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张图 | 建筑新科技发展年度主观报告

你好,这里是BIMBOX。

2019年11月我们在合肥Techbuild建筑科技大会上的演讲,总结了在2019年这一年我们看到和思考的事情。

下面我们用演讲中展示的26张PPT,谈谈我们的见闻,文末会把这份PPT的源文件送给你。

之所以叫「主观报告」,是因为一些结论完全来自我们看到的这24件事,而真实的2019年,发生的事不止千万件,有些事我们看不到,也有些事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甚至有些事和你的所见相矛盾。

我们觉得世界的复杂正是它有趣的地方,尽管有时候它的难以理解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哪怕这26个观察能让你在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时候能有所参考,那会让BIMBOX深感荣幸。

但请记住,它们只是发生了,不代表任何普遍正确性。

2019年3月,我们通过 John Snow 绘制伦敦死亡地图的故事,讲述了数据可视化在决策上的意义。

文章里我们写到了湖南省院在湘雅五医院项目里通过数据可视化,在情况复杂的地下迅速制定垃圾车道的思路。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个词汇在建筑业越来越多的被提及:数据见解

工程师用BIM贡献的不仅仅是一份查错补缺的模型,而是一个见解——怎样的设计成本最优?怎样的采光最舒适?怎样的排布方案更合理?

从数据到图表的制作过程,就是从零散的信息到结构化知识的过程。

今年,中建三局一位领导说:

原先每个人觉得自己很牛,不可或缺。但是在未来里,别说不可或缺,很可能你根本就是不称职的,因为你做的分析决策不全面。你经验中所谓的合理,我们要逼问为什么合理?有什么数据支撑?

发生争论的时候,别人会问你:凭什么这么认为?

当你回答:「好多人说…」的时候,对方会问:「好多人是多少人?有数据吗?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也提到了一个词:半吊子BIM。

纯翻模的BIM和理想中的数字化之间,至少还隔着5到10年的功夫,但我们看到有人不只是停留在原地咒骂,而是一小步一小步地把数据用起来,做不到全生命周期,那就先用小数据解决小问题。

当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作「半吊子」的时候,是心怀敬意的,每一步小探索,都值得起立鼓掌。

数据应用直接反映在一个应用点上,就是BI(Business Intelligence)的崛起。

2018年,我们看到很多应用大数据的「智能建筑」,仅仅是领导来了开灯、领导走了关灯的鸡肋中控室;而2019年,我们看到人们把BI的成果用到了商业决策和成果汇报中。

越来越多小伙伴会在他们的PPT里用到BI,从成本人力分析到子公司业绩一览,通过BI,他们不仅会提出问题所在,也会分析问题的原因。

2019年,大多数人使用的不是大数据而是小数据,但「使用」比「大」更重要。

我们在早期的文章谈到了IFC、MVD,谈到了信息编码的原理,那个时候大家反应平平。

2019年,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开始讨论IFC的优点和缺点,讨论企业的编码该怎么制定,讨论编码体系的来历。

我们的PPT里,「数据」应用还有点虚,但至少在很多工程师的工作里,已经开始正视它、讨论它了,多年后回看,这在「土木工程」这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行业中,也许真的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2019年是BIM轻量化平台井喷的一年,叫得上名字的至少有上百家,这得益于WebGL技术的普及。

我们做了一个暴力对比测试,列了100多项指标来拆解这些平台的功能。

在评测和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不同开发厂商对于BIM平台的不同理解,他们有些看重速度、有些看重稳定、有些看重业务应用。

而在评测结果出来之后,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回复,对于用户——尤其是施工用户来说,一个平台能不能在他们的业务流程里使用起来,比平台本身的性能更重要。

当「平台」这个词越来越热的时候,几乎每一家企业都要拥有自己的数据平台,在华为27亿中标东莞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平台的前三天,我们收到了一位用户的来信,问我们企业想开发一个BIM平台,27万的预算够不够?

我们问他需求是什么?他回答说:「嗯,就是那种领导能看结果的大屏幕。

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内外对平台认知的巨大冲突,对我们来说,平台是一场表演,对行业外很多大佬来说,平台是一条命脉。

27万和27亿的区别,不只在每一行代码里,更在人们思维的巨大差异里。

华为中标不久,阿里云中标雄安BIM平台的消息在建筑业炸开了花。

跨界打劫,成了那一个礼拜的热词。事件发生的时候,这样的评价既代表「与我等没关系」的自嘲,也代表「我们真的落后」的无奈。

我们走访了很多人,得出了「既非跨界,也没打劫」的结论,写成了一篇长文。

文章里谈到了阿里十年磨剑,谈到了IT与建筑业的合作,谈到了建筑市场数据平台的新战场和新格局。

文章下一条留言依然让我们感受到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

人家就是想多铺几条线,多卖点货而已,为啥到了你们嘴里就和模型扯上了呢?肤浅!

这一年,小米出了自己的手表,很多吃瓜群众在讨论为啥它投资的华米公司已经做了款式差不多的手表,总公司还要做一款。

而懂得数据的人发现,把华米换成小米手表之后,需要在APP里重新输入个人信息,运动和健康数据也会清零重新储存。

小米要的不是新手表的销售业绩,而是要用户的数据。

建筑业谈数据并不晚,但一直在把数据当成辅助赚钱的小工具。

2019年,开始有企业正经的把数据本身称作「资产」,有人开始知道,数据值钱了。

数据有多值钱呢?截止到2019年,我们拿到的消息是:人脸数据,100块钱一个。

我们写了一篇文章,《信息麦田里的数据农民》,里面讲到河南郏县的一些小企业,专门从北上广等互联网和大数据公司接「外包」,跑到城乡结合的地方,用58一桶的食用油换取农民一小时的人脸采集时间。

而这一年,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BIM在建筑行业产生,有小库这样的AI设计公司对建筑设计的数据求之若渴,也有更多的公司任凭这些数据和「学习资料.avi」等文件一同躺在工程师的硬盘里。

数据的应用永远不是给个人的,而是给企业的。正如一张人脸的信息放在郏县大叔手里一文不值。

过去对于大多数普通工程师来说,BIM能不能提高出图效率才是最关心的。

遗憾的是,并不能。

数据对企业的巨大价值,和贡献数据带来的额外工作,从目前的软件市场来看,是一对暂不可解的矛盾。

这也是2019年BIMer之痛,企业越是觉醒,BIMer越痛苦。

而这也直接导致后文中说到的「第三方翻模必死」预言的失效。

企业对管理的新要求更多,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付出额外的成本,尤其是那些不能计算直接收益的成本。

在现实面前,「数字化为所有人提高效率」越来越像个童话。

在一次雄安的演讲汇报里,我们提到了「用数据折叠时间」的概念,告诉在场的每一位新区建设者,这里对BIM的高标准严要求带来的可不是美妙高效的工作,而你们是用自己的「不便」来换其他人的「方便」。

数字世界会给所有人带来便利,这本身就是个误解,当我们用滴滴叫到一辆车的时候,脑子里不会想到背后有多少工程师彻夜加班改代码的。

这一年,我们在知乎上一个杠精云集的问题下,一本正经地回答了「我们怎么看待BIM骗子」,把前边的漫画、数据为他人服务的观点都写在了回答下面。

当我们看透「数据并不是让所有人效率提高」这件事的时候,并不是在讲坏话,而是陈述一个事实。

我们尊重每一个传统行业工程师对新工作方式的抱怨,更尊重他们认为「设计出图才是工程师的本分」这样的观点。

我们讲述的是传统工作之外的新工作,它们在其他行业早已出现多年,只不过我们还不习惯。

这样的工作,要么被强加在设计师身上,要么有本来无缘进入建筑业的人抢着接盘。

我们聊到「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逻辑,既不为取悦你,也不为恶心你」,也说到这样一句话:「你的任何观点,都压抑不了系统里其他人养家糊口的欲望。

这几年,BIM从设计起步,从施工爆开所有的利益和缺陷,最终在业主的手里回归正途。

当万达使用BIM的时候,它并没有宣扬BIM的五大特性;当万达建设平台的时候,它也没有宣扬平台的数据价值。业主把行业下游捧在掌心的宝贝玩意都内化到它更宏大的计划里。

当我们把希望甲方爸爸买单的数字技术好不容易推广到他们手里的时候,发现转眼之间他们已经打来了电话:

你的项目有一个工长,三个星期没填数字工作日志了,怎么回事?

顶层设计者不会把技术堆砌到一起拿出去炫耀,技术只是他们需要的时候拿来用的工具。

这是今年我们参加新加坡YII(纵览基础设施)大会的感受。

Ayesha Khanna在演讲中说:我们建设平台,不应是买一台起重机,零件都是黑盒子,然后开着它去挖土;而是应该建设一个菜市场,不同的开发者和使用者通过这个市场来解决各自的诉求。

这一次总览基础设施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低调凶猛研发投资的Bentley这几年的进化,以及它和自己用户的羁绊关系。

尽管有很多人在科普,BIM不等于Revit,但无论是软件成本还是学习成本都在那摆着,人们很难迈过那条软件的鸿沟。

这也是我们在2019年花了几期内容让大家了解Bentley的原因,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买它,但至少人们应该知道,非要用Revit去建一套桥梁道路的模型,麻烦真的是自找的。

比起一家软件公司,我们更关注的是一个行业圈子的发展。新加坡大会的几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基础设施行业的工程师,不夸张的说,他们和工民建行业的BIMer完全活在不同的生态里。

工民建行业的很多问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这并不是说他们活得更好,只是他们已经越过了一些克服困难的过程,而这些过程是非常值得其他行业参考的。

2015年到2017年,实景建模像VR一样进入建筑业,然后迅速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漂亮玩具。

但在2019年,我们看到了实景建模在项目中越来越实际的应用,倾斜摄影不再仅仅是助攻位,很多大型基建项目和改造项目不可能手工建模,高精度的扫描数据进入了BIM领域,甚至在一些场景拿下C位。

这一年我们走访了雄安,一位老领导和我们讲了它的特殊性:

这是一座从零建起的数字城市,每一个建筑都在出生前被赋予了数字化的可能性。

当我们问到雄安模式能否推广时,他说:推广的工作肯定有人去做,但绝大多数的城市既不可能拆了重建,也没人去给每一个房子建模。

我们既需要天上飞的无人机,也需要地下跑的扫描仪。

「第三方翻模必死」,这句话从2017年争到了2019年,我们既看到了有些地方预言的应验,也看到有些人依然活得不错。

把BIM纹在背上、决定要做10年BIM的王起航在一次酒局上和我们说,今年我的业绩做得不错,下半年想做点公益事业,正在联系设计院和狗粮公司。

对他们来说,建模还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只不过甲方的需求更明确、标准更严格,但只要按照这些需求把模型建好,活还是有不少的。

「不是老早就有人说,设计和施工普及了BIM,就没第三方的事了吗?」当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

对呀?可你看普及了吗?这不天天还掐架呢嘛。

无论对行业怎么观察,我们的眼睛最终都会落到人身上。

这一年,我们看到了迷茫的人、焦虑的人、奋斗的人、吵架的人、骗人的人、被骗的人、满怀希望的人和眼神黯淡的人。

撒切尔夫人说:根本没有社会,只有作为个人的男人、女人和他们的家庭。

我们的行业继续走在「去人化」的道路上,只不过这条道路需要由人来修葺。

这一年我们写下的争议最大的文章就是这篇《小米加步枪》,在我们讲述被采访者关于数据的探索时,有人说是软文、有人说误导新人。

中国的BIM还远没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我们这一次的观察,是行业里的那些年轻人。

我问起他们为什么要请假熬夜做这件事,他们的回答是:我在工作中很迷茫,我需要寻找意义。

当人们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来教训这些年轻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放弃时,他们不辩解也不理会,因为批评者从来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我的意义是什么。

而最终让我们写下这个故事的,是每个参与者找寻意义的过程,他们不选择坐在键盘前咒骂抱怨,这点值得尊敬。

年底的时候,我们写下了《BIM的中年危机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我们谈到,管理者和执行者之间最大的鸿沟,在于他们焦虑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结婚生子的上一辈关心的是「别出错」,孑然一身的新一代关心的是「有价值」。

有人说:「别跟我谈什么意义,钱给够了比什么都有意义」。

话是没错,这不钱没给够嘛。

今年我们做了一个Power BI可视化数据分析教程,大家很喜欢,这个课的微信群也是所有课程群里讨论最热烈的。

有一位小伙伴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琢磨各种软件配合,最终目的就是用Power BI实现手机端数据采集,后台数据看板自动更新。

我们和他说:不用费劲琢磨,微软官方提供这个服务,你们公司想实现买企业版就可以了,每月10美金不贵。

他说:不行,领导不会给批的。

我们在今年写下了一篇文章,就叫《穷困者联盟》,封面图上,一群盖世英雄身穿大花袄,一心想要拯救世界。

这像极了2019年超过半数的企业基层的技术探索者。

在《BIM的中年危机》这篇文章的最后——也是这一场演讲的最后——我们转了个身,不再向粉丝说话,而是站在他们的身边,向企业说话。

希望更多希望推动数字化的企业,在技术和资本之外,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

在他们眼里尚有光芒的时候,看到他们的存在。

2020年,新的画卷即将展开,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它。

《百年孤独》开篇中有一句话:那时,世界太新,很多东西都没有名字,要提到时得用手指来指指点点。

这个世界太新,我们还在指指点点,有时候,还要靠别人的手来指指点点。希望我们都能放下傲慢,在这个很多东西都没有名字的时代保留谦卑。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PPT源文件在公众号对话界面回复关键词:主观报告

今天的内容是一份「主观报告」,下周五晚我们会发布2019年的一些「客观报告」,来自我们获取的一些真实数据,BIMBOX将首次以直播的方式给大家呈现,敬请关注哦。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24张图 | 建筑新科技发展年度主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