坑里突然站起来的感觉,原先自己要投入很多精力搞的事情,就需要安排别的人来接手。从技术走向管理,是一个让人产生某种突变的过程。
刘泽洲
几年前,刘泽洲离开了施工单位,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帮一家设计院干一个 BIM 建模的项目。
有一天,他在楼下跟同事聊天,两个人一边抽烟一边抱怨,设计院的方案改了又改,他们的建模工作也只能一遍一遍地重来。
那个时刻他突然觉得这状态有点熟悉,想起自己以前在施工单位做技术员的时候,去一遍一遍给现场工人交底。他发现其实自己在做的事和当年那个工人做的事很像,只不过一个是盖实际的楼,一个是盖虚拟的楼。
那一刻刘泽洲想,尽管绑钢筋和建模也都是在做事,但能创造的价值都是有限的,也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未来要从一个建模型的人,变成一个用模型的人。
后来他找了一个建筑信息化专业,考了在职研究生,思考其他行业很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或许能给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借鉴思路。
现在他已经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尽管学校里的知识和真实的项目相比会有一些理想化,但一些基础理论对于未来的技术或者研发应用,还是能提供比较好的方法论基础。
回忆起来,刘泽洲觉得,如果没有当年在楼下那几句简短的谈话,可能后面都不会有自己考研的想法,说起来还是挺神奇的。
罗锋
对人生想法最大的改变,来自于创业。
创业初期的时候感觉非常乐观,有种要拯救世界的想法,想用技术去「拯救」BIM、「拯救」建筑业,从 2016 年开始,就这么风风火火地「拯救」了三年,发现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罗锋意识到,自己创造的工具,不是一把拯救世界的利剑,而是一艘航行在海面上的船。新技术与行业的结合,需要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比如 BIM 发展到一定程度了,模型的精细度和完成度足够高了,才能有机会和后面的技术结合到一起。
就罗锋的感知,直到 2019 年之后,市场和技术的环境才开始变好。那时候他的想法突然发生了一个转变,新技术和传统行业其实是一对相互赋能的角色,大家可以用技术让行业内的工作流程变得更好,同时行业的发展会给新技术带来很多落地的场景。
那时候他开始更多的思考,怎样利用手中的技术,帮助设计、咨询、开发商和施工方找到新的应用点,把技术跟各种管理环节真正的结合到一起,让 BIM 在整个过程中更容易落地。
尽管他们主要是做 AR 技术的,但那时候开始,公司和 BIM 技术的发展已经深深地绑到一起了。只有 BIM 有了更好的环境,他们才有更好的土壤去做更多的事情。
话题2
理想离不开面包,BIM的投入产出如何平衡?
呼宁
作为咨询方,现在大多数项目愿意做管综,上平台的项目愿意做精细化信息模型。这块客户愿意投入,他们做事的交付也顺利。
如果能做到正向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疑难问题,以求把项目做的更加经济,且实施起来更容易,费用能有比较大的突破,设计费如果为100、BIM 单独费用是5,那么正向的 BIM 设计我认为应该大于150都是能接受的,这里也在于使用 BIM 的人员水平。
童天
企业推行 BIM 初期是需要资本投入的,最主要是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后期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可以实施低成本复制模式。
张少南
之前 BIM 中心运营模式从机关负担到半自负盈亏。
一个项目 BIM 的投入,包括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工、软硬件费用、管理费。因为价格从来都是供需决定论,不是成本决定的。给项目报价的时候不管报多少,项目反馈都是太贵。只能拿市场的价格出来给项目打个折,项目才认可。从 BIM 中心直接报,到市场询价报,不管外面多少我们都是70%的方式。
总之,包的住就干。
石洋
公司引进 BIM 越早,标准化程度越高,带来的价值越大,有了前期的基础,才有可能在后面的应用中扬长避短,发挥 BIM 的优势。
刘冰浩
现在 BIM 各个阶段的价格和模型的精细化,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区间,再加上业主对 BIM 的认可度这一元素不够,定价很关键。
兰瑞彪
先期项目不稳定的阶段,先和专业的 BIM 公司或靠谱的小工作团队合作。
同时,从公司内部选拔有责任感、有前瞻性、有创造力、有强烈自我推动型的能留的住的员工培养,成熟后利用业余时间带动、帮助公司内部员工普及 BIM。
郭小亮
做为业主方,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规划好每一步的投入,瞄准长期的价值,而不是看小投入的得失。
话题3
那个行业领域做BIM更有前途?
刘泽洲
刘泽洲经历过施工、咨询和设计公司,总的感觉是,如果专职做 BIM 技术岗,除非有比较好的运气,否则职业生涯的天花板不会很高,而如果想提高这个天花板,还是需要以某一个专业为主,把 BIM 作为一个工具。
如果想在新的时代进一步提高职业天花板,可能一个传统的专业身份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去做一个类似产品经理,或者说「需求翻译」的角色。
举个例子,甲方要求这个项目要用 BIM,他们会提出项目有哪些具体问题,比如地库车位太少了,那作为 BIM 的实施者,需要有一个人能和甲方交流,知道他们的痛点在哪里,知道这个事用 BIM 能怎么解决,还要把解决方案「翻译」成一个具体的 BIM 执行标准,再指导一个团队按照这个标准去完成工作。
这里最重要的成长,就是从单纯建模型,到懂项目需求,再到连接需求与具体工作的蜕变。这样的人,能让技术不再单纯是技术,而是变成对项目、对企业的价值。
刘泽洲对年轻人的建议是,对技术的掌握可以越早越好,在校期间就可以去任何公司,设计、施工、咨询都可以,去这些公司的 BIM 岗位实习,了解项目上对 BIM 的需求,大概要做到什么程度,把该懂的图纸看懂,把软件操作摸顺了,大体了解一个项目怎么实施。
毕业之后,这些该有的基础已经有个七七八八了,再根据志向和实际情况,去施工、设计或者甲方,该做什么口的工作就做什么口的工作,深入到业务里面去,遇到项目要用到相关的技术了,随时可以跟上。
呼宁
个人觉得几个方向都有发展,找对适合自己的最重要。跟同事,老板,还有公司的环境都有关系。
童天
最好的实践空间在甲方,最落地的应用在施工单位,所以两者有资源和人才的错配,眼界开阔的人做 BIM,不会仅仅考虑到一个单位的问题,而会在整个行业的高度考虑问题。
赵陈勇
个人认为还是设计院,设计始终处于上游,先有设计后有施工和咨询,但是不排除特殊情况。BIM 始终是要走向正向设计,IPD 模式可以考虑。
刘冰浩
个人认为都有发展空间,在设计院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必要性很高,咨询类公司(不只是做 BIM 模型)发展前景广阔,但专业技术提升比较难。
代尊龙
不同地域的体验不一样,在二三线小城市觉得施工应用比较好。
话题4
未来团队和个人有哪些发展方向?
郭帅
团队未来的发展分为两个大方向。
第一个是中心化的方向,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规模、集中更大的力量来做这个事。
另一个方向是去中心化的,相对来说推进会慢一些,目标是全员提升,各部门的人该干啥干啥,保证主要工作正常完成,拿出时间学新的技术,慢慢改变工作模式。
目前他在山西省观察到的是两种模式都有,他们集团预计会在半年之后成立一个 BIM 与信息化相关的公司,一些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就由这家公司来做,然后各家子公司的网络信息部都还保留 BIM 相关的职能,由集团统一管理,由下面技术口的人员来执行具体工作。
预期后面的发展就是,用这种过渡的方式,专业要求高的由专业公司来做,一般的常规项目由技术人员来做,同时不断提升全员的 BIM 能力,解决部门的基本功能,向着去中心化去发展。
对于郭帅来说,自己的经历是一参加工作就同时兼职技术员和 BIM 工程师,后来又干了五年的全职 BIM 人员,他觉得自己的未来更适合更加专精的专业化团队方向。
对于像他这样先从事传统方向、又比较深入地学习了 BIM 技术的人,一开始可能觉得两边都不太专业,郭帅建议可以考虑把这项技能坚持延续下去,寻找这项技术能高效解决的问题,相较于传统专业的人来说,你可能会成为一个跨界的人才,实际上这种人才在企业里越来越稀缺,也会有比较独特的竞争优势。
杨毅
杨毅分享了在一个大时代里,小公司和个人如何生存下去。他亲历的项目不少,在现场分享了几个。
他们参与的项目以机场为主,第一个项目很认真的做了设计方案,但因为没有和现场很好的沟通,现场的人员不认可他们的方案,最后就是交付了一个模型,收入和付出也不成比例。第二个项目干脆就纯做翻模的工作,产出投入比反倒很高。
在他经历过的项目里,在现场应用最成功的的一个,是因为前期有商务跟进,中后期有技术跟进,当 BIM 推进在现场分包单位受到阻力的时候,他们把业主方拉了进来,和业主方分析清楚利弊,怎么做最好,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实打实说清楚,后来在业主的支持下,才把项目推进下去。
杨毅在新疆工作,他说这里 BIM 最好的土壤在中字头的国企,只有这些企业的业务量才有可能让 BIM 业务生根发芽。而杨毅所在公司只有不到 20 人,做 BIM 的只有三五个人,人员流失最严重的时候就只有他一个人。
杨毅认为对于公司来说,不以 BIM 为主要收入,而有一些其他业务支撑,才有可能比较健康的生存下去。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靠小公司的业务量和回款量,往往是不能支持一个人的收入需求的。
除了公对公的项目,杨毅为了维持家庭收入,也会也业余时间接私活,要兼顾白天的公司业务,就只能晚上熬夜,经常晚上忙到两三点,很辛苦。
杨毅说,经常会问自己路在何方,尽管路在脚下,理想在远方,但面对生活,坚持理想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呼宁
比较有前景的方向有三个:
➤ 正向和平台,例如 UE4开发,forge 开发等等,对公司和个人都是能赚钱,能提升业务能力。
➤ 纯咨询与管理,这个需要能力极强,是给设计和施工找原理性问题和优化的。但是在有实力后就可以花最少的体力和成本赚相对多的报酬。
➤ 自研产品,AI 技术越来越亲民化,BIM 的数据早晚跟 AI 会有结合会有好的爆点。不过这条路比较长,大公司有背景相对更有优势。
童天
公司的发展方向还是促进信息从设计到施工到建成运维的全过程流通,自动化采集,而不仅仅是模型而已。为甲方提供价值是 BIM 咨询公司长期盈利的唯一选择,需要非常熟悉规范及新出现的应用,并且非常了解自己公司的业务内容,然后了解甲方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服务。
甲方的需求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控制钱,由此引申出来两条路,一条是直接控制预算,另一条是节省时间;节省时间又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进度排程,另一条是减少现场拆改,做好深化。
李越宇
在施工单位,BIM 最终发展还是做管理,BIM 团队的初始职能是做 BIM 咨询辅助及技术培训与推广,普及程度提高之后,团队开始做数字化管理,平台管理,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项目的管理。
刘冰浩
BIM 发展方向个人认为还是趋向于互联网信息化,BIM 团队最好是简化为 BIM 设计团队,BIM 施工深化设计团队,BIM 信息收集与集成团队;从业人员在上面团队中各自对应职位,当然要对接互联网,所以还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相关职位。
葛鑫
BIM 未来发展一定是全项目都会 BIM,这需要转变一代人的思维方式。BIM 团队的发展以后会变为职能部门,向科研方向发展。BIM 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技术知识,更好的结合实际工程,做出落地应用。
话题5
你怎样看待BIM技术的未来?
严事鸿
在 BIM 行业做研发是一个比较混合的方向,做起来也比较孤独,很难找到可以相互借鉴交流的朋友。
严事鸿从事的是 BIM+GIS 的研究,刚接下这个项目的时候,领导说是要做海量城市级的 BIM 数据,听到这个愿景的时候还是挺激动的。
当时他们和 GIS 专业的人天天在一起工作,首先面临的是岗位问题,GIS 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专业领域,数据、产品、售前、前端、图形等专业都分得很清晰,也有自己的专业学科,叫地理信息工程系统。
而从工地跑出来的 BIMer,和这些「正规军」在一起一比,好像可以建模,可以做数据,可以用 PPT 写写方案,也能画个产品原型,但很难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和做 GIS 的同事接触多了,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更像一个数据工程师,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严事鸿发现自己对写代码感兴趣,就开始逐步往 BIM+GIS 的数据处理、前端渲染这个方向来做。
做一段时间下来,他也发现了不少技术问题。
首先,GIS 有自己的坐标体系,比如 84 坐标、2000 坐标,而 BIM 里是横平竖直的轴网,把 BIM 模型放到 GIS 模型里,方向定位就经常会有问题。
第二,BIM 模型是针对单个建筑,GIS 是展现一个大场景,怎么能在大场景中展现复杂的几何数据,对于平台性能是很大的考验。
第三,对于不同建模软件建出来的模型,怎么互导数据,怎么定位准确,也存在技术困难。
对于很多客户来说,都是三维模型,把 BIM 放到 GIS 里,有时候甚至放在那好看就行了。但这些困难往往都在细节里,是研发人员才能看到的问题,一个细节绊住了,很可能就会裹足不前。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他们也提了很多的解决方案,总体说来,一方面是在数据对接的时候明确数据标准,一方面是控制用户的需求。
严事鸿希望能通过开发的故事,分享自己的一个思考:未来的学校,BIM 会不会像 GIS 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学建筑学、计算机的知识,毕业之后可能向产品、研发、数据等方向去发展。
他的另外一个思考是,大家都说 BIM 数据翻模以后会消失,但他的想法正相反,当前存量建筑这么多,BIM+GIS 的发展又刚刚起步,很多建筑的 BIM 数据都需要整合进来,他也相信未来对 BIM 的需求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三维模型,而是会有大量的研发公司提出相应的标准,再由数据制作公司去完成相应的模型。
罗锋
现在大家关于是不是正向设计争论的很厉害,但罗锋认为,换个角度去看,其实设计这个工作,没有必要在所谓正向和逆向这个维度去争论。
正向设计的思路是很好的,但也不是说非正向设计就不好,它的本质其实就是分工,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阶段,让一家普通企业短期内全员普及 BIM、用模型出图,必然会遇到很大阻力,反倒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前他在学建筑设计的时候,是从方案、扩初、施工图、现场交接这些环节去看待设计工作的,行业里也有很多细分的公司,专门从事不同阶段的工作。
引入 BIM 技术之后,行业悄悄发生了一个改变,就是信任的问题,本质上是信息怎么传递的问题。
以前 CAD 时代,是用审图机制来解决这个信任问题,那时候一位院里的老先生,手绘几张图,下面的人用 CAD 翻成电子版,也没有人说这是不是正向设计。因为这件事的本质是输出一个可以让别人信任的成果,怎么出来的成果其实优先级没有那么高。
罗锋觉得,撇开设计是不是「正向」,我们需要思考的是,BIM 的输出作为一个设计成果,怎样能符合规范,怎样能像图纸一样无缝向后传递。现在还有很多施工单位要自己重新建模,这里既有数据传递的技术问题,也有管理流程的信任问题。
这些问题当然还没有得到解决,但罗锋觉得行业对问题有这样的普遍认知,是一个开始。
我们已经从一个传递图纸的时代向传递数据的时代迈进,不会因为存在困难就退回去的。
原来他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出图怎么方便、美观,现场怎么施工跟自己没关系,很少去思考其他专业的问题,后来去做设计总承包,要去和施工方协调、和其他各专业协调,才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待整个建筑,而这样的经历带来的认知升级,对个人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现在他自己做 BIM+AR 的创业,也是用新技术缩短信息传递路径的方向,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打破既有的认知边界,去面对和思考新时代的新问题,不管在哪个行业,打破边界都是向前走不可缺少的一环。
最后罗锋的建议是,不要被软件的功能束缚住思路,很多人会说这个软件不好用、那个软件不好用,这是因为每一个软件开发的时候都是针对某些特定需求的,很多建模软件都是以设计端为源头往后推的,所以越到项目的后期受到的制约就越多,很多路径就走不通。
这个问题在图纸时代不明显,但在数据时代就很明显。
如果跳出工具思维,从后端去看,应用的场景决定了需要什么数据,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数据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工作标准。他相信这才是数据时代正确的思考模型。
所以其实大家不必喊着软件有问题、颠覆什么软件,也不必为生产什么样的模型和数据去焦虑,而是去发掘工程行业里面的问题,发掘后端的应用场景,把整个行业的应用生态慢慢培养出来,这样也许会有更广阔的的一片天地。
赵鑫
未来的时代是属于信息化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很多的东西都可以关联在一起。装配式可以通过设计-深化-排产-生产-发运-到后期的维修每一块墙板、叠合板都有属于他们的“身份证”,从生产到结束的过程中都实现信息化,他觉得 BIM 可以改变传统住宅的建造方式。
好了,关于这次活动主要内容的总结,就跟你聊到这儿,一次活动居然要分三期满满的内容来分享,这样的线下活动也真是没谁了。我们也会把参会每个人的发言和留言做一份详细的整理,作为参会福利发给每一位到场的小伙伴。
「盒聚变」的活动作为我们的长期计划,才刚刚开始,后面 BOX 也会跑到全国主要的城市和大家见面,咱们一起聊一些有启发的问题,也逐渐帮大家建立基于城市的小圈子。
你希望下次 BOX 在哪个城市举办线下活动?欢迎留言给我们。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深圳来一场啊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