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IM咨询到LIM软件,一个团队的进化故事,还有个刚成立的跨界交流群

你好,这里是BIMBOX。

前段时间我们在公开的年度演讲中聊到这么一件事:越来越发现,那些能生存下来的技术,和它们是不是高大上,往往没有太大的关系。重点在于,它是否能满足市场中特定的需求。尤其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这一点更加明显。

而在中国的建筑业谈需求,话题就更加复杂,它并不是一个完全充分竞争的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三言两语还真的很难说清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少讲道理,再多讲讲故事。

今天要给你讲的故事,来自我们的老朋友韩兆辉,一位从体制内辞职出来,从单纯做项目到逐步做产品的创业者,聊一聊他怎样在一个不为我们熟知的领域实现跨界,又基于什么需求,做出了什么样的工具。

内容最后,我们也会成立一个新的跨行业交流群,邀请你一起加入。

01

不甘:

从体制内走出的创业者

兆辉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的城市规划硕士,毕业后回家乡在体制内找到一份体面又踏实的工作。
有一种人,骨子里就是没办法适应体制内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总想着折腾点啥,一成不变的踏实生活注定和他们无缘,无论他们或早或晚地接触到什么新东西。
韩兆辉就是这样的人。
2017年,偶然接触到了BIM这门技术,了解过GIS的他,首先把这个在北方尚未普及的东西,理解为微缩版的「地理信息系统」,似乎在未来很有搞头,于是带着两位本科生开始研究。
体制内的工作给兆辉最大的益处,就是经常与政策和资源打交道,赋予了他一种对国家政策的敏感,这也在后来的日子里几次给他的公司帮了大忙。
但回到当时,除了这一点,稳定的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和成就感,于是在研究了BIM一年多之后,他决定辞职出来,带着学生开始创业。主要团队成员在内蒙,同时也考虑一线城市长远发展的潜力,公司在北京注册,名字就叫北京中邦辉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下面聊到这家公司时,我们就用中邦作为简称。
中邦和那个时代很多BIM咨询公司类似,先是扎根在一个城市,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找前辈团队合作。边做项目边学习,经过一两个项目的迭代,自己的团队逐渐可以独立做事。后来赶上内蒙的一波市场红利,在一个高速公路项目赚到了团队的第一桶金,在随后的地产、医院、学校等项目逐渐地扩大了团队的规模。
这段时间里,从体制内出来创业的兆辉,在中国BIM快速发展的几年里,最明显的感觉是新鲜,不停地读到新的内容、接触新的知识,也通过BIMBOX的推荐,经常在项目里用到新的软件工具,又进而去认识这些工具背后的人,通过在项目里使用和推荐这些软件,结交了不少新的朋友。
这个年轻的团队在2020年还开始玩儿起了官方抖音,当时推了一条以见科技的AR技术在他们项目上的应用,播放量冲到了接近百万。后来疫情那两年业务受到影响,反倒是抖音输出得很好,最多的时候做到了16万的关注量,走到了很多大公司的前头。
他觉得在这个领域创业,对自己生活的改变是很大的,尤其是和以前一眼看到老的稳定工作相比,有风险、有困难,但更多的是有激情、有盼头。
不过与此同时,体制内工作养成的政策敏感度,也在创业这段时期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比如2020年就关注了国家城市体检的政策,在家乡内蒙的多个城市布局,到2023年的时候,已经为内蒙古的六个城市,分别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城市体检业务,还基于BIM练就的能力,完成了乌海和乌兰察布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的建设。
大多数人直到最近才对这件事有所感觉,而他是我们所知道的,在城市体检这件事上最早有所行动的公司之一。
但今天我们并不打算展开讲中邦做城市体检的故事,而是要聊聊他们开发的一个工具类产品。
从哪聊起呢?我们就从兆辉和其他人相比,拥有的独特「贵人」开始聊吧。

02

恩师:

一次沙龙带来的改变

如果你问,整个创业生涯中带来最大变数的因素是什么,兆辉恐怕会回答:学校的老师。
兆辉在农大读研究生时学的是城市规划专业,导师叫奚雪松,北大景观专业博士毕业之后留在农大任教,在北大学术圈子里的威望很高,人脉资源也很广,带的第一个硕士生就是兆辉。
得知兆辉在BIM这个领域创业,奚雪松老师就建议他,是不是可以在建筑之外,比如园林景观领域,做一些尝试,这样无论在技术的交流上还是文化的碰撞上,都有可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与建筑业的BIM相对的,风景园林行业的技术叫LIM(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
长年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奚雪松认为,BIM在建筑业的发展相对景观专业来说更快一点,景观、规划、园林等古老的行业也非常需要被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但与建筑业相比,这些行业的甲方对数字化的兴趣不足、施工需求不足,也缺少相应的技术分析和评价体系,都让信息与数字技术发展较为缓慢,而发展缓慢的地方,就有创新的机会。
总体来说,景观专业和建筑专业密不可分,也可以互相借鉴,很值得做一次有深度的对话,讨论BIM、LIM技术在景观规划和园林工程行业的应用趋势,探索一条能给景观园林人带来收益的道路。
于是,2021年4月份,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的LA先锋奖和土人学社,共同策划了一次线上+线下的公益沙龙活动,奚雪松老师作为牵头人,活动主题定为《三人行,「BIM」有我师:BIM技术在景观规划和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这次会议的几位参与嘉宾,就包括中邦辉杰的总经理韩兆辉、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许立言,还有我——BIMBOX的主编孙彬。奚雪松老师则是整场活动的主持人。
那场活动里,兆辉基于公司这几年做的项目,向在场的几位介绍了实际项目的BIM和CIM技术,几位新老朋友也基于现状,往深处探讨了几个问题,比如传统设计怎样去应对新技术的冲击、BIM和LIM在景观行业会面临什么挑战、使用数字技术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等等。
那次活动在景观设计学、景观中国网、ArchiWorld、筑龙学社等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受到了景观圈子不小的关注,我在活动的对谈和结束后的晚宴上,也对奚雪松这位渊博又风趣的老师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对于韩兆辉来说,那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想法的碰撞,而是实实在在地收获了一个创业的方向,还收获了另一位来自清华的大神相助。

03

产品:

景观专业高效建模,我来试试看

这次沙龙活动重点聊到的一个商业方向,就是相对成熟的BIM技术,有没有可能在风景园林行业开花结果。交流之后,兆辉就开始思考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
这几年做项目,他们也接触到不少的软件公司,几年时间下来,他越来越感受到,在可量化、可复制的方向上,做产品要优于做项目,能做好一个产品也可以影响和帮助到更多人。
对LIM的理解,加上做产品的强烈意愿,促使兆辉开始招研发人员,启动了一款产品的开发工作,兆辉给它取了个简单的名字:「中邦LIM」。
总的来说,就是利用BIM已有的思路和软件工具,去解决景观专业特有的行业需求,比如参数化设计、精细化设计、标准化出图、信息化管理等等。
既然景观专业还没有完善的数字设计工具,那就借助建筑业普及率最高的Revit来打开局面;而Revit很多功能不能满足景观专业的需求,那就借助二次开发来满足。
所以中邦LIM前期更多解决的,是景观专业特有模型的快速、批量创建问题。举几个例子来说说他们的开发成果。

➤ 创建地形

创建周边地形从等高线绘制开始,可以在Revit里绘制线条,再赋予高程和颜色,就完成了等高线的绘制,也可以在生成的同时给等高线标注高程值。为了提高效率,也可以利用高差的方式,设置好基准高程和高差值,批量快速生成等高线。等高线批量选中就可以生成一块地形,创建完的地形也可以添加等高线来修改和扩充。

因为Revit的参数、标记和形体是能绑在一起的「一体三面」,标注和修改等高线高程就变成了同一件事,设计师可以批量添加高程标签,还能直接修改标签来驱动高程变化。
建成的地形区域可以在插件里进行划分,默认提供了景观常用的山地、林地、沙地、耕地和草地五种材质类型,你也可以建立自己需要的新类型。划分出来的区块会显示不同的材质,地块属性里也会添加对应的地形材质标注。

➤ 水系和道路

软件单独提供了水域创建功能,设置好水面高度,就能在低洼处自动计算水与地块的交集,形成一块水域。
设计师可以通过内置的族或者导入自建族,以画线的方式绘制堤坝,背后当然是提前做好了参数化的造型约束。
Revit里面想要绘制随地形起伏的道路是很麻烦的,中邦LIM这一点做得很棒。预先设置好道路的各层材质,在平面上不管地形变化,直接绘制道路的走向,插件就能自动计算地形变化,让板吸附在上面,形成起伏的道路模型。
路缘石的绘制也是典型的参数化行为,先创建路缘石的截面样式,然后通过参数设置是否分块布置、高出路面的高度等等,就能实现路缘石的一键批量布置。

➤ 批量布置

与风景园林常用的设计软件相比,Revit的「积木式」设计要精密得多,也正因为这个,在Revit里「种树」就成了一件非常费力气的事。要找各种植物的族,要一个个在平面图去布置植物位置,还要在竖直方向上调整,让植物高度和地形匹配,非常的麻烦。
中邦LIM既然是一款景观设计插件,自然花了不少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手头缺少现成族的景观设计师,软件提供了不少专用的植物PRC族,按照不同的类型分好类,同样也可以支持景观小品的族。
你可以沿线布置植物,选择植物和地形,再设置布置间距、旋转方式、随机角度等参数,就能完成任意一条线上的批量种树。当然这个功能不限于植物布置,也可以批量布置路灯、路牌等构件,可以实现布置过程中构件的不同旋转方式,也可以随机布置。
除了沿线布置,还能在地形、楼板、屋顶等面上批量布置。可以设置间距,有多大地方就布置多少个;也可以设置构件的总数和最小间距,由软件随机布置在区域范围内。
一般的景观项目,在建模之前已经有了CAD的种植图,里面有植物的图块,它们可以直接导入Revit,利用插件就能识别这些图块,在同样的位置批量布置好三维的模型,非常方便。
整个布置过程中,设计师并不需要很懂BIM和Revit,他们可以保留原来的设计习惯,只需要在平面内布置植物,它们都可以在三维空间里自动匹配地形走势,落在正确的高度。
有了这些功能,中邦LIM已经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使用Revit工具,当然反过来也能让BIM相关人员,在自己的项目里快速处理地形和批量操作室外模型等操作。
但建模还只是开始,要把BIM用到风景园林专业,实现LIM的功能价值,那模型的信息,和基于这些信息的计算就必不可少。
而这,还需要人和项目的帮助。

04

另一位贵人:

以项目持续打磨产品

前面说到的《三人行「BIM」有我师》交流沙龙,还给韩兆辉带来了另一位来自顶级学府、改变命运的贵人。
他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郭湧,因为也兼任着建筑景观学期刊的编委,通过这次沙龙注意到了兆辉正在做的事情,于是双方就找了个机会到一起交流。
这么一聊才发现,郭湧老师在LIM这个方向也从事很久的研究了,在圈子里还有个外号就叫「郭LIM」。
郭湧告诉韩兆辉,国外的LIM相关技术也已经很成熟,研究的人和公司也不在少数,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国内的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还没有可以满足设计需求的信息化设计工具,基本上涉及到3D设计也就是纯图形的CAD水平,没有丰富的「Information」可言。
郭湧一直在这个领域努力,把他的自研成果「智慧BIM乔木模型」写进论文,多次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核心工作是利用Dynamo脚本和Revit几十项族参数的控制,使用6个方向上的6个控制点和2个控制线型的形状因子来定义。这些参数和脚本让植物模型可以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调整自身,描述乔木的尺寸、生长等一系列可计算的数值,同时基于BIM的信息化模型,所承载的更多非几何信息能参与到后续的各种计算里去。
在Revit软件里实现这个功能,最早目的之一是改善景观专业与建筑、结构等专业的协作,没想到会和韩兆辉在这条路上不期而遇。
后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兆辉的团队和清华郭湧老师的团队,一直在项目和研究上互相支撑,郭湧的团队成为韩兆辉研发产品的「种子用户」,站在项目视角给了他不少的建议。
比如在清华大学昌平科研基地苏27战机景观设计项目里,从概念方案开始就利用参数化生成设计方案,还在道路广场、场地竖向设计、植物设计、管网综合设计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使用了BIM和LIM的建模方法,项目中使用的植物都是参数化和定制化的族。
再比如后来的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保护工程,项目中周边的地形、水文等场景,以及桥体、运口、步道、考古节点等景观元素,也都是参数化驱动设计,模型的参数化节点和出图成果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在这些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兆辉得到了郭湧老师团队的建议和反馈,逐渐把中邦LIM插件的参数化建模、大场景植物构件批量布置等功能完善。同时,郭湧老师的课题研究成果「智慧BIM乔木模型」也在项目中实现落地,目前韩兆辉也计划和郭湧老师联合开发,把他的参数化模型成果搭载到中邦LIM里面去使用。
在郭湧老师实际项目的需求和建议下,中邦LIM也在快速迭代。
比如分析这件事,参数这东西正着用,可以去驱动图形的变化,反过来用,就可以实现基于数据的分析,目前中邦LIM提供了针对景观专业的几个分析功能,包括高程分析、坡度分析、淹没分析等。
专门用于地形的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在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中是一个刚需,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地形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以不同颜色来直观地显示不同的高程和坡度的地形区域,还能一键输出一份Word格式的报告文件,详细列出不同高程和坡度区域的面积数值和占比,这在景观专业做竖向设计的时候就很有用。
另外,软件还做了一个淹没模拟的功能,设置好水面上涨的速度,就能查看不同降雨情况下,随时间变化的淹没区域范围,提前发现设计中的易淹区。

05

信息的价值:

从设计提效到属性计算

兆辉说,一头扎进新的领域搞研究和开发,能持续得到两大学府老师的支持,自己真的是很幸运。
在得到郭湧老师帮助的几年时间里,来自奚雪松老师的帮助也从没停止,两位老师真实的需求,又帮着他给产品加上了两块最新的拼图:工程计量和碳汇计算。这也让中邦LIM向着与BIM产品完全不同的成熟路线,迈了一大步。
奚老师当时在甘肃与中建设计院合作一个项目,面域比较大,同时涉及的树种很多,这两个特点结合到一起,就值得用信息化的设计方法去尝试创新。这就对韩兆辉的支持团队提出了新的需求。
你想啊,景观专业采用LIM这种新方法,最大的优势肯定不是提高「刷图效率」,而是一系列信息积少成多,最终在项目整体层面带来的信息汇总和计算功能。
用BIM实现算量到今天已经不算很难,但要在LIM上实现这件事,就需要不少的开发工作,他们就这样通过项目挖需求,再通过研发满足需求,最后把研发成果固化到软件里形成功能。
拿植物的计算举例,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先批量选择植物,按照专业、分部分项来进行清单的编码,编码信息会被写入到植物的族里面,还能自动进行检查,看哪些构件没有写入清单编码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进行工程量统计了,不同类型的项目会按照编码、特征、计量单位等内容排序,也可以一键导出为Excel文件,给后续造价人员使用。
这个项目更重要的一个需求,是做碳汇计算。这一点可以说是奚雪松老师参与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实验诉求所在。
简单来说,树木是可以固碳的,也就是能抵消碳排量。计算树木的固碳量,这本来是一个环保问题,说严重点算是环评问题,大体上属于「对内优化」需求,优先级并不高。
但是,去年中国推行双碳战略的市场机制——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迎来了重启。CCER是全国碳市场的第二大交易产品,经营主体可以自愿开发减排项目,并通过开放的碳交易市场获取减排收益。
说白了,植物的固碳效果,就像种庄稼一样,可以变现,那这可就不再是「对内优化」,而是实打实的对外创收。这就让项目的碳汇计算成了一个非常有实际价值的应用。不仅要算,还要形成多方认可的计算成果才行。
不过,不同树种在不同年限的固碳量,并没有那么容易算清楚,至少在传统的设计方法里是这样的。国家现行的碳汇计算标准还是比较粗略的「以点带面」的方法,是很不准的。
同时,因为各地区的树种、生长习性等也有很大差异,就很难像是建筑业那样,用统一方法来应对所有地区的项目计算需求。
不同省市都在逐步完善各自的计算方法。比如天津市在2022年推出了《天津市城市绿地碳汇设计导则(试行)》,中邦LIM也就把这个计算规则写进了软件里,进一步利用Revit的汇总计算功能,精确计算整个项目的碳汇量。
与工程量计算的原理差不多,同样是在插件里批量设置植物的类别、种类、胸径、冠幅等数据,这些数据会被自动写入到植物族的「能量分析」参数中。
基于这些参数,就能对整个项目的绿量和每年的碳吸收量做出汇总计算。这样细致到每株植物的汇总,就解决了传统设计过程中,只能按大面积估算,又因为树木混种到一起很难算准的问题。
最终,这个项目中有一处25公顷的景观节点,利用LIM开展了碳汇测算应用。
他们还特地与传统的「样方法」所得的碳汇测算结果做了三组数据的对比,颗粒度到达每棵树的LIM方法,准确性更高这是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LIM计算方法算出的碳汇量,比传统方法高出15-35%,初步估算每平方公里每年可以增加1800–5000元碳汇收益。这对于业主来说,可就是实打实的好处了。
也正是后续这一系列的功能,在甘肃这个项目中让LIM技术脱颖而出,解决了需求,也和传统技术拉开了差距。

06

尾声:

产品试用,和新成立的交流群

从满足的需求和实现的功能来看,中邦LIM和它背后的故事,聊到这儿算是告一段落,尽管还在继续迭代研发,但目前已经具备「地形、水系、道路、管网、植物小品、分析、工程量、碳汇计算」等模块的它,对于室外景观专业来说可以说成熟度已经比较高了,目前中邦团队还在和渲染软件「光辉城市」合作,打通模型和渲染的最后一公里。
无论你是在景观行业、想尝试一下LIM技术带来的改变,还是已经熟悉基于Revit的BIM、想去解决建筑外部景观的批量建模与计算,都推荐你到中邦的官网下载试试看,价格也不算贵,网址给你放在这儿了:
www.zobonbim.com/BuyLIM 
如果关于软件有任何问题,我们最后会成立一个微信群,可以在里面尽情提问。
和我聊起自己的公司,兆辉总是对那些行业里的朋友不住嘴的感谢,比如晨曦科技、光辉城市、以见科技、BIMFILM、图新地球、Autodesk,因为其中有很多是通过BIMBOX认识的,也就对BOX也有一层额外的谢意。这些年中邦用这些公司的产品来优化项目的成果,同时也为大家提供案例,这一路也是互相成就。
从体制内辞职创业到今天,做过了无数项目,经历了疫情的考验,依然要靠项目的收入来养研发,赌一个未来。若说最希望的,还是能通过公司的理念和产品找到伯乐,通过融资来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
聊天的时候,他总是谦虚腼腆地说,团队做的事情比较杂,有BIM咨询,也做传统的景观设计,再加上软件开发和城市体检,似乎什么都在做。
但经过了2023这么魔幻的一年,很艰难的生存,但还是没有裁员,也没有降薪。他也觉得,在大环境不算好、公司发展方向还没有彻底稳定之前,多寻找一些出路,或许风险会相对比较低一些。
比如城市体检这件事,如果三年前公司没有响应政策去做一些行动,没有接到那些关键的项目,那公司到今天是不是还能活着都不一定。
不过,要说这些方向里,兆辉最想沉下一口气做好的,还是LIM这个领域,因为这是他和他身后的资源,与其他同行相比最为特别的地方。
去年,中邦作为城科会和建筑节能协会的主编单位,参与了两项团体标准的制定。
一项是和中建设计研究院合编的《城市森林碳汇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另一项是和清华大学共同主编的城科会《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说起第二份标准,还是住建部下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面向社会范围征求团体标准,政策敏感的他得知之后,就联系了清华大学的郭湧老师,一起推动了这件事。
最后是清华大学、中建设计院,加上他自己的中邦公司,以国企+高校+创业公司的形式,三方共同发起了这份标准的推进会。目前标准的初稿已经基本编制完成了,也还在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参编单位。
对于兆辉来说,农业大学硕士阶段的学习对他个人成长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到现在毕业十年,还能跟老师们有高频的互动,事业上也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和支持,最重要的是,借助老师们的帮助,他才能在建筑与景观、BIM与LIM之间,找到一个跨界的价值点。
兆辉说,这是自己命里的幸运。
我们倒认为,同学和老师每个人都有,能有老师愿意帮一个人十年,这完全是幸运之外的努力所致。
兆辉的故事点还有很多,如果你对城市体检感兴趣,对工程与高校跨界、建筑与景观跨界、BIM与LIM的跨界交流感兴趣,或者有朋友对投资这样的公司感兴趣,都欢迎一起来交流。
我们和兆辉一起,成立一个BIM圈子和LIM圈子的跨界交流群,把这两个行业认识的朋友一起拉到群里,形成一个互通信息的小圈子,未来无论是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还是项目、软件开发等搞事情的机会,都会在这个群里聊起来。
前200位小伙伴扫码直接进群,后来的小伙伴可以添加中邦客服小伙伴的微信(微信号:XXXY59211),拉你进群。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BIM咨询到LIM软件,一个团队的进化故事,还有个刚成立的跨界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