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BIMBOX的特别节目。
最近,我们找到了几位不同企业里的人,有做设计的、做施工的、做甲方的、做咨询的,也有高校老师,分别向他们提出了几个问题,询问他们怎样入行、工作近况、对BIM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这几位也是业内叫得出名字的大咖级人物了,我们把他们叫到一起做这个专访,目的就是给你呈现一个更真实的BIM生态。这几位BOX的小伙伴分别是:
下面是他们的专访视频,让我们领略一下几位大咖的风采吧。
http://v.qq.com/x/page/b0879f78dmx.html
你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我目前在一家咨询公司,主要负责市场工作。说概念比较多,具体干活不太多。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我在设计院,我们成立了专门的BIM中心,我现在是这个部门的主任。现在做标准建设,也研究一些插件和平台的研发。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以前在第三方公司,后来到了设计院,现在在做甲方,配合技术部门的工作。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我是一家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BIM实施,指导施工。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从事第三方咨询,已经做了四年了。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也会涉及到一些BIM的设计和协同工作。
大学老师谢晓宇:
我在一所大学做老师,目前我们也专门开设了BIM课程,平时做课题研究,也带学生学习。
怎样进入BIM领域的?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以前从事工程材料销售,涉及一些设计辅助工作,后来被现在的领导说服,来帮他一起做市场。觉得国家的政策比较多,市场推广容易一些。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最早的时候在院里把这个技术搬到设计工作上,主要是自己觉得有意思,三维设计嘛,挺酷的。后来取得了一些成绩,正好赶上院里改革,加了这个部门,我就自然而然上了这个职位了。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上学的时候听了一堂课,当时觉得这东西太神奇了,正好赶上找工作,比较难,就入行了。
前几年挺苦的,赶鸭子上架,下现场,人家懂的自己不懂,还得假装什么都懂,当时老板也比较能吹,吹完了我们就得办事。
后来到设计院搞了几年,也算有点成绩,机缘巧合就来甲方了。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公司想成立一个部门,我之前对这个挺感兴趣的,就主动请愿了。当时还是想给公司带来一些价值吧,也提升一下自己。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当时就觉得好玩,有意思,也觉得是行业的未来,跟着老板干了几年,觉得西南是个市场,老板没精力搞,我就自己来了。
第一个生意就挣了两千块钱,还没有大学时候卖东西挣得多,不过也很开心。慢慢一点点接更大的项目,口碑也做起来,就在这边安家落户了。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不算进入吧,BIM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我大部分时间思考的还是建筑本身。它主要帮助我表达想法。
大学老师谢晓宇:
当时正好有一个校企合作,后来引进这个技术,学校也很支持,建了机房,买了软件,我就开始负责这个事。
也是缘分吧。
你的工作现状怎么样?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有一些项目很难接受我们。可能交流的机会都不给,就是不需要。更难听的话也有,也被人赶出来过。
所以现在好多都是人家有需求,找上门来的,我们就踏踏实实把服务做好,不画大饼,解决问题为主吧。
也有一些长期的合同,人家有项目就交给我们来做,商务方面不需要考虑太多,现在很少吃吃喝喝了。
追钱比较难吧,尤其是施工项目,也没办法,人家拿钱也慢。
再有就是缺人,越基础的项目越缺人,招人不好招。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加班倒是少一些了,主要因为画图的事做得少了。
有时候觉得特别焦虑,公司一直在往我们这个部门给钱,给得我都有点慌了。我想尽快出成绩,也怕走得慢了,被别的公司超过去,跟不上了。
做建模比不上第三方的公司,做研发也比不上软件公司,所以好多时候都是在焦虑,是去做项目,还是搞研发。
其他部门的同事倒是挺尊重我们的,就是大家都忙起来,交流的没那么多。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人家一聊起来就说甲方爸爸好,舒服,自由,哪有那么好的事啊,也就是开会的时候硬气点,平时大家都一样,也挺累的,出了问题还得兜着。
催设计的时候挺不忍心的,自己当年也被催,不过没办法,项目不能等,我不催你,我就得倒霉。
我们现在把模型和数据都放到平台里,统一管理。现在和技术部门配合,有时候初心是想解决好问题的,但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时间和你配合,大家都太忙了。
所以现在想的挺简单的,这就是一份工作,我把它做好,该帮忙的时候帮忙,别人用不用我的成果,我不强求。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有点迷茫。
主要是我的好多工作会比实际项目慢一拍,模型还没做完,项目就快做完了。
领导想多要一些亮点,但是我们的预算又很有限。 有时候明明我发现问题了,但是现场真的没有时间按我的思路来改。
有时候觉得自己做的事没有太大价值,没法用产值来衡量。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我主要做市场开拓,项目紧的时候也扑上去干活。
现在外包的市场比较杂,多少钱的价格都有人做,有时候客户找了个便宜的,干一半,干不下去了,就说这技术不行,谁再去都不行了,我们对这种情况很焦虑。
比较好做的是确实知道它价值边界在哪的客户,人家不会说买这个服务就上天了,解决多少问题,满足什么标准,人家都很清楚,这种项目我们最喜欢,哪怕就是个建模,我按你的要求把它建好,大家合作也很愉快。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加班挺多的,项目上改动太多,我们不敢前期就上BIM,一开始还是用传统软件快速设计,差不多进入正式深化设计了,再用BIM来做。
我觉得一方面是确实在这个阶段,很多问题单凭脑子是不够用的,得让软件帮你发现问题,帮你收集数据,帮你出准确的图。
另一方面,BIM带来的协作效率是很明显的,以前都是各干各的,现在大家能在一个环境里对话,开会的效率也快很多。
不过现在只限我们内部,如果施工单位和甲方愿意加入到协作里,效率就更高了,不过挺难的,我们着急的时候,人家还喝茶呢,等人家着急了,我们都累趴下了。
大学老师谢晓宇:
主要做一些理论研究,也带学生一起做课题,有时候外面有一些项目,能实现一些创收,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我们也很欢迎。
比较难的地方就是觉得学校的氛围有点慢,外面都在飞速发展,总担心思想跟不上,耽误了学生。
所以自己又当老师,也当学生,一直在加强学习。
后悔做BIM吗?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要说完全不后悔是假的,有一点,嗯。
但是做市场嘛,哪行不难呢,要是人家都求着你做,就不需要我这种人了。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不后悔,我当时的经验是配不上部门负责人的,走这条路也算是弯道超车了,焦虑总比没事做好。
我相信BIM是未来的方向,只不过现在困难比较多。你把它当做工具,那肯定没有CAD简单,但它能带来长期价值,我们也确实在为院里贡献产值了。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不后悔,当年BIM养活了我,也造就了现在的我。我觉得后悔啊吐槽啊挺没意思的,干着不舒坦就换行呗,一边干一边埋怨,自己心情也不好,没必要的。
慢慢来,未来怎么样也左右不了,但现在的工作我蛮喜欢的,这就够了。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有时候会有一点儿吧。被骂的时候会想。
不过真忙起来的时候,觉得在施工,做什么都会被骂的。看看文章会觉得自己做的事,对国家,对行业有好处,就会觉得欣慰一些。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不后悔啊,人家说创业九死一生,我都活下来了,我有什么好抱怨的。
累还是很累的,但是公司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很欣慰。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这个不后悔,一开始效率是低,现在标准有了,样板也有了,出图效率没以前高,可是改图工作是好一些了,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竞争力吧。
偶尔会有一点,觉得当年答应这个事有点自不量力,主要是不希望辜负学生,他们对我的期待很高。
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想继续好好做,学校领导也很支持我,对我们专业的声誉也有好处。
对将来有什么期待?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希望低价竞争能少一点,大家都认真一点,把事做出成绩来,做出价值来,别互相打架,进一行不容易,别把它给毁了。
也希望能多获得一点尊重,有需求就合作,没需求就当交个朋友呗。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希望能有个明确的上升空间,目前我做到这儿可能就到头了,想多一些盼头。
也希望相关的标准能更完善一些,目前我们都是参考英国标准,国内的标准嘛,真的不好用。大家都自己建标准,一人一套,很难说到一起去的。
希望甲方爸爸们能认识到BIM的价值,能多给点银子。
少加班。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希望大家聊那些大未来少一点,多想想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怎么建立协作,怎么储存信息,一点点探索,会有结果的。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希望将来自己走的路能越来越宽,而不是越来越窄。也希望我们落后的施工能向国外多学学经验。最主要的是希望甲方和领导能多给我们一点时间。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希望软件能便宜些。
希望大家能冷静的看待BIM,别吹上天,也别觉得一点价值都没有。
人家觉得有价值,人才不够,找第三方,或者需要培训找我们,我们控制好成本,做好服务,买卖水到渠成,我希望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希望甲方爸爸们能分清楚BIM工作内容,不是一个软件,一个公司全能给你解决的,设计的核心还是做设计,让设计去搞信息化,我觉得有点走偏了。
希望专家们的研究多偏向一些实际的工作,比如怎么让我们的效率更高,让BIM确实能给我们省时间,而不是增加工作量。
大学老师谢晓宇:
希望未来有更多好的企业能走进学校,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学习条件。
也希望社会上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这对学生们的信心很重要。
还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咨询公司市场部长阿依舍:
保持初心,该像个孩子的时候,像个孩子。别把工作不当回事,也别太当回事。
儿童节快乐!
设计院BIM中心主任程天佑:
熬夜伤身体,非熬不可就多锻炼,多陪陪家人。
儿童节快乐!
地产公司信息部门负责人江昕格:
别想太远,挣几千块钱就别操心行业大局,想办法先提高收入,收入高了,自然就没有埋怨了。
希望大家平淡一点,少争吵,大家都不容易。
儿童节快乐!
施工BIM部技术部长白熠然:
多忙也别忘了学习。自己的处境不好,只能说自己还配不上更好的处境。
想换个环境,就提升自己吧。
儿童节快乐!
创业公司CEO陈鹏宇:
怎么都是一场青春,在哪里都是走一程,别辜负自己,也别辜负好年华,趁年轻多学习。
儿童节快乐!
建筑设计师王林熙:
如果你做设计,就把BIM看成设计的工具,你要做施工,就把它看成施工的工具,但别忘了你是做什么的。当然如果你就是做BIM研究,我觉得也是一条路,那你就要专心做,做得比别人专业。
把技术挖深,就不愁没地方去。
儿童节快乐!
大学老师谢晓宇:
常回母校看看,别忘了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希望大家内心平静,生活幸福。
儿童节快乐!
后记 这一期形式仅供娱乐,但讨论的行业现状却很真实,我们的七个故事分别来自于七位BOX很熟悉的真实小伙伴,如果你经常在群里混,一定知道他们是谁。 策划这次节目的时候,我正好读到一本书:《老科技的全球史》,作者大卫·艾杰顿在书中说: 大多数的科技史都是给各个时代的「孩子」所写,而现实中的科技世界则主要由使用老科技的「成年人」所组成。 1800年的蒸汽动力向来被人们视为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它在1900年的重要性要远高于1800年。 因为在人们写就历史的时候,「大孩子」们更关注创新与颠覆,「成年人」则更关注稳定性。 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新技术的推崇者都带着「童心未泯」的特征,BIMBOX就是通过这种共性找到了手机屏幕前的你: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喜欢颠覆的剧情,会单纯因为有趣做某件事。 而由成年人组成的世界是现实的、残酷的,等待「大孩子」们的是无数挫折和失败,这也正是我们的世界没有每隔五年就革命一次的原因——世界因成年人的保守而稳固存在。 让我们向「成年人」表达敬畏。 但是,世界的未来永远属于孩子们,不管那个世界在成年人眼里到底是好是坏。 正如三十年前,大人说,电视会毁掉下一代;二十年前,大人说,游戏会毁掉下一代;十年前,大人说,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现在,大人们又说,智能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不过,从来没有一代人被毁,他们只是慢慢变老而已。 让我们也向玩儿心未退的「孩子们」表达敬畏。
最后,向七位本色出演的可爱的孩子——阿依舍、程天佑、江昕格、白熠然、陈鹏宇、王林熙、谢晓宇表达衷心的感谢,他们已经在今天收到了BOX寄出的一份儿童节小礼物啦。
祝大家节日快乐!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