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的「深圳振哥」:BIM如何帮我深入业务、突破圈层?

今天要和你分享一个故事,来自深圳的老朋友。
他叫杨振,目前是中建二局华南分公司BIM中心主任。这是官方职位,而圈子里年轻的朋友提到他,都会叫一声颇有江湖气的「深圳振哥」
我想到他的时候,会想起的几个关键词:深圳、BIM老兵、拼命三郎、讲义气、朋友多,但我不想用这么几个词简单去总结一个复杂的人,故事还是要从头聊起。

Part.1

入局

杨振对工作是个很专一的人。2012年毕业至今,只有一段工作经历,毕业前通过校招进了中建二局,一干就是12年。
作为生在云南的「小镇青年」,杨振本来从没考虑过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反倒是一直很向往离家比较近的成都,找工作的时候就往二局的西南分公司投了简历,可当时他所学的暖通专业招满了,深圳倒是还有个机会。想一想趁机会出去闯闯也挺好。
学土木的毕业生,在工作的前几年基本决定不了自己生活的城市,刚在深圳入了职,就被直接分到了海南很偏远的项目,基本上就是进了荒山野岭。
当时一起到海南的有20多个人,大家一下子从大城市被「发配」到这里,都感觉挺失落的,有的人想不通去找领导,还有的实在待不下去干脆辞职了。杨振却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想要风风光光的离开,就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成绩,自然有机会调走。
项目是给当地居民修建安置区,一共600多栋小别墅,先是做资料员,很快完成了任务,接着去做个一万多平米小会所的地下室管线综合深化设计。
虽然学的是暖通,但当时杨振还不知道啥叫管线综合,也没有见过相关的图纸,本来就对多个专业的管道不太熟悉,还要费力地在脑子里把空间关系想清楚,太难了,得靠3D设计才能帮着自己搞明白。
杨振大学时候摆弄过3D MAX,一些三维建模的功能还算是比较熟悉。那会儿既没有听过BIM,也不知道Revit,不过当时的AutoCAD已经有了3D功能,于是他就在没有管件族、没有自动连接的CAD环境下,硬生生地画完了管综。建筑和结构还比较好说,画管道的时候,真的就是用各种圆柱拉伸和放样一点点拼起来的。
当年自学3DMAX的成果一直留在QQ空间里
有一天,公司机电部的经理发了一张图,是其他单位投标时候用的三维模型的截图,说是拿一个叫BIM的玩意画的,挺厉害。
杨振看了一眼,觉得跟自己捣鼓的三维CAD也差不多,就把自己画的东西拿给领导,看看能不能满足公司要求。领导一看,起码形似,觉得这小子不错,也鼓励他继续学习。
后来,公司投腾讯滨海大厦标,真的碰到业主点名要求用BIM,当时公司没有人会,就找来外部咨询公司,一边配合投标,一边给团队做培训,培训的视频录屏也给留了下来。
过了段时间,公司下来项目部检查,科技部副经理找到了项目部总工,说现在外面都开始用BIM了,咱们公司别落后,这份培训录屏,你们有时间学习一下。
那会儿大家在海南吹着荒郊野外的海风,没心思学那洋气的玩意儿,只有上手搞过「3D设计」的杨振感兴趣,就把视频要过来自己研究。
软件20多个G,视频又几十个G,小破电脑根本放不下,杨振还自掏腰包买了块250G的「西部数据」硬盘,东西拷过来,软件差点没地方装,最后硬是把电脑里所有东西都先清空再格式化了,才勉勉强强装上了Revit软件。
那之后,每天下班,其他同事去海边散步或者去打球,杨振就憋在屋里学软件操作,学到夜里一点多,累了就睡觉。
最惨的是,当时看录屏看到一半,讲完建筑和结构、讲到机电建模,视频就没声音了,杨振只好不停地暂停、回放,猜那个讲师在说什么。就这么一边学一边摸索,又把他原来用AutoCAD建的三维模型,重新用Revit的方法建了一遍。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你不求回报做的事儿,却会在意外的地方开花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机电部的领导来项目上检查,发现这个叫杨振的年轻人,画出来的东西比他们专门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弄得还好,值得给个机会。
于是那位领导检查完就把杨振一起带回了深圳,让他跟当时外聘的一位专门搞BIM的人系统地学习。这一学才发现,之前跟着那一半没声音的视频学的很多知识都是错的,深圳之行算是彻底搞明白了。
尽管是到了一线城市深圳,但条件可算不上好。
当时杨振住在一个已经竣工收尾项目部的板房里,诺大的一栋板房只有五个人住,剩下的居民都是老鼠,那老鼠都不怕人,晚上吓得他不敢关灯睡觉。有天晚上杨振下班回到住处,掀开被子正要睡觉,发现里面有五只小老鼠已经「安了家」,吓得他一宿没敢睡。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了20多天,杨振掌握了Revit建筑、结构、机电的软件操作,回到了海南的项目上继续工作,那位带他来的领导很惜才,为了让他能继续学习,特批他带着配置很不错的电脑回去,杨振也觉得自己很幸运,阴差阳错接触到了比较先进的东西,回去之后也一直坚持学习。

Part.2

乘风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等到公司之前投标的腾讯滨海大厦项目中了标,真的要干起来了,一下子就急缺机电BIM工程师的人才缺口,整个公司问了一圈,只有杨振一个人会,于是得到了特批,正式告别了海南,回到深圳。
那之后的日子尽管很辛苦,但对杨振来说算是出奇的顺利。腾讯的项目机电只做十层楼以下的预埋,五个月时间就搞完了。紧接着去了深圳皇庭大厦的项目,负责16万平米的暖通和机电技术。
当时整个项目上又是只有杨振一个人会BIM,建筑结构机电三个专业建模的重担就全放到了他一个人身上,再加上平时还要兼顾现场、算量、下料、收货之类的工作,人累得够呛,成长也是飞速。
杨振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暖通知识都是偏理论的,下到了现场才第一次见到各种真正的设备,平时在三维空间里深化这些东西,遇到任何一点不懂的东西都不能含糊,逼着自己跟人家请教,再加上一个人建全专业的模型,他下现场都不带图纸,在模型里死磕了那么多细节,脑子里对每个角落都如数家珍。
别说是机电本身,连设备房砌筑墙错了,他也很快发现问题,现场一测量,做偏了20公分,趁着还没有安装机电,提醒土建专业及时改过来了,也算是很早期地尝试用虚拟模型去解决现实空间的问题。
两个项目做完,杨振又赶上全国开始搞BIM大赛,整理之前项目中做过的BIM成果,连着获了两个全国奖项,也帮着公司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被领导在年终总结时点名表扬,让杨振作为一个新人,在公司有了落脚的位置。
2014年中建协BIM大赛领奖
杨振很感谢有这么一项技术,从职业生涯的起步开始,所有的工作都是沿着BIM的路在一步步往前走,BIM也在几个关键节点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但在我看来,并不是BIM成就了杨振,而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在那个技术蛮荒的年代,身边没有人对所谓新技术看上一眼,他选择了抓住机会,博上一把去实现职业路径的转变。
人们总在说,今天的BIM红利结束了,已经不会再有以前门槛那么低的机会,学个软件就能改变命运,但我想说,人大多时候喜欢走安稳的路,安稳意味着从众,而好机会本来就不给大众。
再回到过去,绝大多数人也还是不愿走出那一步,去跟满屋子的老鼠待在一起,学习一个没人听过、前途未卜的新东西。

Part.3

带队

杨振入行前几年一直单打独斗,直到2014年春节后,那位赏识他的领导看他有了不错的成果,就给了他更重要的工作,让杨振带着20多个机电部的小伙子,一起学习BIM。
杨振给大家连着培训了十几天,还真带出来几个不错的BIM技术人员。
开了春就迎来了新项目,在深圳做一个科技生态园,这些带出来的人就去支持项目了,他们又在项目上带出了一些BIM人员,公司专门从事BIM工作的队伍就这么壮大起来了。
2015年到2016年左右,几乎全国的施工单位都在普及BIM技术,但也都在零散的点状探索,尚未形成合力,杨振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公司BIM的人员和技术力量都分散在各个项目上,哪个项目缺人了,就找外包去做。
这样的局面到2017年发生了改变,公司成立专门的BIM中心,那会儿杨振已经成了公司的老一辈BIMer,领导出去汇报也都是他跟着,公司就决定把BIM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安排给他,负责统筹整个部门的发展。
这样的安排其实很超出杨振的意料,满打满算,自己毕业入职才五年时间,这样的晋升速度真可以说是坐火箭了。
当然,说是BIM中心,当时也就只有一块牌子、一间办公室,还有杨振一个「光杆司令」。
第一件事儿就是找人了,杨振在各个项目上找来了几个做土建BIM的,但机电BIMer在项目上实在太抢手,调不来,直到第二年,在杨振的一再反映下,公司才给安排了五个人,还都是刚入职的新员工,让杨振自己培养。
公司一般规定,新人不在项目上待两年以上,是不能进总部的,这五人算是在极度缺人的情况下,破格提拔,他们后来都成为了BIM中心的技术骨干,除了一位留在总部,其余几位都重新进入了各个项目担起重任。
BIM中心慢慢搞起了声望,各个分公司也就陆续送来了轮训的人,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人在杨振这里接受培训和锻炼。
杨振是从项目中走上来的,所以无论是自己做事还是培养人,都坚持技术不能离了项目、离了现场,所以会让跟他的人学习锻炼个三四年,再回到项目上,这些「徒弟」们后来发展得都不错,有的已经是分公司科技部经理、有的也在项目上干到了机电总工。
那段时间,BIM中心主要运作模式就是用有偿的方式,给各个项目提供服务,基本上只会收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最终费用以加班费或者绩效的形式从项目发到BIM中心,算是比较适合在企业内部搞的形式。
都是公司内部的兄弟单位,他们也不忽悠,项目前期就说好,费用不高、人手也有限,不可能像外包一样什么都管,主要在后台提供技术支持,需要驻场的时候再驻场解决问题,项目需要汇报了也都由他们来,但人员会在各项目流动,不会一直蹲在一个项目上。同时对服务质量绝不含糊,服务得到了各公司的认可,以至于后来其他局和分公司,都来他们这里交流,想复制这个运作模式。
要服务的项目多、还要保证按时完活,杨振的思路是「蛇打七寸」,用20%的关键付出得到80%的关键成果,他们也研究了很多方法来提高效率,比如常规住宅就重点考虑地下室、机房,标准层画一层其实就可以开始干了,后面一边干一边细化,能远程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出差浪费时间。
当时外面一些公司,把BIM吹上天、干活的时候瞎糊弄、最后再让现场付出更多麻烦的代价;相反,他让团队的人面对项目部永远不要吹牛,而是有啥说啥,做不到的只字不提,踏踏实实把项目上关注的问题都解决好,把最能体现价值的机电深化、施工模拟、可视化等几板斧做扎实,反倒是很受项目的欢迎。
这样干到2019年,上面有领导的支持,下面有技术骨干们的助力,加上杨振自己的一股子拼劲,BIM中心发展得不错,各项指标数据都做到了二局内部第一,下面的几年也都干得比较顺利。

Part.4

扩圈

2022年开始,杨振不仅是在技术和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也开始注重走出去,扩展在行业里的BIM圈子,也帮助部门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这里面有两个朋友帮了很大的忙。
第一位是张超逸,当时是中建南方一个地铁项目的BIM负责人,也是杨振的甲方。看到汇报材料里经常出现杨振的名字,就主动联系他见面聊聊,后来又给他介绍了深圳BIM圈子里的很多朋友,有一局的、四局的、六局的,还有不少是四川、云南的老乡,大家很快就熟络了。
那时候这些在深圳的朋友拉了个微信群,群名叫「泸州菜馆」,因为大家第一次聚会就在这里,后来人越来越多,觉得群名要正式一点,就改成了「中建BIM联盟」,再后来又有其他中字头企业的新朋友不断加入,就改成了沿用到今天的「央企BIM联盟」。
这个圈子里,大家都是80后和90后,主要都是各央企核心的BIM成员,又非常有活力,隔三岔五就聚到一起交流。大家非常抱团,谁的公司搞活动,大家就组织到一起去捧场;哪个团队做出成绩了,就分享出来给大家借鉴。
这样在同一座城市、来自不同公司、紧密结合和的国央企BIM圈子,在中国还真的不常见。
后来张超逸又给杨振介绍了另一位朋友胡林,大家都称他为「BIM行业交际花」,圈子里朋友很多,胡林一开口,杨振就听出了老家的味道,两人生在隔壁县,在千里之外的深圳相识。
胡林本来是在成都干BIM咨询业务,这两年公司发展的重点越来越向深圳倾斜,甚至公司几位高管都动了去深圳定居的心思。于公,杨振和他经常有项目上的合作,也有不少技术交流;于私,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老乡的关系,互相照应。也是通过胡林认识了BIMBOX,大家相见如故,也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圈子慢慢扩大,脚下的根也就越扎越深了。2022年往后,因为公司安排又担任了比较多的BIM专家评委工作,从深圳走向全国,眼界也放开了,杨振在关注公司内部进步的同时,也经常去学习其他团队厉害的地方,回来反哺自己的团队。
要说认识人的机会,可能人和人在年轻的时候差不多是平等的,谁不会多少参加几个局、加上几个微信呢?很多人也都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和某个大佬合过一张影而沾沾自喜,可认识很多人并不意味着可以维系一张关系网。
时间一长,能不能交到很多朋友、甚至让自己在圈子里有一定的地位,可就不能靠运气,而只能靠自己的付出了。
我在很多非正式的场合,都发现圈子里朋友们很捧杨振,没有领导在场的朋友局,总把他往中间的位置推。后来私下好奇问起来,杨振说,深圳的央企BIM圈子,大家都还给他几分薄面,首先还得是兄弟们抬举,另一方面也跟这些年自己的行事方式有些关系。
一方面是他性格自带热情,跟人自来熟,从小到大都是班级和学生会干部,很喜欢张罗组织一些事情,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个「大e人」;另一方面,他是个不太计较短期回报的人,付出型人格,圈子里兄弟有事只要能帮忙就绝不含糊,所以只要能认识,基本就能维系成不错的关系。
比如2023年初,广州大学的罗志华教授发起了一个活动,联系到了杨振他们群里的一位小伙伴,群友们就一拥而上、给活动捧场。
活动经费有限,最初只找到了一个项目上的会议室可以办,杨振就想办法,找到一个特区建工学院的朋友,联系到那里的专业报告厅可以用。后来觉得既然帮忙搞,就把事情再搞得大一些,所以几个小伙伴一起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策划,邀请圈子里搞施工、搞设计、搞开发的朋友,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活动当天来了很多人一起交流,晚上又组织四五十号人留下来聚餐,大家聊了很多。整件事情杨振都在义务操办,把原本的小活动硬生生搞成了一个很有牌面的大活动。
这样的事情做了很多,杨振逐渐也就在小圈子里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不过杨振和我强调,个人性格的积累是一方面没错,不过千万注意,个人再努力也只是在一个点上,大家一定不要忽视公司和平台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赋能。
二局在深圳做BIM的圈子里实力是比较强的,2023年深圳的BIM大赛,前三等奖公司拿下了一半以上,做下来的几个项目也很有代表性,拿圈子里的认可这件事来说,得先有二局,才有二局的杨振。

Part.5

城市与文化

对于人生的影响和改变,从个人聊到平台,再往大里说,就是城市文化了。
深圳是一座年轻、务实而有活力的城市,种种技术和创新汇集在这里,又被它强大的包容性融汇到一起。
杨振觉得这座城市给了自己很大的机会,如果待在一个小城市,能取得的成绩一定不如今天大。
拿BIM技术来说,深圳不像有些城市「一刀切」地强推,尤其是这两年在BIM审图和模型信息审核方面,不少城市因为力度有点过猛,引起了不少反感甚至抵制。
和很多外人认为的不太一样,深圳的做法是,对于公投项目,用相对柔和的方式去逐步推进。比如,业主招采的时候若是模型给得比较齐全,会给投标人充足的时间去做方案;而如果提供的模型比较少,就指定一个小区域让投标人去做。在投标过程中对模型的要求也不是特别严苛,重点项目审核通过就行,而把相对比较高的标准留到了交付阶段,这并不是深圳定的标准低,而是给了大家一个适应的过程。
以前在深圳,BIM费用一般都是归到措施费里面,又因为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费用会被压到很低。最近一两年投标的时候,杨振会经常接到公司商务部门的电话,因为很多项目清单里有单独的BIM费用需要报价,这也印证深圳对于BIM在投标中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了。
另外,深圳在既有项目改造方面的投入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基本上各个区都有既有建筑的BIM建模需求,无人机和激光扫描的需求也很旺盛。
最让杨振感到有激情和干劲的,还不是深圳的各种政策,而是人。
深圳人有种骨子里的创业精神,他们不问身份和出处,更没有什么地域鄙视链,对新鲜事物永远不会斩钉截铁地说「No」,他们会好奇地听你讲,只要是好东西就乐于尝试。
深圳人不墨迹、不拐弯抹角,一杯茶、一杯酒都可以作为合作的起点,互相帮助和成就的交流成本极低,基本不用把精力花在研究别人的心思上,大家都敞开天窗说亮话,只要能合作,就凑在一起搞事情,不能合作就交个朋友、来日方长。
直接、果敢、乐观向上,这就是这座城市给杨振的底层力量。

Part.6

新挑战新方向

2023年对于杨振个人来说,是收获很多的一年,光是在二局内部就拿到了很多荣誉,比如华南公司十佳管理者、内部金牌讲师等等,这也给了他沿着BIM这条路继续前进的勇气。
2024年,杨振又给自己和团队定了一个目标:结合BIM搞造价。
他们之前的工作内容,一直是以管综深化、可视化展示为主,利用BIM去做结构深化和模拟,BIM中的信息输入也越来越规范,技术实力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还是很强的。
但他也越发感受到,模型的价值在项目中没能完全发挥出来,越是精心做的模型,这种差异感就会越大。后来杨振想明白,信息都在模型里,这还不够,需要有成熟的办法把信息提炼出来,用到商务上。
算量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刚需,不过BIM来了之后,一直是技术口建一套BIM模型,商务口再建一套造价模型,这就造成了很大的人员浪费,「一模多用」一直是个比较理想的追求,市面上也没有把施工BIM、机电深化、工程造价这几方面结合得很好的软件,不同软件之间互导,也会出现信息丢失甚至构件丢失的问题。
去年他们做了一个机场的项目,对BIM的要求很高,所有的商务算量都是基于BIM模型来进行的,项目要求模型量算完以后,必须要和业主的量对完,才能申请进度款。
当时他们负责的标段是几公里的河道治理,包括景观专业,模型都很异形,需要用Dynamo参数化建模才能搞出来,公司当时用的算量体系跟这套东西不兼容,于是就尝试用斯维尔,基于Revit模型来算量。
为了验证算量的准确性,他们还用手算和软件算进行过对比,一对比发现,手算有不精准的地方,软件反倒算得还很准,当然还要一定程度归功于前期模型做得准。
这就直接导致他们是这个机场项目第一个拿到工程款的单位,于是,杨振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把基于Revit的算量好好做起来。不仅要准,还要想办法去进一步提效。包括投标时有业主提供的模型,也可以快速算出预算量。
另外,他们出去交流了一圈,发现用软件去把钢筋的算量和翻样一起做了,也有比较可行的技术路线,目前公司对这一块业务的需求比较大,还专门成立了相关的部门。
尽管现在全国都在谈国产化,但身在深圳的杨振,还是本着务实开放的态度,既然Revit大家用着熟练顺手,那就基于Revit来研究,后面技术路径走通了,基础软件可以换,逻辑是通的。
杨振的想法,就是设计出一套成熟可复制的工作流,最近他们在一个深圳当地的试点项目里,选了一个综合体的标准层,来做土建算量和钢筋翻样的试验,结论是节点越复杂的地方,用BIM算得就越准。
比如装修的抹灰工程量,板和梁交接的地方,市面上常用的造价软件有一些梁下的量就算不出来。还有模板支模的时候,柱子和梁也有交叉的地方,很多造价软件是不扣减的,算出来的量也不准。经过研究和实践,他们现在已经实现模型建好以后,下一步直接打通模型深化和商务算量环节。
技术走通了,下一步就是需要让业主能认可他们的算量成果,前面的机场项目在行业里成为了一个标杆,从标杆项目到成为可复制的标准,还需要时间和人的努力。
杨振觉得,这两年很多从事BIM工作的朋友认为生存艰难、别人不重视,说归到底还是给项目提供的帮助不够,再说白一点,就是离项目的「钱」太远。很多项目经常算量人员不足,还要请外面的人来算,价格也不便宜,如果能解决BIM算量和钢筋翻样的问题,像商务这些重要的工作都可以用BIM去做,这样BIM也能受到更多的重视。
他相信,技术人要在项目上有发展,不能一味地钻研技术,还要更多去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BIM中心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参与具体业务、向着离公司经营更近的地方去推进,去接手更重要的工作。
这种变化正在发生,最近杨振很高兴地告诉我,部门办公室刚刚搬迁完毕,这可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变,更是他们和业务部门协作深度和效率的重大飞跃。
作为公司唯一的总部部门,以前他们都是在老办公室独立办公,搬迁之后,他们与设计管理部、技术中心、机电事业部等关键部门紧密相邻,BIM工作可以和更多的部门无缝对接到一起,设计深化过程可以有机电部门的全程参与,在智能建造方向也可以和技术中心联合开展研究,无论是深度的整合,还是广度的拓展,都有了更好的基础。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也意味着公司对他们工作价值的一种肯定。很多企业的BIM人员,都是因为没能进入到公司的业务体系、没能跟其他部门的工作真正融为一体,才会感到路越走越窄、越来越孤独,而只要能和其他部门在具体工作上融合,自然就不断强化那些能创造真价值的工作,让「创新」实现更多的「创收」。

Part.7

尾声

从毕业到今天,杨振没有换公司,甚至没有换过工作的主线,却在这条路上不停歇地去见天地、见山海。
他说,经常看到说BIM是骗局的文章,我们作为行内人,也不能否定这样的事实,确实有很多人,以BIM为由头,去做一些不是BIM的事。
但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有「金融诈骗」就否认金融行业一样,既然做了这一行,就要实实在在地把事情做好,用行动去改变周围人的看法。
BIM 不是神话,现阶段管综、深化设计,包括算量、钢筋翻样等等应用,你踏踏实实地做了,就能帮着项目省钱。前提是我们不去大跃进式的吹牛,不急着去追新的概念,而是俯下身来,把这些应用做扎实,同样两个团队都叫做管综,能力可以是天差地别的。
杨振说,从长远来看,如果只把BIM定义为一个三维模型,只用来去做动画,那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应该把BIM简简单单地当做建造行业数据的载体,在输入、输出和使用数据的层面不断去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去开发更高效的工作方法。等我们能把所有的图纸、工程量、设备参数都放到里面了,大家干工程都离不开BIM了,BIM自然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这十二年来,杨振遇到过几次技术的起起伏伏,也遇到了身边人的来来去去,但不管在哪个岗位,他从来没有放弃过BIM,这甚至和BIM无关,而是跟性格有关,他天生就是那种干啥都要干好,不干出点名堂绝不放弃的性子。现在行业不太好,BIM确实不如从前那样受重视,但对杨振来说,抱怨不是个选项,他每天思考的,就是怎样多迈出一步,让技术扩展去帮到项目更多的忙,才能体现出它的重要。生存下去,联合更多人,搞更牛的事情。
杨振告诉我,若是我们能在这一代努力到位,大家或许真的可以看到那天——BIM成为每个建筑公司综合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上很多的流程都基于BIM来实现,搞商务的用BIM来算量,搞管理的来用BIM做进度和安全管理,BIM成为了项目技术数据运转的核心。
这是一个人在深圳、沿着BIM道路持续精进的十二年老兵,最朴素的心愿。而像他这样的人,也绝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干等着那天到来。
人不等事,事在人为,你说对不?
有态度,有深度,这里是BIMBOX,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筑科技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建二局的「深圳振哥」:BIM如何帮我深入业务、突破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