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九年BIM生涯从小兵干到管理,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了?

你好,这里是 BIMBOX。
有句话说,你只看到领导的风光,却不知道背后的慌张。
BIMBOX 的朋友里,就有这么一位从基层干到管理层的小伙伴,他叫周泉,因为今天会讲不少的实话,就只说他来自湖南建工集团某局吧。
刚认识他的时候,会看到他自己写文章,录制成视频发表在 B 站,跟小白一起聊 BIM。
后来,看到他在我们的「有劳」社区里积极回答问题、分享知识,是全社区第一个到黄金等级的大佬,扫下面的二维码就能看他的各种分享。
看到这么一位喜欢思考和琢磨的人,我们觉得很对味儿,就希望邀请他,来讲一讲自己从默默无闻的「小兵」,到别人眼中的「领导」,经历了哪些事,对行业和人生有哪些感悟。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用他的第一人称,来给你讲述周泉的故事。
你好,我是周泉。
经常看到有朋友在 BIMBOX 分享自己的经历,感觉自己就是在工地接触 BIM,个人兴趣爱好加上一直喜欢玩电脑,吃了一波新技术发展红利,从工地到集团子公司机关,再到集团机关,然后去了集团子公司,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经历。
至于我本身在知乎写专栏,在 B 站拍视频,以及在有劳上很活跃,排名第一干到黄金等级,非要归结原因单纯就是有分享的冲动。一篇稿子、一个视频折腾下来得十几个小时,更新频率挺低,实在是因为懒。
我想,BIMBOX 的朋友,应该更喜欢听我所在公司湖南建工集团 BIM 发展的经历,有幸和公司一路同行,也在集团和集团子公司都待过,我就按时间分三个阶段,以个人主观角度和大家聊一聊我的经历,从自身出发看组织的发展变化,就当和大家唠嗑了。
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01

风很舒服

2013-2015

据说越早明白自己目标的人越优秀,伟人大多青年立志,牛人至少也是读书时候就想清楚了。
可惜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一直在想,还没想明白,人就到工地了。
每天坐在工地边上的小山包上,那会儿刚毕业,离家很远,离城里也远,风还是舒服,下山的路弯弯曲曲看不到头,也不觉得累,就是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每天和工人扛管子,和一起进来的兄弟打铁,大家伙儿都很照顾我。
我本科学的机械设计自动化专业,刚工作时他们说工地缺机械员,让我去管机械,我感觉这和让程序员修电脑一模一样,属于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
管机械就管机械吧,有工作就行,平时还能看看图纸学习一下,第一个项目是矿里面瓦斯发电的工业安装项目,建筑工程的图纸相较于机械工程来说,还是挺简单的。
那会儿比较积极,公司有啥活动我都参加,主要是想多点机会溜回长沙,毕竟离家千里在外,在全年无休荒郊野外的工地还是很难熬。
干施工提倡师徒制,新进大学生要拜师,我师父当时看我第一眼就觉得我干不长久,一身书生气,一看就不像干工地的,没想到后来在工地三个月晒成黑炭了。我也没事就和师父聊工地上的事,闲聊之余知道集团要准备搞 BIM 这个事情。
我自己四处搜了一下 BIM 是什么、怎么搞,看了一些科普,发现这玩意跟我学的机械一样嘛,机械用的软件,SolidWorks、ProE,不都是三维建模嘛,于是自己就开始折腾。
那时候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很少,自己的老笔记本又不给力,勉强装得上 Revit 而已,只好吃了晚饭就跑到矿外面的网吧弄。那时候网吧的系统都是自动还原的,每天用一次就装一次,实在是折腾。更坑的是自己摸索不知道搞得对不对,捣鼓出来的知识也没地方用,于是就有点泄气了。
这个时候赶巧了,集团公司说要组织搞 Revit 的培训,我所在的子公司听说我在项目上研究过这玩意,当时公司也没有太懂的人,就安排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去听课。
这次有了老师的帮助,加上我自己那半个月封闭式的学习还挺有用,白天上课,晚上就自己看书,那本火星课堂的 BIM 教程原原本本过了两遍,不熟悉的知识点就记下来反复琢磨。
公司搞完培训,就说组织个考试吧,我考得不错,拿了第一名。但那会还在项目上,考完继续回去项目上待着,于是又变成了在工地继续晃荡,吹着山坡上舒服的风。
不久之后,集团要求公司参加外面组织的 BIM 大赛,又找不到合适的人,于是又拉我去做报奖 PPT,领导看我没地方住,就给我在宾馆开了房间,前后住了大概一两个月,搞得我跟宾馆的前台小姐姐都混熟了。
后来有可能是觉得这样过于费钱,就让我去技术部门上班,住公司宿舍。那几个月真是很累,刚学完很多不会,临时看课程学,学了以后白天晚上的建模、做 PPT,土建机电全要建,还要做参赛视频,公司给叫外卖,连饭都没出去吃过。
辛苦没有白费,当年集团拿到了第一个国家级的 BIM 奖项。
那之后我就沉浸在技术的海洋里,那感觉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而且挺「膨胀」的,感觉行业里很多东西为啥就这么不完善呢?
作为小职员的我,自作主张地弄起了很多东西,做族库,编教材,建立体系,乱七八糟一大堆,就是感觉这个行业有我更精彩。
那时候部长是公司返聘的老技术专家,对我的折腾很是包容,做错事说错话也宽容。那会儿我就特别羡慕他的状态,他练美声,歌唱得好,会自己写词谱曲,还在公司边上装修了录音棚。我觉得一切都太棒了,搞技术能这样干到退休多好啊。
真正跟集团发生交集是在 2015 年的时候,经过一年多项目试点,集团开始要组织人员筹备建立 BIM 中心了。因为当时在 BIM 培训期间去当过老师授课,在一些活动中遇到过集团的领导,表现比较积极。这个时候就找我所在的子公司要人,当时我们公司总工打电话给我征询意见的时候我还很犹豫,挺舍不得的,思量再三,还是去了集团。
过生日时公司同事给我定制的 Revit 蛋糕
02

爬坡不易

2015-2018

后面为了方便叙述,我用代号来说明吧。
集团下面当时的子公司有一、二、三、四、五、六公司以及安装公司。集团主管 BIM 的是公司总工 H 总,具体执行的就是 BIM 中心的主任 S 总
我从子公司去集团见 H 总的第一面没说太多,就傻不拉几地说自己的项目经验还是不太够,希望后面能有机会多去项目一线。
结果后面的状态完全不是我所设想的常去一线。
集团毕竟层级更高,接触的面更广,具体技术上的事情就很难花心思去研究了,再加上 H 总对 BIM 整体的定位很高,战略规划比较长远,把 BIM 当做集团第三次向信息化冲锋的抓手,S 总的执行能力又超强,作为新成立的部门,工作就特别多。信息化课题申报、平台开发、奖项申报、组织活动、分子公司组织推广等等,要协调各种事情,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
当时的策略按 H 总的说法就是,高举高打,齐头并进。
集团这一层级 BIM 中心路要走宽,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突破点,要打出一个旗帜,在这上面要开枝散叶有更广的发展,所以集团层面探索智慧运维、智慧工地、开发基于 BIM 的项目管理系统等等;而相应的子公司则需要做好基础,针对各自优势分工合作稳步跟上。
分子公司与项目更贴近,要深入挖掘项目 BIM 应用的价值,做好基础的工作。这些工作不扎实,集团层面做的探索就是无本之木;反过来集团探索不超前,后面子公司的路就走不远。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H 总的战略眼光摆在这里,到执行层面 S 总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人,搞 BIM 缺人这个事情到现在都还是很明显,更别提当时。集团凑个 BIM 中心都是领导内部外部找,更别提还有那么多分子公司要找人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决方法就是从集团成立 BIM 中心开始,就着手上课培训,各分子公司说没人,那就分批次送人来培训。集团下属有个职业学校,一开始是在学校的计算机房上课,后面集团 BIM 中心自己建了培训中心,就持续开展内部培训。
大浪淘沙,最有冲劲的年轻人这时候就成了第一批各个公司的骨干,于是各分子公司也开始做 BIM 应用试点项目,接着建立 BIM 中心,搞固定站+流动站的模式推广。
这一批人,日后大多数成了各个公司的 BIM 中心主任,所以我们整个集团这一条线的关系特别紧密,都是一起成长起来的战友。
等下面各公司的体系搭建起来了,集团做的更多的是示范跟帮助作用。
强有力的团队是通过一次次战斗锤炼出来的,当时就觉得事情是成倍地干,永远做不完,有些事做的时候感觉虚得很,也不晓得对不对,但是这么多事情里面成功几件那就不亏,毕竟新的管理部门要立足发展壮大很不容易,要出彩出成绩。我仅有的几次睡办公室通宵加班的经历就是在这段日子里。
下面分子公司看 S 总带的团队执行能力这么强,不甘示弱,暗地里较劲,都一个个你争我赶。当时组织的技术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委员会里面就有各个公司的总工、BIM 中心主任和相应的技术专家。H 总坐镇,S 总汇报集团 BIM 工作进展情况,各 BIM 中心主任互相沟通交流。 
那两年,每次国内有 BIM 大赛,奖项都是几十项的拿,一直到集团 BIM 中心独立出去成立公司,BIM 中心微信公众号每周都会发相关的新闻动态。
除了这些内容工作,外部的工作也没有落下,甚至可以说为了后期市场化的运作,投入的精力会更多一些。落到个人头上就是那句话:赶鸭子上架。
记得刚去集团第一年,领导让我写商业策划书。接着跟我讲天使轮、A 轮、B 轮、上市条件是什么,背后的资本有多重要,我当时哪里懂这些呀,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资料写。
我们做智慧运维系统,一开始没这个能力,就自己规划设计做产品经理的角色,然后找外包做网页的互动界面,接着再找开发写代码,之后又做了一些项目,我就自己学习用上了 Axure、墨刀这些产品原型设计工具。
现在回想,这些能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2017 年,国家开始扶贫攻坚行动,全集团动员去搞易地扶贫工作,为湖南各县市贫困地区建房子。这种项目点多、面广,协调困难,有了前面的积累,我们就自己设计了项目集群管理平台,供集团易地扶贫项目上传资料照片、进度情况,也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虽然这些工作回头看都很稚嫩,有些甚至是白费功夫,但如果弯弯绕绕能达到目标,总比停在原地观望要好。
03

新的历程

2018-2021

一晃三年过去了,集团下面子公司 BIM 中心运作也逐渐成熟,但每个公司具体情况发展速度不同,集团也会给予不同力度的支持。
有子公司向集团提出申请,BIM 发展需要负责人支持,领导商量让我过去,但其实也没啥选择的机会,就这样我又去了子公司。感觉自己的缺点之一就是向上沟通能力不足,每次职业上的变动自己有点摸不着头脑。
来子公司之后又是新的环境和挑战,好在有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再加上 H 总架构的整个集团的技术委员会体系,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各个子公司这个条线的都是以前熟悉的好哥们,我打了一圈电话,得到了不少问题的答案。
很早就有领导跟我聊天,说我工作比较踏实,就是喜欢钻牛角尖,建议我搞管理要更灵活一点。我自己倒觉得不是喜欢钻牛角尖,而是觉得技术的东西相对简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那么大的变化。
而管理这东西很复杂,综合技能比单独技能学起来难,管理沟通,任务安排,团队建设,部门协调、领导沟通,每一个都是难题。关键是还找不到现成的教材,只能有样学样,学起来更花心思,也就有畏难情绪。我对这些事应付的信心远没有对软件大,动不动就超出了我的掌控之外,非常没有安全感。
有这么个说法,拿一支笔,一张白纸,关在一个房间想自己的优势和擅长的事情,喜欢的事情,一直想,直到写出来,那就是你要去做的。
我也这么尝试过,得出来的结论是,我擅长学习某些操作性的东西,学得很快,而且教得也不错。但对于复杂一些的,比如像写代码,我学过一段时间,虽然觉得只要花时间肯定能学会,但又感觉太过费脑。
刚好我也懒得和同事们一再去讲想法和思路,于是在到了子公司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着手建网站、写东西、拍视频,让他们可以自己看,同时也把这些内容发到了网上。
前后折腾了挺久,做得也慢,但这些积累哪怕能帮助很少的人,我也觉得挺开心的。
不过,真的坚持起来,任何事情也还是要有正向反馈的,自己买设备、买服务器之类的其实还挺花钱的,写东西拍视频也耗时间,一分钱不赚投入大把时间金钱,有时候就只能安慰自己,反正不打游戏,就当是别人玩游戏充值和花时间吧,也没啥区别。
这段时间的工作和思考下来,我最大的体会是,技术的成就感来自于学会了东西,自己进步;管理的成就感来自于帮助别人,大家一同进步。
最近两年,行业环境逐渐起了变化,我的体会是,热潮也已经在高点慢慢回落。虽然集团培养了大批人员,但项目上还是缺熟练的人才,缺人落地就难,成效有限。
这个时候是最难熬的。集团为了激发活力,将原来的 BIM 中心独立出去,改成独立法人的公司,向数字化转型冲锋。
这时候 H 总的战略做了调整,之前高举高打、齐头并进,现在 BIM 中心已经独立出去了,更大程度往管理、产业、研发,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方向走。
集团 BIM 中心成立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奋力拼搏,算是做强产业这一端,同时兼顾研发职能。相应的弊端就是独立出去后,导致集团管理职能的缺失,下面子公司相应板块发展会受限,而且产业公司兼顾研发有可能只顾抢占市场,偏离集团的长期发展需求。
公司会有类似技术委员会的组织,确定一些研发方向与课题,委托研究开发,再通过市场验证反哺集团。然后成立新的统筹管理部门,跟之前集团 BIM 中心类似,再把成果向分子公司推广,帮助集团内部整体提升。内部做强又能促进他们对外整体产业的拓展,再用市场来练兵磨刀,打造武器帮助集团发展,形成一个循环。

「虽然这次会议是我们数字化转型前进路上的一小步,将来再回看今天这个时刻,将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H 总会上是这么和我们说的。

这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次会议,集团召集了各分子公司工程技术、信息化、BIM 中心、各相关管理部室负责人,横跨老、中、青三代。S 总也在会上提出了成立独立公司的规划建议书。
虽然 H 总的话很激励人心,但摆在眼前的困难却不少。大方向在那里,但到底怎么做,心里没底。进入了深水区,环顾四周,没什么可借鉴的。
要说 BIM 技术应用本身,我们是全国先进,都是别人过来学习。可我们自己知道,只要BIM 关键的数据价值没有很好体现,就没得什么好骄傲的。BIM 在项目上不能赋能管理人员,这也间接导致了企业的信息化成了无源之水。往上我们可以各种研发新技术,结合区块链,装配式,人工智能,但往下,却还是感觉扎根太难。
H 总说他战略上很着急,战术上不着急。随后也就提了前面说的管理、产业、研发,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方向。
会上走得比较超前的分子公司的领导,提出来数据的应用全都卡在了项目这一层级,成本也是一个关键,就提出建议,能不能规划以 BIM 技术为突破口,攻克数据应用这个难题。
我边听边在想,项目上那点事,做这行的都清楚,数据不真实,两层皮;数据不及时,没有方便易用的收集工具;沟通难度大,协调的事情多,数据不能提供支撑。
但这哪能算 BIM 的锅呢?
你别说 BIM 深化的数据用不起来,即使传统方式下,那些商务成本、技术、质量的数据也没有在项目上用起来,沟通效率低,管理方式粗放,这都是贴在建筑业脑门上的标签了。
但 BIM 又是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突破口,不管它以后叫什么名字,它有这个基因,天然有数据承载的属性。没有数据根本建不起来模型,没有准确完善的数据,根本建不成一个合格的模型。
而 BIM 的部门相对其他部门来说也有这个基因和潜力,当然这是放在建筑施工这么一个行业中来说的。类似于腾讯的基因是做社交,阿里的基因是做电商,以此为基础再向外拓展。
大企业搞改革困难重重,也不是我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具体的问题,比如技术工具效率低,没有合适的项目管理平台,没有完善的数据利用制度体系,摆在明面上的东西都已经很困难,更别提桌面之下更深层的东西。虽然技术不能算最关键的问题,但技术有时候也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如今的我,早已经没有了那种「行业有我更精彩」的、青春洋溢的想法,总感觉了解得越多,困难就越多,也就越觉得个人的渺小。
BIM 只是技术上的一个点,而技术也只是整个企业版图中的其中一块,在这样一个大的体制之下,个人的英雄主义起不了什么作用,更多的得依靠团队、组织的力量。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后记

你为什么不快乐

2022

当年集团子公司 BIM 这条线负责的朋友,很多已经交接到了下一任。其实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彩,可能只是没有我这么话痨罢了。
一起聚会,不晓得是岗位的变化还是生活的压力,感觉他们明显没有之前那么快乐了。这群朋友一开始都是一腔热血,从不同岗位跑来搞 BIM,后面在各自的公司开始带团队、管部门,接着又去挑更重的担子了,按道理说,当了领导应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啊,难道是为了和谐的气氛佯装不快乐,或者是说,领导的快乐我想象不到?
我于是便琢磨着其中的缘由。如果他们真的不快乐,可能的假设就是,一开始做 BIM,而且能冒尖的这群人,本来是有着赤诚的心,多多少少喜欢电脑,爱好科技、喜欢看科幻,乐于探索学习,快乐的原因就是沉浸在技术中,就是那种单纯研究技术的快乐,可能还有某些小情怀。
接着走上了管理岗位,开始带团队,这时候压力接踵而至,大家都明白应该朝着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走,也知道 BIM 起作用,但到底怎么走,能走多久,十年?二十年?心里都没底,软件不配套,数据利用低效,效益不明显,目前环境的成熟度有目共睹,这样下去路只会越走越窄。青春有限,随着年纪的增长,内心开始焦灼,最终的结果就是求变。
不过只要心中的情怀还在,这批借着技术变革红利上来的少年,成为体制的坚定维护者倒也不是坏事。BIMBOX 写过文章,《BIM 碎成土壤,人才遍地开花》,我们这一批非理性繁荣留下的「泡沫」,总会给下一个时代留下点什么,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天看到公司边上,之前的饮品店倒闭了,又开了新的,一排三四家。我突然又没有那么的不快乐了,不同行业普遍都挺卷的,大多数的光鲜靓丽可能只是不同的围城。
有一份工作,恰巧还是你喜欢的,已经弥足珍贵,珍惜当下的幸福,偶尔忘掉那些不开心的对比,也许才能更快乐吧。
成功这两个字,是世俗对功名利禄的评价,而优秀,是对才能、修养、品行的评价。成功的人并不一定优秀,优秀的人也并不一定能成功,我们不一定要做个成功的人,但一定要努力做个优秀的人。
愿你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好了,周泉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有故事,欢迎联系我们。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2022-05-19

 

什么是有价值的BIM的数据交互?老兵金戈给你共享20年经验,还做了个免费软件

2022-04-19

 

胡森林:我们在EPC项目里,用BIM帮甲方解决了哪些痛点?

2022-04-06

感谢老铁们点赞、在看、收藏、转发,点这里参与红包抽奖!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周泉:九年BIM生涯从小兵干到管理,我们为什么不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