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设计,这位老哥说了很多大实话

好,这里是 BIMBOX。

今天要讲的这位老大哥的观点,可能听起来有些另类,作为一名从业 25 年的老设计师,他提出了「三不 BIM」的理念,也就是不增加时间、不增加人工、不增加费用

我们一开始听他这么讲,也挺怀疑的,于是认真和这位来自青岛市交通规划院的老哥辛化周聊了很长时间,发现他讲的其实全是大实话,也是很朴实的道理。无论你是不是一名设计师,他的观点都值得一听。

1
摸索期:原来我也是个 BIMer?
辛化周 1996 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主修专业是桥梁工程。毕业之后就开始搞设计。因为当时的环境比较差,身边也没有专业的人指导,只能自己一个人摸索,纵向发展的慢,就开始横向探索。
几年时间过去,他自学了道路、市政排水的设计,在测绘和编程上下了不少功夫,还组建过测绘队,甚至做过企业网管。
2002 年左右,辛化周就开始一个人独立完成项目的所有专业,包括路、桥、排水和测绘,设计内容也从低等级道路,拓展到了高速公路、城市主干路。
也正是这时候,他感觉到了工作「七年之痒」的节点,对每天加班的状态有点厌倦,于是就想着怎么能找点新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出图质量。
一开始他尝试在 CAD 里搞通用出图模板,可这么弄带来的麻烦还是很多。后来就一路摸到了三维模型这条路,希望通过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图纸。
2004 年的时候,他用 AutoCAD 画了桥梁三维模型,还尝试给一个家具厂做产品的组装图,也是先三维建模,再投影到平面,生成轴测组装图,效果还不错。不过这些也只能算是小型技术探索,对他的主要工作影响不太大。
一直到了 2013 年,辛化周才接触到正式的三维设计软件,感觉正符合自己一直想探索的设计模式,如获至宝,就一下子钻了进去。
开始学习的过程总是很困难,东西搞不出来的时候经常生气的想摔东西。慢慢的软件用多了,会想出很多驾驭软件的办法来。最重要的思路变化,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考察现有的软件能做什么,哪些优于传统的设计,从一点点的改善开始用,而不是完全依靠它完成所有的工作。
他也觉得在条件有限的时候,一味要求软件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不现实,用软件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去规避主要软件的问题,再利用其他软件的特定功能来弥补这些问题。
这么做三维设计做了好长时间,他都不知道自己干的这个事有个特别的名称。有一次领导出去开会,回来之后问辛化周:「你干的这个事不是 BIM 嘛?」辛化周上网一查,才知道自己搞了这么多年的三维设计,原来叫 BIM,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个 BIMer 了。
那时候辛化周除了手里的一台电脑,什么都没有,院里的领导也谈不上支持,没给他分配什么人力资源。
这样的技术探索一直持续,也没有找到很特别的价值。直到 2014 年的一次经历,让辛化周一下子想通了一件事:BIM 对传统设计师来说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2
第一个方向:设计师的沟通翅膀
2014年,有一家国字号的设计院做了个交叉口渠化设计。甲方认为非常不合理,设计水平很差。
其实,那位设计师水平并不低,而是和甲方沟通出现了很大的障碍。甲方提的限制条件过多,设计师认为虽然可以满足限制条件,也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整体效果相当差;业主没有完全理解设计师的讲述,认为可以接受。
最终,设计师妥协了。但等到项目建成,甲方发现实际与自己的理解差距很大,效果也相当差,于是就大发雷霆。
在下一个类似的项目中,辛化周用 BIM 做了交叉口渠化方案,把所有硬件设施按照实际比例都建了模型,可实时缩放旋转,以任意视角查看建成效果。还做了交通信号配时和车流。不仅把方案的优点表现出来,也把缺点充分展现出来,汇报的时候让业主知道设计师是怎样规避和弱化这些缺点的,知道那些没办法优化的地方究竟限制在哪里,汇报的时候甲方相当满意。
那是辛化周第一次意识到,设计这件事除了画图本身,沟通也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技能,甚至对很多设计师来说,它比画图还要重要,而这个技能恰好是 BIM 的亮点。
2016 年底有一个立交桥项目,他的印象很深刻。
当时是三家设计院要给甲方做汇报,其中有一家单位从外面找人做了项目展示的三维动画,为了突出一下自己的水平,就去和甲方说,你得要求其他两家单位都要用 BIM 汇报。
于是甲方就在汇报的前一天下了通知,都要用 BIM 做汇报。辛化周他们院和另外一家设计院就都炸了锅了,只有一天的时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辛化周忙活到晚上十点,先把十几公里的道路模型浏览动画给整理出来了,可是立交桥还没做,这个立交桥的主线线型、地形地貌都特别复杂,限制条件还特别多。
另外一件头疼的事,在此之前辛化周从来没有系统性的学过立交桥设计,连软件的立交桥模块都没有打开过。就这么一边翻规范,一边摸索软件,弄了一个通宵,数了数一共七个小时,把 BIM 方案给做出来了。汇报的时候,大家见这样的模型还不多,动态模型出现在屏幕上时,全场都挺轰动的,只用了十多分钟,一切讲得清楚明白,汇报顺利结束。
7小时做出的原始方案
后来,辛化周又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做了优化。院里领导不放心,找了市政省院的一位资深总工审图。那位总工非常详细地看了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辛化周用 BIM 说服了总工,最终,仅仅是把一个匝道向外延展了一小部分,用以优化匝道线型,代价则是匝道单跨达到了50米。其他没有任何改动,方案就这么定了下来。
一周后修正的方案
现在辛化周回忆起来,觉得很不可思议,在一个传统的设计院里,要从零培养一个立交桥的设计师是很难的,不但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需要有专人帮带,同时也需要经过多个项目的磨练,积累足够经验才能做到。
而自己一个从来没有做过立交桥设计的人,居然用这么短的时间不但完成了方案设计、几乎是一次性通过审查,而且路线部分完全达到了初设深度,甚至说达到施工图深度也说得过去。BIM 居然能给设计人带来这么快速的成长,这是辛化周的第二个感悟。
十几年的经验下来,他觉得设计最难的环节不是画图,而是怎么和客户打交道。一些比较复杂的设计方案,技术人员之间互相看图都需要时间和耐心,那怎么把这样复杂的方案让业主理解,就是 BIM 重要的应用点。
辛化周认为,搞工程技术的人,在技术能力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想进一个台阶是很难的。他总是和别人说,BIM 给自己插上了一双翅膀,用 BIM 之前和之后,他本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升,是 BIM 的加成效果,才促使他迅速地成长起来。
3
正向设计与翻模
那之后辛化周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做三维正向设计的项目。
转年到了2017年。那时候有个5A级风景区的重要交通节点,每到旅游旺季就堵得一塌糊涂,严重影响景区形象,是多年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他把改造方案做完,就拿着三维模型直接给领导汇报,讲解设计思路,连 PPT 都没正经做。没想到的是,甲方局长当场就激动的一直说好。一般甲方领导很少在汇报现场这么直接夸设计的。
到了2018年,青岛开上合峰会。有个迎接峰会的项目,这位局长就直接点名要辛化周去做交通分析。同期还有一个迎峰会的项目,负责这个项目的规划建设处长也直接要求辛化周做设计,甚至在辛化周没有时间做,项目紧张到「倒排工期」的情况下,专门等了辛化周两周的时间也不换人。
另外一位甲方也一直记着他。后来他们院做了另外一个项目的方案,那位领导看了之后说:「之前你们做BIM交通分析那位,让他再用 BIM 做一遍再给我汇报」。
其实再做一遍,方案本身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就是用 BIM 做一遍之后,把问题说清楚了,领导能看明白优点和缺点在哪里,领导几分钟就看完,方案顺利通过。
就这么着,辛化周逐渐在圈子里有了点名声,愿意听他汇报的领导也越来越多,他也能进入到更多项目的核心领域,进入了螺旋上升的阶段。
到了 2019 年,辛化周手里的活儿反倒多了不少翻模的工作,主要是一个人做正向设计做不过来了,院里调动了所有的力量去做几个大项目的方案,然后就由辛化周负责翻模。
搞过正向设计、又再搞翻模,这对于 BIM 行业的「正规军」来说,似乎有些不成体统,但在辛化周看来,这并没什么关系。
他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师,每个设计都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创作去完成,把自己对项目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思路都融到方案里,才能借助 BIM 表达出来。而如果设计师仅仅只是应付工作,他反倒建议不要用 BIM,因为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心的地方和没用心的地方一样,即使完全不懂技术的甲方,也能一眼看出来。
翻模的过程对辛化周来说,也不是简简单单把别人的图纸变成模型,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入了很多的优化和补充。甚至可以说成是「半正向」。
辛化周觉得,正向设计也好,翻模也罢,BIM 技术要用好,需要专业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并不是说要到顶级的技术水平才配用 BIM,而是说,当专业素养达到某个高度的时候,再和 BIM 结合,才能达成某种阶梯式的跨越。
辛化周现在不仅在做设计阶段的翻模,也做前期项目建议书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翻模。像比较复杂的16公里长城市高架道路,差不多 20 天能搞定;对于立交桥项目则是一天一个。
4
「三不 BIM」:不被 BIM 的定义所困
过去一年,辛化周主要在一个 68 公里的城市快速路项目上,项目造价大概 300 亿,高架桥、立交桥和地面道路都有,整个项目所有的 BIM 工作都由他一个人负责,重要的节点都做了三、四遍(下图为BIM节点范围)。
还有一个19亿的项目从工程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每次汇报都有最新版的BIM稿提供,全程一个人完成,没有向甲方申请过时间,完全跟得上常规设计的节奏。而且经过施工管理企业初步察看,认为能够满足施工阶段BIM应用。同时还有余力,打通了BIM+GIS的路径。
辛化周给自己的思路总结了一个理念,叫「三不 BIM」,也就是不增加时间、不增加人工、不增加费用。
之所以取了个「三不 BIM」的名字,是因为有一次去参加一个行业峰会,当时一位领导在开幕词中说,现阶段 BIM 不能提高效率。
坐在台下的辛化周听着这个话心里想,领导一没给我加钱,二没给我加人,非要说有点成本,就是配的电脑比别人好一点,可我自己一个人用 BIM,觉得效率很高啊,甚至现在你要不让我用 BIM,我都感觉无所适从了呀,怎么能说 BIM 没有提高效率呢?
那次会议之后,辛化周建了一个讨论群,和大家一起讨论自己的理念,这才取了一个「三不 BIM」的名字。
当然,辛化周也说,对于一个大的企业、集团,一点不增加费用是不可能的,毕竟要买电脑、买软件,做培训。不过,这种费用,就算是没有花在 BIM 上,企业也是每年都要有投入的。而辛化周强调的「三不」,主要是说那些具体做项目实施的人,和以前的方式比较起来,不增加额外的成本。
那他这个「三不 BIM」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 首先是「以创作的理念做设计」,让 BIM 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而不是为 BIM 服务。

辛化周说,自己基本上属于一个技术宅,智商不低,情商算不上多高,对做管理也不感兴趣,有新的技术来了,他思考的不是企业发展、国家数字化的大事,而是怎样让自己的效率提高起来,换句时髦的话来说,怎么让技术给自己赋能?
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前面谈到的沟通效率,让业主一眼就能知道自己的设计水平,而如果他画的图和别人的图看起来都挺难理解,那谁的水平高就体现不出来。
无论画图怎么省事,都不如方案一次通过来得省事。
辛化周以前做方案,要花很大的心思去做 PPT;用 BIM 做方案之后,他就很少干这个事儿了,有时候去做汇报,PPT 就简单介绍一个项目的背景,然后直接打开建模软件的界面就开始讲,连动画都不做。BIM模型也以清楚表达创作思维为界限,不做过多的美化。
你别说,他这种方式还挺受甲方欢迎的,尤其是那些在方案汇报会上看腻了炫酷的动画的甲方,他们经常会打断演讲者:「你别照着稿子念!」比起精心准备的画面,他们更想赶快知道,设计师是怎么处理项目里的那些问题的。
这么来看,BIM 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还节省了时间了。
他认为,二维设计并不是天然存在的,也并不是什么先进的东西,只是硬件和软件不成熟的时代里的一种不得已的手段。
在社会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三维设计的时候,二维制图能满足设计的表达需求,它是先进的伟大发明,但它需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脑子里必须先有三维的印象,再把它转化成二维、在平面上画出来,修改的过程也是脑子里的三维想象与手里的二维画面不停切换。
而当生产力能支持三维的时候,二维制图就成了落后的技术。他没有把三维设计看作是麻烦,反倒是帮助自己「犯懒」的返璞归真的技术,设计过程中脑子里不用一直想象,也不用担心什么地方没考虑到,看到哪里就能改到哪里,所见即所得。
在用 BIM 的设计师里,辛化周是少有的「自愿者」,即便甲方不要求用 BIM 完成设计,他也还是一样用。
甚至他更喜欢那种甲方不要求、BIM 也不单独收费的项目。因为一旦 BIM 成了单独的合同项,业主就会针对 BIM 本身提出很多要求,尤其是在外面见过很多高大上东西的甲方。可在辛化周看来,如果花大多数精力去满足这样的要求,设计的工作就偏离了设计本身了。
技术是拿来用的,永远记得自己首先是设计师。
如果把 BIM 比作一把江湖中的宝刀,如果把这把刀给一个孩子,必然会伤到自己;给一个家庭主妇,她会觉得切菜挺好使的,但还是有点沉,还不如家里的菜刀;只有把它给一个行走江湖的剑客,它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  其次是「以BIM的方式做创作」,把BIM真正当工具来用,明确工具的投入边界。

和朋友交流的时候,辛化周会经常举个例子,《阿凡达》讲了一个好故事,投资是 5 个亿;国产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也讲了一个好故事,投资是 300 万。做设计就好比讲故事,那些高大上的 BIM 功能就像是电影特效。
同样讲一个好故事,《阿凡达》的效果棒不棒?当然棒,但手里没有那么充足的条件时,辛化周宁愿用《疯狂的石头》这种方式来拍电影。
他不要求 BIM 成果出来的时候有多精细,核心的一点就是保证交流展示,把设计师的创造思维展示出来。在现有软件还不成熟的阶段,他不愿意把过多的成本用在太多高大上的应用效果,而是简简单单把 BIM 当做一个工具。
当然,辛化周也相信,每种电影都有人拍,每一家企业也都有自己看待 BIM 的权利,对于那些软件平台研发比较成熟、人员配置比较强的企业,「拍阿凡达」的成本能压下来,或者从长远考虑愿意出更高的成本,也无可厚非,「拍疯狂的石头」只是他自己在现阶段一切都还不成熟时做出的选择。
为什么要提「三不 BIM」,其实辛化周并不是想标新立异,他只是在和同行的沟通中,觉得很多人太痛苦了,新技术推广太难了,究其原因是跟骨感的现实比起来,很多人一开始设立的目标太过于丰满了,把这个工作想得太高大上了。
人人想拍阿凡达,拍不出来就痛苦,就靠情怀活着,他觉得这样不对,一份工作不应该只靠情怀和理想撑着,要让自己工作的开心愉快。
对于设计这件事,辛化周相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种方法只要它浪费时间了,或者需要很大的投资,那他就觉得这种方法还不成熟,就暂且不用,只把对自己工作有益的部分用起来。

  最后就是「以灵活的思维做BIM」,不要被 BIM 的定义困扰。

辛化周曾经和一位朋友说,你看这个 BIM,在推广的时候有件挺奇怪的事情,首先业主很喜欢 BIM,设计院的高层也很喜欢 BIM,这两方很少听到声音明确反对 BIM 的。但从设计院的高层往下走,反对的声音开始出来了,而到了一些喜欢钻研技术的基层员工,支持的声音又开始出来了。
为什么很多企业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层骨干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资本,比如丰富的设计经验、过硬的人脉关系等等,他们不需要新技术改变自己的现状,也没那个时间去琢磨它;而很多底层没有这样的资本,就需要找一条新的路线快速实现提升,但他们因为缺乏设计能力,又很难把 BIM 技术用好。
其实在每个阶层的眼里,BIM 到底该怎么搞,都还没有统一意见呢。
有一次辛化周和一位设计院的院长做技术交流,对方对他的成果评价说:「你这还是 BIM 吗?」
辛化周回答说:「咱们到底是要让别人认可我们做的设计,还是要让别人认可我们做的 BIM 呢?我做的东西是不是别人定义的 BIM,这重要吗?」
他觉得,以前我们用二维方式做设计,现在用三维方式做设计,这是一个换代的过程,但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设计工作本身做得好。如果为了 BIM,丢了设计,就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再比如,做 BIM 要动别人蛋糕,怎么办?
去年做的一个项目里,因为最终甲方要用 BIM 做运维,当时带着 BIM 模型上会的时候,业主评价说这种深度的模型用作运维够了。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不太愿意深入应用的原因是因为 BIM 把一些原本能隐藏起来的东西暴露了,他们更愿意在一些局部的地方用这个技术。
那面对施工单位的这种想法,辛化周觉得作为一个设计不应该越界,去动人家的蛋糕,他只关心自己的模型在后期对甲方来说是不是有用,而至于中间阶段施工企业愿意用到什么程度,他不过多的强求。
不管那部分的工作在别人的定义里有多光荣伟大,不该他染指的地方,就坚决不染指。
辛化周说,自己能在 BIM 道路上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最开始就没有受到「BIM」这个词的任何约束。
所谓 BIM 的定义,所谓是「模型」重要还是「信息」重要,到底要不要搞数字孪生、全过程咨询等等,都没有给他造成任何困扰。
在他眼里,BIM 只是一个热点名词,只是他的工作与 BIM 契合,才成为一名「BIMer」,本质上还是一名工程设计师,他坚持认为,对基层设计师来讲,不把 BIM 当 BIM,才是真正快速学 BIM、高效用 BIM 的捷径。
5
后记
整理和辛化周的采访稿时,我们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其他人的不同想法,比如前些天讲到的@金戈,坚定的认为数据才是 BIM 的未来,比如湖南省院的「BIM 三剑客」,他们甚至在同一家企业都对 BIM 持不同的发展观。
看完今天内容的你,也许会竖起大拇指,也许会嗤之以鼻。
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曾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 
为什么把这些不同的观点介绍给你?正是因为 BIM 这个东西到现在还在摸索期,行业里难说已经有一套开箱即用的完美方法,即便有人真的通过 BIM 挣到了钱,也是和多种因素交叉混杂在一起的,不能照搬复制。
何况世界这么大、可走的路这么多,我们又怎么能用一个简单的维度去定义所谓「正确」呢?
我们认为值得专门讲给你的观点,也许会彼此不兼容,甚至会相互矛盾,但有一条共通点:它们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思考的阶段性结论而不是在微信群里随随便便说的几句话。
也许过上那么几年,连提出这些观点的人,自己都改变了想法,但它曾经出现在你的视野里,花上了十几分钟时间成为你的某种参考,我们就觉得有价值。
对于辛化周的「三不 BIM」,你有什么观点,可以留言给我们,如果你也有经过实践的真知灼见,也欢迎联系我们发表你的观点。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啦,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关于BIM设计,这位老哥说了很多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