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1000多份政策,我发现建筑业还有好多超车的机会啊

你好,这里是BIMBOX。
前段时间,网络上充斥着一种悲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始于设计院的裁员潮,然后漫延到整个行业。
那我们今天要聊悲观还是乐观,来论证这些话题吗?不,那没有意义。
我们想和你分享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实际探索,以及过程中一些特别想分享给你的感受。
咱们都知道信息茧房,比如你经常关注负面消息,算法会认为你喜欢这些,然后推送给你更多,群里和你持同样观点的人也会一直给你分享这类信息,慢慢你会认为这就是事情的全貌。
对于娱乐八卦,可能这没什么,但对于职业发展、行业认知、把握未来的机会来说,你可能就把那些有价值、有用的信息关在门外了。
要比接收负面消息,我们比谁都容易,毕竟100多个微信群,发布的内容下也会有五花八门的留言,经常一不小心哥几个就「Emo」了。
意识到我们自己也可能陷入信息茧房,熊仔在内部发起了一次大型的探索:去住建部、各省市的住建厅、政府网站,仔细查看里面与BIM、数字化、智能建造等方向相关的政策、通知和文件。
可能你一听到政策,首先想到的是那种BIM政策汇总,列出几十个「关于大力发展BIM技术的指导意见」之类的红头文件,里面提及多少多少次BIM。
这类文件不是说没用,而是看多了之后没啥明确的收获,我们还要去挖一些更深的东西,比如培训通知、人才发展计划、招采通知、扶持基金管理办法、官方文章、比赛通知、强制要求通知等等
耗时2个月,浏览了10万多份文件和页面信息,理出来一千多份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想看看,国内的建筑行业到底在推进什么、发生些什么。
而整个探索期间,熊仔跟老孙的微信聊天一直围绕着对这些文件的思考,探讨着当年这份文件背后是什么意思、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哪些地方政府更加落地、哪些行业的探索已经达成共识、今后有哪些能做的事情、对技术趋势的普遍误解,等等。
我们一边聊就一边感叹,可惜当年没有足够高的政治敏感性,否则多多少少能踩对几次点、乘上几波东风。不过没关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学起来啥时候都不算太晚。
这次探索让BOX重新迭代了一次认知,也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了一个内部专栏,BOX全员学习,不断迭代,让它成我们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今天,我们也把这个数量已过千、长期更新的专栏拿出来和你分享。
总的来说,这个专栏有这么几个方向的价值:

1.对行业发展形成更立体的判断

不得不说,这些年政府部门的选拔机制汇集了不少聪明的大脑,加上政府部门获取信息的维度和广度,真的是个人没法比的,所以选择工作岗位,选择创业方向,看看政策趋势会很有帮助。
政策不一定会很快给你带来优势和实际好处,但一定会让你省不少力气,并不是说出台个政策大家直接分钱,它是政府手中的杠杆,用指明的方向来撬动一系列社会资源,包括资本、人才、方便之门等等,社会资源向哪里倾斜,哪里的路就更好走。
比如我们看2021年深圳市这个关于工程建设绿色创新发展的政策,是明确有专项资金支持的,先不说最终多少人能拿到这笔资金,当时如果你的工作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会顺利得多,而如果你做的事符合条件,却不知道有这么个事,就错过了。
理性地说啊,这些支持资金咱们没法保证每一笔都合情合理,也不管它是不是有类似电动车骗补的问题。
但是,我们之前聊过政策的「灯塔效应」,你只需要知道,这些支持资金的存在,会成为社会资源分配方向的「灯塔」,让社会资源不会向着随机的方向浪费。在去往灯塔的路上,同路的陌生人拉上一把、领导随手开出一张便条、和资方见面的一次机会,都能或多或少给你带来利好。

2.闭门造车,还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任何政策的发布,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如果你去参加过政策筹备的会议就会知道,每个条文背后都经过很多轮的探讨和论证,过程中也会对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
熊仔整理的时候就发现,前沿的建筑研究都会有试点项目,也需要多方论证和总结。咱们不排除有些「虚报」的成分,但这些总结大部分都值得看一下。而且政府的论证文章写得很实在,并不浮夸。
你看四川住建厅早在八年前写下的这篇文章,就完全没有夸大宣传,讲得句句是大实话。
文章先是列出了施工企业应用BIM的五大误区,包括被动应用BIM而不制定战略、只注重建模而不关心数据、只期待技术而不思考管理、只考虑成本而不考虑提升竞争力、只关心软件技能而不关注解决方案。这里把BIM对管理的价值说得很透,而且作为政府发布的文章,一点虚头巴脑的面子也没有留。
接下来聊到了施工中的五种BIM应用,像是碰撞检查、模拟施工、三维渲染,我们今天看已经比较熟悉了,不过在2015年就提出了「积累施工技能经验」和「把数据卖给运营方」已经非常超前了。
最后文章谈到了施工方使用BIM的几个注意事项,比如解决企业和项目的矛盾,解决BIM负责人主导权的问题,解决项目和BIM两张皮的问题,解决人员积极性的问题,都是BIM落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篇政府发布的文章过去八年之后,我们回看那些把BIM用得很好的企业,基本上都解决了这些问题,甚至对很多企业来说,今天研读这篇文章都远远好过「闭门造车」。

3.认识更多同路人

除了咱们经常说的「政策文件」,政府也有不少公开的培训和会议,凡是能公开发布的,大部分会有这样一行字:愿意参加学习的,请自行报名参加。
先不说能学到什么具体知识,这些活动里,你可以结交不少同路人,开拓人脉,比如政府推广新技术的负责人、参与各方的管理者、一起探索前进的各行各业精英,大家可以抱团一起搞事情,BOX有几位老朋友,就经常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一路走到了管理层,圈子也是越混越广。
我们自己看这些活动也是拍大腿,早知道有这些免费的集体活动,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向粉丝提供更多前沿的内容了。

4.对企业与个人的真实机会

如果说前面的几个方向还比较靠运气,那政府还有不少的比赛、招聘、试点招募、招标等等,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机会了。
熊仔整理的过程中就看到不少北京市的比赛,回想当年BOX还是一家小的BIM咨询公司,也不太关注这些,但凭当时的本事,去参加个比赛、投个小标,都是很有机会的。
这次海量信息的探索完成后,熊仔在团队内部做了个分享,大家聊下来有这么几方面的感触:
➤ 第一,咱们应该跳出BIM这个简单的词,再来看政府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BIM的理解有很多,咱们别总关注「某份文件里BIM出现了多少次」,而是分别围绕着「建筑、信息、模型」这么三个词,去检索和分析政策数据,你还会看到装配式、智慧工地、绿色建筑、建筑机器人、CIM、海绵城市等等这些词汇,最后今年再聚焦到智能建造上。
这个思路打通的过程很神奇,文件读多了、串到一起了,就有那么一种答案要呼之欲出的感觉,建筑数字化、数字中国、双碳、向工业看齐,我们真的还有好多可以去做的事情,看似散乱的政策背后,真的能摸到一条几十年计划的大脉络。
所以别因为从BIM出发,而陷入BIM,很容易做着做着就迷茫了,跳出来看看整体布局,就能发现更大的一片海洋。
➤ 第二,政策信息的发布是滞后的,也是没有媒体属性的。
熊仔在整理文件的时候,发现大多数的政策公开发布日期都是在文件发布日期之后一段时间,过程中的研讨闭门的,而且这些信息很不容易用关键词检索,并且没有那么强的媒体属性,不会被动的传递到你的眼前,属于「有心者不用教,无心者看不到」的佛系范儿。
甚至有些政策只有一条发布简讯,而核心的内容需要你下载文件,打开以后才能阅读到。
以前大家会看新闻,看报纸,这些媒体还会起到一些政策宣传的作用,而现在还有多少人看新闻、看报纸呢?还有多少人有心思每天去浏览政府网站呢?所以真的是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行业可能需要一个团队帮大家盯着这件事。
➤ 第三,不关注政策信息,真的会吃亏。
曾经对政策不敏感的BOX,错过了很多交流机会和展现机会,也错过了挖掘好案例和新技术的机会,熊仔经常查阅着就扔一条在内部群,附一条消息:哎,太可惜了。
我们也想,有多少小伙伴像我们一样错过了很多机会,甚至连错过了这件事都不知道呢?至少我们已经有了这个思考,就不希望这件事在BOX的小伙伴身上再发生了。
➤ 第四,每个人身处的环境和资源不同,政策带给每个人的价值也不同,学习怎样用起来很重要。
我们自己更多的是感叹是BOX以前做咨询、后来做媒体,没有把这些信息用起来,错过了一些机会,当然这些信息也反过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面对BIM行业的未来发展、面对建筑业的数字化,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追赶这个时代。
而BOX粉丝来自有不同省市、不同行业,背后能调动的资源可能比我们更大,一条信息可能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篇文章,而对某个项目负责人来说可能就是上百万的商机。
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辛苦收集整理的信息抱在怀里、仅做内部参考,更要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BOX的粉丝,并且把这件事长期地做下去。也许能为大伙儿、为行业带来一些改变也说不准呢。
于是,我们把这件事从内部分享转到公开服务,从0开始花了2个月,筛掉了作用不大和已经失效的内容,按照住建部、各省份、BOX第一方解读等方向分成了多个小专栏,再汇总到一起合并成一个大专栏。
目前专栏已经包含38个小专栏、将近1200条有价值的政策文件,未来我们会做你的专职政府文件秘书,坚持每周花上一天时间,梳理过去一周值得关注的信息,不限于BIM推广的政策文件,还包括和建筑业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建造等领域值得你关注的消息。
你可以重点关注自己所在省份的消息,也不妨顺便挑几个其他省份经常来看看——那些先进地区的进展值得我们学习,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许等着你去「降维打击」呢。
真诚地邀请你来和我们一起关注政府下的一盘大旗,也感谢你花一点小钱,雇这么一位「秘书」帮你盯着最新的消息。
一个团队的能力有限,我们会为所有支持这个专栏的小伙伴成立专属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可以指正我们的缺漏,也可以互相分享不同地区的信息与机会,让我们连接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BIM、数字化、智能建造政府文件信息库》大专栏正式上线,按中央及地方省份划分,覆盖政策要求、培训招采信息、资金扶持信息、比赛活动、人才培养计划、政府官方文章等内容,长期更新。
另外还提供了个特别福利:专栏买一增一(人工操作、次日送达),你可以把它分享给自己的领导,也可以分享给最好的伙伴,大家一起成长进步。
最后想以一句话结尾: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在中国,尤其如此。
有态度,有深度,这里是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读了这1000多份政策,我发现建筑业还有好多超车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