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施工的沉思:搞BIM的未来,活路在哪里?

你好,这里是BIMBOX。
今天带来分享的,是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BIM技术负责人郭翔,一名从事BIM相关工作超过了八年的老施工,他对施工行业、对BIM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们来一起看看,他是怎样看待BIM的发展前景,怎样看待施工行业未来变革的。
下面是经过BIMBOX修改、郭翔第一人称的讲述。
1
我的BIM之路
2016年,作为公司技术部第一批开始接触BIM技术的人,我完全凭兴趣从最基础学起。
那时候施工搞BIM,还只是简单的做场地布置、建筑专业模型翻样等工作,没有人去想这个虚拟的模型会带来什么实际价值,甚至有时候工作内容本身都是虚拟的:找一个不存在的项目,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项目,一画就是好几天,然后分析各种问题。
那会儿参加了不少培训和各类信息渠道,都在说国外如何先进、我们又是如何的欠缺,在这样不知所云的信息轰炸下又过了两年。
之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在项目上做技术总工,亲手抓施工工艺、解决技术问题,也做了不少科研项目,凭借BIM技术做了三项发明专利,目前手里还做着其他专利,和一些施工类的科研课题,也作为评委参与了不少BIM竞赛的评审工作。
我想根据切身的感受,来和你谈一谈:BIM是不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未来它会以怎样的形态存在于建筑施工行业呢?
2
变化:困难在哪里?
要说未来的发展,得先说存在的问题。今天对于很多公司和个人来说,BIM技术好像是空中楼阁,没有切入行业的真实痛点。就我个人的观察,BIM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上不被需要

本世纪初「甩图板」运动的成功,证明了建筑业对新技术并不会排斥,但如今BIM技术的引入却有不小的阻力,原因是为什么?
CAD确实提高了效率,而且代价很低,无论用哪家软件,都是标准统一、目标明确,就是为了施工出图服务,依然遵循原来的制图规则。当时的环境背景是低下的制图效率和高速发展的工程进度严重不匹配,这时候CAD的应用极大解决了工程人日夜趴图板的痛点,在对的时间、用对的办法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所以就会非常顺。
而现在要引入BIM,也需要一个必须用它的理由,也就是工程项目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条件和工具无法解决的。是材料损耗?是错漏碰?还是工期把控?
BIM比较主流的用处,还是在解决错漏碰和一些工艺分解,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些似乎都没有那么「痛」、那么「紧急」,那么的「非BIM不可」。
大多数项目的施工更多是凭借人的经验,错漏碰的数量还得看设计院给出的图纸质量如何、施工单位施工水平怎么样,那些最有经验的人不怎么用得上BIM,而很多用BIM的人又缺乏现场经验,所以BIM的引入,给降低施工成本带来的影响其实不明显,而与此同时还要解决BIM本身增加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对于利润本就微薄、工期本就紧张的多数施工企业来说,拒绝过多的投入是理性的。
另外,现在有很多项目,甚至是重点的大项目,都存在为了应用而应用的情况,贪多求全、浮于表面,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工程问题,对BIM技术的投入远超过了产出,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反而更大,这种模式应用下去是不会长久的。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任何技术存在的意义是创造价值,BIM也不能免俗,需要靠创造效益立足,只投入不产出的技术一定会被淘汰。
对于行业来说,有需求才会有应用,有应用才会有利润,有利润才会有发展,而政策更多是作为引导,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留不住人

这些年我接触了不少行业里的软件开发公司,比如广联达、品茗、Autodesk、酷家乐、红瓦科技等等,同时作为评委看到了很多参赛作品,最直接的感触是,技术人才绝对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多的公司确实就是实力更强。
我还调查了很多关于BIM类专业人才的统计结果,全国BIM专业的人才缺口有几十万甚至百万级别,本来年轻人就不喜欢去施工单位,去了施工干BIM相关工作,很多也是因为不想下现场,随之而来发现待遇不高、升值空间小,于是人就待不住。
大量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带新人成本高、带出来人又留不住的情况,很多人才都被外面的咨询公司、开发公司挖走了。
各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BIM执行计划和越来越大的人才缺口,双向压力下导致很多施工企业对BIM的实际支出成本,很可能会远超过BIM本身的价值。
所以你看,很多地方政府强制推行、全面应用的政策,困难和阻力都非常大,可以说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已经和十几年前大不相同,规则、玩法、技术、商业环境等等都在变化,在没有人才储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和生产业务深度绑定、解决真正的问题?

第三,生态问题

BIM技术和CAD是有本质性区别的,CAD可以单独存在,不需要添加各种数据,也不需要为它专门研究什么应用场景,随便一个CAD软件打开就能读图甚至改图,解决的问题直观而具体,主要就是怎么出图更快。
而BIM却没这么简单,不是用一款软件、完成图形的绘制就算完事,从不同专业、不同工序,会用到大量不同的软件,它们的开发公司不同、数据格式不同,先不说各种软件的学习成本很高,很多时候应用时间上都来不及,工地开工了,各专业模型还没做好。
最要命的是,BIM要讲究协作,玩的就是数据与信息的传递,这需要在整个链条中,从上游到下游,从开工到竣工,不能有人太掉链子,否则数据的传递一旦断掉,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带来更大的麻烦。而实际的情况是,一个项目涉及那么多企业和人,都不掉链子太难了。
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对于任何一个从业几年的人来说都很容易发现,但我这几年在思考,或许这些表象的问题之下,还存在着更基本的问题,所有那些表面问题,都生长在那个基本问题之上,那就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BIM究竟是个解决啥问题的东西呢?
3
应该怎样看待BIM技术?
经历了过去这些年的实践,我逐渐发现,这个问题是BIM发展、或者说施工企业能否发生变革——最关键的问题,没有之一。目前大家对BIM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观点一:BIM是单一工具

这观点认为,BIM和CAD差不多,只是一个辅助制图的工具,三维的形式稍微漂亮一些,偶尔可以用来解决一下局部问题,可以应付招投标、做宣传,但并不是一种必要的能力。
这种观点对BIM的认知比较初级,它忽略了BIM的根本属性——数据集成
这个时代,数据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数据能力也是任何企业都绕不过去的能力,而BIM技术重要的优势就是能把数据集成到一起处理。
建筑业哪里都是数据,同时最缺的也是真实可靠的、能被挖掘和使用的数据。
目前各类数据基本是靠人工收集,靠传统方式计算,例如基坑尺寸、土方量、钢筋连接、钢筋量、混凝土强度、配合比、混凝土量、砖用量等等。工长们深夜趴在灯下计算钢筋量,预算员加班计算这个月要报的生产进度量,大量时间消耗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上,这些工作本来就挤占了大量工作时间,同时还得面对量算准了、但工人现场出错的问题。
这些成本,本来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来节约,但「BIM差不多等于CAD」的观点从根本上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

观点二:BIM是工具的集合

这种观点认为,BIM是一类工具的集合,可以做建筑、结构和设备管道的碰撞检测,也能完成施工动画、工艺交底、技术性能分析等工作,解决工程遇到的技术问题,降低施工的难度,节约材料使用。
这样的观点没有问题,不过它对BIM技术的使用者要求很苛刻:如果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至少应该在开工前就要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且制作模型的人需要特别懂现场、懂工艺流程,要能真实结合现场的问题来推进BIM工作。
但实际情况是,开工前能完成BIM模型的情况很少,在对应部位完成前能准备好模型交底的也不多。绝大多数情况是,为了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临时拉几个坐办公室的员工,甚至是刚毕业的学生来建模。连赶上施工进度都很困难,更别说解决实际问题了。
于是就会发现,四五个BIM人员制作的模型、视频交底等材料,在经验丰富的工长那里看起来就很幼稚,可用性为零,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
这时候BIM的处境就会很尴尬,你说它没用吧,上面要求得用;用了吧,感觉总是没用对地方、没使对劲儿。
我接触到的很多企业的负责人,对BIM都持有这样的观点——用各类软件、各种人力配合,去处理工程遇到的繁杂的、细致末梢的问题,如果应用到位、人员配合合理,也能解决一些传统方式解决得不太好的事情。如果解决不好,那就是「软件技术没有用好」。
这种观点乍一听没啥问题,但它隐含着一个很大的问题,BIM的定位被完全限定在纯技术的范畴,只是从属于技术部众多工作的「辅助工作」,与商务、财务、企业管理等范畴毫无关联,不可能影响企业的变革,也不可能进入关注企业变革的管理者的视野范围。在我看来,这种观点严重限制了BIM的价值天花板。

观点三:BIM与组织变化相关

这种观点认为,BIM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态,是一个组织改变自己的方法。它可以用来优化项目人员组织架构,可以对材料、施工、预结算、工期、技术、资料等一些列生产资料的管理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很多行业内的人都在诟病BIM技术是镜花水月、华而不实,而根本原因恰恰在于,人们很多时候只拿它当做一个镜花水月的纯技术在使用,没有关注生产业务的改变,更没有上升到组织管理层面上去思考技术的用处。
我经历了很多行业比赛的评审工作,发现所谓BIM创新,大多数时间还是在传统的、正常的施工方式和范畴之内,做一些锦上添花的工作,多数情况就是列举了一些大家熟悉的应用点,根本没有在项目或者企业层面为施工这件事提供实质的帮助。
而真正把BIM、数字化与管理模式的改变结合到一起的公司,会从应用方向、应用人员方面做非常深度的细分,不是少数人建个模拉倒,也不是人人去建模,而是让多数人面对数据成果、使用数据成果,去改变人员的工作方式、改变旧有的数据传递路径,甚至改变项目的组织架构,最终是让BIM以「信息的生产者和集成者」的身份,成为管理变革的利器。
这样的观点,是我实践到今天来看,比较推崇的方向,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它最大的力量在于,不再拘泥于某个软件、某个具体的技术,不给数据和信息的应用设定上限,不再把新的思想和方法关在场外角落的笼子里,天高任鸟飞,就看你能用它办成多大的事儿。
4
BIM未来的活路在哪里?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能一蹴而就,更没有必要去嘲笑或讽刺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我的分享也无意去拉高踩低。
对于公司来说,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技术改良都不会有结果。理念可以放得大一点,目标可以定得远一点,而制定可行的发展路线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用BIM给企业带来可见的盈利,是解决BIM发展问题的原动力。
我认为,BIM在施工企业未来能否落地、产生价值,根本在于以下两个大方向能不能做好。

第一:用BIM满足市场需求

有人需它解决问题,有真实的使用场景,这绝对是BIM发展的第一动力。
去年年底BIMBOX做了一次年度演讲,通过十几个个真实的案例,反复说了一件事:一个技术是否能生存下去,往往是由底层的市场需求决定,而不是这个技术本身是否先进、是否够酷决定的。
演讲中提到了很多行业中真实的需求:机场定位复杂设备的需求、大型建筑集群能效管理优化的需求、机务段地下设备检修的需求、海外协作项目甲方沟通需求、分包单位工作交接解决矛盾的需求、业主方融资平衡方案的需求,等等,都是发生在真实商业世界里,可以通过BIM去解决的真实问题。
类似的需求我们也经常去面对和满足,我认为这比多来几个「BIM应用点」要重要得多,除了这些当下就在发生的、值得我们站在需求视角重新思考的需求,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需求能够被BIM满足。
比如,从目前国家一系列数字化政策和对其他行业的要求来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一定会面对来自政府的、颗粒度极细的电子资料归档需求,所有项目都有明确的结构化、可读写、可汇总计算的需求,这是目前的电子归档方式不可能满足的,更不是花几个钱去外边找人做个模型能够应付的。
很多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已经有数字孪生的需求,这样的要求在历史进程中一定是不可逆的。
再比如,我们已经走上了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的道路,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确定的趋势是,人力成本加速上涨,与之相关联的铁、木材、水泥、石料、塑料等一系列成本也跟着上涨,现有粗放管理模式为主的企业不可能持续。
同时,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廉价劳动力越来越难找,年轻人不愿再进入一线从事高强度劳动作业,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在工地工作。人不愿意来,传统企业要付出的人力成本也会水涨船高,进入成本上升的螺旋。
而如果装配式形成产业规模、成本下降超过阈值,施工自动化的占比提升,制造和运输成本降低到一个程度,那带来的就不仅仅是传统建筑产业人员失业的问题,还牵扯到钢筋、水泥、地材等等上游产业供应方式,整个行业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强大的不断地合并,弱小的会被淘汰。
纵观工业、造船业等行业的变革历史,这样的未来并不是空谈和妄想,很有可能会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生,而在我看来,BIM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会像一个链条,串联着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施工类型产业的兴起,会有更多现在尚未出现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发生。

第二,给企业管理带来变革

数字化不只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你看身边的二维码交易、无人业务办理、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等等,都是各行各业快速数字化的案例。
数字化转型对于行业里的施工单位来说,也越来越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施工行业现在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的系统性问题,把BIM单独用作一项技术就是杀鸡用牛刀。
我认为BIM最大的威力在数据资源的整合,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在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分发。在我个人看来,BIM未来可能带来的组织变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项目级的四岗合一,另一种是企业级的后台数据分发。
先说四岗合一,也就是在项目层面上,施工、技术、预算、材料四个岗位合一。
我们可以把BIM作为中台,代替传统人工方式,完成大量数据的统计工作,再利用平台给人分派工作。比如技术部门用统一的BIM模型,将施工材料精确计算出量,然后下发给工长,作为现场施工的依据,帮助施工员完成钢筋提量、混凝土提量、各型地材提量。
同样地,数据下发给材料员,可以作为材料采购依据和控制材料损耗的依据,防止材料浪费;下发给预算员作为报量依据,可以释放大量预结算人力成本;下发给技术人员检查图纸,完成深化设计,防止因图纸问题造成的返工浪费;下发给测量员和试验员作为工作依据,可以优化测量工作,减少测量人员数量。
咱别光盯着错漏碰撞那点成本看,如果四岗合一成为现实,可以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让一个中型项目从原来二三十名管理人员,精简至七八名管理人员。再加上合理地推演工期,精确地控制材料用量,以及现场工作的协调把控,给生产带来的利润空间会很大。
这种模式的实施难度比较大,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基本要求各岗位对BIM数据的提取和查询都具备相关能力,对企业人员架构变革的挑战也更大。
另一种要说的,是在企业的层面进行BIM数据后台分发。
通俗的讲,BIM生成的数据,会被深化生成一个项目的数据后台,负责处理所有项目数据和计量,由公司层专门的部门统一建立、集中处理,再分发至各项目。
目前中建、中交比较大的局口,已经在逐步探索并使用这样的集团平台模式。
未来的施工员、技术员、预算员、测量员、材料员,不再生产数据,而只是在平台上使用数据,不需要自己处理复杂的日常数据计算,利用数据互相配合工作就行。各种材料信息、图纸信息不匹配等情况,都有公司BIM管理部门集中解决。这样各岗位的工作强度会减轻很多,管理资源压力也可以得到缓解。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各岗位人员对BIM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可以大幅降低,会看会用就行,对人才的要求可以降低。公司专门的BIM部门,负责集中处理项目信息数据,需要项目二次处理的时候,再基于问题和项目进行沟通、处理和反馈。
这种方向初看难度比较大,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实施难度相对可控,也可以分阶段逐步应用,不会出现一个环节BIM用不起来就崩盘的情况,能有效降低应用过程不必要的损失。
5
总结:理性的乐观

人类建设家园的需求是永恒的,建筑施工这个古老的行业已经历经千年,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管理者,亲眼看到施工管理的粗放落后,看到臃肿的人员消耗着本就不高的企业利润,我认为无论今天行业有多低潮,数字技术在中国的未来都一定是势在必行。因为我们没有别的出路。
我真心相信,5年后,10年后,行业的未来一定是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哪个行业都是如此,我们的行业不会那么特殊。
过去的一年行业不好,未来一两年可能也不会太好,这里说的「不好」,恰恰是大浪淘沙的过程,适应的企业留下来,顽固不化的企业被淘汰。10年之后的建筑业,一定是那些大量精简劳动力、精简管理人员的企业能更好地生存,由编程的机器自动完成建设工作,更多的工厂预制组装代替现场施工,一系列更为先进的建设方式会铺将开来。
这个过程中,BIM助推产业升级的作用也是必然的,作为行业里的一位工程师、管理者,我也真心希望广大从业人员和吃瓜群众不要为了所谓BIM的未来而争论了,我们要做的事是去将它落地,踏实的构架起未来建筑的轮廓,带领这个古老的行业想着新的方向进发。
以上是郭翔带来的思考和分享,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也欢迎您把自己的故事与思考告诉我们,讲述给更多人。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位老施工的沉思:搞BIM的未来,活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