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观点 不吐槽、直面生存:BIM怎么让人付费?个人和企业出路在哪? 2024-09-23 分享 这两年很多行业都进入了小冰期,企业生存难、个人赚钱更难,我们这个分支行业更是受到了很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质疑,这时候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一线的人才,最关心的或许不是未来往哪走,而是就在当下,保证公司、部门和个人能生存下去。 BIMBOX在成都举办了一场「盒聚变」活动,可能与你过去参加过很多行业大会不同,不是探讨关于「行业大趋势」的探讨,而是我们一起坐下来好好聊聊客户和市场,在为什么买单。 由于每个话题的讨论时间都很长,我们把所有共同探讨的问题都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整理。经过后期剪辑制作的现场视频全纪录,以及逐字整理的PDF活动内容报告,都已经放到了BIMBOX进步学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永久观看。 本次活动的讨论分成了2大部分,分别是: ➤ 价值BIM与创造性解决问题 ➤ 企业盈利与个人晋升 下面咱们选几个话题,和你聊聊一些有价值的分享。参与讨论的嘉宾和朋友包括(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赵广坡 攀枝花学院副教授 攀枝花市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刚 四川柏慕联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胡林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观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BIM&CIM中心主任 王初翀 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事业部经理 任睿 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温智鹏 Part.1 价值BIM与创造性解决问题 话题1 什么是有价值的BIM?怎么让用户愿意付费? 赵广坡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第一,先问有价值的BIM指的是什么? 可能是 BIM 设计,可能是BIM模型,可能是BIM技术咨询或者BIM软件,甚至是BIM标准,首先要搞清楚这个BIM到底指的是什么,不能模糊地说「BIM」。 第二,不论是哪一种技术,最根本的就是要满足用户的痛点和需求。痛点这个事是非常重要的,这次活动的主题,不谈趋势,谈价值,所谓趋势或者说BIM这个理论架构大家谈的已经太多了,而我们谈价值,就要真正去了解客户他的痛点是什么? 现在在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其实也是抓住痛点,痛点是显性的,甚至是人人都在抱怨,说这个事怎么麻烦,那这就是痛点,抓痛点需要做深入、正确、全面的调查。 在解决了痛点之后才有可能让用户付费,他们也从用户支付里面了解,有些支付是刚性的,比如说预算里面本来就有这笔费用,这样的就比较好办。但如果说是它还需要另外申请,那这个时候就需要供方全面的配合。 比如说设计费用,一般会收取工程造价的2~3%,那就可以跟业主谈解决的几千万价值应该收多少钱,所以创造的价值最好是可衡量的,容易被量化的,否则很多时候说创造了多少价值,没法去衡量,最后客户也不认可。 用户可能是工程建设方,可能是设计院,也可能是施工单位,那施工单位现在做BIM模型是刚需,更多偏管综方面,他们前段时间做过调研,如果现在不做这个事情,后期涉及到大片管线的拆除,以及填充墙二次结构的拆除工作就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价值损失,所以这对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东西。 那谁来做这个模型呢? 现在有专门的咨询单位,如果咨询单位对施工,对设计都很了解,可以提供高质量的BIM模型,施工单位是愿意买单的。 另外施工单位也可以自己建模,现在很多施工单位也有自己的建模团队,可以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但自己想做建模就需要培养人才,实际上也比较麻烦,所以咨询方是有价值创造的空间的。 BIM模型也可能来自设计院,比如说西南院做的机场项目,施工单位拿到模型以后觉得非常有价值。他到现场也问了一下项目的总工和具体建模的人员,一共是 50 万平方米的正向设计,基本上可以省去项目大概十几个人半年的翻模工作量,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甲方是自持物业,那么他们其实关注的是运维,最典型的就是用电管理,比如弱电这块,如果你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BIM解决方案,让甲方在弱电等方面的能耗有显著的降低,那就是创造价值,甲方是要看到价值才愿意付费的。 目前算量软件都需要建模的,这个已经存在了很久,以至于大家都习惯于不把它们作为翻模的一员了。把 CAD 图纸拿过来之后翻成一个算量模型,其实就是BIM模型,他也跟他们院里负责算量的同事交流过,通过BIM模型算量的新模式比传统的方式效率提高了一倍,那这个东西就是有价值的。 造价软件市场一年基本上卖软件大概有50 亿,模型带来的价值最直接的就是效率翻倍,效率翻倍之后大家才愿意买软件。 王刚认为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也不一样,在谈一个BIM项目的时候要善于分析业主的心态,考虑对方的需要,他怎么来说服上级来做BIM?做了BIM以后跟没做有什么区别?将来他给上级部门汇报的时候有哪些亮点?大家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想法也不一样。 他们是事业单位,接到过一些国企的项目也是作为学校科学研究的项目,所以以后在审计、巡视、检查的时候会比较合规。搞科研一定是有科研性成果的,就比较好评估价值,也很少有其他的企业能提供这种需求。 如果对方企业在意效益对比,这时候就要分析项目的情况,甚至采用应用比较多的时候,就不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节约成本的 10% 或者是 15% 这样的一个比例来收费。 关于价值这一块,不同用户的需求也不一样,之前他们在给业主汇报的时候,经常讲一些碰撞检查、管综分析等等,对方如果是搞管理,那这些技术是是听不进去的,这时候就要考虑到从国家的政策、行业的引导等,或者说作为企业责任等来说明价值。如果是私营企业,可能就要考虑怎么给他节约成本,怎么去解决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返工。 还有一些企业有省市重点的项目,那以后可能要报奖,需要出成果,那么这个时候就要给承诺帮助项目争取获得奖项,或者保证通过项目共同发表论文,对企业提供一些科研支持,甚至帮着一起来搞点专利等等,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创造价值的途径也不一样。 胡林说他们这些年更多接触的是纯商业化的一些需求,从业主方的层面主要关注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建筑的建造阶段,业主关注第一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说是不是可以帮他省成本,他们做的高周转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比较多,那第二业主会考虑能不能帮他去节省周期早点去投入运营。 然后他认为一个建筑除了三五年的建造阶段,更多的是往后几十年的运营周期,这个周期的运维成本也是业主比较看重的。 比如2015 年的时候,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放样机器人这些相对先进一些的设备用的很少,然后对于这种异形的项目,施工单位是非常痛苦的,不知道怎么去定位施工。于是他们通过BIM模型引入激光放样机器人,通过激光定位可以非常准确的去提高定位精度。这就直接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有价值了后面的事情就相对好谈。 再比如两三年前干过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就是临街外立面装饰的改造,对于外装的公司唯一的诉求就是要把工程量算准确,大部分的搞外立面装饰的施工单位大都是一笔糊涂账,因为外立面装饰有很多一小块一小块的装饰面。 传统的方式是通过人工去量,然后导致第一人工的投入非常大,第二人工受人为干扰会比较大,第三人工效率非常低,那我们是通过倾斜摄影非常快速的解决它的改造量核算的问题,做到了省时、省力、省人工、省成本,提供了高效率的算量服务,人家也非常认可。 Part.2 企业盈利与个人晋升 话题2 个人怎样在能力范围之内,得到公司的重视,提升收入? 任睿说,他这两年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技术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 比如是设计院的一个暖通设计师岗位,一旦改革到某一个程度,其实可能会影响本职的工作或者岗位的稳定性,或者对这个岗位提出一些没有办法适应的要求,这个就是岗位局限性的问题。 所以他认为要提高站位,就是要去想好下面到底要做什么? 如果是作为改革的主导者,可以去思考解决新技术和主营业务的融合。如果是改革的参与者,比如是一个设计师或者工长,站位就一定要高,要不然很快就会发现技术的推动者好像不是来推技术,而是在砸从业者饭碗的,那有可能就是站位不够高。 同样企业如果不先对薪酬体系和组织架构进行改革,数字化再怎么去赋能,最终都会发现动到人的饭碗了,所以现在在做人力优化的时候把BIM人员的收入、地位、晋升通道,包括转岗都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王初翀认为,对于设计院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养不养开发团队的问题。如果今天开发团队完全不养,或者说连二开的这些人都不养,就所有数字化的工具全部都借助外部,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痛苦。 而一旦涉及到团队发展有一定要求、需要人才团队梯队建设的时候,就会发现,传统的设计院的整个人力体系其实很难去适应的。开发人员接受不了一个月拿几千块钱,然后到年底给一波大的年终的薪资方式,组织制度适配的过程其实是个一把手工程。 第二个就是对于个人要想清楚公司的属性,它是国企还是私企,整个部门的定位是什么?是希望部门直接赚钱,还是希望部门做好内部的支撑?还是说希望做一些底层技术的积累?就是到底那个目标是什么?这是一定要定位好的,因为个人一定是在组织当中的一环。 尤其是像BIM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一个B端的产物,很难逃离出这个行业去做事,所以在这个环节里面,需要先回答现在的这个环境它要求大家去做什么,然后第二个再重新反过来问自己,公司和人到底想做什么。 比如想技术这条线走到底,那你肯定不能一直搞建模翻模吧,到了对应的节点,你就得去思考BIM的下一个技术服务点在哪里?那么该转二开的转二开,该做Web服务的做Web服务,该去做图形的去做图形,该去做数据库解析的去做数据库解析,这是痛苦的转变,完全涉及到跨行业的问题了,但你得面对这种卷,大家都在往前走。 她刚刚开始入行的时候,其实是做超限结构分析的,然后从这个过程当中又去接触到BIM的时候全是理论,在 2015 年的时候研究IFC,研究MDV,其实那个时候研究这些能干什么也没想好,但是现在会慢慢感觉到以前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其实真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想清楚了定位在哪,也许职位和公司完全没动,但是内心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事情才能够去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要求了,而最重要的是在一个协作体系里打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温智鹏谈到,人生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必须要走的路,第二条路是自己想走的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只有把第一条路走好了,才能走第二条路。 他看了一个观点可以用到大家身上:你自己希望你个人的职业发展怎么变得更好?建议是:可以去观察一下,你认为特别成功的人,他是怎么自我介绍的,以及领导带你们出去怎么向客户介绍骨干员工的? 比如领导会介绍说这是我们公司的谁,是工程里面最懂计算机的,是计算机里面最懂工程的。就像服务业以客户为导向,以行业为导向,去观察他们怎么做的时候,其实会找到方向,或者长远来讲在行业里面比较稀缺的属性。知道了放心就知道自己还可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很直接的手段。 还有他觉得在一个人在职场里面一定要找到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而不是做一个独立强大的个人。 他的个人经验是,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一定要在这个平台里面去找到跟你“臭味相投”的团队,并且大家是互补的,找大概3 到 4 个这种类型的人,然后跟他们交朋友,共同成长。人的成长是需要环境和激励的,要相信自己未来要成长为一个Leader,是需要有人追随的。 有了团队,第一个就有了安全感,第二个有了未来去换一个平台和跳槽的基础。他一年要面试一两百个人,见过太多的例子,以个人身份跳槽到一个新团队的,最后都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而以团队身份到另一个平台的都生活得很好。 最后就是要做π字型的人才,以前都讲T字型人才,现在又多了一条腿叫π字型人才,第一条腿是专业,另一个就是数字化的这条腿,这两条腿都要成长,第三个横向的这条腿就是要博览众长,结识不同优秀行业的人。 如果以上都做到了,职业生涯会有无限多的可能,到任何一个平台,或者新的企业,起点和发展都会非常好。 现场提问 我们希望用BIM 做项目全流程的信息透明,但是实际工程行业里面存在很多不透明,造成BIM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下难以推进,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温智鹏说,他不觉得BIM是解决工程行业透明的唯一工具,比如还存在不合理的招投标问题。BIM这个技术会促进行业的进步和效率的提升,但是其中涉及的复杂性因素很多,单靠BIM不能够去解决透明的问题。 此外,我们没必要谈透明就色变,其实透明是上级对下级单位的需求,包括业主对总包,总包对分包,都有这个的需求。BIM是个生产工具,生产工具会带来生产力的提升,也一定会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规律,之所以叫规律就是很难被变化。 生产力提升了,设计单位用正向设计效率高了,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更清晰了,业主对设计、施工整合后管理也更清晰了,大家追求利润的渠道和方式会发生变化,比如施工单位以前靠变更,变更的本质是信息的不对称。 大数据或智能化的本质是解决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就会倒逼施工单位等参建方去改变自己的利润方式,所以施工企业会用数字化的手段不断降低自己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降低的钱会直接变成利润,再用多出来的利润去改变生产关系。 目前已经出现了超级总承包商,当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业主的信息化也必须要同步跟着,这是生产关系带来的必然结果。 任睿认为,谈到角度,得分主体。第一类主题是业主,包括政府,第二类是包括设计在内的参建单位,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 对于第一类透明,他一直在给企业内部的项目经理谈一个观点,说大家一定要会BIM,团队必须要能用BIM,如果有一天数据给过来或者是业主给到一个合同,单价和量就是透明的,需要咱们必须要有这个能力接住项目,至少要知道里面有什么风险。 当业主手里的资料比建设方的资料更准确,那很多人连风险都不知道,也不去研究风险,这种情况下去做了项目那肯定要吃亏。 第二个透明他称为善良,其实并不是说BIM的透明把问题带出来,大家就翻脸,不是这样的。以前没有BIM,大家只会去搞大原则上的争论,很多事情不好沟通,谁主动协调可能就会吃亏。但是做了BIM 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对话界面,可以尝试一点一点细化,基于每个区域、每一种情况,基于BIM去确定的方案,大家确定了你退多少,我让多少,互相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大家就善良了。 他们现在做的项目有更多正向的反馈了,都是基于这种基于更透明的信息,大家可以有限地退让,不会像以前那样,退一步都生怕自己亏大了。其实和每一个单位善良的配合,会发现项目反而越做越单纯。 孙彬觉得,这个事怎么说清楚,对于行业里的人还蛮重要的,曾经有一个批判BIM行业的短视频,说太透明动了饭碗,就有人转发给老孙让他要写点东西。 人家说的行业现状是假的吗?不是假的,每条都是真的。但他只挑了坏消息讲,这是关键。 日常看到的新闻全是坏消息,短期内看几个月甚至半年,看到的全是坏消息。可能今天又腐败了,明天又出现什么问题了?后天哪死人了?但是跨到十年来看,翻那种大的报纸像10年刊,都是人类有重大的突破这样的好消息。只不过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人类寿命增加,这些好消息都是一点点发生的,不够爆炸、没流量,媒体不感兴趣。 你看大家还是天天在说腐败问题,即便今天的腐败和治安已经比十年前好很多了。你看有些短视频每天都在抱怨政务环境不好,办事条件繁琐,但今天的办事效率和 10年前的办事效率有天差地别的差异。 同样,如果你真的去和很多今天的工程行业领导打交道,去在大项目里跟他们聊,就会发现他们没有我们担心的那么害怕透明,否则BIM不是五年十年的问题,一年就给你毙了。对这样的变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在绝对的黑与白之间,有一个灰度的进度条,我们不能只用二元论的方法看世界。 流量有流量的逻辑,坏消息的流量高意味着顺应人性,这不值得批判。不过回到现实世界,我们沉在抱怨里是没有办法前进的,而我们行业里做事的人,恰恰是在推动这个庞大而沉重的战车,一点一点前进,哪怕每天就推进了一厘米,然后再看 10 年前和现在一定是有很大进步,所以他想对所有小伙伴说,真的不着急,大家都还很年轻,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们选择了上述几个议题的讨论分享给你,除了这些话题,我们还和现场的小伙伴一起在活动中探讨了下面这些问题: ➤ 有什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经验分享? ➤ 传统企业的人才,都有哪些出路? ➤ 企业在BIM、数字化上投入,怎么收回成本? ➤ 你的客户为什么样的服务买单? ➤ 数字化进程里,有哪些新的盈利模式? ➤ 在项目上BIM人员和现场的工长一起协作,想知道怎么能成长的更快? ➤ 复杂的管道项目基本上是一个人完成,嘉宾说到有六七个人来画支吊架,想问问项目具体的实施安排情况? 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对这些话题再一一展开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活动的剪辑版完整视频,和PDF格式的完整文字报告。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下期不见不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筑科技BIMBOX 标签:观点 收藏0 分享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