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知识 » 正文 理论知识 见闻眼界 观点 甲方、设计、开发者同台聊,他们都怎么看待BIM和数字化平台? 2023-08-22 分享 你好,这里是BIMBOX。 前段时间,我们举办了一场线下沙龙活动,名称是「BIM盒聚变·北京站」,全国各地100多位圈子里的朋友,用一整天时间探讨了很多BIM与数字化的问题。 针对这这些议题,我们分成三期内容,给你做个活动总结。第一个话题的内容回顾请看这里: 关于BIM和数字化,100多人在北京聊了12个话题 | 盒聚变 因为每个话题的探讨时间都很长,大家不讲PPT,台上台下平等交流互动,聊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容。我们也把所有共同探讨的问题,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整理。 经过后期剪辑制作的现场视频全纪录,以及逐字整理、加入了思考与评论的PDF活动内容报告,正在BIMBOX进步学社分三期持续更新,目前视频和报告都更新完了第二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永久观看。 在此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上海秉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凭借自主研发的「黑洞」引擎,在国内很多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项目中,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最新发布的「星云三维数字基础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可视化、低代码快速搭建自己的BIM+GIS管理平台。 活动的第二个主话题是「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怎么能做出价值来?」话题嘉宾包括: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 技术研发中心BIM主任 黄洋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化中心主任 何爱利 上海秉匠科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CEO 夏海兵 下面就来和你聊聊,甲方、设计方和软件开发方三个不同视角,分别有怎样的观点。 很多企业建设平台砸了不少钱,但除了展示作用,很难体现出价值来,从「数字大屏」到有价值的数字孪生,企业能做些什么?怎样看待工具? 黄洋谈到,以前他们在做数字孪生项目、需要继承工程管理数据的时候,发现要把数据应用起来会面对不少的困难,其中数据质量就是需要突破的问题之一。 比如在档案馆找到已建成项目的档案,发现尽管这些资料有数字版本,但很多都是扫描的格式,里面的数据是没办法直接调用的。 和同行交流的时候他也发现,很多企业目前这个阶段其实并没有很重视自己的数字资产,尤其是没有被一线的施工员、甚至项目经理所重视。 黄洋认为,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一套适应企业流程的项目管理工具,要让这个工具适应企业,而不是让企业去适应工具,因为想改变企业自身管理习惯是一个超出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二就是有配套的管理机制,要有顶层设计,尤其对于央企国企类型的单位。我们最终使用的工具,相当于是内部管理流程的一个物化结果,从一个比较虚的管理学,变成了一个可以实实在在操作的工具。 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者的认知,这往往需要通过管理模式的提升才能达到,很多时候平台使用者抱怨平台不好用,一方面可能真的是平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参与者内心就很抵触这种工作方式,让参与者接受并融入这种工作模式,是最重要的。 夏海兵也认同,从数字大屏到数字孪生,不仅仅是一个工具的形式,而是要把生产的流程和业务管理的流程都升级再造,如果工具变了,但流程还是传统的业务管理流程,是没有办法产生复利和价值的。 行业之所以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家在用新瓶子装旧酒,工具是提高了流程改造的上限,但改造还要从企业本身抓起来。 在平台开发方面,夏海兵建议多去考虑给不同参与方不同的功能界面。 一个工程里,有甲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还有各种咨询方,往往他们的数据源是同一个,但不同的角色对数据的颗粒度要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如果这些人登录到一个平台,面对的界面和数据都是一样的,这种平台反倒会增加大家的工作量。 秉匠曾经做了一个「千人千面」的平台,能根据角色的不同,只推给你需要的数据,对于你的业务逻辑,软件只为你提供特定的操作界面。 往往设计方、施工方比软件商更懂业务,那么这样的多界面设计就应该交给他们来完成,软件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底层基础的搭建。 比如他们做的「星云」就是一个可配置的基础平台,行业里也叫零代码开发平台,交付到设计院或者施工方手里,对方再根据自己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管理流程,对前端的功能和表单做不同的配置。 何爱利谈到,如果「数字大屏」唯一的作用是给领导的决策提供指导,而不能给员工带来价值,反倒给他们添麻烦,这样的情况多了,人们就会对BIM和数字化产生抵触的情绪。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一线人员的工作量问题。 他们自己也建设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整个流程是分三步来推进的。 第一步是整个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统一不同团队项目管理各自的「特色」,去掉那些影响流程的人为因素。 第二步是通过和BIM技术的结合,把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数字化,原来的流程都是一个个的表单,数据在表单里流转,现在是做了一个底层的数据字典,对于每个参与管理的角色,定义一个组织架构的规范,让每个角色有清晰的工作职责。 第三步是做流程工具化,把数字大屏背后的管理行为深入到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 实际上,工作推进到第三步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这些流程和工具比较容易受到一线人员的抵制,传统工作方法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新的流程必然要带来新的工作量和学习成本,一线人员会觉得你在给我添麻烦,又没有让我的收入提高。 所以在做工具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是减少一线人员的工作量。比如流程中大家都要填写很多次项目名称,如果不要求统一,平台就识别不了,要求统一填写,工作量就会增加。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他们就在平台上做了功能,只在初始节点填报的时候需要手动输入项目名称,其余的环节大家都是直接引用这个名称,这样大家不用反复填写校对,也会节省管理人员的时间。 BIMBOX认为,管理流程的梳理、把梳理好的业务流程标准化、数字化,这是建设平台必备的前置步骤,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到底用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不通过数字化手段是怎样解决的?数字化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 这些问题坐在那是想不出来的,要和人交流,要去琢磨那些具体又杂乱的事儿,一线的意见在这里非常重要。 当我们交付产品的时候,无论是一套信息模型、一个数字孪生成果、还是一套软件,往往都会陷入这样的思维陷阱:我都是为了你好。 为了你好,你就要忍受它目前不太好用,要忍受工作量的增加,这与其说是理想主义,不如说是站在产品端的自我欣赏。需求来自用户,而产品方的全部价值,就是替用户减少了多少麻烦,如果用户不欢迎你,那大概率是你带来的麻烦比解决的要多。 何爱利也谈到了软件和流程的关系,她认为流程梳理一定要由懂业务的人来做,他们也会拉着整个工作组来做这件事,不停地问他们需要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她觉得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不一定要改变流程,而是先顺应流程,因为人家的非数字化流程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非常熟悉了,一下子就改变和颠覆是不现实的。 在一个项目里,他们和秉匠科技合作,主要是因为他们能提供一个这样的流程快速配置方法,因为平台要给一线人员用,所以就要通过快速配置、快速迭代的方式,来切实地满足一线人员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走访很多的一线人员,和他们沟通需求,甚至字体大小都需要给配置好,像这样的细节功夫会下很多。这时候每次修改不需要重新写代码去开发,用配置的方式就能很及时地跟进满足这些需求。 说到底,要做出来一线人员真正愿意用的、减轻他们工作量的工具,让他们觉得你是尊重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来折腾他们的。前期要做很多这种看不见的底层数据工作,很多时候要从数据字典、数据标准开始做,等到最终的工具层,反倒是比较省力的阶段了。 黄洋还补充到,他认为是软件适应流程,还是流程适应软件,也得看用户的现有管理水平。 像是何爱利和夏海兵提到的这类项目,交付的对象如果是中建、中铁这样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效果会是比较好的。 一些单位,可能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流程,管理水平也确实不高,很多流程和决定是基层领导拍脑袋,那就不能是平台顺着流程走,而是先要做流程再造。 站在服务的业主的角度,项目要提质增效,就要把传统的、低水平的管理模式改掉,当然这样的项目做起来难度就会比较大。 这种情况需要用到人的沟通能力,跟项目部开会的时候,他们会反复强调数字化参与过程尽量不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和集团领导开会的时候,就会说这个事是对我们集团建设板块有意义的、具有战略价值的,是建设板块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板块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数字化系统相比传统的方式效率会提升,这里说的是整体效率提升,对于基层来说可能还是不理解,会不愿意配合,那就只能是通过满足一些需求来引导他们,这也是一个需要逐渐适应的过程。 除了用于内部管理的数字孪生,再谈谈销售型的数字孪生,也就是那种以软件、平台、运维工具等形式,对外输出,在传统的项目交付之外单独产生盈利,这条路该怎么走?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三位嘉宾从他们各自的视角谈到了怎样在项目中去满足和挖掘需求。 夏海兵谈到,他们做技术服务、接触用户需求的时候,会碰到一些远远超过目前技术水平的需求。 比如大家在做管理平台的时候,现场的进度需要跟模型进行绑定,里面要涉及一些手动绑定的工作量,这时候客户就会问他们,能不能把这个工作量降低到零,这件事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就是不现实的,我们的能力边界是让这件事的工作量降低,但没办法变成零。 怎么降低工作量呢?可以通过编码,如果信息化编码水平做得比较高的话,那可以把分部分项的编码植入到构件里面去,这样可以在过程中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 他们在上海的一个路桥项目中,就做了三码合一的工作,这么做也是基于甲方的需求,降低模型挂接信息的工作量,但这个编码的过程是不能省去的。 再比如,在出来创业之前,他参与了一个上海地铁站的运维管理,里面有一些运维厂商也在做服务。 这里面的问题是,地铁站里面涉及20多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平台,但地铁运营方需要一个总的平台,把这20多个专业的信息都汇总到一起,要让车站管理人员以一个上帝视角来掌控全局。 一旦数据的维度多了,会更便于决策,当然这个决策支撑并不是由开发商来做的,而是运维单位要有一套服务于决策的算法,也就是有了这些多维度的数据之后,怎么基于它们去做精准的预测,或者说判断当前的某些设备存在问题,那么原来的系统因为数据的维度不够,也是做不到的。 这么多维度的数据,这么多的算法服务,汇集到一起,数据的体量就非常大,就需要一个超强的数据承载底座,把这些数据流畅地结合到一起,还能方便地随用随取。 此外,还需要考虑多种数据的接口,因为每个专业都有和物联网相关的系统,把它们打通、服务于业务也是存在不小的难度。 信息集中、方便批量搜索调用,在加上多种数据接口,这几个要求取个交集,就是传统运维手段很难满足的领域了。 反过来今天我们使用基于BIM的三维平台,在解决旧麻烦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麻烦,比如三维数据对数据底座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这也是他出来创业做「黑洞」引擎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时间成本和研发成本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他们利用引擎帮助很多企业做了定制化的平台开发,麻烦就在于每个平台都要从零开始研发,投入的成本很高。 工程行业一旦签订了合同,甲方就需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开发和交付,效率不变的前提下,短期「压」出来的产品肯定是效果不太好,可能连调BUG的时间都不够。 以前开发者精力要花在前期调研、需求整理、做原型、写代码、做测试,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设计院和小公司根本不可能抗住这样的时间和成本。 于是他们又在黑洞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工程行业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名字叫「星云」。它把「黑洞」的三维图形引擎能力都包含到了「星云」里,这样三维部分的研发工作就省下来了,再加上前面说到的,基于业务的快速流程配置,也省去了大量的业务代码开发。 这样当有一个项目需要上平台,开发者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把项目的管理流程和业务表单梳理清楚,两三个人就能快速完成交付,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甲方的新需求、模型数据变更等问题,用低代码平台也可以随时快速响应。 黄洋所在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围绕服务港口交通运输展开的,他讲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疫情期间,港口是封闭管理,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进港口,车门上是要贴封条的,这个过程如果封上的时间太长,司机在车里呆着受不了,所以就要尽量缩短车辆在港口停留的时间,最快的把集装箱卸下来让车开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需求。 还有个需求,装着集装箱的车辆轨迹,需要上报到集团的后台系统,还要和生产系统对接,车辆一进港口,司机自己扫描二维码申报,系统后台就知道这个集装箱要到什么位置去,给司机规划好路线。 此外对车辆还有监管的需求,所有车辆在港口里的路线不能离开控制的区域,这在平台上对应的功能就是电子围栏,超出范围能自动报警。 以往是有的公司做了设备管理平台,另外一个公司做了个智慧工地平台,还有运输公司、环保公司等等,也需要采集自己的数据。如果每个公司都搞自己的平台,那领导就要打开很多个不同的平台,非常的麻烦。 这时候一个统一的数字大屏的意义就出来了,我们可以把不同公司的信息汇总到一起,和以前单纯的可视化展示不一样,可以去进行一些互动性的操作。比如有地方报警了,领导收到报警点一下批示,就可以在OA系统里形成一系列的任务流程,分配到下面的分子公司去。 他们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把领导的想法与现场的业务需求结合起来,找一个平衡点,这个所谓的平衡点,就是在不花太大代价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另外,在他们的项目中,也会遇到夏海兵所说的情况,领导提出一些现阶段技术没法满足的要求,比如要求平台上加一个在线会议系统,还要有项目自动巡视功能。 他的做法不是马上去质疑领导需求的合理性,而是往深处去思考,为什么需要这些功能,能不能用其他手段去满足。港区面积非常大,如果领导下去检查可能每天只能看一两个项目,时间全花在路上了,非常低效。 于是他们就思考,是不是可以做一个项目可视化交流平台,同时又把三维平台的功能也集成上去。然后在项目管理平台里嵌入了摄像头和语音交互系统,再把音频、视频和项目管理平台集成到一起,这样领导的需求就基本上满足了。 何爱利讲了一个更贴近大家日常的项目需求:怎样用数字化解决家长接孩子的难题。 这是一家内蒙的小学,他们先是交付了BIM模型,对方不会看;后来通过数字平台交付了一个能更容易查看模型的成果,但尽管已经比直接用建模软件简单了,客户也还是不用,觉得这个场地不大,溜达一圈也就几千平方米,干嘛要看模型呢? 后来经过沟通,他们又做了一个「平战兼用」的智慧管理平台,就是两条路线同时走。 第一条是给人防办做整个人防设施设备的管理、空间的管理,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的信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一条是给学校平时用的,解决了校方的大麻烦。这个学校有一条特别狭窄的路,基本上到了上学和放学的时间,这条路都会彻底堵死。 他们在平台上做了一个功能叫「智能接送」,在地下空间做了六个闸机口,每个闸机口的间距有1.5米,然后做了一条很长的学生通道。平台靠人脸识别知道某个时段哪个小孩放学进入到地下空间,然后把信息自动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为了避免拥堵,他们设计了一个开放的公共停车区,家长的车到了接送区,平台会识别车牌号,如果孩子还没有放学,就会在大屏幕上通知家长到停车区等候。 因为内蒙的冬天是很冷的,不能让孩子在外面冻坏了,所以如果孩子先放了学,家长的车还没到,他们还在地下设计了一个儿童活动等候区,冬天不冷,等平台识别到家长的车来了,再广播通知孩子去闸机口。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家长很关心地下小孩等候区的空气品质,那他们就做一套室内环境品质的监测系统,保证孩子在等候的时候是在一个空气质量很好的环境。 这只是平台应用其中一个例子,他们还做了很多辅助学校管理的应用,把模型和数据拆解,交付给人防办、学校和家长,变成和他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应用场景,何爱利认为,这样的数字化平台才是有价值的平台。 BIMBOX认为,几位嘉宾分享的案例都非常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去和同行抄作业,比如大体的技术路线、管理上的避坑,但你有没有发现,到了真实的业务场景,抄作业就不好用了。无论是学校家长接孩子的需求、建造过程中绑定进度信息的需求,还是港口车辆监管的需求,都是发生在特定企业、特定人员,甚至是特定时间内的。 当你的用户没有这些需求,而你又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对他们来说,就是没必要的瞎折腾,无论你使用的是多么高端的技术。 而更难的是,往往客户的真实需求在很浅的沟通中并不会告诉你,可能是他还不信任你,也可能是他自己也没想过数字化有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扎到一线去,裤腿上带泥,需求这东西,真的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唠出来。 但反过来,看其他人的案例,至少可以帮我们打开一些思路,了解一下别人在使用什么技术应用点,思考一下有没有可能平移到其他服务中。 接送孩子的人脸识别,能不能用到酒店客户管理?港口车牌识别和路径规划,能不能用到装配式工厂的运输管理去?低代码的服务,能不能被我用到新的项目范式里去? 对这些问题的发散思考,或许能给未来的项目落地带来不小的价值。 除了这些话题,我们还和现场的小伙伴一起,在活动中探讨了下面这些问题: ➤ 领导要求在设计阶段就把运维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加到里面,导致前期模型就特别大,打开几个专业就很卡,完全协作不了,该如何解决? ➤ 很多业主别说BIM中心,连模型都打不开,也没有对三维模型的需求,那么有BIM中心的业主对项目会提出哪些需求? ➤ 传统做智能化集成的公司,即便不上BIM、不上数字化平台也很成熟了,那么基于BIM的应用平台有什么优势呢? ➤ 目前BIM的成果交付状态有很多,未来会怎样发展下去? ➤ 公司项目不多,还在亏损,如何说服领导,告诉他推行BIM的好处? ➤ 先建模再出图,还需要把模型切下来的图纸还原成CAD的表达方式,感觉很别扭,未来有没有可能出现三维出图的表现形式? ➤ 一个项目里需要各方反复建模,能否把BIM工作精确归到一个设计公司,对全过程模型负责?会不会是传统设计公司的一种新业务模式? ➤ 目前BIM项目级应用公司反馈还不错,想从项目级跨越到企业级平台,前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BIM行业的各种标准目前有什么最新的进展?未来会向什么路线发展? 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对这些话题一一展开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活动的剪辑版完整视频和文字报告。 内容一共三期,目前已更新至第二期,第一期报告文字为2万7千字,第二期报告文字为2万6千字,图文报告与视频回看同步更新,我们会陆续上线到这个专栏里。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标签:理论知识 · 见闻眼界 · 观点 收藏0 分享
理论知识 见闻眼界 2024-08-19 生成式设计:不是参数化设计、也不等于AI 设计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生成式设计,都会误以为它是人工智能,或者至少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也有人经常搞混了参数化设计和生 …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