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中年危机」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你好,这里是BIMBOX。
创立以来,我们一直是作为行业的观察者,去倾听、去访谈,而很少有机会在公开场合谈谈我们自己对待BIM和新技术的看法。
最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刚刚发布了《中国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19)》,
我们受到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接受了一次采访,把我们这几年的一点观感写在了这本书里。
我们很清楚会有哪些人看到这本书,一部分读者可能会和我们日常的用户群有差异,他们或许是不太关注公众号和B站的管理层,或者是没时间看手机的中层,所以想在这篇文章转过身,站在我们的用户这一边,替他们和各自的领导们谈谈心。
以下是这篇访谈的原文。
BIMBOX用什么视角观察行业的BIM发展? 
我们从结构和机电设计开始,后来在BIM技术最火的时候从事了几年的咨询业务,到现在专注做一个行业新科技的媒体。
从视角上来看,我们一直在从一线往后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广的视野,来看待这个行业。
目前,我们在微信公众平台、知乎、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有超过10万的订阅量,收集了将近1万份调查问卷,线上有十几个活跃的用户群,线下和超过200位行业里形形色色的人见面访谈。
可以说,我们在离一线技术越来越远的同时,也见证了这个时代越来越多人的思考。
我们现在无论是谈理念、谈技术,都会紧密围绕着一个中心:人。
行业的信息化、工业化,本质上都是在「去人化」,把人的不确定性从系统里排除。但我们认为这条路还很漫长,在相当久的一段时间里,还是要靠人来推动。
无人的道路,要靠人来修建。
看待行业要拿起放大镜,去看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听他说出来的话,而不能机械地把人定义为被设计出来的执行者。
原因很简单——你这么设计,他不会这么做。
我们经常说,社会也好,企业也好,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并不是被谁设计出来,然后就机械性运转的,所有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源于系统里每个人的思考、行动甚至是博弈,所有的客观局面都是由微观的主观判断汇集到一起形成的。
在BIMBOX眼中,现在以BIM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的「客观局面」是什么样的? 
如果放眼去看,你会发现建筑业数字化的「地形」是高低不平的,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变革的理解相差非常多。
整体的态势上来说,我们认为,现在参与到数字化里的人群「两头少,中间多」。
两头的人群中,有少部分人对变革充满激情,坚信数字化是行业的未来;
另外也有少部分人对数字化完全没有感觉,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干不开心了大不了就辞职。
中间的大部分人,则是在焦虑、在徘徊,一边在学习新知识,一边在摇摆,这些知识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很多新知出来,管理层有新的理念可以学,执行层有新的软件需要掌握,哪些旧的东西该抛弃,哪些新的东西要嫁接到已有的体系里,这些东西在冲击和折磨着这个时代的人。
当然,我们这样区分人群,有一个大的前提范围,是关注我们、希望和我们交流的人,他们本身多多少少与BIM、信息、数字化有一定的关联。
但如果把视角放到整个建筑业,比如现场的施工员、工人、传统设计师等等,还是对新技术无感的人要多得多。
有时候我们把自己定义为科普人,因为这条融合之路确实还很漫长,不是简单的培训一批人、淘汰一批人就行的。
您所说的「大部分人的焦虑和摇摆」,问题出在哪里?
我把这群人按年龄粗略的分为两类:90前的管理者,和90后的执行者。
前一种,90前的管理者,他们的焦虑来自于「未知」。
这批人赶上了最后一波红利,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孩子,在企业坐稳了一个位置。他们的需求是在稳定中求上升。
我们见到了很多70后、80后的总工和项目经理,他们一方面持续关注着新技术,关注着领导的兴趣动向,一方面举步维艰,不敢大刀阔斧的去投入人力物力拿项目做实验。
因为一个决策上的错误就可能断送他的职业生涯。即便是已经从事了数字化工作的人,比如企业BIM部门的负责人,也非常不放心。
因为整个行业坐落在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基座上,产值、业务链以及和整体系统的衔接都不稳定,他们会非常担心,如果有一天公司放弃了数字化,或者数字化的路线走错了,很可能自己多年的付出就白费了。
第二种,90后的执行者,他们的焦虑来自于「意义的缺失」。
前些天我们参加了2019年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在分享的观后感中我们写到,企业家的责任就是提出愿景,并让员工坚定执行下去。
但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我们也看到这个时代的另一个问题:年轻的执行者们正在把「解构愿景」作为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指南。他们找不到数字化这个愿景和自己的日常工作有什么关联,也找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年轻的执行者可以忍受岗位的平凡,甚至是待遇的低下,但需要知道自己每天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这一代的年轻人希望有更好的工作环境,数字化确实能提供这样的愿景,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献上青春。但支撑他们日常行为的意义并不是服务于某个宏大的愿景,而是简单的诉求——我的工作能帮助到别人。
这不是我们行业的个案,而是整个时代背景下的共通之处。
我们经常会收到用户的留言,说看我们的文章能找到坚持下去的力量,但坚持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不情愿的悲壮感。
他们希望这种力量更多的来自身边的日常外部环境。
他们建立模型、整理数据、编写信息规范,但拿出来的成果却往往帮助不到他人,甚至在公司被边缘化。
我们认为,企业想把数字化推进好,不解决执行者的「意义」问题,一定会出乱子。
在BIMBOX看来,那些有意愿投身BIM事业的人又处于怎样的状态? 
反观那些乐观的、把对理念的相信转化成日常工作的人,我们观察到一个共通点:扎堆。
长远的意义需要日常的灌输,但不是上级给下级的洗脑,这恰恰是年轻一代最为反感的——而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彼此鼓励。
比如软件商、部分咨询公司的员工,大家从事的事情类似、愿景统一,所做的每件事都能帮助到身边的人,形成正反馈,你会从他们的身上看到彼此志同道合的力量。
而设计院、施工单位、研究机构会差很多,这些企业里往往只有几个人在搞BIM,搞数字化,其他同事有其他的事要忙,这时候孤独感就会打败成就感。
铁科院的一位BIM技术负责人和我们说:我充满激情的把青春献给了BIM,但我现在不知道该往哪走了。
BIMBOX是怎样看待建筑业未来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我们坚信数字化是行业的必然趋势,这种相信不是来自政策,也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我们这个行业处在一个数字化世界中的孤岛上,被几乎所有数字化的行业包围着。
当你站在低洼处,不用多思考也知道,一定会有水灌进来。
我们认为行业的数字化不是被谁设计出来的,也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掌控能力,社会也好,行业也罢,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演化。
五年前,很多人预测正向设计将使所有咨询公司消失,但今天我们看到大批从设计院、施工单位的人出来,走进咨询公司。原因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些人在原来的企业找不到价值和存在感。五年前,人们认为BIM是变革的核心,现在它成了整个数字化地图中的一个版块。 
数字化是一项有风险的事业,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所有人都在和时代赛跑,和演化对赌。
企业有自己不同程度的数字化信念和决心,不仅要体现在软硬件采购和制度建设上,还应该思考人才的发展和去留。
好的企业不应该批判70后温吞,80后谨慎,90后任性,而是要面对这样的事实。
所谓人文关怀,并非一种妥协,而是在数字化这场战役中,确保每个将领和士兵都在朝一个方向前进。

以上就是我们在《中国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报告(2019)》中的观点全文,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会发现BIMBOX在其中的观点比较异类。

当时把这篇文字发给编辑的时候,我们是很担心被打回重写的,既没有谈技术落地,也没有谈行业未来,但编辑给的反馈是:很好,我们希望报告里有新的声音进来,从人的视角来看行业。
另外,这本书里还有一份核心内容,是从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对全国868份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用数据说话,呈现了建筑业BIM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我们获得了主编单位的授权,会单独拿出一期内容来给你做详细的解读,今天就不展开讲了。
看了今天的文章,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你身边的工作情况又是什么样的?欢迎留言,我们会给留言点赞最高的前五名小伙伴寄出这本报告。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BIM的「中年危机」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