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走访和思考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看法:BIM,也许正向着「去BIM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人才发展也绝不仅仅是「设计+BIM」这么简单。
今天,我们专门来给你说说这个话题,作为我们这一年对行业、企业和个人的一份观察报告。
一 从泡沫说起
在知乎和微信群里,讨论热度最高的就是「中国BIM这条路走对了吗?」、「传统设计院还能走多久?」、「BIM是不是凉了?」这样的话题。
正反双方争论很激烈,甚至有不少人身攻击。
如果你能做到撇开所谓「行业发展」这样的大话,钻到每个人争论的背后,就会看到,其实大家探讨的都是关乎个人的问题:通过BIM,到底可不可以付出比别人更少一些,却可以多挣一些钱?
无论人们持有的是哪个观点,都可以拿出真名实姓的论据来,某某人成功了,挣到钱了,某某人倾家荡产浪费了青春,甚至有些人说的就是自己的真实故事。
我们可以把这种期待或批评称为「非理性繁荣之争」。
当然,BOX可不是想说「大家都有道理」,和个稀泥。先给你讲两件关于非理性繁荣的事儿,我们再回来说自己的观点。
事件一:疯狂的君子兰
剑叶石蒜,产地南非,在中国有个好听的名字:君子兰。
1984年,君子兰被命名为长春市市花。市政府号召市民,每家都要养上几盆。
此后,君子兰的价格水涨船高,从一开始的100多块钱一盆,不到一年就飙到几万块一盆。
1985年,长春一名养花大户以14万的价格创造了当年的交易记录。那时候中国普通工人的收入可就是每月几十块钱。
人都疯了。
国务院委员亲临长春花展、5000人坐飞机去外地搞展览、全国各地的人涌向长春,日访问量达到40万人。
可是,好景不长,1985年6月,《人民日报》发文《“君子兰”为什么风靡长春?》,批评君子兰交易为“虚业”,长春市紧跟着出台高压政策,君子兰泡沫飞速破灭。
随之破灭的还有人们的发财梦,高价君子兰消失,很多人倾家荡产。
事件二:疯狂的铁路
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兴起了一股建设铁路的高潮。
这和现在中国修高铁不一样,当时投资铁路的都是私人公司,可没什么「利国利民」的想法,目的就是俩字:赚钱。
美国资本家在欧洲发行了大量的股票债券,圈来了很多资本进行投机。硅谷著名大学的投资人斯坦福,就是在那时候成为「铁路大王」。
从1880年到1889年,美国人只用了10年,就修了10万公路的铁路——中国到今年铁路里程也不过就是十几万公里。
同样也是好景不长,到了1892年,由于市场太过饱和,美国铁路泡沫开始破裂,股价一泻千里。
当时70%的美国股票都和铁路相关,一时间哀鸿遍野,四分之一的铁路公司破产,大部分投机者血本无归。
这两件事都是载入史册的典型泡沫事件。
泡沫的坏处大家都知道,咱们不用细说。但有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泡沫破了,留下了什么?
人们在讲述的时候,都会以泡沫破裂、很多人血本无归为故事的结尾。
但真实的世界并没有结尾,上面两个故事的后续是这样的:
君子兰事件过后,市场回归理性,家家发大财是没戏了。
但一年多的「虚假繁荣」造就了长春市巨大的花卉市场,以及配套的工具、运输、肥料等一系列就业岗位。
直到现在,花卉市场仍然是长春重要的经济来源,光是君子兰这一种花,从业人数就超过5万人,年产值30亿元。
破掉的美国铁路泡沫则给后人留下了更深的影响。之后几十年,美国的很多经济基础因为便宜的铁路又繁荣了起来,甚至很多新行业由此诞生。
比如风靡一时的邮购模式,和现在淘宝买东西差不多,这在欧洲可玩不起来,因为美国的运输便宜嘛。
再比如人们发明了冰柜车,让农民的牛肉和蔬菜以低廉的价格快速销往全美,这又带来了美国农业的大爆发。
前人疯狂栽树,后人悄悄乘凉。不过,前人可不是有意设计了什么「后续市场发展」,他们只是看到,栽树能赚钱。
二 繁荣的破灭无需唾弃
如果你问,那BIM到底是不是非理性繁荣,是不是泡沫要破呢?
正面回答:是的,至少对于一部分城市来说,BIM经历了非理性繁荣,并且正走向破裂。
但这样的回答要建立在三个前提下:
➤ 第一,我们说「非理性繁荣」,指的是行业里大部分人可以付出很少的努力,赚到比别人多的钱。比如花几个月时间掌握了翻模,就能招几个学生接项目,搞培训,大把钞票入账。那样美好的时代,正在迅速消亡。
➤ 第二,所谓「泡沫破裂」,并非所有人财富蒸发、行业消亡,而是人们回归理性、回归业务本身,付出合理的劳动,挣合理的钱。
➤ 第三,中国的市场纵深跨度极大,经常出现「一线城市毒药,三线城市的蜜糖」。很多技术在北上广深已经被嗤之以鼻,但在小城市正炙手可热。
对于BIM泡沫的破裂,我们认为:这不是一件值得幸灾乐祸的事。
当大众聊到一件事「凉了」的时候,看到的往往是「大环境」而不是具体的个人——
摩托罗拉轰然倒塌,人们嘲笑它故步自封错失浪潮,却少有人知道它昔日的高管现在依然活得比大多数人好;
摩拜单车被收购,有人嘲笑胡玮炜年轻幼稚、终为别人做嫁衣,却看不到她套现15亿开启新的人生。
这种财富转移本身属于少数人,我们不聊。更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是前面两个故事里提到的后续:泡沫破裂后,旧时代的遍地繁花凋谢,意外留下了肥沃的土壤。
三 模型的土壤,信息的花
「BIM翻模赚大钱」这个非理性繁荣过后,造就了三个结果:
➤ 少数赚到钱的公司
➤ 遍地的建模人员
➤ 一批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平台和工具
中国就这样意外地造就了一层独特的土壤,供下一个时代的技术生根发芽。
这颗刚刚破土的嫩芽,叫做建筑业信息化。
这个观点可不是BOX拿什么「下半场大趋势」理论给你胡诌啊,我们从三个方面嗅到了这样的风向。
软件商们的行动
以广联达为代表的企业,开始淡化BIM基本功能的宣传,比如施工模拟、管线深化,转而强化智慧建造工地、数字孪生建筑等理念。
它提出目标是让业务回归业务本身,让BIM躲到后台去,需要什么数据,就用网页或者手机提取数据,至于建模和数据输入,则是由躲在后台的少数人负责。
模袋(Modelo)这样的三维协作平台公司,今年也在人工智能、智慧管理方面发力,推出了为施工管理特别定制的AI产品。
有句话这么说:你别看企业家说什么,看他把资本投向哪里。
厂商的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也代表了行业的风向标:BIM不再是需要每个人去建模的东西,而是少数人提供服务,多数人直接使用数据。
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坚决态度
2016年,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建筑业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深入研究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重点提出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和智能化五项专项信息技术应用点。
小耳朵猫酱在她的文章《从20年政策走向,窥探BIM未来》里,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纲要》想要表达的意思:
「信息化不仅需要建立数据的关系,更需要建立这些数据背后的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很难,但是必须正视管理体系创新与业态升级。」
写进国家五年计划的可没有小事,信息化瞄准的不是人们争论的「BIM是不是个工具」,而是要改变产业的结构,甚至是生产关系。
你可以表示不懂,但有个基本概念你肯定知道:跟着宏观政策混,不吃亏。
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强劲势能
当你享受着智能手机带来的社交、搜索、购物、出行等一系列便捷,数字化生活已经成了空气一般自然的事。
再抬头看建筑业低效的工作方式,吼着开会、纸上办公,你就会看到门里和门外巨大的水位落差。
哪里缺水,水就会涌向哪里。
这样巨大的市场空缺,巨头怎么可能不入场。
201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发布《智慧建筑白皮书》,同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澳门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集中推动澳门云计算、智慧交通、智慧政府方面的发展。
2018年,腾讯、阿里、科大讯飞等企业的招聘启事里赫然出现「GIS」、「BIM」等技术人才需求,人们看到一个信号:或许建筑业还没来得及「+互联网」,就已经被互联网公司给「+」了。
从这三点,我们看到下一个十年什么才是「玩儿真的」。
建筑业信息化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做到一件事:把数据放到建筑模型里去。
我们说第一轮「翻模式BIM」泡沫破灭后留下的三个东西:活下来的企业、遍地的人才、廉价的平台工具,正是建筑业信息化所必须的土壤。
即便是翻模这样被很多人不看好的工作,只要做的好,一样长期有需求——那么多现有建筑将来需要智能化运维和改造,谁给你重新正向建模?
是的,我们今天真正要说的,并不是什么行业大事,而是最接地气的问题:个人的未来在哪里?
四 人才大爆炸
在知乎经常看到的争论里,矛盾很大的一个是:设计师、工程师到底要不要「+BIM」。
这种争论是建立在一个共识上:建筑业就是那几种发展路线,做设计做施工做甲方,画图、搬砖、还是喝酒。
技术只是工具,大家争的,是这个工具能不能让这几个岗位的人更赚钱。
但我们认为,未来的建筑业,不止这几个方向。
君子兰事件之前,长春没有大的花卉市场,也没有相关的周边产业;铁路泡沫之前,也没有邮购行业、冷冻农产品行业;在塞班手机系统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没有今天的微信、微博、饿了么。
这些新的行业,新的公司,新的岗位,是在旧时代留下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但在旧时代土壤覆盖时,却少有人能意识到废墟之后的勃勃生机。
建筑业信息化,会造出新的公司、新的人才需求。这样的未来,已经在发生。
下面几个人都是BOX真实的小伙伴,考虑隐私问题用一下化名,如果你很熟悉应该知道我们说的是谁:
➤ 贺雄:就职中建某局,低薪闲差,带着几个小伙伴,业余时间专职做管综建模,包现场服务,价格不高,拿的全是咨询公司的外包业务,但活干的漂亮,业务也很广。
➤ 赵杭:做BIM行业媒体,有声望后被大型公司挖走,专职维系大客户关系,收入可观,生活环境也很小资。
➤ 王冲:某大型设计院,不会建模不会画图,专写得一手好论文,做科研起家,逐渐包揽设计院政府科研项目申请,并进入核心团队,处理政府和专家关系。
➤ 陈田:BIM圈口才最好,商务圈拍视频最溜。现就职于大型软件公司,专职负责企业转型和新概念的营销推广,人脉很广,收入也不低。
这些说的还是过去几年人们的职业发展,未来,会诞生无数你从没听说的岗位,人的去路是越来越宽的。
设计师看到这儿可别不高兴,我们并不是说传统的岗位不好、不重要,而是说除了传统岗位的持续发展,未来的新选择也会很多。
前面说到的几个小伙伴里,其中一位和我们聊到一个想法:他的梦想就是进阿里巴巴,但常规的路线这辈子也进不去。
阿里巴巴进军建筑业让他很高兴,也开始在人脉方面积极布局。
他说:互联网公司想在建筑业挖个设计院长,一抓一大把,但想找个懂BIM,懂互联网运营,懂新技术的人,我就有很大的机会。至于后面怎么发展,先进去再说,进去就比别人多了机会。
对于个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离开舒适区,学一些「看起来现在用不上」的东西,做一些别人不太愿意做的事,甚至一些旧规则中无理可循的探索和试验。
你也许不需要做到最顶尖,只要做到某家企业刚好需要、又一时找不到替代者的地步就够了。
至于下一步,只要保持这样的行动策略,就会有新的机会等着你。
互联网先驱田溯宁当年在「得到app」转型时给出这样的建议:
未来的公司和个人,无论做什么,归根到底是要做「运营商」。
什么叫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只要到它那儿买个卡,拿起来就可以打电话,而电信科技背后所有复杂的运营他们来解决,这就叫运营商。
将来,是一个知识和学科无比细分、又彼此交叉的时代,无论在哪个小领域,能够把复杂的事情交给自己来运营,然后给用户、同事、老板提供一个通用而且简单的服务,这就是企业和个人的大未来。
最后,BOX想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小伙伴多说两句。
➤ 第一,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大许多,人生也不是一个线性的简单决定,给未来留多一些空间,给自己留多一些机会,努力让每一个选择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比听「别人都说这行怎么做」来得更有益。
传统行业留给人们的是越来越窄的门,希望你不要未经思考就关闭那些敞开的窗。
➤ 第二,磨刀不误砍柴工,一遍一遍叩问自己个人的发展愿景,不止是对行业的反复琢磨,也是对个人职业路径的反复推敲。
无论在旧土壤还是在新时代,茁壮萌发的绿苗都需要种子肥厚的养分,胸有丘壑,方能见道。
这一期我们就说到这,希望对你能有些帮助。你有什么想法?未来有什么计划?欢迎留言给我们。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