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看顶级获奖项目的数字化经验?有几场免费报名的演讲建议收藏!

你好,这里是BIMBOX。
今天给你推荐连续几场BIM与数字化案例分享的在线演讲,全都来自各种国内和国际大赛的特级成果,以及顶级工程企业的实践经验,干货不少,完全免费。
这个叫做「AEC Talks」的线上分享活动,来自欧特克公司,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季了。
第一季AEC Talks的定位,是给行业普及相关的概念和战略图景;第二季是在更细的颗粒度来分享、探讨技术落地的具体问题。今年的第三季,则是把视角更多地从理论带到了实践,邀请Autodesk的真实用户,来和你分享不同领域工程项目的真实案例,和基于这些案例的思考成果。
免费的分享内容会涉及下面的领域:
➤ 数字化设计
➤ 智慧水务
➤ 智能建造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智慧水利水电
跨越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
建筑与制造融合
下面逐场介绍一下主要内容和分享嘉宾,还有每一场的报名方式。
1
第一场分享:数字化设计
目前已经没有任何行业和领域不谈数字化了,咱们所熟知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场景也被时代裹挟着,向着数字化的时代不可逆地高歌猛进。
这场分享主要是针对工程设计行业,探讨BIM和相关的数字技术,怎样改变这些企业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你会在分享中听到两个「创新杯」大赛特等奖级别的成果。

➤ 同济国际康复医学中心BIM设计协同管理实践

这两年医疗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有目共睹,BIM的正向设计体系也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研究和探索,值得听听学学。
作为华中最大的康复医学中心,包含了康复医疗中心、康复培训中心、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等8个子项目,拿到了第十三届「创新杯」大赛医疗建筑类BIM应用特等奖。
中南建筑设计院的团队在这个项目中推行BIM正向设计,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紧张的设计周期凸显了BIM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多专业协同提资流程繁琐带来的管理困难,BIM出图的图模校审、打图和出图的技术问题,以及医疗行业特有的专业复杂性等问题。
你可以在这场分享中,听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综合设计院(BIM设计院)院长李文滔详细讲述,他们是怎样从设计企业管理角度,立足于BIM正向设计的价值,逐个击破这些问题。
例如,基于ISO19650,建设BIM设计体系,确立对应的资源投入,建设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体系,此外还通过制定公司级的BIM技术标准、构建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开发设计协同管理平台等等方法,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BIM技术应用体系。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开发的BIM设计协同管理平台,基于这套平台,设计团队可以完成模型结构树的分解,同时因为工作任务与设计模型相关联,设计相关的任务、进度和提资也就能实现精细化的管控;自研的校审系统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执行图纸和模型的校审,意见的发布和回复都在平台上进行,校审意见也和模型构件、和图纸相关联。
他们还研发了一系列的插件和平台工具,以满足正向设计过程对效率与质量的高要求,包括医疗项目构件库和标注库、BIM出图打图系统、总图管井设计插件、轻量化平台等等。
从结果上来看,这个项目的BIM正向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大概400万构件,设计协同平台汇总各专业提资成果136项,收集过程校审成果338条。同时,项目在四个月内完成了从策划到出图的施工图设计流程管控,比传统的正向设计节约了20%的时间。
这背后当然离不开相应管理措施的改变、还有一些列平台工具的研发,在行业很多人认为BIM正向设计不太不靠谱的今天,我们还是要改变「用了BIM」就能提效这样初级的想法,多看看他人配套了什么内容才让新技术立得住,而这样的项目,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绝好的学习样本。

➤ BIM在北京绿心地下城市项目中的应用

这个项目位于北京通州区,总建筑面积25.5万平米,全部位于地下,其中商业面积就占了14.5万平米。
项目特色就是BIM团队介入时间比较早,从设计阶段就跟业主、设计团队、施工团队开始了协作,在整个项目周期内,提供的服务包含了方案论证、设计优化、可视化设计、专业协同设计、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净高检测、工程量统计、预留预埋、协调整合专项设计等等,可以学习的方向是很全面的。
总的来说,项目的核心难点有三个:
第一,地下共享空间不仅承担着连接三大公共建筑的交通枢纽角色,还为满足市民的文化和生活需求,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和休闲设施。空间功能丰富多样,设计上呈现出复杂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建筑均位于地下,且单层面积极为宽广,不同业态对空间的净高有着不同的需求,导致管线布局错综复杂,给管线综合调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三,项目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自然通风,业主要求全空调系统。为此,BIM团队需要与多个专业领域的负责人进行紧密的协作,确保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美观的要求。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获得了第十三届「创新杯」大赛商业综合体类BIM应用特等成果,对于探索BIM全过程应用的团队来说,能提供不少的借鉴参考价值。
这个项目的分享者,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BIM项目经理邢天奇,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BIM相关的工作,参与负责了多个商业综合体、场馆、住宅类BIM项目。
通过她的分享,你会看到:
设计阶段的BIM应用,包括:制定项目标准体系;结合后置BIM和正向BIM,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策略;利用BIM技术完成建筑性能分析、深化出图、预留预埋、支吊架设计等工作;针对项目研发了增效工具等等。
施工阶段的BIM应用,包括:针对弯顶等复杂节点开展专项设计优化;利用参数化完成了模板分隔,完成和数控机床的对接。
运维阶段的BIM应用,包括:四大类空间信息和八大类设备信息添加到模型属性中:针对300多种专业设备构件,与物业公司沟通编制数字编码,完成数字交付;使用智慧平台对地下综合体进行维护和管理,实现对建筑的实时检测和控制。
这个项目的分享和上个项目在同一场直播中进行,直播时间是2024年3月21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报名。
2
第二场分享:智慧水务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水务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和水利、水电、水运等兄弟行业也面对着不同的问题。相比其他行业,水务行业推进数字化的驱动力,无论是在政策层面、技术层面还是经济需求层面,都只多不少。
目前对于很多这个行业的设计院和总包方来说,传统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跨行业、跨区域的业务拓展屡见不鲜,大型项目已经越过了「要不要上BIM」的讨论阶段,而是深入到怎么让BIM为智慧服务的层面。
这一场带来经验分享的,来自该领域的领头羊企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高级工程师李思博,她不仅具有国家BIM应用设计师证书,也在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担任BIM专家,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市政工程领域BIM全生命周期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应用。
李思博讲述的内容主要来自深圳市埔地吓水质净化厂三期工程,这个项目入选了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3年度典型工程项目案例,是深圳市BIM标杆示范工程,同时也是“创新杯”BIM大赛市政工程类一等成果、全国“龙图杯”BIM大赛设计组一等奖、全国“市政杯”BIM应用技能大赛综合组一等奖。
深圳的很多技术探索走在全国的前列,这种把奖拿麻了的项目就更值得围观学习了。李思博会分享,如何打造一个项目占地仅为国家标准27%,能耗为传统工艺的50%~70%,出水平均TN约6.3mg/L的新型智慧水厂,这其中还结合了预制拼装技术、智慧照明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及高效、科学、智慧的运维技术等,真正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节能。
对水务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这一场别错过了,直播时间是3月28日,扫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报名了。
3
第三场分享:智能建造的数字化转型历程

自从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数次强调建筑业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之后,传统工程建设行业未来五年的转型方向基本在政策层定型了,留给企业们思考的问题就三个字:上车不?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尽管每次五年计划都包含了BIM和智能建造技术,但是传统建筑企业的转型谈何容易?因此这次请来了早就上车、经验丰富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BIM经理戴秘,他是中施企协等多个行业协会的BIM专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拥有8项国家级的BIM奖项,获得了3项国家级著作权。
像中建五局这样的央企施工单位,数字化探索和发展的速度很快,过程中积累的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逻辑,逐步汇总到「智能建造」这个更大的命题之下。戴秘依托于在局层面多年不停探索和摸爬滚打而形成的宝贵经验,带来的不仅有中国深坑建筑三大奇迹之一的湖南湘江欢乐城欢乐雪域等项目案例,更重要的是企业层面的推广经验,谈谈中建五局这辆高速奔跑的列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前提下,推动和发展基于BIM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建造实践。
首先从公司的BIM技术体系建设,以及BIM管理流程设计方面,和你分享五局的技术和管理布局;
然后逐条总结中建五局在BIM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软件开发、数字建造项目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接着,和你分享「一模到底」理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探讨行业发展现阶段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
最后,详细聊聊中建五局多个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的案例,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作为国内BIM与数字化方向发展名列前茅的大型国企,中建五局走过的路、解决过的问题,非常适合每一个关注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的小伙伴看一看,直播时间在2024年4月2日,扫码报名预约:
4
第四场分享:智慧水利水电

这一场带来分享的,是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涵,日常工作主要从事标准编制、知识管理、数据融合应用、数字化软件开发方向研究。最近五年获得了省部级奖12项,主参编技术专著3部、标准11部。
作为「十四五」期间水电行业的重点建设赛道之一,也是和国之双碳大计密切相关领域的水利水电项目,刘涵想和你分享滦平抽水蓄能电站的数字化开发和实践。
这种难度极高的项目实施数字化,必然离不开自主研发,他们开发的数字化融合设计平台,包含了地理数据底板、多目标智能规划、枢纽布置数字化设计、专业方案数字化设计,和标准化计算分析等模块。用数字化的方式应对抽蓄电站设计周期短、方案比选数量极多、投资成本要求低的需求。
宏观上使用基于Civil 3D的枢纽方案,微观上使用参数化设计工具,通过数据自动生成模型,让单个方案生成的时间从一天缩短到30分钟,库坝一体化数字设计系统也让精确算量成为现实。
抽水蓄能电站涉及水力、结构、岩土等计算分析很多,但缺少标准化的计算工具。他们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的计算工具,比如涵盖水力过渡过程仿真、岔管结构分析、埋地钢管结构计算、水泵水轮机选型等等,也把昆明院60多年的计算书资源集成到平台里,统一维护管理,形成了知识的数字化。
这套平台也和Revit集成,开发了上百个功能模块,利用参数生成模型,设计人员只需要调整设计参数,2000多个构件、还有相关信息和编码,只要20多秒就能全部由软件自动生成,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这么一看,有研发支持和团队,和只用原生功能搞BIM设计的团队,真的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即便你不是在水利水电这个行业,也建议你来学习观摩一下他们的思路,看看有强大开发团队支持的正向设计到底是什么样。直播时间在2024年4月11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报名。
5
第五场分享:跨越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

BIM技术能不能突破单个环节的单点应用?数据能不能渗透到多个环节的协作?数字化成果能不能从上游传递给下游?
大方向是确定的,但现实中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与其笼统地谈行或者不行,不如到具体的案例里谈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场分享的两个案例,就在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这样的探讨。

➤ 陶溪明珠项目

这个项目由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BIM中心主任万仁威带来分享,主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现浇异形混凝土结构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他个人主要从事智能建造、历史城镇保护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和课题科研工作,国内外大奖也拿下十几项了。
这个项目的亮点和难点,是一个高24米、长70多米、波浪般流动形态的现浇混凝土拱廊,每1厘米都有曲率的变化,满嵌了特定规则的彩色釉面砖。
这里最大的难点有两个,首先是怎样在保证拱廊安全的前提下,精确控制波浪式流动建筑形式;其次是确保30多万块颜色各异的琉璃砖按照设计师要求的顺序排列还得避免日后脱落的安全隐患。
项目团队利用可视化编程技术,设计了现浇结构的模架系统,实现了釉面砖的自动排序,自动生成了7000多个界面图。
他们还把可视化编程、BI设计、数控技术、3D放样、三维扫描等技术,利用云协同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施工作业流程,进一步把技术融合到自动加工和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里。
最终,这个项目节省了1077平方米模板和525.48立方米混凝土、1212.5平方米装饰砖辅助材料,和13768.6吨碳排放,成为了Autodesk Design & Make Award全球大赛获奖作品,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基础设施数字化综合应用实践

这个项目的分享者是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数字化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明,个人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字化设计、图形引擎开发、智慧建筑、智慧园区、智慧城市。
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是武汉市的七大商务核心区之一,总投资超1600亿元,BIM涉及到的专业包含了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环路、核心区规划地上空间、地下空间、中央公园、树桥、地铁与过江隧道、江水能源站等,体量非常庞大。
项目团队使用了大量软件来应对不同环节的工作,制作了涵盖市政杆件、标识牌、信号灯、交通照明、景观绿化等专业的大量基础设施构件库,还自主研发了问题报告插件,降低多人协作的沟通成本,缩短了项目周期。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项目的数字化综合应用贯穿了设计、施工和运维三个阶段,从BIM辅助的跨单位设计统筹协调,到解决现场不利条件下交叉作业带来的种种问题,再到后期基于BIM模型打造的智慧城市运维平台。
项目能在多个环节推进技术落地,跟业主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个项目也是充分调动各家单位配合,实施方直接向业主汇报,让BIM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信息壁垒。
想了解一个甲方全力支持、多方积极配合的项目怎样实现全流程的BIM应用,这个案例可以仔细听一听。
以上两个案例的分享在同一场直播,时间是2024年4月18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报名吧。

6
第六场分享:建筑与制造融合

我们行业的发展,先是谈装配式建筑,后来谈建筑工业化,再到今天更多去谈智能建造,细节有所差别,但本质上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技术,让建筑工程和制造技术联系起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所以技术永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行业融合带来更高效、更安全、更持续的发展才是目的。
最后这场,我们就来听听跨界思维融合的分享,来自中铁建工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的李解主任,他日常从事数字建造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拥有DDIC数字化建造、DMBP装配式施工、新型成品防排烟风管预制加工等多项技术成果。
他会和你重点聊到,中铁建工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在机电工程预制化领域,以及装饰装修构件预制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探索,包括项目中的BIM数据怎样驱动工厂的机电智能加工设备,最终实现构件自动化预制加工,以及现场快速装配式施工的技术路径。
这里面的细节包括:共享预制加工数据库,依托「全国机电工程数字化建造研究示范基地」改造研发智能加工设备,搭建BIM软件平台,实现BIM数据与智能加工设备的数据互通和智能生产,等等。技术路线上则是使用了Autodesk的Fabrication解决方案,以Revit、CADMep等软件的数据互通作为起点,创建企业的三维加工构件库,以标准化的深化设计来支持工厂的批量生产。
李解的分享,还会结合几个机电工程重点机房、大型工业厂房机电管线预制装配典型案例,对这个技术的落地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为整个AEC Talks的最后一场分享,相信这场直播可以在跨界融合的地方给你带来不少启发,时间在2024年5月9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报名预约吧。
好了,以上就是对今年AEC Talks计划分享演讲视频的介绍,没有套路全免费,感兴趣的场次可以扫上面的二维码报名,小道消息:每场注册参会的前30名可以领京东购物卡,现场互动提问还能抢星巴克双杯电子券哦。
我们也会在整个活动期间和你一起看这几场分享,咱们评论区聊起来。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想看看顶级获奖项目的数字化经验?有几场免费报名的演讲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