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组数据+7份政策拆解:未来几年,建筑业的一线生机在…

你好,这里是BIMBOX。

今年行业里的人,对大环境的体感明显很不好。你说为啥疫情过去了,行业反倒不好了?

一个很直接的视角是:工程项目从项目建议、可研、立项,到方案设计、初设审批、扩初、施工图设计审批,再到施工许可、招标安装等等,每个环节都有很长的周期。

2021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把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至平均66项,周期缩减了将近一半,但即便是这样,光是在审批上走过的时间也还要120个工作日,将近半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根据项目体量大小不同,设计院现在干的可能是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前提出计划立项的项目,施工方的滞后周期还会更长。而疫情期间大量的政府投资都在医院、方舱等紧急项目,很多其他项目都被暂时搁置。

行业今天的活儿少,原因是埋在两年前的,再加上建筑行业较长的回款周期,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恐怕还不是最寒冷的一年,至少还有更难过的2024年等在后面。

这还只是项目周期一个方面的原因,如果再考虑疫情对上游建材行业的影响、「房住不炒」的宏观政策、以及社会整体的消费意愿下降、长期信心不足带来的投资避险偏好等等,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确实正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那建筑这个行业是整体完蛋了吗?当然不是。

建筑业说到底还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带动着建材、冶金、化工、轻工、机械、石油、煤水电气、装饰装修、智能科技、家电等几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劳动就业状况。

我国判断支柱产业的标准是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18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85%以上,2022年甚至接近7%。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2.5个百分点,支柱产业的地位依然稳固。

再看一组数据,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目前日本的城镇化率是92%,英国为84%,美国约为82%,202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是64.72%,2022年底是65.22%,大概以每年0.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按此推算,要追上发达国家,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建筑业必须以支柱产业继续存在,也必须长期继续发展。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冬天来了、调头就跑」恐怕并不是好的选择,一方面整体经济环境导致并没有很好的去处,另一方面深耕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本行,不是说扔就能扔的。

咱们总不能一直是「你不行,我不行,大家一起嘤嘤嘤。」对吧?

冬天来到的时候,我们要琢磨的应该是存粮、存柴火,在苟住的同时保持敏锐的思考,找到不确定时代里有那么一些确定性的大方向,为气温回暖后的去处做好打算。

环境好的时候,凭感觉、凭运气可以,环境不好的时候,就更要好好思考。既然感觉和运气不是好的抓手,那数据和政策就是更客观的方向。

我们自己在研究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时候就总是感叹,普通人真的是不太关注数据和政策,站在现在的时间点回看几年前,那些快速发展起来的公司和个人,无一例外,都是踩中了政策对行业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很可能换个时间、换个城市,踩不中那些点,就完全是另一个命运。

数据固然会有水分,政策的执行也必然存在一些滞后和意外,但它们提供的上帝视角和确定性,要远远高于「我觉得」和「我听说」,尤其是在中国。

01 数据背后的「不均衡」

先看一组反直觉的数据。

8月份,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32261亿元,同比增长5.9%;增加值37003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2.2个百分点;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514959.2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新签合同额154393.7亿元,同比增长 3.11%

哎?看到这几个「增长」,是不是有点意外?难道我们的感受是错觉吗?

不全是,这里面还有几个发展不均衡:人员不均衡、行业不均衡、地域不均衡。说白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共享发展的果实。

首先看人员方面的不均衡。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139740个,同比增长7.9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8712个,同比增加926个;与此同时,建筑业从业人数4016.41 万人,同比减少3.79%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变多了,更多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但同时从业人员反倒变少了。企业或者是养不起那么多人,或者是因为技术和管理的发展,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反过来待遇和期待也导致了人员流失。

再来看行业发展不均衡。

在建筑业总体数据上涨的同时,我们专门挑房地产行业来看看。

房屋施工面积117.76亿平方米,同比减少2.46%

新开工面积17.69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降低10.28%

房屋竣工面积14.26亿平方米,同比减少3.08%。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占最大比重,为 61.52%

你看,总体上升、局部下降,一涨一落就突出了地产的艰难,这和我们的直观感受是相符合的。

这种对比反差并不是从今年开始的,2022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5%,同时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下降7.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9.4%、竣工面积下降15%,至少有两年,都在发生这样的涨落对比。

这种下降,或者说「回归理性」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咱们在这不敢乱预测,只是这给出数据,住宅房屋这个领域未来几年真的是很难。

02 钱花到哪儿去?

那么我们说房地产走低,总体正常发展,其他行业怎么样呢?

《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不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份文件里找到些方向。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随后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通知》,这个专项券的金额是3.8万亿元,比2022年多出1500亿。预计二季度是发债高峰,多在三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

专项债是作为一些项目的资本金,再通过财政贴息,引导一些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来参加这些项目,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实际吸引的资金会远高于3.8万亿。

这么多钱,准备花到哪些地方去?

专项债投资指向了十个大领域,几乎都和建筑工程行业相关,分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园区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

下面这张表值得你收藏,无论是找工作、投资、创业还是个人学习精进,都是很好的指导。

图表里,我把和去年对比下来,2023年新增的投资领域做了蓝色的加粗标注,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些领域。

比如交通领域的民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能源领域的边远地区新能源和光伏、海洋风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社会事业领域的卫生养老和托育;城乡冷链领域的物流枢纽、仓储设施;市政领域的供排水、产业园区,这些都是以往大领域里新增的具体项目类型。

国家重大战略项目除了以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等,还重点新增了成渝城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些地区的小伙伴可以重点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建领域,包括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国家级和省级的数字化转型平台等等,这个领域整体都是以前的专项债没有包括的,是今年的新增重点。

地产领域的小伙伴也要重点关注一下,虽然新建商品房在走下行路线,但围绕着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的城市更新,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么分析下来,就有那么点眉目了,当我们说到「建筑业」不行的时候,往往受到房地产、尤其是新建商品房项目的影响最大,毕竟这类项目离生活最近、从事的人员最多,也往往是入行学习技能的首选,基本上学个新软件都从房子开始画起。

从这儿往后几年,那种老的生产模式,也就是「快速画个房子,赶紧建出来卖钱」的模式,确实会很难发展。

但除了地产项目,还有大量领域正在稳健发展,而地产领域的「城市更新」也是一片新天地。

原因很简单,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城市更新、存量改造一定会成为必然选择。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到,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就提出,到203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297个,旧城混合改造项目16个。

所以如果你还在住宅领域,城市更新或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里面用到的技术和商业逻辑,和新建商品房有很大的区别。

03 地域不均衡

说完前两条,我们看看第三条,地域发展的不均衡。

再来看《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里面的数据,江苏、浙江、广东建筑业总产值都超过了1万亿元,分别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12.03%、8.61%和8.00%,三个省分走了三成的产值

如果再加上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省份,那么就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山东、四川、福建、北京、湖南、安徽、河南,11 个省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去了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70.14%

人员发展不均匀、行业分布不均匀、地域分布不均匀,这些数据给我们呈现了2023年建筑业发展的几个重要信号。

当我们说「大环境」好或不好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如果不离开大的行业,未来我该去哪?该去哪些领域发展?该储备什么样的知识?

在整理上面的数据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巧合,产值排在前11位的省市,和另一份名单出现了高度的重叠,这就要聊到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智能建造

04 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2022年十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把北京、天津、重庆、雄安、保定等24个城市,列为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

我们把《2023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里面,建筑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省份,和这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名单做了个对比,发现这些省市全部出现在了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名单里。

也就是说,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选址,完全覆盖了产值较高的省份,同时在地域上也兼顾考虑到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到了2023年6月,住建部又发布了新的通知,要求这些城市的推荐单位组织开展自评,详细说明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实施效益、技术水平,提出存在的问题困难和政策建议。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这24座城市相继出台了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比如深圳的工作方案里提到,截止到2023年末,列入部、省、市级建设领域科技计划的智能建造技术不少于50项;纳入智能建造试点的项目不少于30个;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不少于5家

之所以叫做「试点城市」,就是要在几年时间里树立典型、做出探索,会涉及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施工、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和智慧监控等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单点应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重点是要把这些应用向着集成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去迈进,要做的工作还真是不少。

探索不一定能拿出完美的结果,住建部的要求里也鼓励各城市在试行过程中,提出存在的困难和对政策的建议。

无论如何,智能建造仿佛一夜之间突然热起来,频繁出现在各地的新闻里,人们都在探讨,手头的事儿是不是能去蹭一蹭热度呢?

实际上,第一次有朋友和我们认真探讨这个名词,已经是三年之前的事儿了,那时候他嗅到了政策风向的变动,决定在这个方向赌上一把,到今天,如果你刚开始关注这个词,这位朋友已经在技术、商务和市场关系上,做了三年的储备了。

开头我们就说,普通人大多数对政策是无感的,有新的政策出来大体上扫一眼,看看自己关注的东西,比如「BIM出现了多少多少次」,也就算了。直到一个词大家都在谈,才会去关注,而这时候往往低垂的果实已经被人家摘走了。

下面咱们再来盘一盘,智能建造到底从哪来的,它到底是不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05 藏在政策里的「大计划」

我们之前有一期政策分析的文章,跟你分享了读政策的几个窍门,其中一个就是:按图索骥,找到政策背后更高级别的政策

因为我国所有政策都必须是一脉相承、有先兆的,越是重大的政策,越不可能突然冒出来。任何地方政府、行业机构、企事业单位颁布相关政策,都不会胡乱拿主意,而是会去执行落实更高级别的政策指示。

这个办法很容易执行,大多数政策文件,你都能找到上一级别的相关政策,它出现的位置比较固定,一般就在整个文件的第一段,标题大多数是「指导思想」,写着类似「为贯彻落实某某政策,制定此文件」这样的话。

那个为贯彻落实的「某某政策」是你应该去看的,因为越是到上一级的政策,我们前面说的「稳定发展」的特点越明显,越能发现大的趋势。而一个政策到了地方,往往调子已经定下,成为了事实。

我们来实践一下,比如北京在2023年3月发布的《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如果你人在北京,那这份文件可以细读一下,如果在其他城市,那就只看前面段落里的指导思想。

开篇很容就能找到:为贯彻落实住建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关于征集遴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

后两份文件主要是公布这些城市的名单,第一份文件是早在2020年7月,由住建部、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算是第一次在行业里激发了对智能建造的广泛探讨。

这份文件很重要,强烈建议你去看一下,比如里面的这么几条:

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
推动智能建造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与示范应用。
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工作平台。
各地要将现有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
各地要适时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通报结果
这样密集的频繁强调,也给市场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我的那位朋友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决定向这个方向好好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说的,是第二份文件,《“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它里面藏着国家未来几年对建筑业的规划和打算,也藏着未来发展真正的风向标。

06 两个「五年」规划的对比

每隔五年,住建部都会发布一个建筑业发展的五年规划,未来五年,国家和地方很多的政策制定,都会遵循这个规划来进行。
我们之前分享的读政策的技巧,除了向上追溯,还有一条是:一定要拿出往年类似的文件做对比,找到文件里的差异。
如果发现有一些东西去年没有提、今年新增了,或者今年的语气更加强调了,那就是发展和改变的机会所在。
所以我们读2021-2025年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就一定要拿出2016-2020年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来作对比。看条文的时候可以回顾一下,2016年到2020年发生了什么事,十四五已经过去的一半时间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后半段到2025年有哪些明显的政策趋势。
还是先看一眼指导思想,「十三五」的指导思想是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十四五」的指导思想是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这个「向上追溯」基本上可以说是到头了。
值得注意的是,两份文件的指导思想有一处细微的差别,「十三五」中提到,「以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抓手」,「十四五」中类似的描述变成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为动力」。
你看,一方面供给侧改革从推进变成了深化,行业变革开始进入深水区,代表性的新增项,就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
说完指导思想,来看看两个五年的目标有啥区别。
「十三五」的目标有六条,分别是:市场规模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技术进步目标,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建筑市场监管目标,质量安全监管目标
十四五的目标基本上和它是一一对应的,分别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建筑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和BIM等新技术相关度比较高的,是十三五里面的「技术进步目标」,以及「十四五」里面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就拆开看看这一条里面说了什么。
十三五的技术目标是,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应用 BIM 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增加,甲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一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在 “十二五” 期末基础上提高 1 个百分点。
提炼总结一下就是:推广信息化,增加BIM试点,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
十四五的技术目标是: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敲黑板,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在这里被提起,然后就是背后支撑的三个技术:装配式、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筑机器人
可能你会发现,怎么不提BIM了?是不是BIM不重要了?并不是,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技术环境里了,要求也更细致了。我们后面说。

07 下个五年的方向

对比完两份文件的目标,再看看具体的任务。
「十三五」列了九条主要任务,「十四五」列了七条,具体条目稍有区别,大体上也可以一一对应,重点看十三五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和十四五的「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又详细拆解成三条,分别是: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强化技术标准引领保障作用,和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支撑
其中第三条「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支撑」中说到:「加快推进BIM技术在规划、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维图形平台的国产BIM软件的研发和推广使用。」
在这里BIM还是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被推广,到了十四五,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重申一下,十四五技术发展的任务是「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这是这两条核心技术被第三次提及,简直就是使劲敲黑板给你听了。
这下面又分了七条子任务,拆开说说。
排在第一位的是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
里面包括创建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咱们知道后来有24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城市。这条里还有编制智能建造白皮书,推广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
接下来第二条,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
这是关于上一条里面数字设计详细的技术要求。
作为国家部委颁布的规划,这里的要求真的很细,包括:完善模数协调、构件选型等标准,建立标准化部品部件库,推进建筑平面、立面、部品部件、接口标准化,推广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实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统一。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 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
这一条又专门针对BIM技术,详细描述了到2025年,要形成的BIM技术框架和标准体系,一共五点,仔细看,每一点都是机会。
➤ 第一点,推进自主可控BIM软件研发,引导一批BIM软件开发的骨干企业和专业人才。
未来几年国产软件研发这块会得到不小的支持。
➤ 第二点,完善BIM标准体系,编制数据接口、信息交换标准,推进BIM 与生产管理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BIM不要再作为一个单点应用存在了,而是要融入到各种生产和工程系统里去,还要和产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到一起,这对大企业来说是个好的前景。
➤ 第三点,引导企业建立 BIM 云服务平台。推动信息传递云端化,实现设计、生产、施工环节数据共享。
有没有感觉过去这两年很多企业都开始推出自己的云平台?依据就在这儿了。
➤ 第四点,建立基于BIM的区域管理体系,研究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平台建设,在新建区域探索建立单个项目建设与区域管理融合的新模式,在既有建筑区域探索基于现状的快速建模技术。
这里的区域管理,是比单体建筑更大、比城市小一些的范畴,加上「既有建筑区域的快速建模技术」,对应的是什么?可以看看2022年深圳几个区连续几个千万级别的BIM建模招标,都是以区级别来招的,比如宝安区、福田区等等,很多标都是既有建筑的建模招标。可以看出来,未来区域建模和实景建模也是很大的一块市场。
➤ 第五点是开展 BIM 报建审批试点,完善 BIM 报建审批标准,建立BIM辅助审查审批的信息系统,推进BIM与CIM平台融通联动,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
这里说的是两个方向,一是推进BIM审批,二是CIM联动,都不是一般玩家可以入局的,需要有比较强的政府关系才能推进,不过越来越多城市推进的BIM报审,可能会从机制的底层推进BIM的应用,毕竟不过审是交不了差的。
前些天有位朋友聊,现在BIM咨询的活儿越来越难做了,所谓「难做」,就是像以前那种,凭借关系拉项目、随随便便建个模就可以一平米十几二十收费的时代结束了。
一个重要原因是「BIM审查」带来对高质量模型的需求,意味着模型成果要做得更深、更精,这对时间成本、管理手段和建模人员的专业素质都提出了要求,不懂设计和施工的人做出来的模型确实就是达不了标。这也就意味着「纯翻模」的未来光景不好。
七个大任务的第二条咱们拆得比较细,接下来快速说第三条,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
这里的重点有四个。

一是鼓励大型设计企业建立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

➤ 二是完善施工图深度要求,提升精细化设计水平。

➤ 三是研发利用参数化、生成式设计软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中应用。

➤ 四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勘测信息挖掘、集成技术和方法, 推进勘测过程数字化。

这几条对应的鼓励,就是传统设计院进行新技术研发的方向,每个方向都会对应着不少研发岗位,同时这些岗位对传统工程技术的理解又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技术转开发在未来几年依然是不错的方向。
除了上面这三条相关度比较高的任务,还有另外四条主线任务,分别是:
➤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 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 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
➤ 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建筑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多种技术的融合。互相服务、互相成就,也是人才可以跨界合作的点。
产业互联网平台需要BIM数据,机器人是实现从数字建造到智能建造跨越的核心硬件技术,绿色建造则是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任何技术都必须服务的大方向,这几点也一定要记在心里,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
08 总结:对未来心中有数
综合这些信息,加上「十四五」与「十三五」的对比,老孙尝试帮你总结一下,下个五年的发展重点,包括「一新、二深、三拓展、四开发、五兄弟」。
一新,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核心方向,还提了好多次,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未来的技术一定往这个方向找故事,所有妨碍这个方向的技术都要靠边站。
二深,是标准化深入、数字化深入。数字化这条路还没走完,甚至还没走好,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没关系,还有时间,接着做基础设施建设。
三拓展,对应的是传统企业可以尝试去做的三个业务方向,分别是国产自主软件的研发、对接工业化生产、既有建筑区域改造。
四开发,是协同设计平台开发、参数化设计开发、云服务平台开发、区域管理平台开发。
五兄弟,是装配式建筑、实景建模、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绿色建造,干这些事的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从数据和政策出发,按图索骥一路走到这里,我自己有个感触,大家都感到环境不好,但无论是在爆发期还是下行期,无论步子快一些还是慢一些,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业都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机会也一直摆在那里,留给那些不抱怨的有心人。
不可否认的是,明天一定会有变化,无论是建造方式、协作方式还是产品,都在变。路还是有的,只是大家要换新的交通工具,如留在原地,用10年前的思路去做事,肯定是跟不上时代的。
所有人和企业都在面对一把试炼之镰,过不去,遵从市场规律尘归尘土归土,泡沫碎成土壤、人才回归市场;过去了,就是一片新天地。
多少人和企业能过去呢?少数,真的是少数。
高考、考公、进大厂都是这样,别期待天下公平,唯有追赶才是生存之道——不是破局、不是成长,是争夺活下去的资格。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16组数据+7份政策拆解:未来几年,建筑业的一线生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