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BIMBOX,我是老孙。
之前我们推送了一篇内容《没人会告诉你,BIM从业者未来的路》,内容是我们和王君峰老师的一次对话,我们聊到了他的创业经历、BIM的瓶颈期、实施BIM的阻力、以及他的方法论。
这次对话的内容并没有结束,今天我们继续把后半部分的对话分享给你,最后也会通过NASA的两件事,谈谈我们自己的思考。
蓝色部分是老孙的问题与探讨,正文是王君峰老师的思考与分享。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有些大学已经开始了BIM相关一些课程和教育,但其实离我们的实用型人才培育还是不够的,也就造成了你去找这样的人才会比较难。
目前大多数人做的都还是很多最基础的工作,怎么去让从事基础工作的人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合理的评价,这是个问题。设计院有人会说BIM人员就是建模的,从评价和对比上,就会让人觉得好像比别人矮了半头。
因为在企业内部BIM毕竟不是主营,没有人会特别的关注BIM,职业通道该怎么走,没有一个好的说法。
其实我们可以把BIM工作定义成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一部分,这样去定义BIM的人才。
另外一个是BIM的价格问题。
BIM行业的特性和它的技术特征,很难让我们去直接量化,有的项目看到的永远是支出,好像就拿到模型,拿到了动画,很多人对于BIM本身的了解其实是不够的,甚至连BIM代表什么可能都还不知道。
我之前就遇到过房地产开发商,他说:「我最近签了很多跟BIM相关的单子,我也不知道是干嘛的」,他不知道能帮他带来什么。
他就对价格最懂,知道这个值十块,那个值五块,而且不管是十块还是五块对他来说都是冒险,那就导致了是价低者得,支出的风险最小。
这好比像当年手机刚刚起来的时候,山寨手机从199、299、399、599,性能都非常好,40天超长待机,四个喇叭在响,甚至是四卡四待等等,那你看四卡四待肯定比双卡双待要好。
做BIM的人要对BIM本身能够形成相对客观的、正确的认知和评价的模式,当能够去量化到投入了一块钱,能省两块钱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变成完全不需要争议的事了。
但是我们目前量化不了,我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量化不了这些,所以还是需要靠人来推进。
我相信将来就像设计院一样,留下的都是合格的BIM供应商,大家选择什么样适合我的企业,配合起来会更加的顺畅,能帮助我们高效率的解决问题,在今天还比较乱的前提下,连模型质量好与坏都还很难去把握的时候,用户肯定要考虑的就会多一些。
站在专业诉求的角度上去评判BIM的工具或者BIM软件,会有一些问题。
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的专业太复杂了!」。
大家都是站在自己专业本身的角度去思考的,其实是用比较局限的诉求去评价宏观的事。
层次稍微再抬高一点的话,把它做成信息化的底层数据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的指标就是数据的通用性,如何去跟行业内部接口。我们应该站在数据的层面、信息交换的层面来更多的思考。
常用的一些工具,其实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些格局,但是这并不代表是最终的定论,因为我们的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些新的工具会出现的。
轻量化的平台应该叫应用数据的信息化再利用。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实际上关心的是结果和信息的流转,我个人有几点看法:
第一,数据转换是否完整,我们毕竟要面临着从重量型的原始基本数据转换成轻量化的数据,要考虑数据格式转换的正确率。
第二,数据轻量化的优化程度,在iPad上或者在手机端能不能流畅的给显示出来。
第三个,轻量化之后的这些数据再和其他编程的接口是不是足够丰富,能随时去调用它,一定要把轻量化数据做成流转过程当中随时跟接口调用的,它才会发挥BIM在管理当中的意义。
找到能够兼容更多数据格式的平台肯定是更好的,至少在企业里边最常用数据格式一定要支持的非常好才行。
中国有句古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一关要突破的一定是怎么先把BIM的基本模型和信息规范化的建立起来,熟练掌握之后,就是如何让它变得更符合规则,你会带领很多人一起去完成这样项目,BIM的要求也自然就来了。
你要有很好的总结,有了基础之后要去思考,站在行业应用的角度去思考,BIM这样的特性和我的工程过程当中,哪些环节会比较匹配比较吻合。
很多时候都是施工单位或者是甲方提了一些要求,再去帮他们实现,但是真正作为从业者来说,我希望是把这个过程给反过来,了解客户要做什么事,又特别了解BIM本身有什么特性,就知道通过这种技术能帮助客户提出新的方法来。
再下一步你就要去了解行业里的管理流程和上下游关系,去理解一些信息化的语言和我们当前行业的集成关系,把静态BIM模型里的信息,变成可以上下游联动的,在这个流程上要有一些概念和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把它从专业上升到行业,从这个行业变成一个终身可以从事的事业。
我已经做了有十几年了,反过来看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当把目光放在行业领域里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工程行业里面信息化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比如我们都参加过很多的观摩会,里面给的就是BIM模型加管理平台,就是解决他信息化平台的问题,但是这个平台跟他的整个业务的关联度有多高,这是存疑的。
从业者得去认真思考背后的问题,而不是只能表面看他有平台,他做了BIM,而是要去思考一下他做这个平台对他的哪些环节有提升,他的不足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去改进它。
我觉得到这个程度,BIM就开始进入到良性的状态了,我们从业人员就可以说是专业了。
BIM也一样,它是工程里边的一项技术手段,不是为了BIM而BIM的,既然它是植根于工程的,那么它最终还是得回到工程的流程里面,去解决工程的技术问题、协调的问题。
另外,BIM先天就具有信息化的基因,它也一定会在带来信息化上的变革。其实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平台就是信息化变革的一种体现。
但是我们还得去反过来思考企业为什么要去做信息化?
信息化的目的实际上还是要去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我们还在专门为了研究BIM技术而研究的时候,可能它相对就会孤立,当它回到工程的流程当中去,就会变成日常通行的一种模式,它一定会带着很多行业特征和行业的身份来参与到这样的过程。
我们今天提BIM+,其实也是把BIM的元素融入到生产和工作流程当中去,我们想让它具有生命力的话,它绝不会是孤立存在在那里的,它一定有触角,一定是跟主营业务发生连接关系之后,它的生命力才会旺盛,否则就会昙花一现。
比如说三年前比较火的是VR或者3D打印,但今天听不到太多声音了,其实原因就在于,如果不把这些技术在行业内部去找到落脚点的话,它永远会飘的空中。
今天我们还大力的提倡三维设计,如果某一天做到像有些设计院一样,能够做成像日常生产工具一样,大家不再去思考是三维做的还是CAD做的,那个时候人们的关注点就不是讨论它的新与旧,而是讨论它如何更高效率的组织生产,我相信未来是一定会走到这样的一条路上的。
BIMBOX思考时刻:
和王老师的这次对话,让我们想到关于NASA(美国国家航天局)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
2004年,NASA的X-43A飞机首度试飞成功,成为全球爆炸新闻,多家报纸称赞道:
从莱特兄弟的每小时7英里到X-43A的7马赫,这是100年来技术的大步跨越。
而藏在这个光鲜故事背后的真实情况是:从1959年开始,美国的老式轰炸机B-52每隔几个星期就会从加州起飞,机翼下面挂着当时的太空飞机:X-15。B-52即将抵达高空时,X-15再启动火箭发动机,以6.7马赫的速度飞向大气层边缘。
2004年把登上全球新闻头版的X-43A送上高空的,依旧是最老式的B-52轰炸机,X-43A在天上真正飞行的时间只有10秒,速度比X-15太空飞机只快了0.3马赫。
不仅如此,X-43A使用的关键技术——超音速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最早是使用在英国「警犬」防空导弹上的,它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所以说,严肃的新闻报道应该这么讲:
2004年,我们用上世纪50年的飞机,发射了装载着上世纪50年代发动机的新飞机,速度比上世纪60年代的太空飞机快了一点点。
新闻报道当然不会这么说,从每小时7英里到7马赫的大步跨越,这样的故事人们才喜欢听嘛。
技术的发展必须是连续的、在每个时间点都可以被(凑合地)使用的,这世界上不存在颠覆性的跨越,你必须分清楚哪些东西是讲给普通人听个热闹的故事,哪些是在行业里工作日常面对的真实情况。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思考。
第二件事:
1970年,非洲的一名修女玛丽·尤肯达给NASA写了一封信,信里说:
地球上还有那么多孩子在忍饥挨饿,美国为什么要耗费数十亿美元把一个人送到宇宙里去?
NASA的一名科学家恩斯特·施图林格给这位善良的修女回信,信中说:
我要向你以及和你一样的勇敢修女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你们将毕生精力献身于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我想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400年前一个德国小镇上有一位仁慈的伯爵,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救济穷苦的百姓。
后来有一天,人们发现伯爵把很多钱花在一个奇怪的男人身上,那个男人每天呆在家里摆弄着玻璃和镜片,而后将镜片安装到镜筒上,利用这种装置观察非常微小的物体。人们认为这个怪人是在研究一些没用的东西,伯爵在他身上浪费了太多钱,都感到很愤怒。
伯爵说,我会继续救济你们,但也会留下一部分资金来支持他。后来的事实证明伯爵是对的,这个怪人最后研制出我们现在熟知的显微镜。它的问世帮助人类消除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瘟疫以及其他很多种接触性传染病。
这个故事和美国目前的状况很相似。
现在美国的预算有很多花在医疗、教育和福利上,也有大概1.6%的预算划拨给太空计划,而你的来信中提到的援助资金,是在另外的预算中。
你如果问我,我个人是否赞同政府采取更多的援助措施,我的答案无疑是「赞同」。
不过,我们不会为了实施这样的援助项目而停止火星探索计划。我和我的很多同伴仍然坚信前往月球、火星以及其他行星,是一种在当下值得进行的冒险,我甚至认为这项探索计划与其他很多援助计划相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严峻问题。
比如,改进粮食生产的最理想工具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面积巨大的陆地区域进行研究,观测大量土壤、降雨情况的因素,再将数据传给地面站。即使一颗最为简单的地球卫星也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粮食产出。
这还只是发展航天技术最直接的结果,实际上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过程中,我们掌握的新知识同样也可用于研发在地球上使用的技术。
太空探索计划每年孕育出大约1000项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随后进入民用领域,帮助我们研制出性能更卓越的农场设备、无线电设备、通讯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
这就像是一个催化剂,催化出连锁反应。
如果我们希望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我们就需要研发各种新技术,也需要更多年轻人把科学研究当做毕生的事业,而这些新技术一开始一定是为了某个更崇高的目标存在的。
我们实施的太空探索计划虽然让我们远离地球,将目光投向月球、太阳、其他行星和恒星,但太空科学家最关注的仍旧是我们的地球。
随信寄出的照片是由阿波罗8号宇航员在环绕月球飞行时拍摄的,展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它让我们意识到地球是怎样一颗美丽又孤独的岛屿。
在这幅照片第一次对外公布之后,号召人们警惕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问题和挑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例如污染、饥荒、贫困、粮食生产、水资源管理和人口过度增长。
太空探索孕育出一系列新技术,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
最后献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永远祝福你和你的孩子们。
您诚挚的
恩斯特·施图林格
1970年5月6日
第一次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心中的某根弦被拨动了。
我们总是抱怨:当下还有那么多烂事没有解决,你跟我谈什么未来?
但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人负责解决当下的烂事,也会有一些人负责展望未来。世界不会、也不应该由所有人共同把当下问题解决掉,再一起走向下一步。
修女和NASA的工程师同样高尚,只是他们的分工不同。
鄙视链何必存在,不如彼此祝福。
非洲圣人阿尔贝特·施韦泽说过一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这句话送给所有心怀未来的开拓者们。
文章里恩斯特·施图林格给修女的回信很长,我们做了删减,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NASA」看这封信的原文。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我们下次再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