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 BIM 的6问6答:那些变化、问题、困惑与希望

你好,这里是 BIMBOX,我是老孙。
过去两年里,每年的《中国建筑业 BIM 应用分析报告》都会约我们写一篇稿子,以问答的形式谈谈我们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今年这本书还没有正式发布,不过我已经受到主办方的邀请,写好了这次的约访稿,今天先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分享给你,我一共回答了六个问题。

问题1

 

作为以 BIM 为核心内容的建筑科技媒体,您和团队深度接触过很多应用 BIM 的企业和个人,从您的观察感受来说,过去 5 年不同企业面对 BIM 应用在思维上的变化是怎样的,未来走向如何?
过去的 5 年,也恰好是我们团队从事媒体行业的 5 年。问题中说到的「不同企业」,其实有很多的划分维度,其中一个维度就是按照设计、施工、甲方等行业角色来划分,我把这个维度放到第二个问题来解释。
另外一个分化比较明确的维度,我称之为「数能重视性」维度。这里的「数能」代表数字化能力。
去年我在「基础设施领域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实践研讨会」上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的核心内容,就是把与 BIM 相关的技术分为「棍子」和「碗」。
「棍子」是指用来作用于其他东西的工具,它的功能是延长我们的身体。而「碗」是指那些用来装东西的工具,它的功能是用来承载一些东西。
这几年我发现,在面对 BIM 这类新技术的时候,「棍子」和「碗」用来解决两种不同的问题,虽然有关联,但本质上它们是两种思维模式,两套解决方案,不能混为一谈。前面我说到的数字化能力,就属于 BIM 在「碗」这个范畴的应用,它不是帮助我们把图画得准一些、把成本算得准一些,而是沉淀下来,作为未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企业员工的经验、以及一切工程建设相关数据和知识的容器。

当我们用「棍子」的思维去看人家的「碗」,我们只能看到外面的陶瓷,而碗里面装着的东西,人家不会给,我们也看不到。
我们看到有的企业会说,用 BIM 效率低,所以越是重要的项目越不能用;同时也会有企业会说,BIM 要长线发挥价值,越重要的项目越要用,效率的问题通过管理和研发来解决。
行业里的公司有不同的参建角色、不同的体量,对于数字化转型这个话题,有些企业是真金白银地投入,也会做较为长远的规划;有些企业则只是嘴上说说,写写 PPT、做一两个数字大屏展板,实际上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粗暴一点地来区分,我们可以观察这么3个现象:
一把手关心不关心
有没有独立的团队参与研发
数字化相关人员有没有较高的薪酬和升迁通道
目前的这个阶段,只要把视野放到单个专业、小团体的短期收益,BIM 的性价比一定是不够高的,否则人们早就趋之若鹜了;而同时我们看到有一些企业,把视野放到了整个公司 5 到 10 年的规划,放到了整个公司所有部门,或者整个项目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利益上,BIM 与数字化转型这两件事,就不会讨论「要不要做」、「当下有多少收益」,而是讨论「当前的问题该怎样解决」。
这样的视野,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和各部门的一把手才会去思考和把控。
同时,无论是走很重的自主研发路线,还是对外寻求合作开发,对数能改革更加重视的公司,一定会有独立的研发团队和产品团队,负责内部与外部对接。
最后,因为我们这个行业——甚至扩大到多数行业——数字化转型都是一个新课题,从业人员的未来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抵消这种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较高的薪酬待遇。我们会同时看到月薪几万甚至十几万重金求高级人才的公司,也看到只招月薪 4 位数的建模员的公司,这种区别能在一定程度体现公司背后对于数能的重视程度。
在这里我并不是呼吁所有企业都参与到「数字化转型」的洪流中去,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领域的转型,都有头部企业、腰部企业、众多的追随者,以及大量成为历史的企业,数字化并没有那么特殊,它也是众多企业不同发展维度的其中一个分水岭。

未来,我们正在看到这种分化愈发明显,资源、人才、项目都在向头部和腰部企业集中,未来 5 年,我们相信会看到建筑行业里企业与人才发展巨大的分化。

问题2

 

请您谈一谈设计、施工、甲方等不同领域的 BIM 从业者目前对 BIM 应用的困惑和集中关注点有哪些,以及这些困惑和关注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比 5 年前有哪些区别。
无论技术的未来如何发展,有一个当前阶段绝不能绕过去的主题就是生产。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彻底放下眼下的具体业务,单纯去抓下一个时代的机会。所以我们才说是「数字化转型」,而不是「数字化变身」。
与 BIM 相关的从业者,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这些问题总结到一个原因,就是和当下生产行为的矛盾。
设计师的生产成果是图纸,企业和员工的收益都是以图纸作为结算。BIM 能不能让图纸的质量提高?有些企业能,有些企业不能;BIM 能不能让图纸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二维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答案是不能。
我们经常说 BIM 出图效率也很高,但如果你走进设计院,真正看到设计师的工作状态,单从键盘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效率的差异。使用 CAD 的设计师,左手永远在键盘上行云流水地敲打,屏幕上的图纸像是有生命一样飞快地成长;而使用 BIM 的设计师,电脑的卡顿跟不上手速,还时不时要停下来,思考一些最基础的问题——比如标注怎样符合要求、模型剖切出来为什么线型不对,等等。
设计师用 BIM,出图变慢了,单位时间的收入变少了,一定要有什么其他的东西来弥补这种生产效率的差异,要有人为这个「弥补」去买单。
施工方的生产成果就是实体建筑,带来收益的不是这个成果,而是在于生产的过程。在施工单位,话语权和升迁通道往往取决于能在建设过程中贡献多少产值、解决多少与成本挂钩的问题,BIM 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价值,但一个从事 BIM 工作的人,往往需要数倍的努力才能赶上一个管理岗位的人。
施工方在过去几年里,对于 BIM 的应用也产生了很大的分化。有不少企业经过几年的沉淀,对于不同项目能做哪些应用点、哪些方向能解决实际问题、哪些地方偏向投标和宣传、哪些事情可以外包、哪些效率可以通过采购软件提高、哪些管理可以通过 BIM 提升,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做 BIM 这件事,至少是能为项目贡献一部分产值的。
关于一个老生常谈的「透明化」问题,也有不少施工企业已经在新的格局里与甲方形成了新的平衡,甚至有企业重新找到了在 BIM 体系中新的「不透明」方法(这里只阐述事实,并非提倡)。
而与之相对地,有些企业则是面临越来越多要求使用 BIM 的项目,却挣扎在最底层的 BIM 应用,无法创造价值,也拿不到相应的费用,员工也自然无法享受到新技术的红利。
过去几年变化最大的就是甲方,从地产黄金十年易盈利期对新技术的不关心,到利润下降对新技术的无比热情,从第一波尝试后对 BIM 成果的普遍失望,再到一部分企业重新找到 BIM 与运维、管理和数字化转型的结合应用。
目前的甲方最多的困惑在于,前期要么自己投入人力和金钱,要么用其他方式强压设计与施工应用 BIM,巨大的投入之后,到底怎样与后期的运维管理相结合,BIM 这项技术,最直接的获利者是甲方,但应用方向最不明朗、成功案例最少的也是甲方。
我们看到向万达这样的业主,选择深度介入设计流程,用高度标准化的设计来实现项目的高周转和高复用;也看到华润、龙湖这样的业主,利用 BIM 与平台来深度介入工程项目管理;还有许多政府或政府相关的业主,在利用数据和智能,向更宏观的智慧城市与数字孪生方向发展;当然还有大量业主,对于 BIM 与周边辐射的相关技术持观望态度。无论哪一个方向,里面都有着大量 BIM 相关的从业者在追问,到底 BIM 该怎么用。
过去的 5 年,是一批最有热情的年轻人,从毕业到成家立业的 5 年,他们从一线人员逐渐向管理层发展,心态上比起刚毕业时的一腔热血已经成熟了很多;而这一代命运与 BIM 强相关的工作者,又属于一个更大的年轻群体——他们不只重视收入,也重视工作本身的意义。当自己工作的意义遭到质疑、被人冷眼相对的时候,带来的迷茫和困惑是相通的,与他们工作的职业无关。

问题3

 

在当前的大环境中,不同的 BIM 相关从业者的职业发展状态和个人心态是怎样的?
上一个问题,我谈到了很多困惑和迷茫,在这个问题下,我来说说积极的一面,我把它叫做「BIM 环境」。
今年有两个项目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是今年刚刚建成的北京某大型园区项目,一位参与建设的设计师和我说,他在这个项目中真正体会到了用 BIM 的舒畅,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很省心,甚至比他原来用二维的方式还要舒服。但后来再参与其他项目,类似的规模、类似的流程,却处处碰壁,工作很累还出不了成果,导致他后来都想辞职去创业了。
第二个项目,是四川一个体育公园项目,和我交流的是一位来自甲方的朋友,他们作为业主方制定了很严格的 BIM 标准,各参建方都需要额外做不少 BIM 相关的工作。一开始确实阻力很大,但项目临近结束的时候,大家发现设计院比原来改图少了、跑现场少了,施工单位发现成本低了、对供应商的控价能力强了,各方都得到了利益,最后整体对 BIM 的评价相当高。
这两个案例让我总结了前文所说的「BIM 环境」问题。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家人过日子,比起单身的生活,一个家庭里有人挣来的钱要全家人花,有人要做双倍的家务,有人要牺牲自己的时间陪伴家人,如果只看其中的一个点,或者家庭中的其他人不配合,那就会觉得很亏。但如果一家人都多付出一点点,每个人又会发现自己得到的东西远比单身的时候多。
我们的行业也是这样,用 BIM 技术,一定会比原先的工作多了额外的付出。设计院不仅要考虑出图的问题,还要考虑现场安装和成本的问题;施工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收支问题,还要考虑设计配合、数据生产,甚至是交付运维的问题;咨询方不仅要考虑交付模型、合同履约的问题,还要一趟一趟跑到现场去解决生产和安装的问题。
但,如果所有人都把这些问题考虑到位,没有一方拖后腿,反倒大家都会感受到数据与信息打通之后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效工作方式,感受到每一次线上交流,每一次多人协作,是如何让自己的本职工作变得更加愉悦的。
回到这一小节的问题,我认为目前的 BIM 已经分化到没有一个通用的所谓「大环境」,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周边的「小环境」里,我们作为媒体方,有幸看到了不同的小环境,也看到不同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和心态。
但总体上来说,具备良好「BIM」环境的项目还是少数,这种「一加一大于二」的 BIM 环境,单靠大家的自觉是很难达成的,这也是未来几年摆在业主方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问题4

 

BIMBOX 作为专业媒体做过一些客观的 BIM 软件调研和测评,请您谈一谈调研结果和感想。
这里分两个层面来回答,先说关于从业者的感受。
过去几年,我们做过三次大范围的软件用户调研,也针对很多软件做过比较深入的测评,对于从业者总体的感觉是:大家都是在一个大行业的从业者,但软件的开发者和最终用户看待同一件事的视角有很大区别。
首先,软件开发者会更注重工具本身,而用户更关注工具产生的结果。
就好像一把铲子,生产者更关注手柄是什么材质的、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使用者更关注一铲子下去到底能挖出来多少土。比如我们最近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对于软件开发者普遍关注的国产化、知识产权等问题,将近三分之二的个人和企业用户表示,不以是否国产作为选择软件的标准。

其次,开发者对于所属行业的未来评价普遍要高于使用者。
这一方面来自于工作属性本身,毕竟不会有人去开发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和所处的环境有关,开发者的待遇普遍更高,身边人也更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也看到很多在传统行业从事 BIM 的人,把转行进入软件公司当做下一个阶段的人生目标,以此来抵消 BIM 工作的不确定性与传统职业发展路线的矛盾。
再说说关于软件本身的感受。
目前国内 BIM 行业,以欧特克为代表的国外软件公司,还是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这里既有使用习惯的因素,也有行业生态的因素。BIM 不仅仅是一项应用于生产的技术,围绕着它还有庞大的教育培训、报奖评优、资质认证、二次开发等产业,这个领域的从业者数量很多,也是行业里出发更早、相对更有热情的一批人。
同时,我们也看到众多国产软件也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发展方向,除了极少数的国内开发公司向国外软件公司擅长的 BIM 建模领域发起挑战,大多数企业则是找到了国内用户独有的 BIM 需求。
中国 BIM 发展了十几年,已经离开它当初在国外诞生时的样子很远了,很多早期 BIM 软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在国内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汇集成海量的用户需求,成为了国内软件研发团队成长路上最丰沛的养料。
国内开发团队离用户足够近,甚至很多成员就是从一线设计和施工企业中来的;同时他们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全球用户,有的功能还带着一点「土味儿 」,但却能解决现场的「土」问题。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软件市场一个更好的版权和付费环境正在到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比起老一辈「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才付费」的观念,他们更具备为正版付费的普遍意识;
另一方面也因为 BIM 发展多年,人们在软件购买的时候,从一开始算糊涂账,变得越来越能算明白账,一项工作带来多少价值、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用新工具替代能节省多少成本,都能算得出来了,只要工具真能解决问题,能提高效率,剩下的就是和「堆人工」的笨办法做比较的问题了。
我们认为,未来的 BIM 软件市场发展会很精彩,BIM 软件离「大一统」还有很远的距离,这对于广大的开发人员和创业公司来说是好消息,对于靠掌握多种软件技能谋求职业发展的人来说也是好消息,但同时也让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愈发尖锐:BIM 是需要多方数据互通的技术,而数据彻底开放在商业上是与研发公司的利益存在冲突的。

问题5

 

从建筑行业来看,有一些行业热点是不能避开的,例如设计施工一体化,全供应创新链价值链发展等,您如何看待 BIM 在这些方向中的作用和价值?
站在「可能性」这个视角来看,BIM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上限的美好未来。每一条数据都可以存储在模型里,都可以被所有人使用,这背后能产生的价值是无限的。
但如果我们回到现实,就会发现「所有数据被所有人任意使用」,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前面我们说到了商业问题,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支付宝中的余额不能用于微信付款,这不是技术问题,但也许比技术问题还难突破。
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们这个行业,还处于一个原始的「数据生产」的前夕阶段,懂得怎样生产数据的人很少,懂得数据结构化梳理的公司更少,懂得用数据产生价值的公司则是凤毛麟角。
我们目前建立了 50 多个微信群,有大家闲聊的群,有面向施工、设计等行业的群,也有面向特定技术的群,但无论群属性定义成什么样,大家在多数时间都在探讨一些非常具体的软件操作问题,比如「这根梁画出来为什么连接点错误?」,比如「怎样在出图的时候让门与结构板相连?」,比如「为什么这个软件导入 IFC 会丢失 400 个构件?」。而让人沮丧的是,往往这类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人知道。

我们在这些微信群里,每天会看到成千上万条类似的交流,一个比较大的感受是,上层设计已经在描绘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而很多非常基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太过于基础,基础到工程师无法与领导层达成有效交流。
设计施工一体化、建筑全链条价值管理,乃至于现在非常火热的数字孪生技术,与 BIM 发生关联的链接点就是「数据的生产和流转」,这么简单的 8 个字里面,包含着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大量问题——从业人员为什么要生产这些数据?生产数据和生产传统成果的矛盾如何处理?数据怎样进行整理和管理?数据流通中的错误和损失该怎样控制?
尽管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对未来还是理性乐观的。存在问题,意味着那些能解决问题的人是有价值的,意味着建筑行业数字化这片广阔的海域还等待着无数勇者去乘风破浪。

问题6

 

从行业现象来分析 BIM 应用发展的本质,您认为 BIM 应用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BIM 刚诞生的时候,本质很简单,就是用计算机去计算和存储更多建筑信息。而任何一门学科都会在成长的路上与其他学科发生关联、碰撞和融合,进而诞生新的需求、新的成果,正如计算机学科与生物学相遇,发展出的脑机接口技术一样。

这几年 BIM 在国内,从最简单的三维设计和成本预算逐渐成长,遇到了新的项目管理和建筑运维思想,遇到了人工智能、云、VR、AR 等新技术,也遇到了审图改革、数字中国等大大小小的新政策,如今的我们既不能按照最初的环境去定义「什么是 BIM」,也不能把 BIM 与建筑业整体环境剥离开单独讨论。
我认为,作为一项技术,BIM 的未来是一个 3D 交互界面,是数据存在的容器,是连接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纽带,以这三个身份为基础,我们可以展开大量针对具体场景的想象——正如当年一个开放的智能手机系统,只给人们开发 APP 这么一个功能,却发展出今天无数的生活场景一样。

而作为一个在行业里奋斗的人,我也愿意相信未来还有很多的职位和发展方向没有被发现。
凯文·凯利曾经写道:
今天的人们会感慨,互联网的红利窗口已经关闭了,没人可以随便做一个搜索引擎或者发点视频就能赚钱了,前几波的开拓者已经把每一个可能的角落都开发得一干二净。但是到了2050年,同样会有人发出感慨:你能想象在2019年的人有多幸福吗?你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那时的设备里只有一两个传感器,不像现在传感器成千上百。那时的壁垒很低,成为第一轻而易举。
我认为,BIM 的未来,属于那些勇于跨学科发展的人,属于那些深入到一线观察现场需求的人,属于那些把场景转化为需求的人,属于那些具有一双鹰眼的人——既能看到草丛里的兔子,知道今天怎样填饱肚子;也能看到远处的群山,知道未来该飞向何方。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中国 BIM 的6问6答:那些变化、问题、困惑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