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上,微软、广联达和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BOX也在会上看到很多企业和软件商在悄悄进行转型。
会议期间,BIMBOX与主办方广联达BIM中心经理王鹏翊进进行了一次的专访谈话,针对过去一年广联达对用户的走访和思考,聊一聊行业的转变、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看法、广联达未来的产品思路、以及给从业人员的一些建议。
BOX:广联达去年对施工企业做了很多调研,收获了哪些东西?
做这个调研是想看看不同企业的BIM都到了什么样的阶段,他们对BIM有什么新的要求。
一种技术有两次发明,第一次发明是技术本身;第二次革命是它本身的应用,跟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关系?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BIM基本上到第二个阶段了,人们的关注点由BIM技术,到了「BIM能给我做什么」,也就是具体到自己的业务上。
未来两三年这种观点会逐步变为主流,也导致我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想法也跟着变化。
原来关注技术本身的时候,一般是企业高层牵头,会有专门的费用,做研究、做试点,这时候的资金和人力都比较强;但到了使用阶段,项目经理是很现实的,产品有好处我就买,没好处就不买。
之前大家看中的是BIM的战略价值,目前逐步开始看重BIM的使用价值。
BOX:人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字:我花了钱到底能赚回多少钱来,在您的走访过程中,企业还在追问这个数字吗?您怎么看待这个算账问题?
这个账是比较复杂的,短期来说,比如机电专业,在施工前发现一些问题,提前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笔潜在收益。
当时在内蒙有个项目,走道部分发现矮了50公分,这些问题如果真到了现场,代价是非常大的。项目部做BIM的人其实不多,就是三四个人。能有一个点成功应用,收益就能收回成本。
整体来看收益的话,现阶段应用BIM能够有一些品牌效应,企业用了BIM能多拿项目,这算是一个产出;第二它有直接的项目管理方面的产出,某些点上能收回一些成本。
如果光从这个账来算,那用好的项目能够持平,但如果算整个管理的账,现在很多项目还是不平的。
另外,我觉得这里有个动态上的变化。
前期企业投入的就是购买软件的费用,投入的人力,还有培训。但长期来讲人员不需要再重复再培训,软件购买已经解决了,技术使用的套路大家也玩的很熟了,这时候产出会见的更多,投入也会越来越低。
不同层次人关注点也不一样,像客户的高层一般算长期的账,项目经理或者以下级别的一般都是算短期的账。很多企业确实就是领导层比较关注BIM,到了项目上大部分还是有些阻力的。
BOX:前两天看了您写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信息颗粒度」这个概念,能展开说一说吗?
信息颗粒度的提高,就是让项目的管理能做到每个构件、每个任务、和每个岗位,这个细度跟以前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公司跟项目要数据,往往是一个月一次,也比较粗略,再往下到每个岗位具体是什么情况,公司就不清楚了。项目经理往下管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有管理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的限制。
BIM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让你管理得比较细,细到每个人、每个任务和每个构件。
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当然实际上是不是一定要用的那么极致,对有些企业可能是不需要的。
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具体用到什么程度,还是看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
BOX:对施工方来讲,是更应该尽量多的人使用BIM技术,还是专门成立BIM部门?
我觉得还是跟发展阶段有关系。
过去用CAD,老专家是不会计算机的,就有过绘图员对吧?但今天绘图员已经没有了,所有跟CAD相关的工作大家都自己操作。
BIM应该也是这样,这里面有理念的变化,也有技术的变迁。
这个变化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从业务需求来讲,需要把BIM融入到每个人的工作里面去,否则是落不了地的。
我们看到过很多「盘账式」的BIM,管进度、管技术、管成本的人,业务完成了,图纸也处理完了,这时候做BIM的过来说,我能做点什么?这个模式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未来一定是所有的专业人都会用BIM。
第二,对于一些和解决方案来讲,得把关注点放到用户这一边。
比如做一些手机APP,物资负责人在手机上看一下,哪个楼层、哪个段,能看到物资提量,这里边不太需要他去懂BIM技术,BIM是在后台把信息给他,让他把工作完成得更好,这个是未来的方向。
BOX:这里面是不是也有软件商的责任在,要把软件做的更傻瓜、更模块一点?
软件商要做的不仅仅是傻瓜交互的问题,还存在理念问题,要把客户业务放在第一位,BIM放在后面,他最常用什么工具他就用什么,改变越小越好。
我们以前琢磨怎么用软件做施工模拟这些工作,现在我们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比如说你做计划,用微软Project或者斑马进度,你就继续用这些工具。做生产计划,需要测算进度的资源,可以从云端后台拿到模型的信息,BIM躲在后面。具体做计划的时候该用什么软件就用什么,不需要去专门学BIM。
BOX:从去年到今年,这些思路上的转变有哪些已经直接体现到软件上?
从去年三季度末,就有这个想法,现在具体开发工作完成了70%左右,一年之内应该可以完成大部分功能的转变。
我们内部提了一个思路,叫做模块化、专业化、和平台化。
第一个是模块化。
以前BIM是跨部门的,建模是一个团队,使用是另外一个团队,两个团队的工作必须是严丝合缝的,整个流程才能转起来。
我们现在说回归业务,就是说只要你有一个模型,甚至有时候没有模型,很多工作也能往下做。这就降低了客户学习和推动的成本。
我们要把BIM解构,技术做技术的,生产做生产的,物资做物资的。
第二个是专业化。
以前我们关注的是BIM这个技术能干什么,我手里有把锤子,看什么都是个钉子。
专业化就是先把你原来的工作给还原了,再看你的这些工作其中有哪几个环节是BIM能帮忙做得更好的,再用BIM把这些环节加强。
第三个是平台化。
平台最大的作用就是把BIM从前台搬到后台。企业技术部门或者生产部门已经用了这个技术了以后,想加购一个商务模块或者物资模块的时候,可以无缝操作,顺理成章。背后的技术理念是一样的,交互设计是一样的,数据也是一样的。
目前我们很多模块已经实现了按客户的流程走,不强加给你必须要用BIM,其中有一些环节是通过BIM来加强的。后台有BIM信息推送给他,他可以获取需要的资源。
前面我们说的进度管理就是这样。
再比如针对周会,我们做了一个会议的场景,可以通过软件看到现场的情况,一个人一个人汇报。考虑到人们还是习惯用PPT来汇报,我们就做了一个插件,可以一键从BIM模型里抓取所有信息,自动生成一个PPT。
再比如成本管理,以前我们是把所有造价信息落到模型上,有些环节处理得很好,也有些环节,比如目标成本测算,就处理的不好,因为它跟模型相关度不高。现在我们的成本软件是按照客户的业务来,其中有几个环节BIM是能给你帮助的,就通过BIM加强。
也有一些将要推出的功能。比如可以生成一个纸质的分包签证单,上面有二维码,一扫码就能看到这个分包过去一个月做了多少工作,有没有变更和罚款,这个部位的预算是多少,具体到这个月是多少,等等信息。领导去签单子的时候,BIM就是躲在后台,手机一扫就能看到这个信息,辅助他做决策。
BOX:关于云服务,原来广联达是使用阿里云,也提出了一个广联云的概念,今年广联达和微软、华为合作之后,这种变化来自于什么思路?
用云的术语来讲,它分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叫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也就是基础设施服务。意思是物理上有几台机器,上面要部署一层管理系统,把这机器给管起来,我们和阿里还是跟华为、微软合作都是在这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叫PaaS(Platform-as-a-service)也就是平台服务。它是针对行业的应用,一个企业买了这个服务,里面要有数据存储、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这些是每个应用都会用到的。
第三个层面叫SaaS(Software-as-a-service)也就是软件服务。这是用户直接看到直接使用的层面,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具体功能。
原来我们觉得三个层次我们都应该提供,所以原来的广联云是包括IaaS和Paas两个层面的,像BIM5D这种应用是SaaS层面的。
后来我们觉得在基础层面应该去和更专业的人合作,所以IaaS部分的服务就开始往阿里云迁移。
这个过程我们发现很多企业有特殊要求,比如像中交这种企业对加密就要求很高。
未来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相对通用的办法,给客户一揽子的服务。客户买了它可以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上,这种开机即用、无缝迁移的需求,也是我们跟华为和微软合作的一个原因,可以连硬件带底层服务,加上上面的软件服务一同交付。
BOX:最后是关于个人发展的两个问题,一些人给毕业生的建议是不要从事BIM这个行业,学不到东西,行业内的从业者也有一些抱怨,找不到上升的通道,所以出现了很多企业找不到BIM人才,反过来人才也找不到好企业,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人才是分不同的类型的。比如说企业级的BIM规划,这个层次还是很专业的,肯定是又急缺又找不着。
到了操作层的人才,前面我们说技术有两次发明,第一次是技术本身,能学的就是怎么建模,第二阶段是把技术用到业务上,核心问题不是用什么技术,而是用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说湖南建工一开始招人的时候,把从设计院出来会建模人招过来了,但建模那阶段过完了之后他发现,这些人到了项目上还是有阻力的,软件操作培训一两个星期,用两到三个月基本上能掌握,但是项目的技术问题怎么处理、怎么解决?
这个层次的功夫,就不是一两个月能学到了,周期起码是三年,但过了这两到三年他再来学BIM技术还是三个月,所以我觉得长期来讲应该是鼓励专业人员去学BIM技术。
当然,对于一线的操作者是这样,但要到了企业的信息化层面那就不一定了,在现场做施工做技术的来理解信息化不是一个容易的事,那就需要信息化人才来学BIM技术。
总体上来说还是不要盲从,不同企业不同职位情况是不一样的。
BOX:咱们谈到两条路,一是专门走BIM这个路线,就是翻模或者是建模员,第二是回归到专业本身去。其实还有第三类的人,他并不想在施工企业做一个领导,就想投身于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这个产业。这类人该怎么发展?
我觉得BIM人才在行业上是多维度的,比如说有专门的BIM咨询公司,肯定是以BIM本身的技术为导向,但他肯定也要引入懂施工业务的人,这样才能跟客户的业务更贴合。
再比如培训公司,他的技能要求是掌握这个软件、掌握培训的技巧,我觉得这些公司会长期存在,对这类专门人才的需求也会一直存在。
不是说只有设计或者做施工一条路。
说回到广联达,广联达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团队里面10%左右是在施工单位做了很长的时间的,我们也有来自于建设单位的高管,也有信息化技术人才。
产品团队我最喜欢的配置是:有一个真的从施工单位来的,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个产品;也会有纯的交互设计的人,有纯的编程技术的人,还有比较懂商务的人,负责怎么把这些理念整合成一个能够赚钱的产品。
反过来说作为个体,想在一个行业有所建树,能走的路也是很多元的,最核心还是把本身在做的工作做得最专业,你最擅长写代码,最擅长谈商务,最擅长讲课沟通都可以。
有了专业的基础,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个就是专跟博的关系,特别是针对我们这种面向建筑行业做信息化的学科,一专多懂的人才就会发展得很好。
通过这次沟通,BOX有了一个感触,BIM,也许正向着「去BIM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人才发展也绝不仅仅是「设计+BIM」,或者「施工+BIM」这么简单。这个话题,我们下次再来和你聊,期待你留言给我们,说说你的看法。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