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民营传统企业,是怎么看待BIM和数字化的?

你好,这里是BIMBOX。最近大家都在聊数字化转型这件事,行业内咱们的目光看向几家大型国企,行业外则是盯着华为、阿里学习。

但今天,我们想换一个角度,带你从一家最传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视角,看看数字化转型这件事。

今天的主要内容来自我们的一位粉丝,申捷科技的朱彬,他称自己是一位 BIM 行业底层混饭吃的技术宅男,也是一个在支吊架行业数字化发展道路上撞破南墙也不回头的「好汉」。

或许他的工作企业和你有很大不同,但他的思考还是有不少可以共同探讨借鉴的,下面,我们先给你转述朱彬的观点,最后再来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各种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纷纷出台,各种高峰论坛和专业会议几乎每天都有。

数字化转型这个词,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谈到,你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各样的解释,读起来也可能会感觉一脸问号,不过在本质上,那些看上去高深莫测的理论,回归到现实工作中来,也许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

作为行业里最传统的建筑材料商,怎样在这一场浪潮中,抓住数字化发展带来的机遇,打造企业数字化竞争力呢?今天我会结合自身的经验,从一个传统的建筑材料供应商,同时也是一个中型民营企业的角度,和你聊聊我们公司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以及对将来有怎样的计划。

01

起步

在传统建筑材料企业里搞数字化并不简单。我们工作的所有目的,还是要把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先解决吃饭问题,再谈数字化发展。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最开始主要是做金属电线导管、电缆桥架,2010年赶上了上海世博会这么个契机,公司进入了装配式支吊架这个新领域。一方面是想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创造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是感觉到这是个新东西,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前途。

时公司的人都觉得投入成本不会很大,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太天真了。

当时公司添置了一组生产C型钢的设备,开始闷头做产品。那时候客户对这个产品也没有什么技术要求,C型钢做出来也就当做普通产品销售,不存在什么技术支持和服务。

在当时的工程环境下,因为C型钢的单价比较高,做支架的成本比传统的角钢、槽钢高很多,所以这玩意儿也基本是在外资企业、工业厂房,以及一些重点市政项目上使用,市场对它的接受程度有限。

所以当时这条产品线就是不温不火的发展,公司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直到2014年前后,我无意中从朋友那得到一份行业顶尖企业喜利得的支吊架计算书,当时就感觉好像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成品支吊架还可以这么做!

然后我又找到了另外一家国内企业的计算书,相互一比较,差距的确不小。然后我就开始了自学之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买书、看视频课程。从此我们公司的装配式支吊架开始了新的一页,同时也为我们开始做成品支吊架的数字化基础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那段时间做成品支吊架的深化设计,都是在CAD平面上做,2015年前后 BIM 理念开始在国内普及。于是我们就想,在 BIM 里做成品支吊架的深化是不是可行呢?

于是我又自学了 Revit 软件。支吊架是可以在 Revit 里做,但往前一步,真正去做专业深化设计就非常难。一方面国内并没有一套成体系的规范来定义支吊架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在当时的环境下,做BIM机电管综都比较困难,综合支吊架深化设计就更难搞了。

于是,我们就诞生了自己研发软件的想法。当然,我们毕竟不是一家软件公司,当时也不打算在软件方面投入太多的资源,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更好的为自己的产品服务。

那时候广联达的 MagiCAD 也是刚刚被人们所知,鸿业、橄榄山、品茗等这些公司还没有专门关于支吊架的软件。在2015年前后的支吊架市场还处于厚积薄发的阶段下,作为一个生产企业,也算是我们值得「吹牛」的一个地方了吧。

我们先是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研读施工标准,制作自己的产品族文件,后来又花了大半年时间,整理了项目上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把思路确定下来,在2015年底,我找了几个认识的朋友正式搞起了自主研发。

研发的过程一直到了2017年,我们跌跌撞撞迎来了软件的1.0版本。这个版本并没有对外,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项目服务。

拿着这个软件试验了几个项目,包括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卫星厅项目,虽然只是做了部分区域的测试,也没有形成最终的成果展示,不过也算是验证了支吊架 BIM 深化设计的可行性,也不负我们这几年的投入,在当时可以说是行业内比较先进的。

而最让我感到鼓舞的是,武汉军运会主媒体中心项目,在我们产品报价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给出的BIM深化设计解决方案成为了加分项和亮点,最终确定我们中标。

当时软件还处于早期,我们也缺乏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形成关于数字化的系统性理论和可以复制的经验,做完一个项目,下个项目很多事还得重头再来。

从现在的视角往回看,这根本不是数字化,还是停留在做支吊架 BIM 深化设计的阶段,但它确实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觉得,一家传统企业想要在填饱肚子的前提下推进数字化,前期的定位,恰恰不应该只盯着数字化这一件事去想。

我们制造业企业做技术,做 BIM、搞数字化,本质上也是为了产品销售服务的,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销售业绩,顺便填饱技术的肚子。

中国人对中低端工业产品的学习仿制能力是很强的,传统材料企业要在成千上万家同行的惨烈价格战中脱颖而出,单单靠产品去实现,未免有点异想天开,只有去做那些别人无法轻易模仿的事,才可能有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

02

数据库

2019年,1.0版的软件已经满足不了复杂项目的要求,客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我们自己对行业和政策的了解也在加深,我们觉得该对软件做一次彻底的更新了。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更新产品族库,创建自己的企业级族库

这件事做到今天,我们已经完善了第四个大版本的族库更新,对每个构件的尺寸参数、技术参数、性能参数、商务参数都做了大幅度的完善,库里面任何一个族文件都不再是孤零零的三维图像,而是具有数据和信息在内的、可以被任何项目直接调用的构件。

同时我们也优化了产品族的参变逻辑,不止简单的尺寸变化,同一个型号的产品,可以通过改变材质,自动改变构件的性能参数,在力学分析的时候能根据产品的材质去做相关的力学分析。

第二,嵌套产品族的类型种类和数量都更加丰富,特别是综合支吊架的类型

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外伸梁、多层结构、结构降板、不等高多层梁形式等,我们都做了细化设计,小到一个螺栓螺母都能在模型中体现出来。这点也可以使统计算量工作更为精准。

第三,彻底对角钢槽钢支吊架、成品支吊架的布置逻辑进行优化和改正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了很多的帮助,比如连续性布置的逻辑,是受到了MagiCAD的启发;净高控制提醒的设置,是接受了一个设计院领导的建议;力学分析计算书的科学合理性,是得到了上海交大结构专业教授研究生团队的指导建议;在出图方面,很多好的思路,也是得到了总包施工单位朋友们的建议。在这儿也特别感谢一下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第四,通过对数据库的完善,让所有的信息都在数据库中体现

我们对以往散乱的数据进行归纳、分类,数据库就是我们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把产品模型、力学性能、商务架构等联合在一起,改变任何一个独立构件,都会引起整体数据的联动变化。

第五,量化统计里增加了商务报价模块

基于公司制定的销售策略,将销售的指导价体系导入到软件中,深化设计方案出来后,针对这个项目的报价也能全部出来。这个功能在处理大型项目的预算、报价投标中带来的效率提高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很多其他零碎的东西,在软件发挥它应有功能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在最开始说的,很多看上去很大的概念,划归到现实工作中来拆分开,也许就是我们平常天天在做的事。

其实,每个人的日常工作,都以散乱的文档、表格等形式躺在硬盘里,现在我们需要将他们全部整理起来,形成自有的数据库。即使你不开发软件,也可以在Excel中通过函数、关系等逻辑语言形成自己的串联数据。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数据化、信息化。

我也看到过一些施工企业,通过 Excel 表格做出了支吊架的选型小工具,虽然是简化版的,但能把这个表格做出来,并且还在实际施工中实地运用,仍然可以说是在数字化这块已经是比别人多走了半步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几年我们做的研究,归纳起来还是一个数据的归纳整理总结,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工作。企业的数据在散乱的文件里,只要没有好好利用,就还是文档、表格、PPT,或者图纸、模型,而不是有价值的数据。归纳总结是要花时间去做的,而怎么利用才是一项更具创新性的新挑战。

03

产品标准化

对于我们材料企业而言,产品标准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有很多同行,其实对自己的产品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单纯的从利益角度出发,价格战打的不亦乐乎。这本身并没错,企业总是要先活下去。

但是一家企业今天通过一些手段把钱赚到了,今后呢?还能一直这样赚到钱吗?

在我们这个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国内有一些地区,一整个城镇全是作坊式企业,做优质产品的公司在那里反而活不下去。

而如今「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级战略,产品标准化似乎也迎来了春天,用心做高质量产品的企业也有了自己的生态地位。

以前我们想,数字化是作为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的内在实力。而现在,我们想通过数字化来反哺产品,促进产品向标准化这条轨道上迈进。

那么产品标准化应该怎么去做呢?

首先,建立企业级族库

BIM的运用,最基本的就是各种产品族。

对于我们公司而言,不仅是支吊架产品,同时电缆桥架、金属电线导管的主材、辅材等,都在不断更新完善产品族库,把所有能用到的参数储存到文件中,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第二,建立企业级质量管理体系

只有合格的产品才可能成为标准化产品。材料材质、规格型号、尺寸大小、功能和性能,乃至包装、储存等,都应该有配套的管理体系来约束和规范。

第三,有条件的企业要上自己的ERP系统

一个能行之有效的产品标准化体系,单单靠人去管理实施是很难实现的,我们需要一个能统筹企业日常行为的系统,把关于标准化的一切行为管理起来。

第四,制定的产品标准化要具备可操作性,不能盲目瞎搞,要充分了解市场和需求,而且在制定了产品标准化之后,不要轻易的更改,一旦明确就务必遵守实行。

产品标准化,往小了说,是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往大了说,就是规范行业,引领市场,抢占市场高地,创造更长远的利益。

04

数字化管理

企业日常行为的数字化管控,这一点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觉得它是公司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其实它们和企业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很多日常经营行为,小到考勤,从以前的机械打卡,到后来的指纹和刷脸;大到产品进销存储管理,以前是人工统计产品采销、资金流动,现在是ERP系统的单据留存记录。

再往细处说,还有企业应收款、客户信用、业务员拜访记录、项目跟踪进展、客户合作意愿、生产部门原材料消耗、成品产出入库、废品损耗、工人计件工资等等。

任何一个企业的日常行为管控都会涉及到多人员、多部门、多单位的协调和沟通。现在很多事也会有专门的软件进行管理,但这些软件都是各管各的,数据不互通。

比如公司进销存储由ERP来管,员工日常工作记录由钉钉、CRM来管,内部沟通、客户交流通过微信或者QQ来实现,文件共享协作用石墨文档,还有其他拍照、录音、文档的各种APP软件。

那么企业日常行为管理的数字化模式,能不能通过一个平台、一个软件把所有的行为都整合在一起呢?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BIMBOX这个平台,我也仔细拜读了电建华东院陈健老先生著的《追梦》一书,在感慨华东院数十年发展历程之余,也在想这些大企业的经验有哪些能被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为民企,无论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和华东院自然是不能比,盲目照抄必然是死路一条。但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从他们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平台、一个模型、一个数据架构」的核心理念,我觉得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首先是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

对于一个立志创新的企业中层来说,碰到一个能支持你想法的领导,可能比你争取多几万块钱的工资还要难。尤其是对民营私企的老板来说,愿意为了一个可能会打水漂的梦想而投资数百万,更是需要一定的魄力和长远的眼光。

其次对人才的渴求

人才,是推进一个项目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一家公司不是只靠几个领头人,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群策群力,每个人结合自身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来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积累下来的东西就是企业进步的数字资产。

最后是坚定的理念和方法

这句话总被人讲,人们已经听着有点虚了,但其实它是个很朴素的道理,因为再先进的数字化也解决不了公司要往哪去这个问题。

技术本身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的定位是什么,需要做哪些事,现阶段已经能做到哪一步了,还有哪些是后面需要做的,通过做这些事,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

这些事情需要人来想清楚,技术需要在人想清楚之后,才能帮助我们往前走。

最后我还是相信,企业发展的道路有千万条,那些一开始看似宽敞的大路,因为简单,走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条路越来越窄。而那些少数看上去很难走的路,只要坚持走下去,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是一家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但愿景和《追梦》中讲到的华东院应该是类似的,总结提炼一下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当别人追赶上的时候,我们已经确立了下一个目标开始新的征程。

BIMBOX观点

看了朱彬的分享,BOX 还是挺有感触的。

很多人不知道,BIMBOX 团队在很久以前也曾经在机电设计和支吊架这个行业干过几年,还经手了不少项目,2012年还没接触BIM的时候,我们就用 Solidworks 搭了一套厂房大跨度综合支吊架的三维安装指导模型,2015年把BIM用到了地铁站的大跨度支吊架设计里。

后来离开了这个行当,其中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就正如朱彬所说,我们看到了这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低价竞争,新技术的发展天花板也越来越低。

没想到在几年之后我们能意外地看到,在这个曾经栖身的传统行业中,还有朱彬这样的人,在思考怎样用数字技术去改造自己公司的产品,并且实实在在分享自己的心得。

我们不禁想,有时候我们工作不顺心,容易把原因外推,找公司的原因、行业的原因,知乎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在某某行业混,有前途吗?」

但认真去想,好的前途也许从来就不是「混」来的,无论外部的环境怎么样,自己去命题、去想解决方案、去为公司找出路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

说回数字化这件事,最近我们自己也在走访和思考,今天不展开讲太多,仅对朱彬的分享做几点相关的补充。

第一,数字化不是非0即1,而是有灰度的过程

当我们看别人关于数字化的实践分享的时候,会有两种感觉,要么是「就这?我们也能做」,要么是「这太厉害了,我们可做不到」。

可数字化这件事,在「看不上」和「追不上」之间,有无数的小版本,你去看每一件事,整理一些数据、开发一个小软件、上一个平台,每一步都是0.1个数字化、0.2个数字化,即便是那些最大的企业,也不是几千万砸进去就立竿见影的,我们想得到最后那个别人「追不上」的东西,就不能放过每一小步的进化。

第二,数字化和信息化是两个东西

我们在用语上经常会混淆信息化和数字化这两个概念,这二者的区别很多,咱们说最明显的一点:信息化侧重于提升管理水平,受益的往往是管理者,而数字化侧重于集体经验的应用,往往是每个人都受益。

一个城市的数字地图,如果只有城市管理者可以用,它就是信息化;装在每个人手机里的导航 app,哪里堵车、哪条路线最优、哪里有美食,这些数据由每个人贡献,也由每个人享用,这个才是数字化。

具体到企业里,如果所有人都只负责填报表,只有管理者去动脑子规划下一个阶段要去做什么,那这个就是信息化;而只有每个人能把自己的经验积累到一个系统里,每个人也都能把别人的经验随时调用,这才是数字化。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为什么数字化比信息化要难,它不是简简单单做个软件、上个平台就能解决的,甚至要改变一家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权力结构。

第三,人才的上升阶梯正在发生质变

我们这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按部就班做了哪些事,就爬上了相应的台阶,考个证上个台阶,做个项目再上个台阶,但在数字化的公司里,这样的阶梯结构正在崩塌粉碎,被一个新的人才结构替代。

在新的结构里,人才分为三个方向:

第一类人,是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对个人能力要求越来越低,软件里嵌套好了规则,按照步骤操作就能完成,哪怕是搞了小幅度的创新,也会迅速被系统吸收,为他人所用,用自己的行为去喂养企业的数字巨兽,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羔羊」。🐏🐏🐏

➤ 第二类人,是懂得数字化行进路线,了解企业需求,知道该做哪些研发、收集哪些数据的人,他们不一定会写代码,但要有研发的思路,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筑篱人」。

➤ 第三类人,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利用数字化去往哪里的人。数字化的辅助力量很大,但它决定不了我们的目标,你必须选好目的地,导航才能帮助你快速去到那里。

在企业里,往小了说,就是了解数字化的利弊,用新的权力结构组织团队力量,往大了说,则是决定企业愿景和目标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牧羊人」。🐏🐏

无论是哪一类人,都还没有相关的教育专业,我们这代人,也许一生都会在不断的学习和选择中不断折腾。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先聊到这儿,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家民营传统企业,是怎么看待BIM和数字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