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的真心话:BIM往大、往深做都很难很难,但还是得有人做

本期参与编辑:胡甜甜,大宝。
BIM往大里搞必然和数字化挂钩,这期我们看看来自北京市政院、清华大学和雄安雄创公司的几位探索者,关于BIM、AI、数字化等问题的观点。
我们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线下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行业朋友,一起探讨了三个建筑业数字化相关的核心话题,和几十个大家关注的小话题。
针对这这些议题,我们分为了三期内容做个总结,前两期的话题分别是「各方数据难融合,数字化转型怎么转?」和「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怎么能做出价值来?」,以及这一期的话题。
活动不讲PPT、不画饼、不谈概念,一切交流全部基于现场深度对话,大家只聊最关注的话题和心里的真话。
每个话题的探讨时间都很长,我们把所有共同探讨的问题都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整理。经过后期剪辑制作的现场视频全纪录,以及逐字整理的PDF活动内容报告,都已更新完成,订阅过的老铁可以继续学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永久观看。
本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是上海秉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研发高性能三维图形引擎和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凭借自主研发的「黑洞」引擎,在国内很多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项目中,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
活动最后第三个主要话题是「区域和城市管理,数字化怎样进入2.0?」,参与的嘉宾包括:

清华大学  高歌

雄安集团雄创数字公司 马继生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数字智慧研究院院长 方恒堃

下面和你聊聊,在这个话题下我们都聊了些什么。
大多数人觉得所谓大型园区数字化管理、城市治理这些事儿和自己的工作相关、是未来的方向,也有人认为这事儿与我无关,那么从BIM到CIM是不是一个确定的未来?
高歌认为,咱们现在身边的生活、娱乐等都在被数字化的技术渗透着,如果在未来10年、20年,还没有把生活的空间实现用整个数字化去表示的话,就太不可思议了。
但这事儿客观地说,今天它叫CIM,可能主要因为是由干BIM这帮人干出来的,以后可能是叫一些其他的名字,数字孪生、元宇宙、灵境技术,或者干脆是一个还没出现的名字。
它可能依旧用到BIM技术,也可能不用,但高歌希望依旧使用BIM技术,希望能和各位都有关系,而不是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如果我们不沿着这个技术干,一定有其他的人去做。比如游戏建模,再比如现在用的导航软件也有自己的三维模型,只是还比较糙而已。
包括顺丰快递、政府的分层分户管理,这些都在建三维模型,只是由糙到细的差别。如果人家那块建起来,我们就可能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去给别人买单,但如果是由BIM这帮人干起来,这个东西还叫CIM的话,我们是可以向他们收费的。
马继生也认同,建筑科技未来的形态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尤其是CIM。
它是在整个中国或者说世界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在世界上的主要思路就是搞数字化转型,CIM 是数字化转型的其中一个大方向,而数字化转型对于G端(政务)、B端(产业)、C端(消费),对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
而“BIM到CIM”其实就看你怎么理解,或者看你的工作面、认知层面在什么地方,这个赛道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现在做的什么样子,还不一定是最终形态。
对于BIM和CIM的概念,现在的BIM其实是信息空间数据的一个门类,它给我们未来的业务转型,或者说业务赋能数据的价值体现,提供了更多维度,一个信息、一个数据、再增加一个空间的维度。
原来我们可能是在二维空间下,或者说这个信息尺度下,叠合了一些政务的、民生的等等应用,现在每种数据都增加了新的维度,这种维度的增加是会赋能于每一个业务层面上的。
我们现在按照计算机的规则,对包括BIM数据在内的一些数据进行规范处理,让未来的数据像金山一样能够挖掘出价值来,所以现在的第一要务是去制定数据应用的标准或者指南,避免它们成为数据的废渣。
马继生认为,至少可以循序渐进地把这些未来的算料规范起来,而不是说马上就实现大一统,让它们有序可循,然后未来交给更强的算力去补充我们认知的不足,才能在CIM上发挥更大的价值,或者在数字化转型,包括工程业务、民生上的一些价值能够凸显出来。
方恒堃抛了一个问题给大家,在座的设计院同志也不少,为什么要做BIM呢?有见到收益吗?
他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统计了近30年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行业最好的时候、效益是最高的。在蓝海的时候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效益会往下走,到一定程度干脆就直着往下降,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红海,死掉一大片。
因为企业必须要通过提高效率的手段,来加强行业的生存能力,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会形成雪球效应,慢慢汇聚集到个别企业,任何行业基本上都这样。
统计数据里有一个比较奇葩的行业,就是建筑行业,到现在效率都是持续下降的。其实也基本降到底了,而且它缺少再往上走的效率转变的动力。
拿他自己举例,他画了十几年图,行业收费标准体系20年没变过,刚毕业时候院老总一年收入30万,那会西直门的房子,二环边上5千一平,现在那房子已经15万一平了,院老总一年收入还是30万。
收费标准不变,大家只能加班,晚上九、十点钟院里依旧灯火通明,行业内多数人可能都这样。
怎么办?只能提高咱们的生产效率,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工具。BIM就是工具的变革,只是现在这个阶段,变革得还比较痛苦,学习成本高、软件不够好用,关键是没见到特别好的实际效益,这是挺难受的一个过程。
谈到CIM和BIM,方恒堃认为它们不是替代的关系,也不是说绝对往这个方向发展。其实CIM可以成为BIM交付的一个平台,因为BIM不是图纸,不能放到档案室,还得要有一个用来存储、能够看得到的空间。
用平台化存储是目前最有效的,这可能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总体来说,CIM还远远达不到BIM的未来。
BIM未来一定是要想办法提高我们的效率,在大家掌握这门技能的时候,能够明显看到效率的提高。
现在来看,从交叉的角度讲,BIM帮助以前不太好实现的技术变得可能,或者成本更低地实现,比如3D打印、装配式建筑、机器人施工等。机器人可读不懂图纸,但它能读懂模型和数据,当这些技术融合得更深的时候,这个行业的效率才能真正的实现质变。
再说另外一个大模型,大家每天都在看AI大模型,将CIM的底层数据跟AI大模型相结合的话,将来的趋势基本上不用咱们来管这个城市了,它就能代替我们进行大量繁杂的工作,说不定比人做得更好。
所以说可想象的空间很大,这是BIM的应用题,也是行业里接下来大家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生产速度也好,城市管理也好,当它的这些效益展现之后,咱们才能看到它真正的未来。
模型和图纸审查工作量巨大,也是目前受到困扰比较大的一项工作。首先是BIM模型设计-施工移交阶段,为保证设计模型能够在施工阶段进行沿用,图模一致非常重要,我们目前是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甲方坐到一起,纯靠肉眼去人力审核;其次施工阶段随着现场推进模型会不断的进行迭代,每个迭代的版本都需要进行审查,最终压到竣工模型又是不少的工作量,过程中如果把控不到位,后续隐蔽空间又难以核实。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辅助解决这些问题?
高歌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尖锐,大概有三点导致工作量巨大,第一图模一致、第二实模一致、第三多次审核,他认为这里边有技术的因素也有非技术的因素。
先说非技术因素,这里边有很大一部分困扰是由中国BIM两张皮现象造成的,中国BIM发展得非常快,然后最简而言之,软件翻模,这就是咱们的现实。
你永远是有一个图,再有一个模,还得一直保证图模的一致性,这是由咱们的业态造成的。这一点高歌非常希望它能够改变,但是不是能改变、什么时候能改变,这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BIM两张皮这个问题,给中国BIM的实施造成了重大的困扰,它本来应该是一个解放生产力的工具,现在却有很大的声音说它变成了一种负担,变成了额外的工作,这就很奇葩了,BIM翻模这件事在国外已经被逐步淘汰了。
高歌的意见是,BIM也只是这个行业里信息表示的一种方法,在其他行业里信息的表示一般讲single source of truth(唯一的真相来源),他认为建筑行业也一样,它需要一个single source of truth,图纸是由模型来出的,再多的图都应该由机器所生成,而不是大家一部分人画图、一部分人建模,他认为这是有问题、而且会造成很大困扰的。
第二个就是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多次审核、实模一致这样的问题,这个可能要归于软件方面,现在可能第一没有做好,第二没有让你知道对于模型质量的保证,他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通过自动化手段来解决的。
高歌和国内很多专家正在从事标准方面的研究,为什么要数字化?数字化的意思就是让机器直接去处理,模型放进去、标准放进去,它就能自动生成结果,知道这个模型行不行,甚至建模的时候也有很多辅助的工具。
如果现在还在大量人工的工作,只能说是我们做软件的还有很大技术方面和一些宣传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然后实模一致是有一些机器的技术,比如三维扫描,包括现在苹果12以后都有激光雷达了,我们就扫出来一个三维的模型,或者室外那些倾斜摄影,这些技术现在都在发展,但还没到一个可以很好融合的点。
比如现在像有些往头盔上带一个拍照的东西,它跑一圈,像国外的Openspace、国内的鹰眼那样的技术,用图片去跟BIM模型进行对比;或者说用扫描仪扫完之后,用扫描仪的技术去跟BIM模型进行对比,这是完全可以做到机器自动配置、自动对比的。
现在软件可能做得还不是很完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因为BIM本身就是新技术,三维扫描也是新技术,结合到一块就新上加新了。
最后如果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一个模型有可能上报几十次都被退回来的情况,像深圳的做法是大家可以去住建局下载模型自检工具,模型建成后自己测试一下,就能查出质量行不行、合不合标,合标后发会发出一个哈希码提示,平台就会接收,你也不用去50次100次的提交了,这样最后弄的甲方也很被动,试着通过一些办法去把繁琐的地方优化。
咱们在智慧城市1.0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二维数据为核心,可能会有部分技术数据会有三维的,那么基础设施的数据可能会偏向于城市总体的治理,在这个方面设计院的这种基础设施数据主要是哪些形态?再具体点,比如说应用方面会有哪些未来的方向?
方恒堃说,今天我们谈所谓1.0、2.0,只是一个说法,但这个不是大家能定义是2.0还3.0的,需要继续走走看。
但1.0的技术,不管是BIM,还是管理系统,其实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很多都是给领导看画面。一开始对于管理者来说,尤其是大领导,会有视觉上的冲击力、震撼力,这远比你数据多么优秀多么复杂、应用多好都要来的更加直观。
所以说1.0大家更多的都关注于展示和可视化部分,但随着智能建造城市24个试点全面铺开,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不单是CIM,包括很多跟城市管理相关的,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大脑、一网统管等等这些名词,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冒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有些领导就开始思考了,不能再只给我一个画面,只让看数据看板已经不能满足领导的需求了,领导需要不同的、更深入的应用融入进来。
根据他的了解,从2023年1月到4月公开招标的、跟数字和智慧相关的标段数量和大体金额,有500多的项目,有100多个是跟BIM咨询、BIM设计相关的,近400个是跟智慧相关的,这些里边跟智慧大脑、管控平台等相关的都很多,但比较可悲的一点是,这些智慧平台里边有70~80%中标的都是信息化单位。
有一家信息化央企中了厦门、石家庄两大城市的智慧大脑和一网统管,整体造价达1.37亿。确实科技公司和 IT企业,他们在数字化过程中是有天然技术能力的,而且1.0里基本上都是以这些公司为主,但他希望2.0的时候,不仅是在表象上徒有其表,而是更多的在应用端跟工程实际结合到一块。
这块他认为秉匠科技做得挺好的,在模型颗粒度上有筛分,根据不同需求来表现,展示时是可视化的呈现,真到应用级时也可以把模型拆的很细。
实际上三维BIM设计对工程设计领域是个推动,以前我们大多都是二维,在做项目分析、技术深化研究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瓶颈。
但当变成三维,尤其三维模型还是按构件进行布局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仿真模拟等技术,让这些变得更加可实现了。我们希望把这些数据跟城市大脑、一网统管进行结合,把它们真正应用起来,让1.0能往下走的更深,但什么时候能到2.0,咱们还得一起展望。
现在都在说数字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运维平台这些,BIM后续更趋向于在运维阶段来释放它的价值。那后期运维之所以能够实行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前面那些数据来源可信可靠,要有人去梳理,然后才能去流转,最后提供到运维。那么,应用级BIM,和运维的BIM这两个方向,个人来看,未来哪个方向会比较好?
马继生说,现在我们智能建造产业端的、工程建设端的、以及未来的各种运维场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是工程行业基于BIM的一个起点,往后延伸的未来有一个大的宏观背景。
在宏观背景下,我们BIM出身的个人和公司,应该如何发展,保持跟时代同步,这当然是在座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事情。
对他们公司来说,所有新同事来之前,马继生都会给他们做职业恳谈,无论是社招的还是应届生。
他一般是这样讲的:BIM只是一个技能,甚至都不算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技能是一个很快就能学会的东西。
如果仅仅有技能的话,从职业发展角度上看只能是搬砖的农民工。但是如果你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形成了技能包,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技能发展的过程必须得跟业务、专业相结合,而当你达到不同的level,要把很多新的东西都加到自己身上,通过BIM这项技能去赋能传统业务的同时再去学习传统业务,达到一专多能,成为技术专家,然后再成为业务专家。
未来缺的是业务专家,而不是你刚才提到的建模或者后端这些具体的单点技术岗位,他认为这些岗位现在已经储备的足够了,包括新技术的出现,它可能会革很多单点技术人的命。
但是前端业务专家对业务的理解,包括刚刚说的业务场景、运维场景,对于价值挖掘的深度思考,更加重要,对于个人发展也是一个更好的赛道。
所以说从刚毕业、或者刚加入到BIM这个技术领域的同学,就要向你的同事,你的团队里边其他人去学习,了解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包括市场、研发逻辑、业务逻辑都要了解。对个人的发展应该能起到更大作用,也能创造更大价值,具有更强的不可替代性。
今天我们选择了上述几个问题的讨论分享给你,除了这些话题,我们还和现场的小伙伴一起在活动中探讨了下面这些问题:
大体量的模型除了大,还有哪些重要的技术难点需要攻克的?
雄安实际的BIM和CIM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具体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负责人,怎么往前来推动推动数字化转型这件事?
 设计院的图纸上主要为了方便施工理解,有很多不需要在模型中表达的内容,但现在报审有图模一致性的要求,卡住设计的反而就是这些小细节的点,图模一致这个要求合理吗?
 物联网对很多基础信息也进行了一定的规范,比如说地理信息的空间坐标和BIM相关的一些东西等,各地有没有相应的规划,BIM能够做些什么?
目前国内AI的发展怎么样,未来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既有的隐蔽管线,像水、电、气等,它重新建模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高效的手段能够快速的把模型创建出来?
 既有建筑的建模工作怎么做到二三维图模一致,或者目前来说如何去审查?
 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对这些话题一一展开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查看活动的剪辑版完整视频,和PDF格式的完整文字报告。
内容一共三期,目前现场视频和图文报告已全部完成,扫码即可获取。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建筑科技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个人的真心话:BIM往大、往深做都很难很难,但还是得有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