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兴到中国BIM:去你的,中国芯

2018年元旦,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上讲了这么一段话:

人们一直认为,世界是被国境线划分的。然而,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塑造的方式,就是互联互通。

在美国人眼中,世界是一块一块的,他们玩的是拳击比赛,以击倒其他对手为目的;但在中国,我们正在利用互联的精神把世界拧成一股绳。中国想要玩的不是拳击,而是拔河比赛,我们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往我这边拉一点。

美国的拳击比赛已经渐渐过时,因为他找不到一个可以准确打击的对象,世界正变得没有边界;而拔河游戏中,所有国家的资源互联到一起,放在一条供应链上,大家已经不太关心什么东西是你的我的,只关心价值移动的方向。

然而,在这场演讲结束的四个月后,美国用它的方式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世界是有国境线的,而且清晰无比,一寸也不会让;我非常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我完全能找到精确打击的对象,而且可以一击致命。

4月17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对中兴通讯的芯片禁售制裁。

当制裁来临时,习惯和平的人们才会意识到,山川河流一直在,永远在。你想玩拔河比赛没问题,但对方的拳击手未必会同意抓起绳子和你玩公平游戏。

你可能会说:BOX,你是不是想说中国还是要自强,一万年也要造出芯片来,再蹭个热点,说说咱们BIM界一定要坚持开发自己的软件?

还真不是,这期内容我们希望通过中兴这个事,和你聊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当然,作为一个建筑业BIM专业的自媒体,今天的话题最终要带着这两种思考方式回到我们的行业中来。

1.灰度世界思维

网络上关于中兴事件的争议非常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争论是怎么互相打脸的。

首先就是前面说的,美国的强硬制裁,打了和平互联派的脸。于是出现了大批中兴通讯的同情者,说这次制裁正值中美贸易战升温时期,禁止交易7年正好到2025年,美国此举就是瞄准了中国制造2025,中兴是背了国家博弈的锅。

然而,很快就有人爆出更多内幕。

原来早在2012年,美国就开始了对中兴违规向伊朗等美国禁运国输送设备的调查,2016年,美国商务部对中兴发起第一次禁售制裁,期限就是7年。在调查期间,中兴请来的三脚猫律师事务所被FBI混进,找到了大量向伊朗出口软硬件的证据。

美国商务部和中兴在法庭上达成协议和解,判罚中兴9亿美元罚款,中兴需提供参与伊朗出口的人员名单,并作出惩罚。作为交换,美国商务部暂停对中兴的禁售惩罚。如果中兴再次违规,7年禁令就会再次生效。

过了半年,中兴提供了4名高管和35个中层干部的名单给美国商务部,又过了一年,中兴只开除了4名高管,剩余35人未做任何处理,还照常发了年终奖。期间中兴还给商务部写信,说已经完成了内部处罚。

2018年,又一大批白纸黑字的证据被美国拿到手,最逗的是,被披露的文件中还有一部分是总结华为公司如何逃脱美国法律的经验,这把队友坑的也真是醉了。

于是,第二次翻转和打脸出现了:美国哪里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7年禁售是早定下来的,只不过是中兴在缓刑期间一再犯错,被人抓住违规的把柄,这才坐实了这次制裁。

事情还没完。

4月20日,中兴通讯董事长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说,「中兴坚决反对不公平、不合理的处罚,反对美方将细微的问题无限扩大。」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在他的微博里称:「这是美国向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动的突袭,欲加之罪,理由还不能找到吗?」

那么这个「细微问题」和「欲加之罪」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017年3月中兴承认了违规、缴纳了罚款之后,与美国商务部达成了两份协议,真正写在协议中的内容是「开除4名涉案高管」,而其余的35名员工这件事,是在7月份中兴交给美方的信函中提到的,就是告诉美国,我不仅按照协议开除了4名高管,还处罚了35名员工。

2018年这一次对中兴的处罚,并不是因为其对伊朗出售美国商品,而是因为中兴自己称处罚了35名员工却没有处罚。

但「处罚35名员工」这件事并没有形成过法律文件,事情的性质从「违反协议」,变成了「虚假陈述」。这就是中兴的提到的「小题大做」。

至此,「国家利益论」和「国际规则论」两派开始了撕逼互喷。前者认为美国就是找茬;后者则认为你去国际上玩公司,就要遵守人家的规则,被人抓住把柄,怎么制裁都是活该。

这不,5月13日特朗普在推特发文释放和解信息,打个巴掌给个枣,这本就是谈判中的进退招数,又被很多人解读成「美国认怂了,不敢了」。

到底哪个才是真相?当你想要选择一派站队的时候,你就陷入了一种单线思维模式。这种思维相信:

➤ 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凡事一定有一个简单的真相,要么你是对的,要么我是对的。

➤ 如果发生了什么坏事,一定有一个明确诱因,要么是自己活该,要么是外人捣鬼。

可世界真的这么简单吗?

 贸易战是真的,互相出牌难道不应该挑软肋、挑有把柄的打吗?

➤ 中兴和华为崛起的5G技术,对美国本土的威胁难道不是真的吗?

 中兴上缴的9亿罚金和开除的4名高管不算配合吗?

 在中兴这样的传统企业里,不是经常把「当面骂两句自家孩子、留个面子领回家拉倒」当成是细微的小事吗?

到底是美国较真,还是早有目的才安插进FBI进行调查?到底中兴是疏忽了,还是这35名员工有着国企中特殊的人事背景?

也许真相永远不能被所有人得知,也许根本就没有一个简单的真相。两个国家,几百名官员与高管,几万名员工,几十亿的金额,怎么可能是几句话能说清的事儿呢?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说:「能同时保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却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的复杂也正是它有趣的地方。这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一个观点。

2.土层世界思维

对于中兴被罚的事,无论解读成「美国恶意打击」,还是「中兴违规被罚活该」,都只不过在网上站队吵架,吵几天也就算了。

这种简单的观点只能算是没什么用,但下面的一种解读就不仅仅是没用,还反倒有害了。

投资人何杰在上个月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三个月前想做区块链的创业者,现在改做芯片;一个月前转型做小游戏的团队,现在也要改行做芯片。」

当然,这些创业者并没有实力去做芯片研发,他们只是在商业计划书和PPT中与芯片研发沾上边。

还有一部分活不下去的企业,也琢磨着沾沾芯片的光,从资本那里搞来点钱救急再说。

这些创业者和企业家,绝大多数连芯片是什么都搞不懂,他们对中国芯唯一的理解,就是那张被涂成国旗色彩的CPU照片。

中国的投资人太多了,还真的就有这样的投资人,他们走进创客空间,开口就询问有没有做芯片的创业公司,投一轮种子,养两年概念,然后找个接盘侠卖掉。

这种浪费青春和社会资源的疯狂,当然是来自于中兴被禁的民族主义解读——一大批人被点燃了爱国热情,出现了「像造原子弹一样,举国之力造出中国芯」的言论,其他行业(当然也包括我们建筑业)也纷纷跟进,宣称要打造中国核心技术,不能被外国人卡住脖子。

更有人痛心疾首,说中国共享单车和外卖烧了几百亿,尖端科技却没有人投资。

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像造原子弹一样,举国之力造出中国芯。

下面我们针对它来回答三个问题:

➤ 原子弹都能造,一个小小的芯片有什么难的?

➤ 我们到底有没有造出过中国芯?

➤ 可以用一个国家的力量来造芯片吗?

先来看看制造芯片的难度。

芯片就是一种高密集的集成电路,因为它的密集度和复杂程度超高,并不是把电路设计出来就可以像造啤酒瓶一样量产了。

第一道关是专利。国际主流芯片厂商几乎把能注册的专利都注册了,自主芯片开发的路上,要么需要交纳巨额的专利授权,要么花更大的代价自己从零开始做,否则几乎每一步都要遇到专利官司。

第二道关是仿真,也就是设计完成在软件里跑一下,看看这个芯片的微观结构是不是能够达成它的宏观功能,如果谁敢不通过仿真直接拿去生产,那基本上造出来的就是一块砖。

这个仿真软件叫EDA工具——你猜对了,像绝大多数的专业软件一样,这个工具我们自己是没有的。

目前地球上主流的三款EDA工具的生产商有两家是美国的,一家是德国的,想做仿真,先掏几百万买来软件再说。

第三道关是流片,你可以理解为小范围的试制造。一次流片的成本,20纳米级别的要几百万美金,16纳米级别的上千万美金,到10纳米级别的流片一次要上亿美金。而这种试制造基本上不可能一次成功,设计中出现了一点点小纰漏,都会导致流出来的芯「不跳」,一切要推倒重来。

第四道关是昂贵的生产设备。目前芯片行业挑战的精度是5纳米,也就是不到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任何传统的加工方式在这个精度下都无计可施。只能使用一些非常贵的设备,比如一台光刻机的售价是几亿人民币——你又猜对了,这东西我们没有,只能买。

研发和生产芯片是一个「10亿成本起步、10年回本」的生意,而一块芯片产品的单价,从几十块钱到上千块钱不等,你可以算算账,如果没有巨大的销量预期,哪家公司或投资人敢冒这样的风险?

实际上,芯片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你看到一块小小的半导体,只是薄薄的一层土壤而已,在它下面是更多层土壤——那是无数的IP,专利,标准,工具,是西方文明几十年来投入几千亿真金白银夯实的土层。

任何一家企业想挑战现有CPU的产业链都是不自量力。

你也许会想到,一家公司做不了没关系,我们有强大的政府嘛,靠政府扶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行吗?

这事儿我们曾经干过,答案是:不行。

上个世纪,方舟科技的创始人李德磊找到了中科院院士倪光南,说服他参与了「方舟CPU」的研究。

2001年,方舟1号流片成功,「中国芯」跳动了,一时间媒体称颂,举国欢腾。科技部重大专项、计委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都给了大量的资助。

但是,方舟很快遇到了更大的问题:生产出来的芯片没人用。

为了避免专利官司,方舟没有使用intel的X86架构,做自己的嵌入式体系。这就意味着它不支持windows系统,只能使用开源的Linux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为了这颗中国芯,政府还是大力扶持的,当时针对Linux桌面端的50多个具体应用,政府出面在全国招标,从浏览器到视频播放器,一个一个找人开发。

2001年北京政府采购操作系统,把windows挡在门外,给贴着「中国人自主研发」的Linux桌面端开后门。

但事实是,方舟搞定了政府,却没能搞定用户。

Linux太难用了,上面装的应用程序更难用。当时的政府员工都是装两套系统,领导不在的时候,还是用windows,用office,用IE。

方舟在2005年失败了。到今天,13年过去了,人们使用电脑,早已经不是当年那区区50多种应用了,从办公到娱乐,再到不同的行业软件,Wintel——也就是windows和intel的联盟,已经建立了由上万种应用程序组成的生态系统。

生态一旦形成,那就是既成事实,一个windows上的免费杀毒软件——奇虎360公司IPO就3000多亿,整个生态已经不是任何企业和国家能用钱砸出来的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造出原子弹,却造不出芯片。因为原子弹的底层无论有多少层土壤,我们都可以拿钱来换,它本身是土壤累积的最高层。而芯片不是土层累积的终点,在它上面还有更多的土层。

再回看那些抨击中国的资本流向了共享单车和外卖、而不在芯片研发上投入的观点,还有那些从区块链转型到芯片领域的创业者,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幼稚了?

我们如今生活的数字世界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共享单车和外卖是应用层,再往下一层是操作系统,再往下是基础硬件,再往下又是生产这些硬件的软硬件和技术。在数字世界的建设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垄断所有的土层,包括美国。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观点。

3.破局的希望

看到这里,如果你感受到的是一丝绝望,认为我们面对已经形成的技术垄断无力回天,那么请回顾一下我们说的第一个观点:世界并不是那么非黑即白。

现在请你拾起这个观点,和我们一起,从两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也将最终把我们的话题引入到中国建筑业的BIM和信息化。

第一个角度:方舟芯片失败了,还有其他的芯片活着,比如中科院的龙芯,比如华为的麒麟。

这两者都在芯片行业Wintel的垄断下找到了自己的出路,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CPU芯片并非只有民用电脑中才存在,它还存在于手机、洗衣机、电视、相机里,还有各种工业控制系统、高铁、电站里。我们不一定非要在通用个人电脑上与intel正面硬刚。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国还有活着的龙芯CPU,因为大多数人用不到它。

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态:政府让国内CPU公司在小森林里适者生存。

这个「小森林」就是龙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北斗卫星导航、武器装备、工业控制等500多家用户。

政府扶持并非直接砸钱养龙芯,而是在这些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的领域,给龙芯政策上的倾斜和宽容,让它能够实现盈利。

在这些专业领域中,龙芯不支持windows没关系,可装的程序少没关系,性能和intel有差距也没关系,只要安全性和自主性够高,这些都可以容忍。

再来说华为。

华为的麒麟芯片选择的路线是手机SOC领域,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包含CPU、GPU、数字信号处理、基带、定位、多媒体等各种模块的组合。

尽管华为对外宣称「自主芯片」,但业内人是知道里面有很大的水分的。

首先,华为的芯片设计是在购买英国ARM公司的架构授权后进行的。ARM你可以理解为手机行业的X86架构。如果把处理器比喻成一个建筑,ARM架构相当设计规范,有了它做基础才能建造出不同的房子。这个架构的开发成本太大,而且很可能开发出来不支持安卓系统。

ARM架构是申请了专利保护的,所以华为才必须每年掏出巨额的专利授权费给ARM。

除此之外,由于前面我们说到的高额制造成本,华为目前只能做到设计这一步,麒麟芯片的生产是由海峡对岸的台积电完成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龙芯有点怂,华为有点油滑。

是的,这就是事实——龙芯缩小桌面领域追赶intel,麒麟芯片在逐渐扩大的移动领域顺势而为。他们都没有做到那些爱国人士声称的「真正实现自主设计和成产」,但它们做到了一件事——生存。

不管在哪个土层中,生存下来,才有逆袭的希望。

所谓逆袭,绝不是被点燃民族感情的人所说的「举国之力打败Intel」——站在半山腰,感叹爬到山顶的人给你留下的一大堆陷阱和地雷,然后扯起一面红色旗帜包裹住身体,沉浸在悲壮的情绪中,这个画面很美,但没有意义。

如果说未来哪家企业有可能真的生产出超越intel的中国芯,那一定不是今天把「芯片」两个字硬塞进商业计划书的梦想家们,而是在泥潭中摸爬滚打,榨干泥土中最后一丝营养并生存下来的企业家们。

第二个角度:打败Wintel的,一定不是另一个Wintel。

windows和intel联盟在PC时代构建的大山已经形成,其他国家和公司能做的是在这座大山中无数的土层中深耕某几层,生存下来,等待下一个机会。

有两家值得借鉴的公司就这样等来了机会,它们是Google和ARM。在微软和intel错失了移动时代的时候,Google的Android系统和ARM硬件架构快速崛起,AA体系替代Wintel成为了新的霸主。

脱离一座大山的限制的办法,就是换另一座山。

未来在哪里?方向有很多,下一个时代也许是VR,也许是物联网,目前能看到的最明显的领域是云计算

在这个领域,用户的应用不再完全依赖于本地客户端,越来越多的功能可以在云端实现。

随着WebAssembly和WebGL技术的发展,以前需要本地安装生产力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比如文档、PPT制作、照片处理、甚至是大型的3D游戏,现在都可以只靠一个浏览器就能实现。

在可见的未来,云计算将是PC领域打破Wintel联盟的最佳机会,芯片+操作系统做不来,我们可以做芯片+浏览器。

当然,这么简单的道理美国早就看到,这不,最近美国贸易代表又在考虑签署贸易法第301条,矛头直指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阿里云。

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一场永远不会停歇的游戏。

4.建筑业数字化的未来

我们花了很大的篇幅,从中兴的事件聊到复杂思维,又从国产芯片的故事谈到了层级思维。

最后,我们把话题回归到建筑业数字化这个问题上来,带着这两种思维看行业。

BIM是建立在软件这个层次之上的,基本上软件都是安装在windows之上,不涉及操作系统之争,更谈不上芯片之争,所有在这个行业谈到的「中国芯」,都只是个比喻,说得不好听一点,大家就是蹭一蹭热点。

不过,BIM行业与芯片行业还是有一些相似:如果说BIM有核心的话,那一定是设计建模软件。而目前国内的BIM基础建模软件市场被Autodesk、Bentley、Trimble、Graphisoft、Catia等公司牢牢把握,其中Autodesk的市场占有率占绝对优势。

这类软件的核心技术是三维图形技术,它需要大量的底层研发工作,成本高,赚钱慢。好在国内有企业顶住了压力,在这个领域耕耘十年,也有拿得出手的三维图形技术了。

可就像方舟芯片研制出来之后遇到的阻力一样,挡在国产软件面前的,不是政府支持,而是用户买单——建模软件可以开发出来,没人用怎么办?

CAD时代有天正,Revit时代有鸿业、橄榄山、品茗,在一部分国产软件商开发三维图形技术的同时,一系列国内的软件公司在Autodesk的软件基础上开枝散叶,逐渐建立起一个生态圈,这与PC时代的wintel建立的壁垒如出一辙。

现在如果有软件公司使用自己的三维技术去打Autodesk,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建模软件,而是它背后庞大的二次开发成果和构件库——这个生态壁垒正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贡献数据与构件库)和二次开发者(贡献插件)的加入而越来越高。

所以,国内的BIM如果走方舟芯片的路线——也就是全靠政府支持,不管用户体验,带着民族主义情绪与国外软件在建模领域正面硬刚,结局一定是一败涂地。

但从龙芯和华为麒麟芯片的故事,我们又能看到黑暗中的两条路。

 第一条路,是类似龙芯「在小森林里适者生存」的道路。我们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用户体验差一点、生态圈小一点的建模软件,应用到对易用性要求没那么高的领域里去。

➤ 第二条路,是类似华为,彻底避开「核心建模」这个市场,而去差异化的新市场开辟道路,同时不介意向国外的技术妥协,该合作就合作,该共享标准就共享标准,该拿来主义就拿来主义。

这两种方式并非通向「自主之路」的终点,而都只是暂时的生存之道——活下去,等待机会。

BIM在软件应用这个土层之上,又会累加新的土层上去——比如多个软件成果的集成、软件应用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再比如摆脱本地生产软件的云计算,这些新的土层都孕育着新的机会,留给生存下去的人们。

那么,上面说的两条生存之路,该选哪一条?别忘了我们说过,世界是复杂的,不能用民族大义一棒子打死。

BIMBOX的看法是: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比如大型基建项目,该走第一条路。

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和大型企业的人才支持,这条路会好走一些。

而且对于这种项目来说,把核心模型和数据把控在自己的手里,是真正的刚需,这个安全的需求比软件的易用度需求要高。

而对于其他一些民用级小项目,则显然是第二条路更适合。

缺钱缺人这不必说,和国家安全也扯不上太大的关系。

对于一个BIM预算只有50万,还用着盗版软件翻模的施工单位,你和他说,可不能因为没有「中国芯」而被外国人卡脖子,有一天打起仗来,老外禁止咱们用核心软件了怎么办?

他会说:去你的吧,打起仗来,老子就不干了。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中兴到中国BIM:去你的,中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