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老法师的「40不惑」:我们这群人辛辛苦苦做BIM,到底是要往哪儿去?

你好,这里是 BIMBOX。

今天的内容来自于我们和一位老朋友的深度对话,他叫金戈,网名铁马,曾经在 BIMBOX 做客,分享过一期 BIM 深水区数据应用的探索。
今天我们想讲述给你的,是这位「老法师」花了十几年的时间,重新审视一个特别基础的问题:我们这群人辛辛苦苦做BIM,到底是要往哪儿去?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反复叩问,金戈也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BIM 道路,我们觉得,这种老兵的探索,特别值得你读一读。下面我们以第一人称来转述他的故事和思考。

2002-2007:入行

2002年大学毕业,我进入一家专门做机电深化设计的公司,公司主要是做日本的项目。
我们的工作大概是:从客户那里拿到一个建筑项目的设计资料,深度大概在初步设计或方案阶段,我们负责进行深化设计,完成的深度要达到现场指导施工的深度。
如果对比国内的分工,我们的工作周期大概包括了国内设计院的施工图设计、多专业综合、设计交底、施工深化设计、施工配合等几个环节。
我们的成果包括:一结构留洞、二结构留洞、设备基础图、设备定位图、管线综合图、单专业详图、管井详图、机房详图、卫生间详图等等。模型的深度包括建筑结构的基本外形尺寸、机电所有构件、含所有设备、风口、软管、阀门、管径从15到1000的所有管线等。
07年左右完成的一个机房案例
机房的出图资料
机房的剖面图
我们的成果需要被日方施工单位的工程师确认,也需要被设计师确认,最后指导施工。
因为要完成如此细致的资料,一方面我们会采用专业的三维设计软件,另外一方面需要掌握设计和施工的知识,所以有一个很长期的培养周期。我印象中,一般要有个3年到5年才能成才。
这也导致了这个行业非常小众,淘汰率也特别高,不是因为难度大,是很多人等不及出成绩。
在这几年中,虽然经常加班,甚至有一年,大年二十九还在通宵,到年三十的早上才完成,回到宿舍,洗澡,然后回家,倒头就睡,一直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被妈妈叫醒。
但是总体来说,收获很大,也影响了我现在对任何一个项目,都按照当时日方的标准来要求成果交付。

2008-2013:困惑

08年左右,上海要为世博会建设大量的场馆,其中就有很多异形的项目,无法在二维图纸上表达清楚设计意图。
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推荐下,我们承接了世博演艺中心(现在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深化设计。当时,也有其他团队介入世博其他的场馆,但是他们不叫深化设计,他们叫 BIM,用的软件也和我们不一样。
「原来我们这一行叫 BIM?」,我一下子感觉找到了组织。接下来,我参加了大量的 BIM 论坛,BIM 讨论群,我想搞明白 BIM 是什么,后面应该怎么玩。
期间,我也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和几个小伙伴自己创业,专门做国内项目的 BIM 工作。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国内在设计和施工的衔接这块几乎是空白。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创业失败。感觉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
这段时间,应该是我的第一段的迷茫期:我找了一切资料,问了各种专家,也参加了大量的论坛,但是没有人能解答 BIM 是什么?BIM 的未来是什么?我觉得自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没有理论知识。
所以,我决定自己去探索。

2014-2015:工程BIM

2014年,我加入了上海建科咨询的 BIM 团队,这应该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这里我遇到了第一位好领导陆鑫总。当时,建科的 BIM 咨询也刚刚起步,大家也都在摸索。所以陆总给大家找来了很多国外的 BIM 资料和文献,同时要求大家翻译、讨论和学习。
在建科的这段时间,我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翻译了大量的国外 BIM 资料,在翻译的过程中做精读。例如我们经常讲到的 BIM 的25个最佳应用,是来自《BIM 实施指南》。
当时,我在国内至少看过不下10位专家学者,把这25个最佳应用搬到国内的文章中,又做了自己的解读,但是很多解读都是错误的。包括上海的 BIM 指南,深圳的 BIM 指南等等,都有这份报告的影子。
当我自己拿着多本 BIM 原著进行翻译和精读后,我觉得一下子对 BIM 的整体有了一个概念和框架。
用我们陆总的话说:我们既要做到横向到边,又要做到纵向到底。所谓横向到边,就是要知道 BIM 在项目全过程能做什么,所谓纵向到底,就是每个应用点做到极致,应该怎么做,能实现什么价值。
在建科时期学习的部分资料
美国某资料对 BIM25个最佳应用点的研究成果
在这段时间,整个行业的 BIM 是风风火火,但是大量的 BIM 说的好听,做的很差。我姑且称之为「概念陷阱」。
很多人听说了 BIM 这个事很好,但是没有实践过,先去做了营销。大家的 PPT 都做的很好,但是一旦落地实施就一塌糊涂。
但不管怎么宣传,这段时间的 BIM,几乎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三维协调,这些 BIM 工作和我之前的工作内容几乎一致。所以,这段时间,基本形成了我的第一个 BIM 逻辑,我称之为「工程 BIM」。
结合我后面几年的心得,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所谓「工程 BIM」,主要解决设计和施工衔接的问题,保证施工阶段的可实施性。将传统施工阶段现场老法师的经验,进行知识的量化,转化为可读、可学习的规则,让年轻人学习,并利用三维软件的技术,在设计后期和施工准备期就进行复核和验证,并输出真正可以指导施工的,且无错的施工模型和施工图纸。
然而,工程 BIM 的核心是人,这类 BIM 工程师需要掌握三维软件,设计知识,施工知识和两者的融合。而这样的人太稀缺了,也太难培养了。所以一直到2021的今天,我依然认为工程 BIM 很有价值,但是因为人的因素,让 BIM 落地,确实挺难的。
当时,大量 BIM 项目不能落地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团队有 BIM 的概念和建模能力,但是没有相关的工程经验和知识,甚至很多人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能做好项目呢?

2015-2019:新曙光

在建科的期间,我坚定的认为工程 BIM 是真正的 BIM,但是又不是 BIM 的全部。
那 BIM 的其他部分是什么呢?我依然没有找到答案。
我能形成工程 BIM 的想法,是基于我之前这么多年实际项目的经验。而 BIM 的其他,涉及到的三维设计,模型审核,BIM 运维等等,又到底是什么呢?该如何实现呢?
因为种种原因,这些 BIM 应用我无法在建科院验证,其次,因为形成了工程 BIM 的想法,我内心对 BIM 的应用场景就是和某个主业结合,可以是设计、也可以是施工,但一定不是咨询,所以我就离开了建科,选择了上海最大的民营施工总包舜元。
15年,我到了舜元,很幸运,又遇到一位好领导李青总,他几乎是无条件的支持我的工作。
在舜元的几年,应该是我的第二个转折点。当时团队探索了很多认为有价值的技术应用,从三维设计到模型审核,从无人机倾斜摄影到三维激光扫描,从 VR 到 BIM 算量,从进度模拟到 BIM 项目管控平台开发,再到 BIM 运维平台开发。我们几乎测试了包括国内外的所有的 BIM 工具,做了大量的测试报告。
我对团队的要求是,要一手资料,不要二手资料。好或不好,必须自己用过后说了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舜元自己的 BIM 实施体系。
那时候舜元有一个很好的项目,舜元科创大厦的建设。这个项目是舜元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运营的。老板要求我们 BIM 全过程应用,还申请了上海的 BIM 示范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运维平台的建设。因为需要做到运维,意味着我们的 BIM 模型需要带数据,也就意味着需要编码体系和数据规格,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需求。
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而这次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怎样使用 BIM 数据,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非几何信息。关于 BIM 数据的探索,我在 BIMBOX 的另外一文《BIM模型建完了,深水区怎么游?》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不再赘述。
从那时起,一个新的概念在我的脑海中形成,那就是「数据 BIM」。那是和「工程 BIM 」完全不同的维度,但也是 BIM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真正对数据 BIM 有完整认识的触发点,其实是我后来离开舜元,在水石的一次论坛上。一位德国的设计师在演讲里谈到海南一个医院的设计。
当时对方讲到了他们的一种设计方法:将医院的各种空间指标、设备指标、经验数据放到一个专业 BIM 软件里,然后和建模软件对接,通过输入项目的需求,软件自动根据经验库的指标形成设计方案。
德国设计师宣讲的一页资料
我马上就觉得眼前一亮,这就是我在找的数据 BIM 案例。之后我联系到一个欧洲的 BIM 工程师,深入的学习了对方在研究的一种新型的设计方式,就是通过 BIM 数据驱动设计。接着又找来了对方的专业软件,和相关的一千多页的使用说明,又开始了一轮慢慢学习之路。
在此期间,我初步的形成了一个数据 BIM 的想法,但是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所以还有点懵懵懂懂。但是,我隐隐约约觉得,在施工单位接触的东西可能无法提供我需要的答案。

2019-2021:数据BIM

2018年底,偶然间,我看到了两份资料,一份是关于美国科特亚公司的技术逻辑,一份是英国发布的《数据驱动基础建设》。
两份资料都传达了一个相同的逻辑,就是同一类型的建筑可以通过 BIM 技术,拆解成若干个标准化的 BIM 组件,基于这些标准件形成知识集成,然后复用这些知识。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在朋友的引荐下,和 REVIT 的早期投资商美国大叔 Arol 有过几次交流,对方也有类似的建议,建议我们先针对单一业态的建筑做 BIM。而要实现这样的技术路径,一般是业主牵头,设计院配合,在前期就开始介入。
和 Arol 的合影
基于以上国外 BIM 发展的轨迹,我的判断是,BIM 的未来应该在建筑业的上游,也就是设计院为龙头,由此我离开了施工单位,来到了上海水石设计。
幸运的是,水石的领导也很支持 BIM。同时,在水石启动了三个非常有意思项目。
一个是 A 地产商的方案阶段的 BIM 设计,一个是 B 地产商的基于封装的正向设计,一个是 C 地产商后期的 BIM 交付和运维,其中 B 和 C 项目值得重点说说。
B 地产商的正向设计是基于自己现有的模型库,进行复用的封装设计,逻辑上就是 BIM 几何数据的复用,他们已经有了基于模型的企业 BIM 数据库,不过非几何数据层面用的不多。
C 地产商的运维平台,业主的最终逻辑,也是希望 BIM 数据从建设到运维的沿用,形成企业数据库,为后续项目提供决策支持。他们要求我们辅助搭建自己的 BIM 数据中台,几何、非几何两个维度都需要实现数据的复用。

正向设计的局部成果
结合这些项目实践,我对数据 BIM 的理解也更深入了。所谓「数据 BIM」,应该是各类建筑的知识从几何和数据两个角度进行结构化的沉淀,为后续的新项目以及各种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这就需要经历知识积累和知识复用两个过程,而这恰恰是我们建筑行业最欠缺的。
我所经历的多家公司的很多项目,都是以项目经理经验为导向的工作模式,所谓的知识都是用二维图纸和文档的方式留存。我们这个行业迫切需要通过 BIM 技术来做建筑数据的积累和沉淀。
我的理解是,数据 BIM 才是 BIM 的未来,是真正能发挥巨大价值的方向。
BIM 运维的局部成果
在所谓的「工程 BIM」和「数据 BIM」之外,我发现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工具 BIM」,我对它的定义是:在不改变原有工作内容和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师或工程师用 BIM 工具替换传统工具的做法。
其实从本心来讲,我不认为工具 BIM 是 BIM。例如一个建筑设计师原来用 CAD 做设计,现在用 AC 或 REVIT 做设计,他就变成 BIM 工程师了吗?不是,他还是建筑设计师。但是,很奇怪的是,在我们大量的微信群,或论坛,讨论最多的,恰恰是「工具 BIM」。
各种专业的人员都会标榜自己是 BIM 设计,然后探讨各种软件功能的应用。从三维设计到参数化设计等等。至少在现在这个 BIM 推广的阶段,可能工具 BIM 会依然存在很长时间,所以我姑且认可这也是一种 BIM。
总之,我从2010年探索 BIM 是什么开始,到今天有了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不认为是最终的答案,BIM 技术肯定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我一直觉得任何技术的发展,一定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没有理论支持的技术是发展不下去的。所以这么十多年来,我还是一直在问自己:到底 BIM 是什么?
目前来说,我觉得它至少包括了三个部分:工具 BIM,工程 BIM 和数据 BIM。
➤ 工具 BIM 代表了生产工具的提升,但是不改变原来工作流程和方式;
➤ 工程 BIM 代表了一种精益管理的落地措施,核心是精益管理,是管理模式的提升。
➤ 数据 BIM代表的是知识复用,是未来建筑业的生产方式的革新。

下一步在做的事

老话说,四十不惑。可到了四十,我依然还有好多关于 BIM 的疑惑。
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半段,我经历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所以在我职业生涯的后半段,我的精力会放在数据应用。在 BIM 数据的落地应用上,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去克服。
2021年,我有两个大项目要实施,一是搭建一个 BIM 数据交付平台,二是搭建一个融合静态动态业务数据的 BIM 数据中台
BIM 数据交付平台是希望解决竣工交付到运维之间的衔接问题。我们现在交付的 BIM 模型,不管是几何还是非几何信息,都远远不能满足后期的应用,需要大量人工干预来实现数据的加载。
我们已经实现了技术路径的探索,接下来就是开发一个 SAAS 端的平台,可以让所有 BIM 项目交付中大批量数据的加载都没有问题。交付平台的本质是实现数字化验收交付,交给业主一个全域数据的模型。
BIM 数据中台解决的是一个 BIM 成果容器的问题。现在我们的 BIM 成果大部分还是以文件的形式躺在业主的文件夹里,没有实现再利用。我们会开发一个脱离建模软件的、让 BIM 数据能用起来的产品。
基于 BIM 模型的 BI 分析(含成本、寿命、电量等)

结束语

BIM 作为建筑业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最近几年,原来宣传 BIM 的软文,越来越多的转向关于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或 CIM 等等。
但不管是之前的 BIM,还是现在的数字化转型,都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
一个问题,我称之为「概念陷阱」。当一个概念被玩烂了后,又会出来新的概念,其实本质都是一回事:只有概念,没有落地的实施路径。
另外一个问题,我称之为「技术陷阱」。我们建筑业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涉及管理、技术、人员,甚至体制和国情,但是有一些人把它们统统归为技术问题。他们写的文章表达的意思就一个,只要上新的系统,上新的平台,就能解决问题。数字化转型就等于新的平台,BIM就等于新的软件。
于是乎,很多企业或政府被误导,简单粗暴的把建筑业的各类问题等同于软件问题,我觉得这是目前 BIM 应用或数字化转型最大的危害。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 BIM 应用、数字化转型?
最近我在学习浙大博士郭朝晖老师的讲稿,他从制造业的角度分析数字化转型,我觉得讲的特别好。
郭老师认为,我们人类碰到的各种问题,在历史上都有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可能优化原来的解决方案。
郭老师的话对我最大的触动是,我们不要觉得数字化多么神奇,我们只需要先要思考传统的解决思路是什么,然后思考下数字化有什么更好的技术手段。核心是先要有传统的解决思路,再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加持,而所谓传统的解决思路也很简单,就是降本增效。
学习郭老师的讲稿,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所谓的工具 BIM,工程 BIM 和数据 BIM,都可以用同一套逻辑来解释了。
我们原来没有 BIM,也可以设计异形建筑,只不过手绘很困难,效率很低,现在用 AC 这样的工具更直观便捷。我们原来设计院也是有拍图纠错,也是由现场老法师审核施工图,但是工作量太大,工作效率太低,现在通过 BIM,降低门槛,提高实施效率。
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如果你懂的,你就讲清楚;如果你不懂,就留给沉默。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太多被误导的业主,被耽误的项目,被浪费的资金和被迷惑的职场新人。作为一名坚定的 BIM 粉,这也是我为什么希望借助 BIMBOX 这个平台,把这几年的心得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原因。
我希望自己能把 BIM 讲清楚,希望我们的业主对 BIM 有信心,希望我们更多的新人能加入到 BIM 中来,希望 BIM 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最后有一个小故事,我们团队曾经有一个实习生,做了半年后离职了。我问她离职的原因,她说:我的工作整天都是整理数据、整理数据,都没有建模,我的同学在别的 BIM 团队都很精通建模技术,学到了很多。我叹了口气放她去建模。
如果有新人还在 BIM 的门口犹豫,我想说一句,BIM 不仅仅只有建模,它有很广阔的天地。
好了,金戈的观点跟你分享到这儿,我们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说,做施工的、做研发的、做设计的、做甲方的,这几年对 BIM 的需求和认知已经向着不同的方向分道扬镳了。
这就好像最早的「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在建网站、做论坛,而后来大家分别去做 APP、做电商、做内容,虽然还叫「互联网行业」,但其实他们的需求、思考和观点都已经完全不同了。
如果较真儿地说,BIM,本来就是一家软件企业为了辅助新的销售策略生造出来的词,既没有什么天经地义的理由,也没有为这个词注册版权。所以到了今天,与其说大家在重新讨论「到底什么是BIM」,不如说大家在各自重新定义这个名词,把新的理念和认知放到这个老词儿里,讨论的根儿不在于定义,而在于价值。
我们经常会和不同的人探讨,所以并不会完全同意其中某一方的意见,但当我们转述其中某个人的观点时,会尽量做到不打折扣、泾渭分明,尤其是像金戈这样,用十几年的实践和思考换来的想法,我们会诚意推荐你看一看。
如果你觉得金戈的探索对你有些启发,或者是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欢迎留言写下你的观点,如果你对他正在做的事儿感兴趣,希望做更深层的交流探讨,也欢迎联系我们。
最后,借着这次的文章,我们也想做一件事儿。BIMBOX 的很多社群都是面向行业中所有职业的,我们觉得如果一个群里都是同行,大家能聊的东西会更多,我们的施工 BIM 讨论群、硬件配置讨论群都很热闹。
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设计师圈儿的 BIM 讨论群,群里都是设计院或者设计工作室的从业者,如果你也是干这行的,希望能和同行交流方法、互通信息,可以扫码填写下面的申请表,小编会一个一个审核后拉进群。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 相关文章 ·

BIM模型建完了,深水区怎么游?

 

 

深水区警告:当你说「BIM全生命周期」的时候,有没有看见路上那些大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8年老法师的「40不惑」:我们这群人辛辛苦苦做BIM,到底是要往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