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荒地里怎么抓兔子?今天聊聊这年头的个人生存和发展。
那天接了一位兄弟电话,说今年真不太平,中某某局出了新政,基层降薪,保干部层的收入,不过下面的各个子公司那可是关系套关系的,愣是现把好多基层提拔成管理层了。可总公司也不傻,降薪就是因为养不起那么多人啊,这么一折腾反倒开销更大了,那没办法,撑不住,裁员吧。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数字上的不得已,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家庭的天塌了。在工程业混国企的,真有不少人压根没做过失业的打算,上有老下有小,外有一身债、内有一身病,这突然一下没撑住,有那么老哥几个就寻了短见。
我听到这事儿的时候挺唏嘘的,想起那句话: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俩就聊,如果拉住那几位朋友,做做心灵按摩,喝碗鸡汤,有用吗?我觉得没用。
那咱们就坐在这控诉时代、大谈行业误我,有用吗?还是没用。
最终我们得面对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去是留?去的话去哪,留的话做啥?
所以,接下来聊的内容可能你不太爱看,因为它不提供情绪价值,也不提供心灵按摩。咱们聊点能帮助自己生存下去的东西,生存下去了,再谈谈未来几年的理想和发展,而心灵按摩对你的职业发展不负责。
群里一位老朋友,现在的岗位做传统BIM项目不太受待见,想在企业内部转岗到科技部,但领导的态度比较模糊,一会说给转、一会又没下文了,就很苦恼。
群里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互相说话也比较直,猫酱就问,你想去的那个部门,去之前你都不清楚人家领导想不想要你,是么?
好几个朋友都帮腔说,这怎么猜,肯定猜不出,看运气呗。
你看,咱们很多人都只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锤子,看哪里有钉子需要这个锤子,可哪有那么好的运气给你碰呢?
所以只能是,你远远看到那有一份差事、有一个方向,觉得还不错,那就在别人还一脸懵的时候,赶紧行动起来。
要释放信号,你得先把对方摸清楚,信号频率才能对得上。比如:
➤ 人家成立一个新部门,对企业的作用是什么?存在的目标是什么?解决企业的什么问题?
➤ 解决这些问题,是务实的、还是务虚的?务实的话,满足什么市场需求?务虚的话,满足什么政策要求?
➤ 再进一步,背后那些个市场需求是哪来的?买家是谁?竞争对手是谁?市场上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背后的地方政策是什么?地方政策背后的中央政策又是什么?
➤ 政策推进到哪里了?其他类似城市推进的效果怎么样?哪些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你和那些人才还差哪些技能、哪些眼界?
把这些信息摸清楚,你可能就会了解,噢,这个部门是主推技术改革的作用,响应的是前年发布的数字设计这方面的政策,那你就应该主动去接触相关的领导,朋友圈里晒晒你对这方面政策的思考,什么专利、报奖、写文件、做宣传之类周边的工作,就可以先搞一搞。
等到对方要用人的时候,你脸上就写着几个大大的字:「我对口,我好用,我很适合你」。这时候你还会心里没底吗?
群里有朋友说,那没准人家其实就只招关系户呢?没准这政策热乎一阵就凉了呢?
你看,关键就在于,如果不去收集关键信息、不去采取行动,这些个「没准」就永远是「没准」,你掌握的信息越多,这些所谓「没准」,就看得越清楚,哪怕最后人家就是只招关系户,那你这一身散发出的信号,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的新本领,很有可能帮你找到其他公司的出路呢?
猫酱说,她说的并不是说去吹牛、去装,而是要切实地串联很多能力,再以这些能力为基础把事情做出来,才能给人家传递「我适合这么一个岗位」的信息。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你得知道,行业和企业,到底在发生什么变化,你得知道几年前早就普及的那些技能和理念已经天翻地覆地改变了。
咱要是连油门都不知道在哪,谈什么弯道超车呢,对不对?
BOX有个老朋友,隔三差五我们就通个电话,聊聊近况。最近这两三年智能建造的政策越来越多,聊起来的时候我们不免唠叨几句,每次这位朋友都会说,政策这玩意,感觉跟我没啥关系,干好手头的活儿就得了呗,实在是提不起兴致。
今年年初,这位朋友突然就面临失业的风险了——不是他本人不努力,是部门要被裁掉了,原因很简单,跟老板想做的方向不太一致。
而我们双方都相熟的另一位朋友,几乎在同时找到了事业的突破点,他说,手头有个关于BIM的项目想要推进,但一直卡在领导不拍板、要不到资源,后来有高人支招,重新写了项目计划,把里面提到BIM的地方都换成了「智能建造」,其实技术角度真没啥变化,但这个新项目赶上了地方的政策,很快得到批复上马,不仅内部一路绿灯,就连外部的相关资源也特别容易地接进来。
我们这位专注技术的朋友就不服气啊,说不都是搞模型和数据吗?换个词就开绿灯,这公平吗?
不是有那么个故事吗?你问一个老实的泥瓦匠,说你忙啥呢?他说:我正砌砖呢。然后你去问另一个泥瓦匠,他说,我正盖教堂呢。这两个人的境界和格局显然不一样,对吧?
不过,故事还有下半段:过了段时间,这片地方不盖教堂了,改盖修道院了,背后是整片地区的宗教改革。那位机灵的泥瓦匠立刻声称,我现在参与的是修道院的建设。
而那位老实的泥瓦匠说,这不装孙子吗?大家不都是在砌墙吗?我一个砌墙的关注宗教改革有什么用呢?可确实,另一位泥瓦匠接到的活儿就是多,就是要过得比他好。
那次这位朋友受了不小的刺激,也是在我们跟他聊完之后,开始关注政策信息了。
都不是,咱们不说那么大,聚焦一下,说说「信息力」。
所谓信息力,就是面对同样的信息洪流,别人只看垃圾信息,而你看优质信息;对同样质量的信息,别人看了个热闹,而你看出了门道;都看出了门道,别人拿去显摆显摆就忘了,而你却用来决策下一步的行动。
这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能力,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考试、也没有证书,却总能决定不同人的命运走向。
有一次我们直播聊到一位朋友,非常厉害,总能综合政策、商业、学术等方面的最新消息,提前几年布局要做的事情。像智能建造这个事是他从2021年就开始布局的,现在赶上政策从中央落到地方,试点项目接了一堆,做得风生水起。
一位小伙伴留言说:费那力气研究行业变化有啥用呢?像我,还不是一样没有活儿做。
我对这位朋友说的是,你是把因果关系给整反了——不是因为遍地有项目做,我们才有动力去研究行业变化;而是说项目只会留给提前做准备、能跟上行业变化的人。
现在的项目总的来说确实是少了,需求的岗位也少了,但更可怕的是,很多项目信息不会在公开的地方展示、很多岗位需求也不去发什么BOSS直聘,可能一两个朋友介绍就把事给办了。
上海一位朋友跟我说,你知道现在数字运维、数字孪生的项目,多到根本做不过来,可都是老客户介绍,出了这个小圈子,谁也不知道这些消息。
我真的经常很心疼地看到,有好岗位了,下面就有很多朋友说:「还要人不?」「想去,给个机会呀?」,却很少得到企业的答复。
而反观企业,哪里是招人,简直就是在求人才,但求的不是「特别想来的」,而是「来了就能解决问题的。」
那句话咋说来着?人生最大的误会,就是把「我想要」和「能得到」混为一谈,中间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当你说「我想去」、「我能学」,在当下真的不好使,几乎所有企业的老板或HR都在跟我说,2024年,没有余粮带新人,来的人就得自带知识储备,至少行业的四大新——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新需求,你得心里有数,最好还能给公司带来点新鲜血液。
那这些老板的项目是哪来的?这些求职者的资历又是从哪来的?过程中肯定有一步步行动的积累,但回到第一步,一定是对优质的信息,有着高度的敏感,并且能把信息转化成决策和行动。这就是我们说的信息力。
道理其实不复杂,信息力最终服务于决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而实际上每个人能作出的选择,是受困于他所在的信息茧房边界之内的,哪怕缺失了很小的一条信息,都可能限定了一个人眼界的天花板。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有一个理论,叫「电梯效应」。意思是说如果给一百多年前的科幻作家看一张摩天大楼的照片,他会觉得,人住在这样的高楼里面,上下楼会很困难。所以他就会假设,每个楼层都会发展出独立的经济体系,几层楼的人共享一些餐厅、理发店等等。他当然也会认为底层因为出来容易,房价肯定要比顶层高。
这位科幻作家想得越细,就会和真实场景差得越远。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在他的所有设想里,缺了一条小小的信息:他不知道未来会发明电梯。所以他对未来的全部判断都会变得很荒嘐。
说回行业和职业发展,既然信息很重要,那就需要从行业变化、行业知识、行业人脉多个维度,主动构建自己的信息支持系统,这样才能掌握职场的主动权。
你可能会说,嗨,说这么多,不就是多看看行业新闻,有那么难吗?
嘿,谁没事不刷刷行业短视频、看看新动向?可现在你看看多数人的困境就知道,优质信息变成信息力,再变成职业竞争力,这事还真的不容易。
可能每个人的信息力不太一样,但在互联网时代,至少看到信息的权利,是人人平等的吧?
还真不是,你只要记住这么一句话:永远没有免费的信息。
信息传播是有成本的,一件事在A地发生,B地的人不可能免费知道,永远不可能。
这个成本有时候是由发出信息的人承担(比如去电视台打广告),有的时候是由接收信息的人承担(比如花钱买一本书)。谁承担成本,取决于这条信息传播给谁的好处更大。
那么互联网时代,大量信息都在各种平台上完全免费地传播,总没有成本了吧?
有,而且成本更高。原因就在于,信息是无穷的,而每个人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
每天你睁开眼,就有无穷多的信息等待你关注,远方的一场战争、新发布的电动汽车、隔壁城市的一起案件、某位美女大V最新的视频上线、微信群里两位大佬吵起来了,对你的职业生涯有用的那点点信息,微弱地藏在这茫茫的信息海洋里。
面对这些信息,你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具体看哪条,选择权在你。你似乎像是批奏折的皇帝,但其实你不是选择了其中一条信息,而是放弃了另外999+条信息,你不是信息的皇帝,而是注意力的囚徒。
哪怕是这么一点点可怜的选择权,也被大多数人让渡给了一位商业上的魔鬼,它的名字叫算法推荐。
我曾经和一位长辈聊天,吃惊地发现,她居然完全不知道抖音快手小红书背后是一家一家竞争的公司,以为这些都是「手机上的一个软件而已」。
后来又发现,即便是那些知道这些公司存在的人,其实也完全不知道,那些庞大的公司在承担了巨额的信息传播成本之后(研发算法、投入算力),不可能让算法推荐对你最「好」的内容,而是推荐它最希望你看的内容——那些满足人类本性的贪、嗔、痴的信息,以便让你无能地愤怒、目光呆滞地沉沦、成为离开平台一刻都难受的垃圾信息消费者,因为只有这样,它投入的巨额成本才能通过广告和带货赚回来。
你说我不刷那些个平台,我自己百度总可以吧?但凡你试试看搜索跟职业相关的内容、在一堆广告信息里淘那么一丁点有用的东西,就一定会有直观的感受,太难找了。
还是请记住那句话,永远没有免费的信息。在巨量的「免费」信息面前,你那有限的注意力,不是搜索引擎的客户,而是它兜售给广告主的商品。
我在专栏《进步时刻》里聊了一个观点,来自内容平台 Medium 的创始人 Ev Williams 写的《付费内容的合理性》。文章里有个比喻:
免费的内容现在确实很多,而且可能会一直存在,只要你能忍受里面绝大多数的垃圾成分。这就好比巷子后面的垃圾桶里有免费的食物,仔细刨一刨,其中一些或许还能吃,但是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他还是可能花钱去店里买一包干净的食物。这是未来免费信息越来越多的时代里,付费内容存在的合理性。
这篇文章我写出来挺久了,一直在琢磨,我们作为内容生产者,会走上哪条路呢?以广告为主、以带货为主,还是以为爱发电为主?对我们自己来说,逐渐想清楚这个事儿,是在做进步会员差不多快到一年的时间发生的。
确实不是哈,话题唠到这儿,有这么个好产品我肯定不避讳去聊,也不介意后面干脆就送朋友一些会员,你要说前面费这么多口舌就为了打个广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也太非主流了。
接着聊思考哈,进步会员一开始,主要是在进步学社起到类似京东PLUS的作用,打折、返现、划算,会员费本身不咋挣钱,主要是维系老用户。
后来团队内部做了一个事儿,熊仔牵头去持续关注国家和BIM、数字化、智能建造相关的政策信息、比赛消息、扶持基金、培训通知等等信息,专门做成了一个政策服务专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长期的付费信息筛选服务。
这个过程不是偶尔整一个「政策大全」,而是每周强制自己泡在这些信息里,逐渐就开始摸清楚国家推这些事情的主线,以及各地方政府、国企央企到底在干啥,那些工程行业各种乱象背后,真正的时代脉络和所谓的「大势」。
这种与大势相伴、对未来有正向思考的过程,是很爽很开心的,而同时我们也在早期会员的支持下,尝试了很多服务大家的方法,但一直没找到那个最核心的、最不可替代的价值点。经历了政策专栏的探索,结合对前面讲的那些故事的观察,以及我们对大家真正需要的那个「信息力」的思考,这个价值点总算是找到了,那就是:
做一个与建筑行业的BIM、数字化、智能建造等科技领域相关的、持续输出优质信息的信息源, 它同时也是我们自己进步的源泉。
这个服务本身是收费的,所以它不会像那些免费的信息一样,指向任何营销、广告、带货的方向,我们可以专注于高质量的信息本身,而不需要扭扭捏捏地夹带私货。
正如Ev Williams文章里那个比喻,如果在这个领域,你不想去「巷子后面的垃圾桶里」碰碰运气翻找一些还能凑合吃的食物,我们就在这儿开一家小店,收取一点费用,给你提供干净健康的「食物」。
未来的一整年,这个领域的信息,你别信算法推荐了,也别费劲四处找了,迭代到目前,我们是用下面的五个形式,承包你在这个领域的信息输入。
➤ 第一,优秀的人组成的社群:据我的观察,付费会员从没在这个群里抱怨、发泄、分享垃圾信息,你很少能见到一个群,大家会把那么多时间花在探讨很深刻的东西上,互相请教一些能提升技能的知识,当然也会无形中帮你连接更多人,只有那些正向的人,才有可能一起搞搞事情。
➤ 第二,每个工作日早晨,在进步会员微信群里给大家推一篇精选内容,从国内外的期刊、博客等内容里、从重要的论坛演讲里、从我们自己和行业里优秀朋友的文章内容里、从我们跟行业大牛的聊天采访里,替你筛选出优质的行业信息,帮助你不断强化自己的「信息力」。看看最近的信息推荐列表:
➤ 第三,内部论坛:需求来自进步会员群里的聊天,以月为单位,针对大家最关注的信息、事业发展上最需要的领域,邀请有经验的嘉宾,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 第四,基于《BIM、数字化、智能建造政策信息库》这个专栏,在几百条信息、上万字的原文里,给你精选出若干条最需要关注的前沿政策信息,每周一份周刊,礼拜一早晨准时发到群里,帮你保持接触行业最前沿的政策,再也别说没有相关动向了。
➤ 第五,会员阅览室:前面说的每日推荐、内部论坛的交流记录、每周的政策周刊,还有行业里比较重要的资料、报告、好文等,我们都整理到会员专属的「进步会员阅览室」,供你在有额外时间的时候,查找研究。
其实进步会员还有很多大家很喜欢的服务,比如课程优惠啦、专属免费内容啦、每月返现啦,我越聊越激动写了很多,内部审稿的时候,哥几个一致同意给删了,既然我们今天就是聊信息服务,那这些小惊喜就留给你自己去探索吧。
那说到这儿,你要是吃了老孙这波安利,可以直接买了,200多一年提供这些个服务,我只能保证未来只涨不降啦。
你要是觉得想先白piao一波、试试看,也没问题,现在大家都捂好钱袋子,这是应该的。
那帮个小忙,邀请三个朋友助力一下,或者分享一下今天的文章找小编(二选一),都能领上一个月的会员,算一算至少能免费看20期精华日推、4期政策周刊、赶上一次会员活动,跟大家在群里唠唠嗑,不亏,觉得好再购买,觉得不好您给我们提提建议,我们再努力改进。
我们觉得这个产品未来坚持好好做,能帮1万、甚至10万建筑科技领域的人建立一个优质信息的枢纽,那我们自己可以很有尊严地生存下去,不用考虑各种花里胡哨夹带私货的营销技巧,继而专注地去做好这件事,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即便在这个寒冷的年月,我也对此抱有理性乐观的期待。
看到最后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写一篇檄文,声讨这个时代主流的媒体形式,大骂它们的浅薄和阴险,呼吁大家远离算法推荐、拥抱深刻好文,最好一天到晚读我们的会员内容?
嗨,别别别,咱真别这么板着脸面对这个本来已经很糟心的时代。就连写这篇文章的间歇,我也忍不住头大,跑去歪倒在床上,抖音一刷就是半个多小时,舒服着呢。
我们生产这些内容,要费力、有门槛,相对地你吸收这些内容,也需要费些力气、有门槛,比起那些轻松搞笑的内容,双方都要付出些努力,这支双人舞才能跳得起来。
但不同的信息媒介,服务于不同的目标,人是复杂需求的集合体,轻松搞笑的内容可以缓解焦虑,可正如今天的开头所说,心灵按摩对你的职业发展不负责。
我建议你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该学习硬技能的时候就学习,想摆烂的时候就摆一会,你甚至还会买几个其他领域不错的信息源,为职业和生活做其他的安排。
这都很好,只是在一天的24个小时里,哪怕你只想留出那么15分钟,让自己接触跟BIM、 数字化、智能建造相关的前沿信息,我们会一直在这儿陪着你,往前走上一小步,这就够了,不必太心急。
今天提到的「信息力」,不是帮你吹牛的,也不是帮你增加社交货币的,甚至不能直接增长你的生存硬技能。它只能在你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几次重大决策时,让你有更大的概率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如果选对了方向,这个选择能代替很多很多的努力。
不,更确切地说,它不是在你决策的那一刻恰巧来帮忙,而是在你决定去做一件事很久之前就开始,潜移默化地把你变成一个配得上那条正确道路的人,等到你要下决策的时候、或者命里的贵人出现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准备得八九不离十了。
所以,包括BIMBOX进步会员这个产品在内,你不要指望任何一个两三百块钱的服务,买了就等于成了,人生即将迎来巅峰了,信息源不是买来就能直接产生功效的东西。它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是在你想做出一些改变,却茫然无方向的时候,给你提供一个参考的环境。
我之所以用「信息力」而不是「信息」来讲今天的观点,正是因为,无论你接收了多少信息,最终改变生活的,还是行动——收集信息、找准方向、做好决定,然后绝不放弃的行动。
改变命运的,只能是你。未来的一万个进步会员,也会有一万种不同的命运。
前几天开开问玄文烨,对会员今年的服务有啥感觉,文烨说得很细:「标准和报告我看得少一些,我走的路子比较野,不过每周政策新闻我每期不落,尤其和上海相关的,进步知识笔记也是每天必看,我需要比别人更先进的信息和知识。专题嘉宾分享会,我会结合上海本地的内容一边看一边琢磨。」
我们还有个投资届的大佬朋友,加了不少信息源的会员,也付费买了进步会员,有次他跟我说,他买这些服务从来不图什么量大管饱,他做企业很忙,顾不上所有信息都看,但这一年只要有一条信息,能在他规划企业战略的时候提供哪怕千分之一的决策帮助,那撬动的回报就远远的回本了。
你看这两个人对待同一类产品,想法是完全不同的,但他们有个共同点,这类人不是信息的奴隶,他们清晰地知道,信息是拿来为自己的哪个方向服务的工具,他们也绝不会成为任他人安排命运的人。
走近这类人观察,也会发现他们和身边大多数人没有本质的不同,既没有碾压级别的智商,也没有什么背景靠山,但就是活得比多数人更通透。
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每年我见到他们,都和上一年的想法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从不会固守着几年前的学识和本领、抱怨所谓世道变了,而是不停更新自己的认知框架,去适应、赶超时代的洪流。
想起卡尔波普那句名言:「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可不是吗,无论多难的时代,生存的框架都不是别人能强加给你的,愿你借着信息的羽毛,打造自己的翅膀。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筑科技BIMBOX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