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的BIM:既非魔术师,也非杀人犯

在我们的微信讨论群中,经常会有人展开争论,话题大概有这些:

➤ BIM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什么样的BIM是假BIM?

➤ BIM市场是不是一场骗局?

➤ 企业在BIM上花了钱,收回多少成本才算合适?

今天咱们不讲具体知识,来说说我们对BIM市场的一些观点,最后再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先讲两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以后你和人聊到新技术的时候,可以放到饭桌上当做谈资。

铁丝网的故事

 

2016年,人称「小李子」的莱奥纳多凭借电影《荒野猎人》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斯卡小金人。

这部片子说的是1820年代,美国毛皮贸易猎人远征大西部的故事。看过的人,一定对当时美国西部的广袤和荒凉印象深刻。

《荒野猎人》讲述的时代背景叫做「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运动。这场运动从美国独立起开始,一直到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著名的《宅地法》,发展到了高潮期。

当时正值南北战争的胶着期,这个《宅地法》其实是林肯走的一手政治棋,目的是让更多的自由民进入西部,打碎南部奴隶主占领西部土地的小九九,让胜利的天平向北方倾斜。

这份法案规定的内容很简单:只要满21岁,向政府交纳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大约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连续耕种五年,就可以永远拥有这块土地。

10美元,5年,这么大一块土地要是放到今天做梦都能笑醒了。

政策好是好,可是执行起来效果却不怎么样,老百姓的反应居然非常冷淡。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西部都是大片的土地,人烟稀少,只有一些印第安土著,和赶着牛羊放牧的牛仔。

政府说这块地归我了,我在上边种地,结果还没种几天,人家牛仔赶着牛羊过来吃我家的玉米苗怎么办?连续种五年,都被牛羊吃了去了。

有人想了个办法,每隔几十米打一个木桩,然后用铁丝给连起来做成栅栏,可是效果不怎么好,牛羊看见里头的庄稼眼馋,一顶就把铁丝给顶坏了。

这时候一位懒人横空出世,发明了一个不起眼却改变了美国历史的东西。他叫约瑟夫,在一个农场打工。

因为经常偷懒看书,没注意牛羊跑进了农场栅栏糟蹋了庄稼,就老是被农场主骂。

有一天约瑟夫赶着羊群路过一片蔷薇丛,想让它们越过蔷薇从往前走,可那些羊打死也不愿意跳过去。

约瑟夫跑近一看,原来是它们害怕蔷薇上的刺。他眼前一亮,突然想到,要是把蔷薇给装到栅栏上,牛羊不就不敢顶了嘛!

农场没那么多蔷薇可以用,不过铁丝可有的是。约瑟夫就把铁丝剪成小段,把端头磨尖,缠在木桩和栅栏上。

没过几天他就发现,凡是加上了尖刺的栅栏,都再没有被牛羊顶过,赶着它们都不往上撞。

他服务的农场主一看,哎,你这个想法好啊!于是他农场也不干了,直接开了一家生产这种带刺铁丝网的工厂,生意越来越红火。到1867年,约瑟夫给这个发明申请了专利,从此走上了发家逆袭的道路。

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带刺铁丝网这个好生意,有商家打出了这样的广告:「它比空气还轻,比威士忌还强,比尘土还便宜。」

仅仅6年过去,带刺铁丝网的销量就达到了26万英里,林肯的《宅地法》终于可以顺利执行,西部很快被开垦的农民占满了。

政府很高兴,铁丝网的商家很高兴,农民也很高兴,技术进步,经济腾飞,举国欢腾。

有人把带刺铁丝网称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七项专利之一」,2017年,经济学家Tim Harford出了本书叫《塑造现代经济的五十个发明》,带刺铁丝网就在其中。

然而,真的是皆大欢喜吗?那可不一定。

比如,西部的牛仔们就很不高兴。

本来,西部的草原是大家的,牛羊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怎么你家交了10美金,弄个铁丝网,就给围起来了呢?种地的人越来越多,放牧的地方就越来越少。

不仅这样,还有很多牛一不小心蹭到了铁丝网上的刺,一感染,过不了几天就死了。所以牛仔们就一直骂这个铁丝网,真是一项坑爹的技术。

牛仔们有的骂还算好的,还有一群人,连骂都没机会骂。那就是当地的印第安土著。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神赐予的,人人都可以拥有,《宅地法》这么一来,铁丝网这么一发明,别说神赐的土地了,连印第安文明都消失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了:

站在不同人的角度,铁丝网这个技术可能是正义的,也可能是邪恶的,既可以是改变世界的救星,也可以是杀人犯的共谋。

那么,谁是对的呢?

先把这个疑问放在这儿,咱们聊聊另外一件事。

知识付费的罪

 

前一阵子,一篇《罗振宇的骗局》火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其实是从另一篇《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洗稿来的。

一时间,以罗振宇为代表的知识付费被推到了舆论的浪尖,罗粉和罗黑在网上撕成一片。

咱们来看看双方的观点是什么。往下看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不要着急站队,我们在一旁冷静的看这场嘴斗。

反对知识付费行业的人在文章里说:

早上一睁眼,抓起手机听罗胖60秒;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听30分钟学习音频;地铁上点开知乎Live;午休时点开「在行」听一段写作课;吃晚饭点开「得到」看一段「如何实现财务自由」,带着满满的充实感进入梦乡。

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患上了这样的知识焦虑症,生怕被落下。然而一年过去,在知识上花了很多的钱,他们工资没涨,生活品质没提升,只是变得越来越焦虑。

而知识付费行业,卖的不是知识,正是这种焦虑。它提供的碎片化的、未经思考的知识,给了你「好像很努力」的幻觉,不断挑逗你,让你更加焦虑。

知识付费永远治不好你的焦虑,只会掏空你的口袋。

很快有人出来反对这篇文章,他们这样说:

花100多看场电影不叫虚度人生,花100多买个付费专栏就叫虚度人生了?上下班路上听点碎片化知识,就算假装很努力,晚上能睡个好觉,图个踏实,花点钱又怎么了?难道上下班路上刷微博看电视剧就是更好的选择了?

知识付费就是这个时代的速溶咖啡,需求存在,明码标价,买下一包速溶咖啡,总不会有人说「没有现磨的原汁原味,所以速溶咖啡是骗局」吧?

说知识付费是骗局,是在贩卖焦虑,那可不可以说房地产是在贩卖安全感,首饰服装是在贩卖虚荣,早点摊是在贩卖饥饿,这些市场全是骗局呢?

如果说花钱听专栏听讲座,一年没有升职加薪就算骗局,那穿上1千多块钱的球鞋不能提高球技,涂上几千块钱的化妆品变不成美女,岂不都是骗局了?

知识付费的提供者们怎么说呢?得到专栏的刘润这样回应:

这是一场没意义的争论。写这篇文章的人,20年前会写《读书无用,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10年前会写《MBA无用,读完总裁班,公司倒闭了》。

80年代有一群年轻人,一天上班累的不行,晚上还要自掏腰包上夜校,上函授班,学习和专业无关的东西。

他们没有升职加薪,只是满足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社会没有马上把投资还给他们,但十年后,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脊梁。

处在这场争论浪尖上的罗振宇本人的回答是:

「骂的人有他的道理,他觉得被骗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不管他骂的对不对——我不听。」

这场争论就以当事人的轻姿态回应告一段落,看到这里,你又怎么想呢?

只骂蛋,不骂鸡

 

我们回头来看看这两个故事:

带刺铁丝网的出现让政治家制定的计划顺利进行,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他们该不该称赞铁丝网呢?反过来牛仔和印第安人却被新技术弄得家破人亡,站在他们的角度,该不该骂铁丝网的发明者呢?

知识付费的出现让人们找到了上下班路上缓解知识焦虑的良药,知识搬运工们也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那些花了钱又没有看到提高的人们来说,被骗的感受也是真实的,他们又该不该争出个对错呢?

要理性的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弄明白,新技术,或者新商业模式出现的原因。

人们总会觉得,有精明的商人一拍脑袋,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弄出了一个新的发明,然后把它商业化,大把的钱就赚到手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美国西部广袤的土地就摆在那里,人口越来越多,无论政府是不是呼吁西部大开发,林肯有没有签署《宅地法》,人们迟早都会去开发的。

如果约瑟夫没有发明铁丝网,也会有别的人发明一些其他东西,有商人去生产其他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欲望。

人们的知识焦虑就摆在那里,其实它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古时候有倾家荡产只为见孔子一面的书生,30年前也有报名上夜校的上班族。

只不过现在这种焦虑被互联网放大了。没有罗振宇,也会有其他人来满足这个需求,没有知识付费,也会有其他商业模式进入市场。

如果作为当事人,人们盯着的是铁丝网、是知识付费这个发明本身,那他看事情的层面就太浅了。

说完这两个故事,咱们回到BIM技术上。

技术只是贪婪下的蛋

 

今天,几乎所有行业都已经大面积信息化,而老旧的建筑业简直就像是当年美国尚未被开垦的大西部。

这里的人们按照传统的方法工作,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分配利益,管理提升空间很小,利润越来越低。大家像是西部牛仔一样,天地广阔,驰马牧牛,拿左轮枪解决争执。

但长久以来,行业外的人眼看着这块处女地流口水,行业内对利益分配不满的人也急需换一套玩法来重新洗牌。

这时候,BIM来了,许多原来根本不存在的岗位被创造出来,许多人辞掉工作去原本不存在的领域创业。

十年时间,数以百计的软件进入市场,「BIM该怎么搞」的理论此消彼长,人们评论、焦虑、争执、讽刺,原本平静的湖水被搅的波浪四起。

BIM并不是这场混乱的起因,它只是恰好出现,满足一部分人对改变的需求。没有BIM,也一定会有其他的技术出现——荒凉的西部总会被开发。

站在不同角度的人,当然会对它有不同的观点。但是,BIM既不是一夜之间改变世界的魔法师,也不是穷凶极恶的杀人犯。

正如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是想用于通信,不想却改变了音乐行业一样,BIM也在十几年间不断演化,它早已不是最初发明它的人希望的样子。

如今的BIM养活了大量的开发公司、培训机构、翻模人员和演讲家,同时,它也和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杂交融合,早已不是一开始的样子。但我们该不该评论,BIM这么发展,是错的呢?

当人们探讨这个该不该存在,那个该不该那么搞的时候,一笔笔交易已经签订,市场已经形成了。这是因为交易背后的需求早已经发生,人们看到的不是起因,而是结果。

技术本身是冷血的,它不追问是非,不讨论正义,甚至不会按照设计者的希望去发展。

就像生物的演化,不会向着某一个设计好的结果去生长,而只会在历史中无目的的演化。只有拿起放大镜凑近看的时候,你才会看到促成每一个小小变化背后,那一个个具体的人。

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这本书里写到:推动技术进步的东西有很多,但你一层层往下挖,挖到底,只会看到三样东西:贪婪,懒惰,和恐惧。

所有的交易都围绕着这三个人性,如果有人做一件事和这三条都没关系,要么是他没有说真话,要么他做的事没有促进技术的进步。

这么说没有任何贬义,只是句彻底的实话。

咱们回到一开始的那四个问题,我们不做回答,而是做这样一个游戏:

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867年,那时候铁丝网还是一个正在改变世界的新事物,然后我们把四个问题中的「BIM」替换成铁丝网,站在100多年后再看这四个问题,你觉得还有必要争论吗?

➤ 铁丝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 什么样的铁丝网是假铁丝网?

➤ 铁丝网市场是不是一场骗局?

➤ 企业在铁丝网上花了钱,收回多少成本才算合适?

我们再看「知识付费」话题的争论和罗振宇的回应,是不是可以跳出「对与错」这个层次了呢?

市场上本来就有两种人:需要和不需要付费知识的人,罗振宇也谈不上「正义」还是「邪恶」,他只是成功筛选出需要他产品的人,赚到他的那份儿钱。

他的回应「有道理,我不听」,代表他的自我定位很明确:我不是知识分子,我就是商人。

这场争论中的其他人,是找到了定位,还是只为争论而争论呢?

对于某种营销模式或者技术发表不同观点的人,都是代表自己的某种利益诉求,正如19世纪那些在美国西部跑马圈地的移民者一样,但光把地圈出来是没意义的,只有你把这块地围上铁丝网的时候,它才真正属于你。

而我们耗尽青春,就是为了寻找属于自己的铁丝网。

希望今天聊的东西,能给你看待技术和市场不同的角度,也希望你能少花一些精力在意识形态的争执上,而把更多的精力拿去学该学的东西,享受该享受的生活。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冷血的BIM:既非魔术师,也非杀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