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奇葩说」现场精华观点笔记(上)

 

11月26号,我们在北京组织了一场线下活动「BIM奇葩说」。

这个活动我们没有请嘉宾逐个讲PPT,而是几个人坐在一起,和到来的粉丝一起对话,一起探讨。

我们在请嘉宾的时候特地选择了几位经历截然不同的人:

美国入行,从事过设计和施工,又进入优比咨询的赵欣;香港做开发商起家,创建香港互联立方的李刚;以及在内地入行,站在软件开发商和项目标准制定的视角看行业的吕振

对话从几位嘉宾不同的经历聊起,从国内外BIM的差异,逐渐深入到行业的困惑与未来。

我们在现场设了屏幕留言互动和投票,到场粉丝也能时刻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很多好问题。

BOX在这场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的对话中,挑选出最好的问题和最棒的回答,为你做了一个精华整理,小小弥补一下你没能到场的遗憾。

话题一

国外BIM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吗?

我2009年去美国读研究生,在学校我们都要学一门叫电脑辅助制图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各类制图和分析软件,比如Revit、Rhino、Navisworks、Ecotect,从那时候开始知道了BIM这个概念。

2011年毕业后我去了一家英国的总包单位Balfour Beatty,进入美国公司的BIM部门,它所属的大部门叫pre-construction,包含设计、成本、进度三个业务逻辑,对应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D、4D、和5D。

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部门名字从BIM改成了VDC(Vi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现在很多美国的公司都是这样叫。这主要是因为大家发现工作并没有达到BIM所要求的信息化逻辑,而主要是可视化工作的延伸。

回国之后我加入了中建三局,一直在中国尊项目,2016年回到总公司参与BIM中心运营。2018年我正式加入了优比咨询,以一个第三方的角度看待市场。

这个过程我看到,国内施工企业的BIM中心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更多是从技术的层面为项目服务,BIM和传统业务相对分离;后者则是具体项目的执行者和参与者,VDC与pre-construction融合。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美国建筑行业不像我们这么爱搞「黑科技」,而喜欢把一个点挖深。

美国正相反,他们喜欢针对一个应用点做深做透。例如深化设计和碰撞检测,美国一直在探索怎么管理深化设计间的接口、优化协调的过程、积累深化设计的数据、怎么通过数据的积累慢慢实现Generative Design,往信息化的方向走。

在美国有个说法叫「Hollywood BIM」和「Real BIM」,前者说的就是比较高大上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是有价值的,用来支撑企业的门面,可以花一些时间来做,但内部的人都知道不应该入戏太深。

而「RealBIM」则是那些看上去不太起眼、很无聊的工作,但却是信息化的本质。

在标准方面,英国标准的体系很成熟,完全是自上而下使用同一套国家标准(BS-1192和PAS-1192系列)。

美国的标准比较多,各个标准互为参考,国标不强制实施,企业喜欢从现有标准里摘取自己需要的部分,组成自己的标准。

美国大部分的大型业主单位都有自己详细的BIM标准,业主很清楚需要BIM来实现什么,需要什么标准,施工方主要满足业主要求为主。

国内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业主直接提出要用BIM,但是自身的需求并不明确。而施工单位的BIM实施有点迎头而上的感觉,前期策划较少。

同时,国内大家似乎陷入了“黑科技”的怪圈,很多人都在寻找让人眼前一亮的应用点,尽管还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比如VR、AR、MR、智慧工地、人工智能等等,但很少在一些基础应用点深入挖掘。而这些基础应用点往往才是产生价值、突破BIM应用瓶颈的关键。

我毕业之后先到了香港建委,后来去了开发商。

香港的开发都是交钥匙管理,设计管理、工程管理、验收管理都集中在我身上。在这种环境下我就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好工具,让这么复杂的管理更顺畅呢?

2002年,香港爆发非典,我手头开发项目都停了,正好有机会去学一下新东西。那时候学的是Revit 4.1版本,解决的还是碰撞和安装的问题。

做完之后效果很好,我就和老板说能不能单独开一个公司来做这个事。

2003年,我就在新开的公司做小股东。因为这个技术能解决安装问题,所以能接到不少设计订单。

2009年的时候,我们接了一个香港政府的大单,接到才发现当时团队的技术和人力都支撑不起整个项目来,连碰撞都调不完整,各种问题都出现了。

2010年,我离开了以前的公司,又单独开了一家公司叫互联立方(isBIM),结合我做开发商时候的经历和思考,新公司的方向也逐渐确定:用BIM来做管理

我认为国内和国外的建筑行业有个很大的区别。

国外的设计和施工是比较一体化的,像赵欣所说,建造前的工作被pre-construction部门统一管理,所以才能叫Vi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部门。

而国内的设计、施工和分包都是独立的。人是分开的,数据更是零散的。那么对这些零散的设计数据、成本数据、施工数据的集中管理,在国内就是有特殊价值的一件事。

这个理念提出来后受到了很多开发商的欢迎。

人们以前并没有觉得信息有什么价值。但这几年,在淘宝、滴滴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才真正看到,原来数据这么值钱。

我们这个行业必须、也是迟早要数字化的。

BIM数字化的手段,我们也只是刚刚迈进一扇门,整个行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如果某个企业的工作不可数字化,就和下一个时代无缘。

未来我的目标是能把isBIM做到主板上市,我希望能借此证明一点:BIM是一个行业,做BIM也是可以做成大企业的,我们的从业人员可以是专业的,而不仅仅是助攻。

我是销售出身,后来参与了几个大项目的管理平台建设,参编了一部分省的定额,这些经历能让我抽离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待行业。

我比较同意李刚的说法,国内像阿里、腾讯的崛起,都是从一开始的学习,到颠覆了国外的经验,开辟了新的道路。

国内很多行业的发展都比国外要快,原因恰恰来自于我们的「落后」。怎么讲呢?

比如我们移动支付的发展是让世界震惊的。在国外,因为人们对数据隐私非常重视,不愿意把个人支付隐私交给某个企业,所以由民意而生的一些法案就会严格限制这些公司的业务发展。

再比如,我们在工业时代输给了英美,因为工业化最大的要求就是标准化、各司其职。而从工业文明到智能文明,社会对个体的约束会越来越小,我们大量的个体基数就会成为优势。

从这些年发布的BIM相关政策你能看到,我们在走的是规模经济,而国外是质量经济。把规模先做起来,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质量。

在这种选择下,国内对BIM会非常「纵容」,也就是赵欣所说的「Hollywood BIM」。

这是一个充满机会和矛盾的时代,我分三个层面看待行业变革。

➤ 第一个层面叫「端」,也就是具体的软件和业务流程。它主要的作用是带来数据。

➤ 第二个层面叫「网」,也就是互联网,它的作用是「端」产生的数据做一个连接。

➤ 第三个层面叫「云」,它的作用是提供算法。

目前很多应用解决的都是「端」的问题,这个层面我们能生存,才能进一步解决数据的互联和运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收费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博弈问题。

这些问题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很难找到前车之鉴,需要我们独立解决。

但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和项目,在速度上一定是比国外快的,甚至会诞生像腾讯这样从学习到全面超越的企业。

有件事情很有意思:我回国后,经常会请原来的美国同事看看国内的BIM应用,部分同事看了我们BIM汇报后都会由衷发出「Wow」的惊叹,说我们的BIM应用像好莱坞大片。

相比而言,英美在BIM基础底层上的工作更多些,这些工作不会让人眼前一亮,但却是支撑BIM技术继续发展的要素。

比如英美不管有没有BIM技术,都在长期的制定和维护自己的编码体系,它们都有对应的COBie体系,告诉人们建造过程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组成结构、未来怎么用。

虽然这里很多工作不是应用层企业直接去做的,但是离不开企业在其中的努力。当然这些工作都是英美几十年的积累所形成的。

数字经济、智能化这样的大目标,是需要有人去做些这样的基础工作才能实现的。

这种工作所带来的成果普通人看不到,但就像前一段时间的芯片危机,一旦发生,人们才会注意到基础研究有多重要。

互动屏幕上有个问题很好: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信息化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如果企业搞了半天效率没有提高,那不如不搞了。

我们要不要学国外?要学,但是得挑着学。

国外的管理和基础研究值得我们学习,但国外的创新没我们行。

英国的BIM Level1、Level2,看起来很好,但我觉得有些按部就班,并没有很大的创新,我们的未来不应该就这么简单。

阿里搞了新零售,这是创新。我们的未来应该有「新工程」。这不是说我们把原来的模式换个软件来管理就完了。

数字化最终要去掉的是一些不必要的流程,即便这些流程在今天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比如,总包一定要存在吗?现在看来当然要存在,但新零售可以去掉层层代理,工程业就不能去掉大部分的总包吗?

当然这个过程没有toC那么快,但只要它的效率有可能被互联网秒掉,它就有可能被替代。

马化腾经常讲「产业互联网的起点」,那么怎么通过技术让我们的工程行业进入产业互联网,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键是:要敢想。

而从这十年发展来看,中国人真的是很敢想的。

我在工程成本行业做了十年。最开始大家使用的手工的人机料分析表,后来我们觉得可以通过软件来解决效率问题。

后来发现,软件解决的只是造价人员的输入效率,以及投标的速度,但它解决不了施工企业和业主的成本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从软件层面跳出来,去参加国家定额的编写,参编规范。然而发现还是不够,因为案头的理论工作和现场的实际工作永远有脱节。

现在我们开始做施工工艺库的数据积累。比如一根C30柱子,用多少料,有哪些流程,用哪些人。这样理论计算的成本就能和实际成本产生联系。这个联系的载体就是模型。

这些数据积累下来对企业最大的作用,是把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用数字去量化,甚至是达成某种可计算的换算,而不是永远停留在说「理论与实际不符」。

我们发现欧洲的设计交付成熟度非常高,他们的施工主要就是执行生产,当他们看到我们在建造阶段的应用时表示很吃惊。

现在我们的中建、中交、中铁建越来越大,地方单位越来越没有工程。未来我们会向国外的模式靠近,总包越来越少,优质的分包越来越多。

李刚先生所说的未来会发生,但目前的实际情况还不行。

我们作为软件商,也思考过做过一款施工圈的「Uber」,但我们发现手里现有的200万劳务工人数据,还远远不足以撑起一个O2O平台。

这也是刚才我说的「端」和「云」的关系,你的数据量级不够的时候,就很难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替代现有模式。

所以我认为在一段时期里,资源整合和管理的能力还是集中在大的总包单位,而它们在未来争夺的就是数据的积累,争夺产业互联网的起点。

「颠覆」是在「积累」之后才会发生的,我们不太可能直接奔着这个大未来而去,还是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各自的定位。

去年在AU大会,我们和KPF建筑事务所聊,他们说:现阶段好莱坞BIM是必须存在的,让他们的客户觉得原来BIM还能做这些事,那才会有人继续来支持BIM的研发。

如果你拿出来的都是非常枯燥的东西,那可能研发到一半就没人支持了,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未来了。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你都是可以表演,也需要表演的,这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不要入戏太深。

你心里得清楚哪些是表演,哪些是研究,哪些是生产,要清楚自己的金钱和精力该用怎样的比例去分配。

现场话题投票结果:55%认为内地BIM能参考国外,30%认为不能,15%不了解。

话题二

正向设计靠谱吗?要不要翻模?

我个人非常支持正向设计。

一个项目的优化,设计阶段占了70%,施工阶段占20%,运维阶段占10%。

但这是理想数字,现状并不是这样。所以你说要不要正向设计?要的。目前阶段正向设计靠谱吗?我觉得不靠谱。

这是因为正向设计不在设计院的商业逻辑里。目前设计院不可能靠三维设计多拿到10%的业务,或者10%的设计费。所以你很难逼着人去做一件不赚钱的事。

很多人说设计院不会用软件、做不出正向设计,这是设计院的错。我觉得这个想法有点荒谬。

人们有什么权利指责设计师该用什么软件呢?你付费买的不是设计师的图纸吗?

对设计师来说最痛苦的现状是,国外的软件不满足我们的设计和出图的要求。

建模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但出图的时候,一会标注不行,一会大样图不行,到底应该是工具适应人还是人适应工具呢?

「正向设计」首先应该是提给软件公司的,你把东西做好了,自然有人来买。提高效率的事谁不做呢?

其实英美是没有「正向设计」这个词的。

英美的设计师对BIM的态度更多是工具的转变,已经有很多设计师习惯了直接用Revit设计和出图。

不过这也是有工具和出图标准的因素在里面,英美设计师用的就是本土的软件,英美的出图标准和国内也很不一样。

在国内设计施工分离的情况下,正向设计还存在很多制约。模型不具有法律效力,最终审的还是那张蓝图,等等(这些问题在英美也存在)。

我赞同吕振的观点,长远看是趋势,短期看制约多。

我从事室内装修设计,这个行业特别强调设计和现场的衔接,我是站正向设计这一队的。

你如果就是翻模,那就没有虚拟建造的过程。如果不能把虚拟建造前置到设计阶段,那BIM对于装修就没有意义。

我比较同意李刚先生的说法,在理想面前,我们最缺的其实是能够实现设计闭环的工具,而不是做这件事找个软件,做那件事再换个软件凑合凑合。

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结构设计师,当我们聊到智慧工地、智慧城市这样的大未来的时候,也是很激动,但几位嘉宾聊到的设计院做BIM不赚钱也是很残酷的现实。

以前用CAD三个小时干的活,现在用Revit我得花一天,工资没有涨反而还在降,我希望无论是工具还是平台都真的能给设计师解决实际的效率问题。

未来整个行业的必然一定是模型化,它能降低人们的认知成本,越是需要决策的人就越需要模型。

对于设计来说,成本提高,收益不提高,就会比较消极的看待这个改变。

这里确实有工具的问题。但在整个变革的过程中,对于设计师、施工方以及软件商,都面临真金白银的商业选择,个体的选择和博弈里决定着行业整体的走向。

拿软件商为例,广联达是在2003年开始做3D图形界面,起步很早。但这些年做下来发现,正面和国外的设计软件竞争是很不明智的,所以选择了去对接,而不是投入几十人做十年,搞一个不赚钱的设计软件出来。

而对于模型,有人有需求,有人不愿意做,只要这种关系不发生根本转变,翻模这件事就会一直存在。要么是施工方做,要么是第三方做,即便他做起来没那么舒服。

市场有需求,软件还没那么好用,这对很多人是坏事,但对另外一些人是好事,我就是这么起家的嘛。

我的公司翻模的工作量占了70%以上,但对我们的客户来说,这不叫翻模,叫数据创建。

为什么呢?因为委托我翻模的人是开发商。

设计院的模型是干嘛用的?是出图用的,而不是为开发商提供数据用的。

设计不愿意额外为甲方创建数据,而甲方又有数据需求,我们这样的第三方就有了赚钱的空间。

所以你说模型值钱不值钱?肯定是值钱的。只不过很多价值不会体现在开发商和设计院的既有合作模式里,这个模式就是买图纸,而不是买数据

未来有可能通过标准的制定,让设计院提供图纸的同时也提供数据,但这个过程肯定很漫长,因为它不指向人们的利益诉求。

未来第三方的存在价值会很大,因为只有设计院会重视三维化的业务转变,而施工方和业主方则更倾向把三维成果拿来用,而不是养一个团队专门做三维。

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肯定会有很多施工方和业主方把业务分包出去,就像其他专业的分包一样,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施工方对模型的需求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在翻模的过程中对图纸进行审核。这一点往往是第三方考虑不到的。比如防水的做法对不对、是不是符合规范、节点是不是符合施工要求,这些是需要施工方来考虑的。

对于个人来说,在施工单位做BIM往往存在感比较低,是作为一个助攻,而不是主要创造价值的人。业主单位的人均产值在1000万,施工方也要到500万,而通过翻模查漏补缺可能产值就低很多。

这种危机对于第三方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模型只能提供那种谁都看得出来的碰撞,提供不了其他业务价值,也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现场话题投票结果:73%认为正向设计靠谱,27%认为不靠谱。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儿,下一期我们会继续给你做活动的干货笔记。我们还会聊到四个话题:

➤ 怎么看待现在这么多平台产品?

➤ 施工模拟是鸡肋吗?

➤ 怎么看待从模型价值到信息价值?

➤ BIM有真金白银的价值吗?为什么有人赚不到钱?

特别感谢香港互联立方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优比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关于今天的话题,欢迎你留言给我们,聊聊你独特的见解。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BIM奇葩说」现场精华观点笔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