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BIMBOX。
最近,关于BIM大家争论得越来越凶,总会有人问我们这样的问题:
➤ 怎么看待目前BIM的市场?
➤ BIM骗子们是怎么骗人的的?
➤ BIM十几年了,如果够先进,怎么还没取代传统设计?
➤ BIM十几年了,如果是骗局,怎么还没黄呢?
这些问题真的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所以我们直到今天才说一说想法。
做一个行业媒体,我们所幸能听到更多人的故事和观点。把这些故事和观点拼凑到一起,整片森林大概的样子浮现在眼前,我们把看到的东西叫做「建筑信息化行业生态」。
今天,我们把这个「生态」是怎么来的,现状是什么样,未来可能会怎么演化,讲述给你,无论你是新技术的反对者、迷茫的从业者、希望抓住机遇的创业者、还是一名普通的看客,都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有态度、有深度的洞察与思考。
我们先用轻松点的方式,从「争议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开始吧。
看到这儿,剧情和登场人物你一定很熟悉。
很多设计师都面临着这样的烦恼:
➤ 干的活儿变多了,挣的钱却没有增加;
➤ 学了多年的本事主要是为了设计出图,而BIM在出图这件事上到底能帮多大忙呢?
➤ 至于行业的信息化,那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 说归到底,用BIM来出图,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先别着急下结论,我们的故事还没完。
好了,萌萌哒的漫画就扯到这儿,下面我们来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接下来要谈的三个观点,或许是你在这场争论中没听过的。
1.
抓不住「坏人」的系统
我们先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
截止到目前,我们在漫画里给你展现了六张面孔。
首先是设计交图的设计师兔子小姐,照图干活的施工方海鸥先生,和收房给钱的甲方仓鼠先生(当然,为了简化关系把事儿说清,我们在这里略去了造价、监理等角色)。
传统建筑业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达成了平衡。
可近些年在很多地方,这种平衡被打破了,有两位玩家相继入场,宣扬BIM理念和研发软件的蘑菇女士、还有从事第三方咨询工作的小花先生。
建筑行业的总资金池并没有因为BIM的进入而增加,所以很显然,新入局的玩家,一定从老玩家手上分了一杯羹。
原有系统的平衡打破之后,一个新的系统又在逐渐形成。
我们来看看,一个系统有什么特征。
➤ 第一,系统由不同的元素组成,每个元素各自目的不同、互相的关系也不同,但都能在系统里找到生存的空间。
➤ 第二,一个完整的系统会有一个整体的发展目标。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系统中几乎每个人的小目标,都和系统的大目标不一致。一个公司的整体目标可能是占领市场,而公司里每个人的目标,可能是升迁、多放假、或者是涨工资。
漫画里,以前三人的系统,整体目标是把房子建出来;加入了新角色的新系统,整体目标是不仅要把房子盖出来,还要把建筑业信息化搞起来。
但无论老系统还是新系统,其中的每个角色的利益诉求都不一样,这些诉求混杂在一起,才决定整个系统往哪走。
要解决系统问题,就不能用线性思维。
所谓线性思维,就是找简单明了的因果关系,找到原因,直接单点解决。
➤ 1967年,罗马尼亚政府就干了这么一件蠢事。当时罗马尼亚的人口出生率很低,政府就想,影响出生率的直接原因不就是避孕和堕胎嘛,然后就真的出台了直截了当的政策:禁止售卖避孕药品、禁止堕胎手术。
结果怎样呢?
不仅人口出生率没提升,反倒催生了大量的地下非法堕胎,孕妇死亡率大幅上升。还有很多人生下孩子就抛弃了,孤儿院里挤满了儿童。
这是因为当时人民的利益诉求与政府的大目标不一致,人们因为贫困而不愿意生孩子,一刀切政策是无效的。女性宁可冒生命危险、抛弃骨肉,也不愿意响应政府的政策。
➤ 中国足协也干过线性思维的事:他们认为中国足球踢不好是因为青年队员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于是规定中超联赛每个球队至少要有两个20岁以下的球员上场。
可是「培养青年球员」这个大目标和每个球队「获取胜利」的小目标也是不一致的,于是每个球队都在开场时派两名青年球员上场,然后迅速换下来。
要知道一场比赛只能换三个人,球队宁可牺牲两个换人名额,也要保住胜利,才不管给你培养青年呢。
所以,政策强推BIM,见效很慢;另一方面,很多人喊着「打倒BIM」,见效也很慢。这些都是线性思维下的解决方案。
线性思维的人认为系统有问题,一定是有坏人,把坏人赶跑,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尽管这让很多人不爽——系统是允许「坏人」存在的。
漫画里蘑菇女士对兔子小姐最初的承诺——「简单高效的出图」,可以说从来没有实现过,站在兔子小姐的视角,你们宣扬BIM的,真的就是一帮骗子。
而在宣扬BIM的人眼里,传统行业的人顽固不化,导致建筑业这么落后,他们才是该被淘汰的「坏人」。
可是系统对「谁是坏人」这件事是无感的。系统既没有感情、也不讲道理,它从不因损害部分人的利益而淘汰另一些人,它只是机械地向前演化——或是成长,或是瓦解。
等等,我们说到新系统的时候,还有一个角色没有说,漫画中最后出现的神秘买家熊熊老大是谁?
2.
商品变了——少数人知道的新买卖
在一个微信群里,我们看到一位老朋友说:现在搞BIM的有资格和能力画施工图的人有多少?
在漫画里,兔子小姐和海欧先生看着其他人热火朝天的讨论行业信息化,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大家讨论的还是出图和施工这件事吗?
我们先来回答漫画里熊老大到底是谁。在真实的行业里,我们看到了两个隐藏的「玩家」也加入了游戏。
➤ 第一个是需要数据的公司。
单条数据在你我手里不值一分钱,但很多数据收集到一起,就可以赚钱。
数据赚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巧达数据公司,靠在智联等网站爬取简历数据,把2.2亿份个人数据做成服务,卖给需要监视员工跳槽的公司,2017年营收4亿元。不过目前这家公司因为非法获取数据被查封了。
合法获取数据的公司就更多了,我们每天接触的几乎所有网站和APP,都在靠数据获利。
如果你知道这一点,再去看这些公司发布会,就会觉得特别有意思:
他们既想让投资人看到自己的数据量很大、很值钱,在用户面前又很腼腆,尽量不谈这些数据是以什么成本收集来的。
如果用户知道你靠数据赚了这么多钱,哪怕数据在他们个人手里分文不值,作为数据的贡献方,难免会心里不平衡。这个就叫「数据权」。
➤ 第二个是政府。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To B和To C,还有很多公司的业务是To G的。
响应政府的号召,帮助政府实现管理目的,然后从政府拿钱、拿课题费、拿项目。注意这里说的可不是灰色交易,是公开招标的数字化管理需求。
数字化城市的先行者是英国,计划的名字叫Digital Built Britain(数字建造不列颠),在中国的深圳、雄安新区,也都出台了CIM相关政策和招标办法。
政府不需要靠数据赚钱,但需要花钱买来数据来进行治理。这一点,我们国家是绝不会落后的。
漫画里收购数据的熊熊老大,代表的就是这两个角色。
我们今年看到了几家这样的公司:
➤ 有的是生于行业外,趟平了靠数据盈利的路,现在想进入建筑业,用建筑数据服务金融等业务,比如平安旗下的平安城科;
➤ 有的是生于建筑业,拥抱大数据,靠算法推动产品迭代,再把产品卖给用户,比如用人工智能做方案设计的小库公司;
➤ 当然也有专门打造平台,收集数据,直接为政府提供To G服务的公司。
无论哪家公司,和我们沟通的时候,谈论的焦点都是BIM。
这并不是因为,在数据和建筑之间搭建桥梁,BIM是最好的选择。而是因为,BIM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这几件事都刚刚起步,很难。
难在哪里?平台可以投资建,工具可以花钱开发,可海量的数据从哪里来?
直接花钱买吗?不一定,人们使用淘宝,消费记录数据是免费给了阿里巴巴的,这是用「功能」换数据。
但如果人们不愿意免费给,那就真得花钱了。我们在文章《信息麦田里的数据农民》里(文末有链接)说到,人脸识别数据,200块钱一个人;图片标记数据,6毛钱一个。
无论怎么说,这么个情况正在悄然成型:市场需要设计师和施工方交付的,不再是一份图纸、一个盖好的建筑、甚至压根不是一个模型。数据,是这个市场的新需求。
而新的需求还没形成新的交易模式。
靠功能换数据?软件功能还不够好,甚至很多功能都落不了地。直接花钱买?用BIM生产数据的人可没比用CAD生产图纸的人挣到更多钱。
还没成熟的市场,就有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一定会出现骗子。谁能骗谁,取决于对数据这件新商品价值认知的不对等。
那未来可能怎么样呢?工具发展得更好用?有人直接花钱买数据?出现脱离于建造的数据收集者?或者数字建造这件事以失败告终?
没人能知道。
回到第一个观点,新的数据市场也是一个系统,系统里每个人的目的都不是「数字建造中国」,而是获利。
我们只知道,市场在悄然发生变化,现在建筑业里,至少有几十万养家糊口的人,正坐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职位上。
而如果你把视角依然停留在「图纸」这个交付物上,会有很多东西看不到。
漫画中一直困扰兔子小姐的问题是:BIM到底能不能提高出图效率?能不能产生实际价值?这取决于系统里有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做这件事。
有人正在做,也有人正在骗,来往皆为利,和政策强推不强推,没有一毛钱关系。
3.
到底什么是「价值」?
广告行业有个「戛纳广告节」,相当于广告界的奥斯卡。
每年都会与很多公司去争夺这个荣誉,这个奖评选的可不是最能帮广告主宣传的广告,而是那些最有创意的广告。
泰国人在广告创意方面很出名,第三届亚太广告节上,泰国人一口气拿了三金二银七铜,亚洲第一。
很多人就有点看不惯了:你们做广告的,本职工作不是为广告主服务吗?广告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品牌宣传效果上吗?
可是广告业这么发达的泰国,却没有几个广为人知的本土品牌。反倒是好多人看完了泰国广告,觉得创意很棒,可就是记不住它宣传的是什么品牌。
广告创意这么没价值,怎么还去厚颜无耻的搞什么广告节呢?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还会有企业出钱养活这些人呢?
尤德考斯基在《不充分均衡》这本书里,对于那些看起来没价值的东西打了个比喻:
现在有人建了一个魔法塔,进入这个塔对你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一旦进去你必须呆满四年,还得交一笔钱才能进。
但这个魔法塔能识别人,只有智商超过100,并且具有一定意志品质的人才能进去。
你会进入这个塔吗?
你肯定觉得,我傻啊,肯定不进。
别着急,想想雇主会怎么看待这个魔法塔:他会守在塔门口,优先雇佣从塔里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证明了自己的智商和品质。也许没进入塔的人也有更好的智商和品质,但他们没法证明。
进入魔法塔,实际上是给别人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愿意浪费四年时间,来证明我拥有足够的智商和品质。
有这个信号的人越多,对没有的人就越不利。人们宁可做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事,也要发出信号。
前提是,无论是信号的发送方还是接收方,都相信这个魔法塔的测试是绝对准确的。
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广告业——有钱的雇主明知道很亏,也要花钱去雇那些在广告节上获奖的公司,它们在向市场发送一个信号:我有实力在这样的广告公司上花钱。这个信号本身就是价值。
北京有一家建筑公司,每年在软件商花的钱上千万,基本上从来没靠设计回本。
你可能会说:这公司不是活活被骗了吗?
但这家公司在政府能拿到很多项目,政府呼吁什么,他们就大力做什么,这是在发送一个信号:我们和国家最前沿的方针政策是一致的,哪怕要承担经济损失。
一位朋友聊到这件事的时候和我说,好多人说这老板傻,谁傻还真不一定呢。这事儿能不能回本,你还真别觉得自己比一个集团老板更精明。
我们泡在建筑业的生产环节里,习惯性觉得那些能带来生产力的东西才有价值,可看看身边,名牌包包、最新款iphone、或是一辆豪车,都不提供生产力,它们的价值是给别人发送信号:我买得起。
有的东西在一些人的视角里看没有价值,换一群人就有价值,区别在于,谁把控着信号的收发渠道。
再说白一点,有的公司,就是能靠花钱用BIM,拿到更多的项目。重要的不是用BIM能不能为员工提高效率,而是「我用得起」这个信号。
在他们手中,BIM该叫做建筑信号模型。
4.
总结:我能做什么?
今天我们用一篇漫画描述了行业的基本现状,又用一篇文字聊到了三个观点:用系统思维看待行业、商品从图纸变化成数据的端倪、以及更广义的价值定义。
漫画只是极其简单的抽象,真实的世界,比漫画可复杂多了。
在真实世界里,还有着对BIM很满意的设计师、努力开发好工具的商人、从工程转行创业的青年、对数字化完全不感兴趣的工程师、愤怒的失业者、迷茫的翻模员,等等等等。当然,也有大量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骗子。
这些人不同的诉求,组成了更加复杂的系统。
我们不是说,只要是个系统,就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能长存。我们说的是这个系统的客观存在性,任何系统都有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也许比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还要长。
而我们对你的建议是:在客观存在的系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
➤ 如果你对BIM感兴趣,又恰好身在一个欢迎BIM的公司,就努力把它学好用好,用它目前有限的功能尽可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 如果你相信建筑业数字化是未来,可以去尝试兼修一下信息和数据的知识,为将来做一些准备,并随时关注系统的演化;
➤ 如果你鄙视现有的工具,向前一步有Python,退后一步有CAD;
➤ 如果你很讨厌BIM,公司在强推,你又得不到相应的收入,那就和领导提出要求,实在不行,也有大量对BIM无感的公司可以去;
➤ 如果你遇到了BIM骗子,就努力成为信息不对称的有利一方,想清楚哪些承诺不可能兑现,认清骗子的花招,永久远离他们;当别人问起你的时候,有理有据地给出建议。
我们唯独不建议的,是浪费精力去质疑整个世界的合理性,去讨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
世界有自己的运转方式,它既不是为了取悦你,也不是为了跟你作对。
世界上也从来没有「合理」的系统,因为「理」在每个人的利益面前都不值一提。
你的任何观点,都压抑不了系统里其他人养家糊口的生存欲望。
既然行业的未来只能靠演化,没人能设计,你能做的只有观察,思考,在每一个对的时刻,选择自己的位置,别拿余生去赌,也别浪费时间去骂。
所谓挣着几千块钱,就别操心几个亿的大未来。
正如约翰凯恩斯在《货币改革论》里说的:
对当前事物来说,「长远」是个误导性的指导。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END]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