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与荆棘:主任、院长和设计师的BIM之路

你好,这里是 BIMBOX。

2021 年元旦,我们发布了一个跨年视频,主题是「像我这样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讲述了圈子里很多人的故事。还厚着脸皮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一位圈子里的朋友看了之后很有感触,给我们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一个项目中,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他的名字不方便透露,嘱咐我们说,如果要留一个名字,就叫「稀客」。

无论你是否认可 BIM,是否认可现在的环境,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剧变的时代,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在新技术的面前,无论是扛起大旗向前猛冲的人,还是保持谨慎小心保守的人,本身都并没有什么对错。只有时间能下一个判断,到底谁的理想值得称颂,谁的理智值得深思。

 

然而,我们又都深度参与到时间的发展中,而不只是静坐在那里,等待世界给我们的一纸判决,相反,正是每个人迥然不同的选择,造就了 5 年、10 年之后的未来。

此时此刻看待任何人的选择,都不应该轻言一句对错,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做,那就是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记述下来,留给后来者评判。

以下,是这位化名「稀客 」的朋友,给我们讲述一个公路行业项目中三个角色的故事。

2017年,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公路水运工程 BIM 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掀起了公路行业 BIM 技术应用高潮。今天想要分享的,就是在「指导意见」的引领下,率先应用 BIM 技术的公路项目之一。因为涉及国有项目的机密问题,在此就称它为 A 项目。

指导意见书

BIM 技术在 A 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几个关键人物的坚持和努力。他们在众人的质疑中笃定前行,不计回报、坚守信仰。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几个关键人物的故事。

1
项目办主任

周总是 A 项目的项目办主任,也是集团的副总工程师。

他接触 BIM 技术比较晚,却深信 BIM 技术能为公路建设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他想为行业进步再贡献一份力量。

A 项目是公路行业最早应用 BIM 技术的项目之一,肩负着为省内项目 BIM 技术指方向、定标杆的任务。按周总的话说,这个项目成了,以后全省的公路建设项目都会采用 BIM 技术;这个项目没成,以后省内公路建设还用不用 BIM 技术就不好说了。

周总请来了一家 BIM 实施经验相对丰富的市政设计院作为咨询方,结合 BIM 技术对项目所有管理制度、流程、考核办法进行全面梳理。

按照周总的构想,项目设计阶段的信息尽可能依赖于设计信息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提交给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每一个构件的管理行为、构件状态都被精确记录在模型里。

通过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参建各方了解构件的设计信息和施工信息,进行协同、审批。平台收集构件的进度状态、验收状态,并通过获取模型中的造价信息,实现自动计量。

总体的构想是很美好的,但实践起来却是另一回事。

在设计阶段,A 项目的「打法」与设计人员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除了用辅助设计软件把公路的三维模型构建出来外,咨询方还对构件颗粒度、构件属性等交付物提出了严格要求,工作量远远超出以往设计项目,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

面对这种情况,周总立即决定组织召开专题会。

这个项目是 PPP 项目,专题会由项目办、设计院、咨询方、施工方共同参与,主题是设计信息的交付方式和交付内容。专题会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设计师的工作量:

设计信息采用数据模板的方式提交,而不需要通过建模软件生成;

路基设计信息,基于既有工程数量表格式作适当调整即可;

征询施工单位意见,大量简化施工阶段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类似的专题会,周总亲自组织并参与了30多次

数据提交是一回事,准不准确、能不能用又是一回事。为了保证设计模型中造价等属性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周总安排项目公司合同部、工程部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全线20多万个构件的近千万条数据逐一复核,属性数据大版本修改达7次,前后耗费了半年的时间。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有更多的问题显露了出来。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施工单位质量控制资料渐渐跟不上施工进度,这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内业资料造假、后补,本就是行业公开的秘密,质量控制数据都是资料员用自动化程序批量「生成」出来的。再让施工员在工地逐个填写真实的检查数据,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个灾难。

面对这个「灾难」,周总又发起了专题会。

在专题会上,他翻了翻整个项目四百多张工程用表,问会场的总监们:「看似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换来的却是行业内普遍性的数据造假,这就是我们过程控制所期望的结果吗?这样的管理体系能保证工程质量吗?」

在专题会上,周总喊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要求简化质量管理体系,他带领咨询方、监理方、施工方简化表格格式,缩短质量控制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加强项目管理平台的逻辑限制,涉及进度、质量管理的所有管理环节,都环环相扣,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导致后续工作无法开展,施工单位也就拿不到对应的工程款。

与项目上的大张旗鼓、热火朝天不同,集团对 BIM 技术的质疑之声不断一位领导在高层会议上说:「就目前来看,集团做过的所有信息化工作,没有一件是成功的。但愿 A 项目能成功吧。」

这究竟是鼓励、鞭策,还是质疑、不屑?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

在省质监局领导来 A 项目检查时,周总兴致勃勃的介绍了项目 BIM 技术和构想,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表明推进 BIM 技术的决心。但是,省质监局领导无情地抛出了两个问题:既然水平这么高,为什么没有拿到全国比赛一等奖?BIM 技术究竟为项目带来了哪些经济效益?

A 项目的 BIM 技术推进,倾注了周总大量的心血。但是,项目上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可以量化的回报。集团和上级监管机构很难理解,这一群人费那么大劲究竟是折腾个啥。

只有周总相信,这个项目真实的过程数据,是留给行业的重要财富。它们将为这个项目的运维管理,以及后续项目的设计优化、质量控制带来重要数据支撑。这个项目留下的进度、质量、安全、计量各板块的数据共享,以及所有参与方协同管理的模式,将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带来巨大的改变。

2
设计院院长

郑院长是某大型市政设计集团一个分院的院长。早在八年前,他就知道了 BIM 技术,并深深地被它吸引。为推进 BIM 技术,分院还设置了专门的部门。

郑院长始终相信,BIM 技术能为设计、施工带来革命性变化。BIM 正向设计,就像是叠乐高积木一样,道路、桥梁的一个个构件,在不同控制参数、不同类型的组合下,形成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

正向设计的推进,可以把设计人员从枯燥的画图、改图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设计方案本身;也让下游专业不再畏惧方案的频繁修改,实现快速改图。

但是,正向设计的推进是个复杂的过程。道路桥梁的设计图纸,并不是基于模型平立剖生成的。三维模型建立出来,并不意味着二维图纸就能自动生成出来。道路的千变万化,管线的七弯八绕,水务设施的形态万千,也都是正向设计的拦路虎。

在一段时间里,郑院长搁置了正向设计目标。他让团队转型,做动画,做效果图,做 BIM 全过程咨询,唯一没有做的是解散团队。

成立 BIM 团队,在院里争议很大,而养 BIM 团队近十年,争议更大。有很多人认为,BIM 技术原本就是一场忽悠,也有高层领导提出,一个新技术超过五年都出不了成果,就不要再坚持了。

其实,BIM 团队并非没有出成果,只是这些成果没有落实到产值上来。BIM 团队在全过程咨询服务中,进行了大量创新,用微弱的力量改变施工阶段的传统管理习惯。

在 A 项目的 BIM 技术服务投标中,BIM 团队凭借 BIM 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击败了来自高校、建筑设计院、工程软件开发等行业的顶尖 BIM 团队,夺得头筹,向全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将 BIM 技术落地到项目管理中的机会。

郑院长很重视 A 项目的咨询服务,他亲自参加了项目 BIM 技术启动大会并发表了讲话。那天他说:「BIM 技术对于提高设计、建设管理、运维养护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愿为各参建单位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共同推进 BIM 技术在公路全生命周期的实施、应用,为提升高速公路建、管、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几年来,设计院在 A 项目上的投入大大超出了预期,成为一个「严重亏损」的项目。

但是,郑院长看到了 BIM 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价值,也看到了 BIM 技术的未来。他心中再次燃起了一团火,力排众议推动 BIM 正向设计的发展。

在全院正向设计推进大会上,郑院长把 BIM 正向设计与国家「863」计划放到一起讲,否定了等待论、怀疑论,对台下所有中高层干部说:

「谁再反对 BIM 正向设计,谁敢不支持 BIM 技术,小心你头上的帽子!」

郑院长很清楚 BIM 正向设计推进的难度,从二维到三维,既是对程序开发、系统思维的考验,也是对所有设计师设计习惯的挑战。但他等不及了,再几年他就要退休。如果再不强力推进 BIM 技术,这星星之火也许就要熄灭了。

3
BIM 设计师

方工是一名道路设计师。在城市化浪潮下,道路专业成为市政院的主要专业,收入水平在院里还算不错。八年之前,在领导的决策下,方工放弃道路设计,和另外几位同事共同选择了 BIM 正向设计的研究。

BIM 技术为设计行业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它。一位要好的同事私下跟方工说,一定不要忽悠郑院长,两年之后你干不出成果来,会死得很惨的。

方工苦笑着说,不是我忽悠他,是他忽悠我。

两年之后,正向设计果然没有太大的进展,但方工并没有「死得很惨」。院里调整思路,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动画演示,顺便出效果图,再就是到集团去找 BIM 咨询的活。

在每一个任务上面,方工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他带领的 BIM 团队承接了院里七成的效果图、动画、多媒体制作任务,甚至完成了分院成立十周年宣传册、宣传片的制作。

光是做做面子工程还是不够的。方工更大的成绩在于 BIM 全过程咨询。早在2014年,方工就提出了要为构件进行编码,要用「数据模板」的方式传递信息,也提出合理地对构件进行拆分,以便适应施工管理需要。

另外,方工还提出要自主开发基于 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六年前的市政领域,基于 BIM 技术的信息平台是个新鲜玩意,何况还要自主开发。

分管领导向方工道出了残酷的现实:BIM 技术一定可以为工程设计行业带来革命,但不是现在。超前行业半步,你会成为英雄;如果超前行业一步,你可能成为英烈。分管领导还建议方工回归设计,结束这段荆棘之旅。

方工并没有听取分管领导的建议「悬崖勒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方工连续参与了几个全过程咨询项目,进行了很多技术创新。

有些创新是 BIM 技术本身的创新,比如:设计信息如何准确传递到施工阶段?比如清单工程量如何自动获取?又比如如何在 BIM 技术体系下做好进度管理?

还有些创新则是针对既有管理体系的,比如:通用预制构件是否按传统方式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管理体系是否合理?在 BIM 技术框架下,如何做好自动计量?

这些,都需要业主方一把手的协调。

所幸的是,方工遇到了一个好的业主方,他们不仅支持了方工提出的合理建议,还发起了自我革命,推动工程管理和 BIM 技术走向务实的道路。

在 A 项目,业主方对于数据的完整、准确、及时有很高的要求。数据准确,是数据共享应用的前提条件,也是 BIM 技术的根基。

在协同系统下,如果进度数据出错了,对应的材料计划、安全预警、质量管理流程、产值统计统统都会出错。所以施工阶段的进度、质量信息都取自监理审批的数据。除了审批以外,还有一种方式也能获取准确的信息,那就是通过智慧硬件采集数据。

BIM 与智慧工地的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简单的物料进场为例,过磅、自检、抽检、入库,地磅系统获取批次数据,智慧检测平台生成试验报告,期间穿插了材料进场、见证取样、进场登记等流程,涉及物机部、试验室,专监,中心实验室等多个部门,BIM 平台需要把这些数据和业务流程进行融合,才能实现物料进场全流程智能管理。

再比如预制梁厂,从钢筋性能试验、混凝土强度,到预应力张拉、养护,甚至到梁外观尺寸的测量,全面使用智慧硬件采集数据,避免因人工填写而造成「数据污染」。作为咨询方,方工把来自试验设备、环境传感设备、三维扫描设备等多个设备的数据汇集到施工信息模型中,再把数据从模型提取到质检表格里面,实现质检表单自动生成。

这些,都是方工在BIM技术深水区的探索。

不过,与技术上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值上的不成功。折算下来人均十万的年产值,不论在哪个行业都是说不过去的。

向院领导汇报工作时,方工说:我们太多精力花在了项目管理的流程再造上了,这些工作本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

但是,方工心里也很清楚,这些事我们不做,谁又能做呢?这些事不做,BIM 技术怎么落地呢?

产值始终是悬在 BIM 团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BIM 成员的职称评定、职位晋升也让方工寝食难安。私下里,又有同事关切地问方工:郑院长退休后,你该怎么办?

十年前,方工的入行是因为领导安排;五年前,方工的不愿离开是因为没有退路;而到了今天,方工的坚持是因为一份情怀。

4
 
稀客的后记

周总一生干过不少大项目,推动了不少行业变革,也获得过詹天佑奖,一个项目的 BIM 应用成功与否,其实都不会给他退休后的评价带来多大的改变。

郑院长分院的创始领导,十多年来把分院的产值从800多万提升到1个多亿,设计人员从2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设计项目从省内干到省外,从国内干到国外,没有人能怀疑得了他的眼光和魄力。

方工作为 BIM 技术的坚定执行者,他清楚前路的曲折,建设单位和设计院都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但他觉得,BIM 技术一定会改变整个行业,他有时间守得住。

「超前半步是英雄,超前一步成英烈。」当年分管领导的善意提醒,一直印在方工脑子里。但是在「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之下,英雄还是英烈,已经不重要了。

约翰·列侬说:「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不是,那么它还没到最后」

 

BIMBOX 观点

在这次投稿中,「稀客」和我们说,在他的理解里,在任何行业里,信息模型都是用来描述对象、对象属性和对象之间关系的数据文件;在我们这个行业,用来描述建筑的信息模型,就叫 BIM。

我们用BIM干的事,是把无序信息变得有序,在有序中寻找规律透过模型掌握工程项目的前世今生,通过模型演算预知工程项目的未来态势。

他也和我们畅想,未来理想中的 BIM 技术会让设计项目变得可计算、可评价,在足够完美的模型评价体系之下,设计师在前端给出条件,电脑就能通过对模型的穷举计算,找出最佳方案。

现在最优秀的设计师,也没法在每一种立交方案,每一个匝道的平面、纵断面数以千计的参数组合中找到最完美的一个。而拥有算法的加持,我们可以在一定的投资和用地条件下,为了解决某个道路交口问题,通过计算,给决策者一个最优解。

BIMBOX 认为,在任何的行业,用算法接替人来完成工作,都有两步绕不过去:数据怎么来,算法怎么跑。而我们整个 BIM 行业在探索解决的,无非就是这前五个字:数据怎么来。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背后,却有太多人心的博弈和现实的耳光。

这就好比理论上说,如果我们能在微观上让每一个碳原子按照特定规则排列,就能用木炭造出钻石;而现实是,每个碳原子都不会任凭我们摆布。

宏观的理想和微观的困境,就是中层面对的局。

数据革命是一个吸引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在其他行业,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实现。建筑行业的未来,是跟上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脚步,还是因为诸多「国情」和「现实」,最终坚如磐石雷打不动?

我们活在历史中,无法用超脱的上帝视角来审视身边的一切,「信」或者「不信」都只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我们只敬仰一种人:把信念诉诸行动的人。

你身边的现实状态是什么样?有没有满怀理想的人和你同行?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情怀与荆棘:主任、院长和设计师的BIM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