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在北京办了一场线下活动「盒聚变·北京站」,邀请了 50 多位行业里的甲方、施工方、设计方、咨询单位和创业公司的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关于行业的问题。
活动全程没有专家的高瞻远瞩,只有每个人大白话的真诚分享,互相认识、互相帮助。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小伙伴们真正找到启发,也逐渐建立一个个圈子。
这次活动的赞助商是以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此特别感谢,在他们的赞助下,我们可以把门票压到一顿饭钱的价格,还能给到会的小伙伴提供一个舒服的环境。
活动中我们还特地邀请了以见科技的创始人罗锋,以及来自施工方的郭帅、来自设计方的刘泽洲,跟到场所有观众一起聊聊自己的见闻和探索。先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三个人的经历,认识认识。
罗锋是建筑学专业出身,做了五年的方案设计。
他发现现场干出来跟设计师的想法天差地别,就思考建筑师脑子里的建筑一直是三维的,只不过以前受困于信息传达技术手段的问题,必须把三维建筑翻译成二维,到了现场再由施工负责人翻译成三维,大多数信息就是在这两个「翻译」的阶段丢失的。
于是,他 2016 年辞职出来开始做研发,希望利用更多可视化的工具,把三维信息从设计直接传达到现场。
他们和客户一起,找到了一些 AR 施展拳脚的地方。
比如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问题,设计师花了很多心思把出风口设计得更加人性化,而到了施工现场,工人只管把风管装上去就好了,结果所有的风口全都装在了人的头顶上。
原来做日常巡检的时候,需要拿着厚厚的一沓蓝图跟现场比对,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而利用 AR 技术,可以现场拿着 iPad,把模型 1:1 的呈现在现场,扫到哪里就知道哪里和模型不一致。
随后他们又开发了一套工程过程追溯的管理系统,现场发现的问题可以录入到这个系统里,帮助施工现场提高管理的效率。
他们也开发了一些工具,让 BIM 模型融入到甲方的运维过程中,跟现有的智慧运维系统显示在一起,也跟资产管理、日常巡检这样的数据发生联动。罗锋认为,整个 BIM 的价值是串联到一起的,不仅仅是设计优化,而是要把设计的力量传递到施工现场,在工程中落地,在运维中发挥价值。
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他们也非常愿意到施工现场去,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 AR 技术在现场的应用。
郭帅是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的 BIM 负责人,2015 年毕业后进了山西八建,到分公司项目驻场,一边做技术员一边做 BIM 建模。
后来项目出了不少成绩,搞汇报、搞观摩会,拿了龙图杯,他开始一边专职做 BIM,一边带人。2018 年,郭帅回到了集团总部,接连做了几个土建、幕墙和超高层项目。
2020 年集团正式成立了 BIM 中心,郭帅担起来人才培养的工作,主要就在集团内部讲课,建立培训制度,布置作业,做考核。
后来又到了项目上,目前正在参与山西潇河新城 BIM 和 CIM 工作,项目建立了应用创新工作室,郭帅在这个工作室担任指导专家和培训组组长,定标准、协调资源、总结成果、定数字化平台实施方案,新的工作内容对他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
刘泽洲目前是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的 BIM 专业负责人。
2014 年毕业后做了两年的施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 BIM。后来出于对这个技术的兴趣,辞职到北京找了一家咨询公司工作。
他在咨询公司的时候参与了万达的一个项目,整个项目的建模标准,包括尺寸、命名、参数、信息都非常严格。
看到业主方这么精细的模型需求,刘泽洲就去思考,花这么大精力做的模型和数据,到底能创造什么价值?这也许是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关键。
于是他又从咨询方回到施工和设计,去探索工程行业中到底有哪些问题可以通过 BIM 去解决。
2019 年,刘泽洲来到了现在工作的中外建建筑设计公司,目前他主要在建筑方案、规划方案、景观方案的领域,为各专业提供相应的 BIM 支持,也在做正向设计和装配式设计的研究。
他觉得想把 BIM 做好,不是一两个人、一两个专业的事,而是需要先动起来的一批人,共同打造一个基础的土壤,把技术储备的工作做起来。
这次活动涉及到的话题很多,包括了 BIM 圈子里的方方面面,一次聊不完,今天我们先挑其中的 3 个话题,把一部分现场观点给你分享一下。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到底设计做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正向设计。
单纯从软件技术角度来说,很多人认为用模型出图就叫正向设计,但从他跟设计、甲方打交道的过程来看,虽然图纸可以从 Revit 模型直接出,但其实前面建模的过程并没有那么「正向」,甚至很多工作都不叫「设计」。
即便是在出图这个环节上来看,还是会因为软件和插件的局限性,导致出来的图纸不符合审图的要求。
以往他做项目的时候,最麻烦的不是建模,而是模型建好之后把平立剖切出来、做标注、做图案填充等等,这些工作往往花去的时间比建模更长。
有时候一些构件模型建得很精细,但出图要求用两条线来表示,用模型切出来的图反倒不对了,这就要为了出图而单独改族,或者要对图面做进一步合规性处理。
「模型建好,图纸自动生成」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太理想化了。
现在他们做设计的思路是,Revit 和天正有各自擅长的事情,Revit 的优势在于方案设计阶段模型出来之后可以快速出平立剖图,这个图交给施工方去做图面的深化,最后再进行标注和填图案工作。
对于以出图为生的设计院来说,这种模式肯定不那么的「正向」,但它兼顾了准确性和出图效率。
尤其是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费多年没有涨了,每个人同时背着好几个项目才能勉强满足收入需求,还让大家去降低效率去研究正向设计,有时候是会招人骂的。
做一件事,不计代价地完成,和算人力、算成本地完成,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事。
目前对于模型出图这件事,他们公司主要走的是专业负责人制度,建模标准和出图标准都由专门负责的同事来摸索,一步步去做基础的研究工作,打通技术路线。
等到研究有阶段性成果之后,再找一个项目周期相对宽松的机会,把一些愿意尝试的技术骨干组织到一起,告诉他们设计还是做设计,我来告诉你这套东西怎么用,通过哪些操作能达到什么结果,直接让他们把成果拿过去就用于生产。
他认为,在基础技术探索没有完成的时候,尽量不要去逼着院里的生产骨干去做这件事,他们在项目生产方面的压力很大,逼得太急了,人有可能会离开,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在项目周期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们也会找外面的咨询公司做外包工作,刘泽洲就承担起设计和建模这两项工作中间的桥梁。他也认为,即便是所有 BIM 建模工作都外包,主体公司也必须有那么几个懂设计需求、也懂 BIM 的人,把需求整理成一份清晰的标准,才可能收到满意的成果。
正向设计前期阶段,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 BIM 人员需要提前沟通,统一建模规则,提前考虑施工期间的因素。
需要统筹来看项目进度,以及团队技术水平是否支撑。还涉及成本谁付款、设计人员BIM水平、软件硬件环境是否满足要求、设计人员绩效怎么分配,都需要考虑好。
正向设计需要对全局进行统筹,有一些大型项目在启动时初衷都是好的,可在过程实施中会有很多的压力,这就会把项目变得沉重,在前期统筹的过程中就应该明确哪些东西是需要的,要在什么时候起到什么作用,过程中的动态反馈要怎么易于操作,真的是为了项目优化而优化,而不是为了凑出一个看似很复杂很丰富的模型。
1
全生命周期这个概念一直伴随着 BIM,人们也普遍认为,BIM 要发挥最大的价值,是要进入到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去服务于管理的。
罗锋见到一些客户,对 BIM 的认知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偏差。比如有个港资用户就简单粗暴地认为,模型的精度足够深,就可以用于运维,LOD 500 就等于运维模型,所以他们愿意为了精细度更高的模型付更高的费用。
罗锋认为,模型深度和设计深度是两个维度的事,有时候模型精细度不太深,但设计深度很深,比如考虑到了所有风口的位置,以及这些风口对人员体验的影响,就是深度设计,但模型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示意。
全生命周期的 BIM,是要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标准,而不是盯住一个 LOD 不放。
每个阶段不同的人关注的模型和信息不一样,比如施工阶段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土建模型,在运维阶段就只是一个辅助查看设备模型的盒子;设计阶段需要的很多数据和信息,比如节能分析数据,关注协同修改和出图流程,这些对施工阶段来说也没有很大价值。
真实的项目里,设计和施工自己做模型,都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业务,至于甲方专属的数据需求,也很少有项目有专项的费用给到设计或施工。
罗锋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的 BIM 会议,甲方的运维部门提出了运维模型的很多问题,一方面是模型过于精细,他们只需要知道这里是个什么设备,不需要把它拆成几十个构件。另一方面,不是模型精细度不够,而是数据录入的不够。
对于负责运维的人来说,当前的项目做 BIM 的流程里,没有一个环节是让运维人员提数据需求,等到模型已经交付给运维人员的时候,他们也没有人去拆解模型、重新录入数据,那这项工作由谁来干、什么阶段来干,就是很大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 BIM 运维大致分成三个方面。
➤ 第一种是利用 BIM 做可视化,就是现在很多园区或者楼宇的数字化大屏,把模型做轻量化之后,再和一些酷炫的数据结合到一起,成为一个 BI 系统,这种模式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和真正的运维工作结合到一起。
➤ 第二种是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去看待运维,比如把一些设备的更换周期、供应商信息等数据管理起来,这些内容可以用表单来管理,但 BIM 模型进来,可以帮助运维人员更好地理解一个复杂的建筑体系。
➤ 第三种是存量建筑的运维,就是那种已经建成的项目,用模型和数据重新把运维需要的内容去做电子化的整合,再去和日常巡检、维护等工作结合到一起,类似于单独为甲方定制一套三维的模型和管理系统。
无论哪种模式,对业主方来说,都不可能用建模软件打开一个模型去做管理,所以现在往往是由第三方给甲方提供运维 BIM 服务。
罗锋认为,总的来看,当我们说全生命周期的时候,在运维这一环还是比较缺失的,主要是缺失成熟的工具、也缺失成熟的认知。
运维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工作,除了设计和施工的数据,还需要不断再生产数据、不断积累新的数据。运维需要怎样的工具来完成,能在哪些环节产生价值?这些点目前行业里都还在探索的阶段。
这对于行业里探索的人来说也是好消息,还有很多领域的认知等待人们去挖掘,现在比前几年已经多了不少成果,比如跟传感器的结合、跟资产说明书的结合,但都还在很初级的阶段。
罗锋认为,当我们谈全生命周期 BIM 时,应该让业主方的应用也和设计、施工同步成长,在各个阶段产生更多的价值,才会让甲方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做这件事,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壤。
在上海实施了一个全生命周期项目已到运维阶段,但运用内容都比较初期,例如用水用电,建筑中也安装了很多传感器,但没有汇集到一个平台。
其实施工和运营是两方面,需要的信息也不同,目前很多施工部分的信息在运营阶段是不需要的,当然这也取决于后期运营的深入程度,目前我们只能将BIM模型的标准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做为一个管理手段,对运营阶段的信息采集和集成还在不断探索。
参与过北京朝阳站站房项目、川藏铁路项目,资金都是比较充裕 ,开始策划都是全生命周期这个方向,几个项目跟下来,总结三点感受:
➤ 第一是费用问题,业主反馈费用是给了,但是都包括在建安费里。既然没有单独的列项,总包单位没法计算在这方面的投入跟产出,也没办法衡量自己要在这个上面投入多少,最后全生命周期的费用只能往获奖、品牌建设上靠,蹭别的项目的经费。一件事情要你干跟自己主动干效果肯定差的很多,何况是一件很难的事,没有专项费用很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 第二是数据的传递,在设计阶段用BIM模型提高图纸质量还是可行。施工阶段由于设计、施工对模型精度、组织方式、目标的不同,有一些模型可以用,但是现场需要做的量很大。运维阶段感觉更关注空间而非构件,并且由于引擎的承载能力、BIM模型展示效果、流畅度等确实不如 3DMAX。运维平台还是需要重新做模型。
➤ 第三是管理、标准业务场景问题。既然说了全生命期 BIM 实施,设计、总包、咨询只是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即使是甲方,设计施工管理、运维都是不同的主体,虽然一直强调对接,但没有明确的需求和标准做这个事情。
目前他接触深圳的一个项目,思路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根据各自业务需求做的编码,相当于做了三棵树。
BIM模型自己有一套编码规则。在做不同业务的时候将模型这棵树分别放到不同的业务树里面,以编码为核心连接业务与BIM模型。
哪怕没有模型,业务流也是通的,BIM 只是用来提供三维模型展示、空间定位。
但是这好像已经不是全周期模型的初衷了,也许不要太执迷模型的延续,做好一段一段的业务,然后再考虑不同阶段的业务连接,才是可行的技术路线。
大家经常说全生命周期 BIM,至少在模型传递这一项上,经过他作为甲方的工作验证,是可以实现的。最关键的是统一的标准,以及严格的贯彻执行。业主方和咨询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设计和施工方以同样的规则按时完成工作,让BIM能解决问题,且没有太多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落地。当然这些额外的工作,业主方是要出费用的。
陈伟分享了他在 2018 年参加重庆智博会时两件印象深刻的事。
➤ 第一个是看到林同棪公司做的桥梁正向设计,那时候他刚接触 BIM 建模不久,只会用 Revit 做常规建筑模型的他感到很震撼,原来正向设计还可以这么搞,结构问题还可以这么解决。
➤ 另外一个事是看到了腾讯和阿里的数字建筑展台,当时的感觉是模型做的不够精细,他就想为什么这么大的两家公司不把模型做好一点。后来从一个朋友那了解到,他们做智慧楼宇的项目,在 BIM 建模这个环节的投入是很少的,基本上就是网上找个外包,对着图纸做一个很粗浅的模型。
这两件事让他思考,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的 BIM 正向设计已经到很高的水平了,而另一方面,智慧运维领域使用的还是价格便宜的外包模型,至少在模型和数据传递层面,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伟讲到 2019 年重庆发生很多起火灾,有几次因为私家车占据消防通道,导致消防车开不进去,延误了抢救。同时对于住宅里的居民来说,火灾发生时不清楚火源位置,不知道该往哪里跑,物业收到报警,也没法第一时间响应人员疏散和车辆指挥。
现在很多消防控制室,在发生火情的时候,是以楼层和管线编号的形式弹出报警,再派专员去现场查看。而如果三维模型结合传感器和摄像头,意外发生的时候,传感器第一时间就能在模型里把火灾位置、逃生路线等显示出来,每一条信息都来自于三维空间中准确的坐标点,而不是某个需要人工审核的编号。
而在前面累积的 BIM 数据里,哪些设备已经老化有风险,那些设备的工作数据出现了异常,通过这些智能预警甚至可以在灾难发生之前作出准备。
火灾只是运维中很小的一项,运维工作中还有数不清的方向可以探索。
BIM 在施工落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从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一下,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来定义什么叫「落地」,需要结合每一层面的定义看看自己的能力范围,看看具体的困难有哪些,再讨论如何打通技术路线。
➤ 首先是普及率层面,是所有一线施工人员都用 BIM,所有能用上 BIM 的工作都用上。这个定义比较理想化,实现起来也不经济,要牵扯到整个公司管理模式的变化。
➤ 第二是经济层面,是在整体上看,BIM 发挥的效果大于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净收益为正。
一般的项目,凡是出去报奖做汇报,都会说净收益为正,但实际是不是真的能达到,或者说有多少收益是无法用数字准确衡量的,这个不好给一个定论。
➤ 第三个是应用层面,在某些关键点中,BIM 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说这样的关键点在一个项目中有很多,总体的效益足够大,就可以认为这个项目的落地是成功的。
这个层面的判断是比较容易客观衡量的。
目前公认比较容易出价值的点是管线综合,对管理的要求不高,也容易出成效。再有就是钢结构深化,设计院出来的成果就是编好号的节点杆件,直接加工运输,这也是一个硬需求。
再接下来是异型项目、幕墙屋顶的深化设计,现在只要是大一些的项目就都有比较奇怪的造型,一般的深化设计手段做不了,用 BIM 做好了确实能大大的提效,但这样的项目不多,项目量很难养活一个成熟的团队。
另外还有一些点,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手段配合。比如可视化交底,他们现在的做法,是有一个中心部门协调各施工单位和设计院去做节点的可视化,集中起来审核形成工艺工法库,再下发到各使用方,后面的项目能重复调用,减少重复工作。
郭帅说,现在很多企业一些基础的技术层面已经探索得比较成熟了,各种软件都可以用起来,这时候考验的是团队整体的协调能力,包括多少技术人员达到了什么水平,怎样分配和协作,能达到一个什么效果,都是需要中层去规划设计的。
郭帅曾经整理过一个公司内部使用的 BIM 人员层次划分,初学者做三维建模,懂规范的去做管线综合,有管理权限的做交底指导施工,再配合管理层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才能减少人员的共同协调成本,让项目的 BIM 收益为正。
在施工中实现 BIM 落地,首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看解决问题需要什么资源,例如模型需要建立到哪种深度,哪些内容必须包含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模型中。
举个例子,在进度计划排布时,需要了解某道工序的前后工作是什么,这个施工段在实施这道工序时,边上几个施工段做的是什么施工内容,对这段的材料、交通、劳动力是否会有影响,那么 BIM 模型必须要建立前后工序的示意,包括临时交通组织和材料运输的示意,塔吊覆盖范围的示意等等,这样通过直观的视觉传达,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决策也更易使用。
一个项目的BIM咨询能不能干好,往往在最开始选项目的时候就定了。要挑选资金比较充足、有甲方要求的项目,这是基本条件。
满足基本条件后,项目实施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 首先确定项目实施的目标,和甲方做深入的交流,BIM 要做到什么程度,解决哪些问题,要知道开会时候说的话和私下说的话不一定一样。
➤ 根据项目的具体预算和情况,确定项目重难点。结合自己公司的人力和财力,规划一些明确的应用点以及针对重难点提交的具体成果参考。目前基础的应用点比较成熟,像算量、方案深化、管线综合、钢结构深化、装配式管理、管理平台、智慧工地等等,需要在项目前期就做好取舍,跟项目总工沟通一下选几个点深入做。
➤ 理解了甲方需求之后,一定要找甲方要支持的政策,否则下面的分包公司很难配合完成工作,具体政策和标准可以帮甲方写好,需要甲方配合时候帮忙盖个章。
➤ 实施的过程中,满足别人与奖励到具体的人,这里当然不只是给BIM的人,更重要是给甲方,比如论文、创优;给总工,比如获奖、双优化,给基层员工,比如帮他干活:P图、算量、出图,帮别人完成指标。同时无论是创优、报奖、宣传、还是金钱奖励都要落实到人,奖励到具体人。
➤ 如果公司内部的政策允许,BIM 职能部门最好能做收费的服务。以前他们因为都是体系内服务,做免费,一年到头活干不完,但是有价值的不多,因为大家觉得反正不要钱,一些可有可无的需求就来了;后来他们改了收费的模式,筛选出来真正需要的项目,也能够验证真正的客户满意度,能挣钱养活自己,对部门内部的成员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鼓励。
➤ 不要浪费任何宣传机会,公司网站、公众号、公司内部大会,都要把那些成功的标杆项目应用点推广出去。
BIM 与现场管理,张少南见过两种模式,第一种是现场专职BIM,因为现场都各司其职,很少有人去真正考虑BIM的成果怎么用。
第二种是现场独自负担一块事,对工程负责。拿着成果现场用,负责 BIM 也要负责技术,只有完全负责一个事情的时候,才能真正全身心做这个事情。
第二种模式的缺点是会把 BIM 人员干成现场技术。如果想做出价值,可以考虑 BIM 转现场技术,然后给他配团队共同去做具体的工作,目前这种模式相对可行。
施工 BIM 落地,需要把 BIM 融入施工日常中,很多工作可以去思考,如果没有BIM怎么做,如果应用BIM可以有哪些优化,把 BIM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进行施工管理。
BIM 中心的人员到项目后,要带着一套完整的流程,让各部门清楚如何与 BIM 对接,分配任务的时候要有项目经理组会参与,而不是单一从总工层面去推进 BIM。这样可以避免项目人员不了解 BIM,觉得 BIM 无用,也可以更快的开展后期工作。
为更好地体现 BIM 的效益,建议优先选择相对复杂的工程项目开展应用,用 BIM+IT 解决施工过程二维方案设计的局限性、安全质量管控的智能化等问题。
经历过的项目,像是机电提主材工程量,进行辅助采购,综合支吊架方案,支吊架算量,都在施工中得到过应用。
这次活动,我们整理出来所有到场小伙伴的发言内容有几十万字,今天的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关于 BIM 成本、装配式、轻量化、个人遇到的困境、团队建设、生存等问题,咱们留着下一期再和你继续分享,我们也会把参会每个人的发言和留言做一份详细的整理,作为参会福利发给每一位到场的小伙伴。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