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哪儿去?BIM、国产化和数字化的6个灵魂问答

你好,这里是BIMBOX,我是老孙。
《中国建筑业 BIM 应用分析报告》已经连续发布了几年了,每年都会约我写一篇访谈稿,提出几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谈谈我个人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今年我又受到主办方的邀请,回答了6个关于BIM市场的灵魂问题。
今天给你分享一下我对这六个问题的回答。
01
BIM到了2022年,有哪些应用价值被大家广泛认可?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行业里不同性质的企业,对于 BIM 技术有哪些应用和好处,已经明显分化了——实际上,设计、施工、业主等各方在工程项目中的诉求和工作内容,本来也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在探索的路上大家有过那么几年的时间汇集到一起,如今又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对于设计公司来说,BIM 最直接的价值是用出图效率换设计质量,比起传统的“刷图”模式,利用 BIM 做三维设计、净高分析、模拟分析,与倾斜摄影技术结合做场地分析,结合算法做智能排布、设计参数的可视化表达,通过在线沟通平台解决远程协作的问题,甚至去探索正向设计、衍生式设计,这些应用的目的都是提高企业整体的设计服务品质,尽管最终提交的还是图纸,但更好的设计质量会带来更强的品牌溢价和口碑。
至于天平另一端的「效率」问题,则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采购软件或内部研发来提升。
施工企业应用 BIM 技术的成果,比设计企业带来的价值更显而易见,也更容易在单点实现突破,无论是前期的方案投标、管线深化设计、精装修深化设计、细部施工交底,还是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模拟、质量安全管理、造价成本管理,BIM 技术或是间接的节省成本,或是直接与财务挂钩,做好其中的几项,都能够体现出真金白银的价值,不同企业在不同项目中也会有选择地使用其中的某些应用。
运维方面的应用则是最近两年才被行业广泛讨论的问题,简单来说大的方向有两个:短期让项目可控、长期服务于运营。前者对于那些偏向于深度介入施工建造管理的业主方比较有吸引力,比如打造建管平台,协调项目中各方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再比如和激光点云、倾斜摄影结合,把控项目进度和质量。后者则对于投资型业主更有吸引力,他们对建造过程不是很关注,更加注重的是 BIM 数据对后期运营的作用,比如资产维护管理、线上巡检,甚至是与政府对接的智慧城市数据交付等等。
总的来说,BIM 正在为工程项目的各方提供不同的价值,这一点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无论站在市场的角度还是展开对话的角度,今天的 BIM 这个词已经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新技术泛泛而谈了,每一场对话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场景和边界内,否则就会鸡同鸭讲。
02
BIM发展了这么久,抛开高大上的理念,普通人为什么没啥感觉?哪怕是正在从事BIM的人,也不一定能说清楚BIM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反问个问题,为什么人工智能发展了这么久,抛开高大上的理念,普通人也没啥感觉?
如果我们把「感觉」这个描述拆一下,拆成「够新鲜」和「能赚钱」,那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闻效应,一个是职业内核
先说新闻效应,每天你都在接触大量的人工智能,你的邮箱在帮你识别垃圾邮件,你的手机在帮你人脸解锁,APP在给你推荐喜欢的内容,你喊Siri或者小爱同学时也在呼唤一个人工智能。
但你对这些无感,隔壁说人工智将来可以自动出施工图了,大家又都躁起来了。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说:一旦某个东西用人工智能实现了,人们就不叫它人工智能了。
出现在新闻里的,永远是那些辉煌的、伟大的、前沿的、普通人够不到的东西,而资本最喜欢追逐的也是这些东西。前两天一个开发BIM工具的老板和我说,他们开出80万年薪,想找一个做UE开发的人才,没人来,一打听,全跑去做元宇宙了。
BIM的应用点多不多?很多,做好了有不少都能创造价值,水平高的人才也不缺地方去,但目前大部分能进入日常工作中的BIM,都是基础的、重复的,甚至是无聊的。之所以普通人对高大上的BIM无感,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应用来不到我们身边,而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去关注那些不在身边的应用。
说完新闻效应,再说说职业内核。
前些年行业对BIM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技术出现,行业被彻底颠覆,什么设计流程啊管理模式啊都被打破重来,每个人都能吃到技术红利。真相当然不是这样,这个锅专家们得背起来。
你看历史上任何一个技术,蒸汽机、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它们的发展都遵循一个规律:发展阶段用起来难,只有少数人能获利,成熟阶段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都用,赚钱也都差不多。
这个道理很简单:技术很难用的时候大多数人观望,技术好用了,观望的人看到前面的人赚钱了,都涌进去,大家回归平均。
BIM发展的几个阶段,早期翻模的人能赚到钱,后来培训的人能赚到钱,再后来把BIM与自身专业结合的人赚到钱,再到今天搞开发的人在赚钱,可当我们看到这少数人的时候,别光看贼吃肉,还得看贼挨揍。
早期的翻模公司,本身就积累了多年的客户关系;搞BIM培训的公司之前也做过其他培训;用BIM做设计的人本来设计就很强;做BIM研发的去搞别的研发也会很厉害。他们都经历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种种磨难,进入了自己的“职业内核”,然后加上一点点跨界的勇气,才吃到了技术的红利。
今天在BIM这个圈子的大多数普通人,还只是在用BIM这个技术,而且走的是前人躺过的路线,当然不能指望用了这些已经成熟的技巧,职业生涯能发生什么质的飞跃。
你要么耐心多一点,在一个领域扎下去,把一件不怎么上新闻的事情做深;要么就勇气多一点,在别人不敢踏足的地方去赌一把,才有可能拥有属于你自己的职业内核。
如果勇气和耐心都不太够,其实也没关系,接受自己是一个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真的挺好的。
03
现阶段企业及项目,在推进 BIM 应用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有哪些?为什么有这些困难?
困难比较多,有些大家伙都清楚,我谈其中的一点:割裂
我们说各方都在发展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最关注的 BIM 应用方向,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落地产生价值的应用都被逐渐抛弃,这本来是好事,不过因为本质上设计、施工和业主方对工程项目的关注点不同,所以大多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归到各家关注的一亩三分地。
问题的关键在于,BIM 不是「大多数」技术,就像是电商行业,必须在平台、支付、物流等系统都跑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革命性的变化,BIM 也非常依赖上下游各方协同,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在一个项目里,设计更关注表达和出图、施工更关注建造和管理、甲方更关注监管和运维,对其他参与方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能否提高并不关注,当前软件市场彼此数据的互通阻碍更是让这种困难雪上加霜。
那些成功应用 BIM 的项目,大体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某个参建方「越俎代庖」,做了很多超出传统职能范围的工作,比如为运维企业提供服务的设计方,代替设计院做深化设计的施工方,等等。这本质上是一家企业为了跨越自己的增长曲线,在行业口碑和自我提升上的突破。
 第二个方向是强有力的业主方或咨询方,全面统筹项目中各方的协作,搭建完善的协同平台,制定 BIM 执行计划(BEP),最终各方在要求下做好新技术引入的“分内事”,反倒彼此成就出成绩。
除了各方需求的割裂,还有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新技术给很多人编织了一个不太现实的梦境,似乎有了 BIM,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等到发现 BIM 没有那么万能,又有很多企业转向对技术的失望和排斥。
这不全是 BIM 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
时代需要增长、需要故事,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元宇宙一夜之间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变化从来不会忽然发生,人们相信那些来自科技圈和互联网行业的颠覆故事,却很少去认真了解背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真相。这需要一代认真做事的人,先把前人欠下的技术债还上,再一点点把理想变成现实。
04
BIM 应用的价值应如何评价?各方在 BIM 的价值上能达成认可和共识吗?
目前行业里讨论比较多的,是 BIM「减少了多少返工、浪费,节约了多少人力和财力」,向着「省钱」的这个方向去分析,也没有什么错,但我觉得不妨从一个「赚钱」的视角来思考 BIM 的价值,它应该帮助企业创造更多收益,而不是节约多少成本。
想要创造更多收益,大的方向无非是两个:要么在已有的赛道里把单价做高,要么开辟新的赛道。
有些施工企业通过 BIM、云平台、机器人等技术的高度集成,加上不断提升的管理水平,去承接业主需求更苛刻、利润也更丰厚的高端项目;一些传统设计公司开辟了智慧城市数字移交业务、软件销售业务。这些案例都在践行着「BIM 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抓手」这样一个主旨。
前两天刚和一家设计院沟通,就是领导下达的命令,三年之内要把院里的智慧化水平抬上一个新高度,当然不只是为了设计师的效率更高,而是要去抢占新的市场,这也和我们在前面聊数字化转型,要开辟新业务,是一个逻辑。
但是,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BIM 的作用还到不了这一步,它的作用是倒逼企业去面对一个选择:要不要先把课补上,回归到本来应有的水平。
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粗放管理、一路狂奔的几十年,很多企业都没有做好传统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而 BIM 提供的可视化与数据分析,正在把这种落后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并让很多人感到不适。
这里说人们感到不适,说白了,就是原来不会暴露的问题,也就没有相应的责任,可问题一旦暴露,这个责任说归到底本来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不过反过来,往行业外面看一看,你很难想象,一家优秀的 IT 公司经理,在面对某种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时,第一个疑问是:「太透明了怎么办」。
我们也很难想象,一家汽车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在使用某个三维设计软件时,发出的困惑是「发现了问题我还要改,好麻烦」。
但这些事,就在面对 BIM 的建筑业发生着,更透明的管理、更负责的设计,带来更强的企业生命力,这在建筑业之外似乎天经地义,每当我和行业外的人交流时,他们都感到震惊:这种故步自封不会让整个行业都落后吗?
事实上,咱们都知道,建筑业确实很落后,很多建筑企业,目前是不可能走出行业保护的温床,去跟门口的野蛮人抗争的。
所以,我对「共识」的看法是:技术变革能带来效益,直到我们愿意正视自己,把课先补上。
不得不说的是,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不会带上所有人,互联网革命抛弃了绝大多数企业,同时极大地成就了少数企业,移动互联网又把这件事做了一遍。越是先进的技术,越会造成雪球效应,技术并不会带来公平,它只是加快了比赛结束哨声的到来。商业的世界里,从来不会有什么达成普遍共识、然后大家一起均着把钱赚了这回事。
任何时代,优胜劣汰都是太自然不过的事。
05
目前「自主可控、国产化」成为 BIM 领域的重要议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大家需要做什么准备?
我认为,行业对「自主可控、国产化」的探讨,在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方向当然是正确的,但还可以再多一些理性的声音。
当一个话题进入了公共领域,成为了某种「主义」,往往就容易快速升温,话题的温度高了,一些倾向于冷静的声音就会变小——比如成本,比如商业。
BIM 技术是建立在软件基础上的,而在国内很多行业中,软件行业面临的商业挑战是相对比较多的,除了要面对盗版、抄袭问题,还要面对用户粘性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至少在建筑业这个大的范畴里,软件是不太可能单独靠政策扶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要靠用户的持续买单来支持软件的迭代,而国产化软件恰恰最需要在赶超的过程中不断迭代。
一个设计师可能为了支持国货,买一双国产运动鞋,但用于生产的软件却不是这个逻辑,大部分人谈到国产化都是「线上大力支持喊口号,线下哪家好用用哪家」。
所以,如果行业讨论的环境中,「自主可控、国产化」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声音,很大可能会给软件开发者营造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同时也让使用者停留在精神支持、但就是不买单的状态。
何况还有个本质问题:刨根问底的说,到底啥是国产?啥是自主?啥是可控?真要掰扯到法律或者代码层,那可要出不少乱子的。
所以我认为,软件的买家和卖家在支持国产的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里回到商业的本质。用户用挑剔的眼光去提需求、找问题,开发者用贴身的服务去理解需求、迭代产品。
而一旦到了这个具体的层面,国内软件商占据的优势反倒比单纯的「自主可控」更大,他们可以陪着设计师加班解决问题,可以跑到工地现场了解需求,可以把本土特有的问题在开发需求书中提到很高的优先级。
对于使用软件的从业者来说,软件是否「自主可控」并不是他们可控的,能对中国软件产业最大的支持,就是在合理范围内去消费软件、使用软件、用需求去滋养软件的迭代进化。
不过这里也需要强调,良性地提意见和挑毛病还是两回事,哪怕试用了一下软件,觉得不好,正经地写一封反馈建议,然后把软件卸载了,也算是比较良性的互动。
不过我还是会在一些地方看到不少只为了显示自己很聪明、很厉害的批评,比如说软件的定位不对、未来没戏啦,拿刚上市的国产软件的细节功能去和国外很成熟的软件做对标对比啦,在公共场合提一阵批评,甚至有些功能都没有仔细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更别提下载用一用。
这种单纯地吐槽,背后是有这么一种期待:要么你一出山,就厉害到家,让我五体投地,要么就是一坨垃圾。
软件的迭代,肯定不是这个逻辑。
我们不能一边喊国产崛起的口号,一边不给它任何机会一棒子打死。
06
您认为未来 BIM 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建筑从业者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我觉得 BIM 在短期来看,是一架提问的机器,在长期来看,是一位沉默的助理
建筑业的落后,并非数字化的落后,而是管理模式与数字化匹配程度的落后,当我们说「补课」的时候是在表达:以现代标准来审视建筑业的公司,很多是不达标的,管理不透明、信息不通畅、责任不明晰,而很多人在「国情特殊、行业特殊」的语境下,认为从来如此便是对的。
BIM 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它只是提出问题的机器,帮助人们建立反思的机制。
一个明显的、专业之间的冲突摆在设计师们的面前,提问的机器说:谁负责改?怎么改?
当我们想要逃离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说以前这种事不需要我管。
机器继续问:哪怕没有 BIM,设计师难道不应该出一份没有错误的图纸吗?
或许不能,因为项目时间太紧,设计费太低。
机器又问:为什么项目时间那么紧?为什么费用那么低?
我们可以在一层层追问中的任何一层停下来,责怪那台机器有问题,回到安全的领域;也可以继续追问下去,直面那些其他行业都经历过的磨难。
直面问题,承认自己的落后,是一件很难的事,级别越高的领导,这件事越难。
对于那些完成蜕变的企业来说,BIM 将不再那么咄咄逼人,也不再那么花里胡哨,它会成为 AR 设备中的原始资料、成为数字城市平台的显示界面、成为设计师抽屉里一件不起眼的工具、成为多数人不会见到的一行行代码、成为建筑业从业者互相交流最自然的语言,成为一个每天都出现、却很少再被人提及的助理。
这并非什么豪言壮语,只是在不断复制自己的历史长河里,观察所有技术起起落落的最终归宿。
你可以把那样的时代理解为技术的成熟,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人自身的超越。
如果我们能为此做出什么准备,我想首先是与这台机器对话的勇气,我看到行业里越来越多年轻的设计师、工程师和领导层,已经在各种层面追问这些问题,去思考能不能通过新的技术,对管理模式、设计模式、甚至商业模式做出一点点改变。
追问只是进步的开始,但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当我们撕开这样一道小小的裂缝,外面的光会自己照进来,告诉我们下一步该往哪去。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往哪儿去?BIM、国产化和数字化的6个灵魂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