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工程的另外一种活法:这些「老师」们有一肚子心里话要说

你好,这里是BIMBOX。

你经常在BOX这里学到的知识,获得的经验,是怎么来的?还真有段故事想讲给你听。

1.

2016 年,我们刚做 BIM 那会儿,想掌握点养家糊口的本事,可真是太难了。

网上能讲出来的,都是大方向、大未来,除了比较通用的建模课程,想要学会点新技能,那真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看同行做出来个成果,跑上去问是用啥软件做的呀,显得很不礼貌,真本事人人都捂在手里,生怕别人学了去抢饭碗。

都不教是吧?我们也不教。

有次接了一个 BIM 管综项目,甲方要求把综合支吊架加进去,我们研究了两个月,试了各种方法,研究出一套不用插件、纯用 Revit 原生参数族的支吊架,通过嵌套和公式满足智能摆放、出图和出量的功能,加上了 LOGO,项目交付的时候写了个小插件,给族加了密,对方只能在这个项目里用,不能拷出去用到别的项目。

项目是个二分包,分给我们的也是做 BIM 的,看着眼馋,非要我们把这套族交出来,否则钱不给了,我们说合同里不包含做族,这不能交,几轮争执无果,对方还真不给钱了。

想想那时候挺好笑,也挺可悲的,行业还没怎么做起来,大家都彼此防着。

后来,老孙把经过几次优化的方法,全都讲出来,做成了一套《Revit 综合支吊架 BIM 制作课》,任何人都能花点小钱,把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收到自己的知识库里。

从技术角度讲,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真是最后压箱底的本事了。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内部还纠结了一下:「真教啊?再教真没了」。

「教!大家有本事都藏着,最后大家都是半吊子。」

慢慢的,也开始有人喊我们「老师」了,等真的教了才发现,本事咋会越教越少,只会随着认识的人变多,路越走越宽。

不过说真的,教别人东西,可比自己研究技术、做项目难多了。有这么一样东西,里面需要掌握 10 个相关的技巧,自己已经把 10 个都弄懂了,还要假装回到不懂的状态,去思考先从哪一个开始教,怎么才能循序渐进帮别人掌握,替人家省时间。

想帮别人省一个小时,自己就得付出几倍的时间,从我们自己做第一个课,就从来不按课程时长收费,那些没出现在课程里的时间,才是真正下工夫的地方。

想象一下,夏天晚上,老孙光着膀子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怕有噪音不敢开空调,录完一集大伙看,不懂了就重录,话说啰嗦了重录,出现还没讲过的知识点了再重录。

然后就是开开和熊仔吭哧吭哧给每一集视频做后期,剪掉任何一声小小的咳嗽,加上重点提示,一个小时的视频再剪辑成 20 分钟,每做一集都脱层皮。

后来每当有人来问,人家课程都是好几百个小时,怎么你们的课程那么短呀?几个人都会觉得有点委屈。

不过好在,省时间这个方向符合了社会的主流,大家都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少,熊仔和开开也都出了课,内容逐渐被大家喜欢,也习惯了用最短时间学到最多经验的方式。

2.

前几天跟一位创业者聊到这么一个观点:你问一个创业者,怎么选择做这个,没去做那个?

答案是:起步的时候,哪里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方向呀,资源和关系都有限,都是从力所能及的方向开始做事儿,这边被推一下,那边被挤一下,一路跌跌撞撞中才逐渐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想做啥。

我们自己出了课程之后,慢慢的也有人希望开课,来找 BIMBOX,我们那时候还没想好这个事该怎么做,先是拒绝了很多职业培训公司的请求,没啥明确的原因,只是隐约觉得如果最终 BIMBOX 成为一个很多培训公司的流量入口,这个方向不太对。

后来是几位真的在干项目,聊得比较好的朋友,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觉得对方积累几年下来的经验,如果是当年的我们想学,可能花一大笔钱,人家也不愿意教。

但做了 BIMBOX,我们从做项目变成了喜欢分享的人,聚集到一起的同类人也和以前不太一样了。聊到尽兴处,我们的想法就碰到了一块儿,能不能和 BOX 一起,折腾自己一遍,把几年的经验凝结成几个小时的视频,把真本事教给别人呢?

于是,VCTCN93,唐林,大宝,图图……我们开始把一个又一个朋友的脑袋榨干,陪着他们一起,再次重走一遍从无知到掌握的全过程。

尽管是好朋友,对录制的严苛标准还是一点都没得商量,每个人都说,录完了这门课,就像是大病一场,得好好歇一阵。

后来,想做的事逐渐浮现出来了,我们要找到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一线做事的人,用付费的方式让这件事能持续地做下去,让他们走过的路和摔过的跟头,都成为滋养同行们的养分,也让他们在多一份收入之外,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

BIM 这个词,初接触的时候以为它很小,就那么几个软件。

越是往前走,越感觉它囊括的东西太多了,仿佛是在一片漆黑的夜空里,寻找点点的星光。大家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找到一个发光点,但一直没有连成片,到今天也很少有公司或者个人敢说,已经把技术路径都跑通了。

这次请我们可爱的老师们出来讲讲故事,听到了他们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已经走了那么远。

赵丽辉说,他用无人机采集到真实的数据,能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后来他靠着自己无人机的本事成立了公司,去过阿里、鄂尔多斯、嘉峪关等上百个城市,一边干项目一边体会风土人情。

小杨说他住过工地的活动板房、在地下室搬过砖、空调机房轮过大锤,在能源行业里一干就是好多年。

胡照广自己在大学任教,后来组建 BIM 团队,接触到房建、市政和公路的项目,这些年攒下了大量的 Bentley 软件经验。

姜戈工作的第一周就开始接触 BIM,从默默无闻的建筑设计师,到设计院 BIM 中心主任,再到头部房企的 BIM 总监,大家还在争论 BIM 正向设计靠不靠谱,一转头发现自己已经把这件事干了 10 年了。

一路走来,我们见了那么多有水平、有本事的人,再回想前些年的自己,如果还是在干 BIM 咨询,会不会没有机会遇到这些人呢?

即便是遇到了,会不会出于同行之间的腼腆,不敢深问呢?

所幸的是,今天我们最常问朋友的一句话就是:老铁,本事这么硬,不来 BOX 出个课吗?

4.

学习能改变命运?

我不想骗你,学习本身不能改变命运,是学习的人自己在改变命运。

高耀楠有五年时间都在工地上度过,聊起来都是心酸泪,如今在交通行业做数字化运维;润东从造价咨询半路出家,自学 BIM 到了中建八局,如今已经担任了管理岗,带领着兄弟们在一线解决项目问题。

唐林从施工单位一路走到设计院,又走上了数字化的工作,最难突破的就是改变软件使用的习惯,从 A 家到 B 家花费了他大量的时间,挣扎着走出来了,路也就宽了。

我们不能说,他们在职场中的这些变化是归功于学了 BIM,甚至有可能再来一次,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但是,爱琢磨、爱钻研、爱交朋友,这些特质放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意味着他的人生不可能一成不变。学习,只是这些特质呈现出的结果之一。

思凡现在回想,自己在工地的日子总是风吹日晒,脚上没有一块好皮肤,身体和四肢永远是两个色号,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办公室工作。在自己的课程群里,他见到很多朋友真的不容易,身上背负着很多压力,却仍然在汲取知识,去应对职场的挑战。每当这时候,他就觉得录课的辛苦挺值的。

对于那些已经做出课程,也已经被人喊「老师」的人来说,课程的上线只是一个开始,他们对自己的折腾学习也从来没有停下来。

他们把教会别人当成重新梳理知识的手段,会去别人的课程里串门当学生,会把大家的反馈吸取成优化课程的经验,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挑战一门新课。

佳明几个月里,把上班时间之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筹备开发他的机电设计课程,写课程逻辑,四处找高手帮他把关,还租了摄影器材去工地实拍解说,再带着绝对的耐心回到电脑前,打开麦克风。一套课程下来,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马拉松,微信群里大家的热爱,又让他重新收拾自己,续跑了一场更长的马拉松。

Kevin 说,自己从结构设计到二次开发,是站在十字路口,选了一条人迹更少的路。转行的前几年,遇到工作不顺的时候,就总会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路了,多亏了身边的良师益友,不断给他信心和帮助,让他走出了迷茫。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今天也想帮别人撑把伞。

图图毕业之后的几份工作都跟室内设计相关,攒了不少经验,他制作的室内精装修 BIM 课程上线,让他从一个粉丝,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师,也认识了很多值得深交的朋友。

十五说,有时候一点暖暖的成就感,源于相信自己帮到了一些人。自己这些年选择的是一条很孤独的路,有时候来学习的好兄弟会把做完的成果发到他的直播间分享,所以感觉更像是他们在陪自己。

在这个尚未成熟普及的行业里,每个辛苦探索的人,都是带那么点悲壮的孤勇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老师,都是还在路上的学生。

我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从最早单纯的交付视频,到后来为每一门课程运营一个微信群,制定录制和选题标准,给所有录制中的课程建立了学员提前看的内部审核制度。

事情也就在摸索、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成为了一件很正经的事业。今年我们也把曾经的「BIMBOX 知识店铺」,正式改名为「BIMBOX 进步学社」。这里人人平等,这里共同进步。

正式上线,又赶上中秋节,你可以去学社里看看有没有惊喜。

另外,我们也喊来了几位老师,讲讲他们一路走来的故事:

5.

我们还是会回想起几年前那个夏天的夜晚,老孙在屋里一集集地录,熊仔和开开在屋外一集集地剪,我们还是在每年的计划里写下,还要再出几门自己主讲的课。

学习会上瘾,当老师也是会上瘾的。

这是个很好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口中的「老师」,但做好一个老师,真的挺不容易。

每当有人来批评一些面向小白的入门课:「这水平还不如我呢,还好意思出来讲课?」我们不反驳,但心里知道,水平高的人很多,但愿意原路返回,带着新手重走一遍学习之路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出来的。

走过这样的两个来回,才知道所谓为师之难,也才能换回来人家口中的一句:

「谢谢老师,我搞懂了。」

前几天,我们给 BOX 所有的「老师」们寄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之所以「老师」要加个引号,是因为进步学社里没有真正的全职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和一份热情,分享的也是工作中真实的经验,这件事,我们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如果你也想来BIMBOX做一位「老师」,分享你的看家本领,也可以在下面的链接留下你的信息。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搞工程的另外一种活法:这些「老师」们有一肚子心里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