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IM发展报告2024出炉:70个问题,4322个回答,能看到哪些行业真相?

你好,这里是BIMBOX。
每年我们都会针对过去的一年圈子最关注的领域,邀请来自全国设计、施工、业主、咨询、高校、研发等机构的小伙伴,收集大家关于BIM、数字化等相关信息的看法,最终汇总成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一直在接受大家提出的建议,问题设计与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停迭代,也越来越成熟,喏,今年的《BIMBOX中国BIM发展报告2024》终于出炉了。
这次的调研覆盖到了33个省市行政区有效收集量达到4322份,也是历史上参与者最多的一次。
我们这个行动叫做「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希望集合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人们,带给你一个更全面的看待行业发展的视角。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受访对象来自于施工、设计、咨询、软件研发、高校、业主、政府、建筑运维、投资、市场、培训、媒体等机构,其中施工和设计企业最多,也确实在视角的多样性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
今年调研提出的问题数量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共70个题目,涵盖了六个大的方向,包括:个人职业情况、工作环境与学习认知、企业数字化与BIM应用情况、有争议的行业问题、软件市场情况、未来的发展趋势
报告的完整文件也是史上内容量最大的一次,有足足73页内容。报告已经上架到了进步学社,需要高清源文件的话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拿下。
已经参与填写问卷的小伙伴,只要耐心等待,我们会陆续把报告的免费获取方式发送到你留下的邮箱。
接下来我们在这六个大方向里,选出一些数据,来和你分享。
1
个人职业情况
受访者涵盖的个人职位很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设计师和工程师(32.6%)、负责经营管理的岗位(25.8%)、技术管理岗(13.3%)、创业者(7.8%)、软件研发人员(5.2%)。
在工作年限方面,人群基本上成正态分布,最多的是3~5年和6~10年,3年以下占15%,10年以上占13.9%。而专门接触BIM的工作,则是明显向更少的年份倾斜,超过10年的只有6.2%,可见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年限不等于BIM工作年限,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工作时间比较长的人,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与BIM相关的。
个人收入与工作年限类似,也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正态分布,和上一年的报告相比,中间的税前8千~1.5万元人群数量几乎没有变化,不过1.5万元以上的人数少了2%左右,而月收入在8千元以下的人数上涨了2%。总体收入有局部下降的趋势。
通过数据交叉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到更多答案。
首先是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横坐标为税前月收入,纵坐标为受访者的人数占比,不同颜色的线条分别代表不同的工作年限。
在4千到8千这个区间里,工作在3年以下的人最多,在三成左右,工资越高人数越少;工作年限为3至5年的人群,收入在8千元之前人数逐步上升,超过1.5万的数量明显减少;6~10年、11~15年和15年以上,都在1-1.5万元达到人数的峰值,而其中11年以上的工作人员还会在2-3万元迎来一个小高峰。
不同岗位的人收入分布也有明显的差距,一线的设计师、工程师的税前收入在4千至1.5万元几乎平均分布,而超过这个数字的人数就很快下降了。技术中层、管理中层和软件工程师的收入都在税前1.5万元最为集中,其中数经营主管的集中度最高。创业者的收入分布最为不稳定,4千以下、1.5万元、3万元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小波峰,风险不低,创业需谨慎。
过去一年对很多人来说,外部的环境都不算太好。我们从数字上看看,34.4%的人受到环境影响明显降薪,只有11.6%的人收入逆势增长。尽管有一半的人收入没有受到影响发生变化,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涨就是降了。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设计公司受到的冲击最大,其中有41.6%的人降薪了,紧随其后的是咨询公司、业主和政府,软件研发岗位的稳定程度更高,降薪人员的比例仅为设计人员的一半多一点儿。
至于收入降低的具体原因,排在最前面的是企业回款难,其次是公司没有项目可以做。因为跳槽而发生降薪的人占比不到5%。
2
工作环境和学习的认知
媒介会在很大程度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形式,甚至会影响信息本身的内容。今年的报告与去年相比,在信息获取方面有几处明显的不同:通过公众号长文获取信息的人降低了13%,读书获取信息的人也减少了13%,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的人增加了17%,大致上有一到两成的人更喜欢短平快的内容,其他方面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过去一年,人们在学习这件事上的投入有明显的下降,主动持续学习的人从上一年的71.7%下降到59.6%,虽然愿意学习的人总数仍然过半,但还是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去跟人打交道(9.8%)以及躺平(5.9%)。
回想2022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还是愿意靠学习改变命运,而当这种生存压力过于沉重,则会让一部分人干脆用爱咋咋地的态度去面对环境。
在与BIM相关的考试和证书方面,目前有将近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认可图学会的BIM证书,其次还有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证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BIM Manager证书,不过还是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不认任何一种BIM证书。
而对于个人来说,BIM证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找工作有帮助(35.7%)、技能提升(30.9%),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可以在企业的内部或者外部,因为证书获得直接的经济奖励,也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考证属于浪费时间。
对BIM的认知不仅限于自己和公司,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有时候还非常依赖客户的认知,在全部受访者中,大部分人遇到的客户对BIM没有很高的认知水平,36.4%的人需要帮客户操办整体实施规划,36%的人表示他们的客户用BIM只是装装样子。只有4.4%的人遇到了比自己对BIM认知更清晰的客户。
3
企业的数字化与BIM应用情况
过去的这几年,BIM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地和数字化这件事绑定在一起,被大家讨论。
我们的年度报告也显示,过去连续两年,都有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搞数字化转型,并且和BIM有很大的关系。今年与上一年相比,对数字化转型保持观望的企业减少了5%,于此同时,在与BIM无关的领域布局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增加了6%,只有不到5%的企业对数字化不感兴趣。
交叉数据分析显示,关注与BIM相关的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最多的分别是:软件开发企业(70.9%)、设计企业(58.7%)、咨询公司(48.2%),而建筑运维公司、业主和政府和施工单位,相比来说会更多地关注与BIM不相关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在这些公司中,咨询公司保持观望的比例是最高的(27%)。
接下来重点说说BIM应用。
在常见的项目类型中,会使用BIM的项目,占比最高的是商业综合体(63.6%),其次是住宅办公、基础设施、医院、学校、工业厂房、路桥等。
一个项目会不会用上BIM,可能的因素很多。我们把今年的数据和去年的数据做了对比,项目复杂程度、客户要求、项目经费等仍然是更多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但被这几条影响的企业数量比上一年减少了6%至9%,同时不管其他因素、尽量使用BIM的项目也从29.4%明显下降到18.1%,毕竟大家的腰包都紧张了。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影响使用BIM的企业比上一年有所增加,可见政策的影响来正在增强。
从下一个问题的数据来看,确实如此,和上一年的55%相比,今年有61%的人表示,国家或者地方政策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只有7%的人表示政策的影响很小。
与上一年相比,拥有BIM相关专属职能部门的受访企业,从64.2%增加到69.5%,计划成立BIM部门的企业也增加了2.5个百分点,不过大浪淘沙,解散了相关部门的企业,也增加了3%。
过去一年,在比较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的数字部门、信息部门都面临着独立核算的局面,我们在今年的报告特地增加了这个问题,有44.5%的部门正在面对自负盈亏的情况,顺便了解到,有6.6%的相关部门被解散。
编制、确立和执行BIM标准,一直是公认的推行BIM技术必经的道路。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型的受访企业中,最多的设计公司(36.4%)和咨询公司(34.3%)有自己的标准,而最多的运维公司选择使用现有的参考标准,施工单位有相当高的比例曾经编写过相关的标准,但没有很好地执行下去。
而在获取模型方面,有超过六成的设计、咨询和施工公司,具备一线人员直接建模的能力,这几类公司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会选择建模工作外包,同时,设计、咨询、施工、运维公司都有40%到50%的比例,拥有专门负责建立模型的部门,而从上游直接获取模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模到底」,在各种类型公司的可操作占比都没有超过四分之一。
BIM在哪些方向能真正发挥价值?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最多的人写下了经典的机电管综(71.1%),紧随其后的是净高分析、出图、进度、场地、工艺模拟、施工交底、方案会审等等,另外一些经常被人们提到的应用,却没有被很多人认可实际价值,比如运维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合约管理等等。
4
 有争议的行业问题
这部分我们把在线上或线下,看到人们经常各执己见发生争议的问题拿出来,用数据给出一个侧面的回答。这里也选几个题目分享给你。
BIM给谁带来的好处更多?接近六成的人认为好处都归了业主方和政府,认为施工方从BIM得到好处的人占比超过一半,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软件商在其中获益最多。
但并不是相同比例的人认为获得好处的人应该承担BIM的费用。比如认为甲方应该承担费用的人只占39.8%,相比半数认为施工获得好处更多的人,只有8%的人认为施工方应该出钱。此外,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这件事应该由市场决定,五分之一的人认为钱应该各出各的。
谈到BIM发展的主要阻碍,半数的人认为主要问题出在管理模式问题,在过去一年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有相当多的人(39.6%)认为不能实现持续盈利也会阻碍BIM的发展。此外,缺乏标准、缺乏人才、成本过高、缺少培训、软件不成熟、领导不重视等原因,也都有超过20%的人选择。
CIM是在技术圈子争议比较多的问题之一,它的未来是不是可以由BIM的发展线性推演,会不会有我们预料之外的困难,也经常被人们拿出来探讨。与上一年的数字对比,乐观看好的人从61%降低到了50%,不太看好的人从7%上升到了15%,尽管看好的人还是占了一半之多,但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似乎代表着大众对CIM技术信心有所下降。
5
软件市场情况
这部分是每年调研的重头戏,也是小伙伴们经常「学习取经」的章节。对应的题目和整理的结果很多,一篇文章放不下,挑几条比较有意思的展开说说。
在所有的受访企业中,占最高比例(23%)的公司BIM软件正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另有18.7%使用的大部分软件是正版,与往年的数字相比,中国软件市场的正版意识和付费观正在改善,这似乎也和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供无法盗版的SaaS软件有关。
当被问到个人和公司使用最多的建模软件,被最多人选中的是Autodesk Revit,并且依然在所有建模软件里占绝对的优势(75.6%),不过这个数字在往年基本都会超过90%,已经是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了。
除了每年都会见到的「老朋友」,今年的调研里,PKPM系列、BIMBase系列、广联达数维等国产软件,使用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值得关注。
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施工企业的Revit、造价软件、Tekla、BIMMAKE等建模工具的使用率比其他企业更高,设计公司则是相对更加偏爱Sketchup、PKPM、BIMBase等软件,咨询公司使用各类软件都相对积极,其中Revit、SU、3DMAX、Rhino、Bentley系列的使用都明显更多。
参与调研的人群中,有79%的软件用户会使用二次开发的插件,在这部分人中,最受欢迎的插件分别是红瓦建模大师、橄榄山插件、广联达构件坞、红瓦族库大师、品茗HiBIM,自主研发的插件占比很高,仅次于以上几种插件。
不同类型的企业使用插件的偏好也有所区分,比如相比其他企业,咨询公司使用红瓦、橄榄山、族库大师比较多,施工单位使用构件坞、品茗HiBIM、MagiCAD、斯维尔较多,设计企业使用自主研发插件和鸿业插件比较多,运维公司则是在各种插件的使用上都少于其他企业。
与上一年相比,使用轻量化云平台的公司少有增加(58%),但已经了解过相关功能,最终决定不使用云平台的公司也有所增加(12.7%)。
对于那些不用或者弃用云平台的人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它没有能产生价值的落地场景(35.8%),以及公司自身的费用(30.9%)原因。
对于那些使用了云平台的公司来说,产品选择占比最高的竟然是自主研发平台。这或许是因为过去两年建筑企业纷纷成立数字部门或公司搞自主研发,而这些团队往往最先考虑的就是云平台的搭建,以至于很多传统公司都有自己的云平台。
当然,还是有不少企业选择采购成熟的第三方产品,比如广联达协助、红瓦协同大师、译筑EveryBIM、品茗CCBIM等等。这题选择了「其他」选项比例的人很多,我们在报告里也整理了他们的选择,这或许是市面上产品最为丰富的品类了。

值得注意的是,像是「黑洞引擎」这样更加底层的引擎工具,在问答中并未被很多人选择为使用的轻量化平台,它们实际上更多地成为了不少企业「自主研发」背后的支持工具。

6
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般行业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都是比较虚地展望一下未来,但BIMBOX的报告,在这部分还是问了不少非常具体的问题,因为未来无法笼统地预测,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看法共同决定的。
比如,关于企业对软件国产化的看法,今年相比去年发生了一些数据上的变化。有明确国产化要求的企业占比从18.2%上升到了22%,没有明确要求、但倾向于国产软件的公司和个人都有所增加,相反,只看软件本身、不考虑是否国产的用户,从41.1%下降到了33.1%。几年的数据连续看下来,软件国产化的趋势有点势不可挡的意思。
模型审查也是BIM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与上一年的受访者相比,乐于配合BIM审查的人数下降了19%,很不愿意配合审查的企业从9%上升到了21%,反对的声音变多了。当然,从统计上来说,这样的比例并不意味着BIM审查项目的减少,相反,反对的声音有所上升,很可能正是因为客观上接受审查的项目增加所导致的。
去年有两个热度比较高的话题领域,我们在这份报告专门问了受访者。其中对「智能建造」充分了解并开展工作的人占比不到四分之一,超过半数的人正在了解和学习。
而对另外一个热词「城市更新」,有22%的人表示了解,并认为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46.1%的人只有一般的了解程度。
从数据上来看,这两个方向虽然不能算是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但至少还算是一片蓝海,值得你去关注学习。
最后,无论如何,2023年意料之外的环境变化,还是很严重地打击了行业同仁们的信心,对未来保持乐观的人,已经从上一年的69%降低到了56%,对未来表示缺乏信心的人也从14%上升到30%。
按照BOX以往的风格,此处应该有个反转,或者给大家打打气,但毕竟是一份严肃客观的报告,我们忠于数据呈现的事实,忠于「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的理念,在此戛然而止或许是更好的做法。不给简单的「看好」或者「看衰」的结论,对数据的进一步理解留给你自己。
篇幅原因,只能聊到这份报告70个问题与统计的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问题和回答可以去报告源文件里看看。
另外,除了选择题,我们还在调研中提出了一些大家关注的主观题,比如:
 对于工程中的人员来说,哪些是跳槽升职中的可迁移技能?
 BIM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什么,未来在哪些方面能看到实际经济价值?
以你的经验,企业要使BIM发挥价值 ,需要关注的点在哪里?
AI对于BIM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哪些平台的什么功能特别好用,很有价值?
模型审查目前最大的困难和阻力是什么
智能建造和城市更新,你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知识?
你怎么看待BIM的未来?未来做什么方向的最有潜力?
小伙伴们在这些题目下有价值的回答,也会被我们整理到完整版的报告文件里,内容很丰富、启发很大,未来一年的努力方向都藏在里面了。
如果你希望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或者是收藏一份超过73页精排版的调研报告随时查阅,亦或是想支持一下我们整理制作的付出,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付费购买报告的PDF原始文件。
另外,所有填写了问卷的小伙伴,不需要付费,我们会在几周内陆续把源文件发送到你们留下的邮箱里,每天能群发的邮件有限,按照填写顺序发送,请耐心等待。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BIM发展报告2024出炉:70个问题,4322个回答,能看到哪些行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