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睿:从施工单位的角度看,设计院BIM成果怎样才能变得有用?

你好,这里是 BIMBOX。

今天的内容,一半来自于@任睿写给我们的一篇投稿,一半来自于我们和他的一次长聊,主题是:站在施工 BIM 和第三方咨询两个角度来看,设计和施工的 BIM 工作,到底怎么能融合到一起,真正实现落地?

看过 BOX 的文章进击的 BIM 主任:一个学渣的逆袭之路的小伙伴,已经对任睿很熟悉了,他是 BOX 的老朋友里很特殊的一位,很喜欢向底层逻辑发出疑问,经常会思考:「都这么做,规定这么做,就真的是最好的做法吗?」

现在他们的部门叫做数字化事业部,是 BIM 中心和信息中心合并之后的新部门,公司内部的总包、钢结构、综合机电项目,BIM 都交给他们收费做,同时对外也承接 BIM 咨询服务,从拿到图纸到施工落地的种种事情通过 BIM 去完善。

这其中今年他们主要是和设计院打交道最多。

任睿从2012年在施工单位从事机电 BIM 工作至今,接收模型的问题已经伴随他很多年。接收过的模型有设计院做的、咨询单位做的,有正向设计、直接翻模的,也有深化过的。

不过接触到的模型大多不好用,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重新建模。

这两年,和很多设计院交流,任睿都会被问到类似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模型,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基本就算是可以直接用的?

详细沟通之后,他才感受到了这样的困局:近年来,设计院会越来越多的被业主和院内部要求在设计阶段做 BIM,出于经营肯定都会一口答应下来。不论是正向设计还是伴随式的 BIM 模式,都会要求将 BIM 成果提交给施工单位使用,本身现在各类红头文件和规范标准也是按这个逻辑要求的。

反过来看,业主会有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交付的成果。在设计阶段花了 BIM 的钱,肯定希望施工单位直接能用,不接受为同一项工作多次买单,施工不能用的 BIM 就不算落地的 BIM。

有的业主还会把很多设计阶段无法完成的 BIM 工作直接加到设计合同里,比如高度图模一致,甚至模型参数设置还得考虑后期运维接入,这就让设计师很被动了。

反观国内设计院实际的 BIM 工作,首先必须满足自身设计的需求,然后还有内外部审图的要求。这些实现以后,才能说一些施工的拆分、深化需求和业主的运维接入。

所以,在任睿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项目,除了工业和部分厂房外,设计院无论如何做基于 BIM 的深化,施工单位进场后肯定还是需要重新做深化的,他们一般都会直接反馈给业主说:评估反而更费时间,这个模型我们用不了。

他们有时候甚至会发现,有时设计团队因为要应付 BIM 要求,还影响设计工作的时长。他也时常想,如果不要求设计团队做这么深入的建模和深化,会不会交付的成果可靠性还更大一些。

所以这两年他们会接设计院找来的项目,由一家施工单位的 BIM 相关部门,去帮助他们完成机电深化、净高检查等工作。

任睿希望做这次分享的初衷,就是在他经历过无数次类似的沟通之后,希望帮助设计和施工在模型交接方面提供一种思路,然后通过更多人的拍砖提炼,帮助这两方找到更清晰的工作边界。

剖析BIM落地问题和原因

任睿的整体观点是,所谓 BIM 落地,应该分成设计 BIM 落地施工 BIM 落地

设计阶段通过 BIM 实现正向设计或图模一致,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模型交付给施工单位用,基本就算设计 BIM 落地了。这个阶段往往不具备直接施工 BIM 落地的客观条件。

大部分时候模型不可用,其实并不是设计阶段在深度或软件设置上做不到,主要是设计院还不知道,项目施工和运维阶段的 BIM 参与各方到底需要前端做什么工作。

作为机电施工单位的角色,一般接收到设计模型,首先关注的就是图模一致性这点。拿到模型和图纸后,肯定要做对比,一般来说以蓝图为基准,如果连续发现很多错误,比如尺寸不对,专业有缺失,基本就不太敢用模型了。

从他的角度来看图模一致性这个问题,任睿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01 图纸与模型的同步问题

一个项目,首先看是不是正向设计的模式。

如果是非正向的模式,基本就是蓝图出来,或者蓝图有比较大的改动,就进入翻模的流程。

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容易出现图纸做了修改或微调,模型团队没有接收到提资,或者图纸修改量没有触发更新频率的,那施工团队某个时间点进场,拿到的图纸和模型肯定有偏差。

而正向模式,任睿观察到,主要是分为三大类。

全正向模式:用 BIM 模型直接出图,这种模式的图模一致性很高,但因为专业范围不同,不同的专业要分成不同的模型,而模型一旦拆分,在专业模型里做好了标注工作,就很难再合模做深化了。

也有一些团队,是建筑、结构、机电各一个文件,这样的好处是做管综比较方便,但是因为多个专业在一个模型里,出图就会有很多麻烦。

部分正向模式:由 BIM 完成设计的工作,然后一些刷图层类的工作在 CAD 软件完成。这类模式的图模一致性也会比较高,但相比全正向的模式,变更周期会更长。

也有一些更加妥协的部分正向模式,由 BIM 完成部分设计,一些其他设计工作在 CAD 软件完成,比如线管绘制。

这种模式后期很可能设计师会直接在 CAD 上改图,模型要积累一定量才会做修改,图模一致性就很难保证了。

任睿认为,这里面存在问题的本质是,很多设计师还没有把 BIM 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最多把它当做一个出图的阶段性工具。

这一方面是因为 BIM 软件和 CAD 相比确实不够高效,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提资这项工作,他觉得提资就是妨碍正向设计的最大的障碍。

当负责结构和风系统的两位设计师说配合一下,可能就是两个专业间的提资,但实际上做机电深化,需要把周边相关的专业都兼顾到,一个调整的决策才有可能是正确的,整个配合的过程是应该建筑负责人全程知晓、且有记录向各专业告知的。

而有协作过程的 BIM 工作,就是要让相关专业能互相参照、互相调整,提资这个行为,也是从点对点变成一张互通的信息网。

当然,这只是 BIM 在理论上能实现,而人们是不是愿意实现,则是另外的问题。

如果用 CAD,是可以规避很多问题的。这里说的规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意思,而是从图纸上看不到问题,那就可以先不处理这些问题,提资也就意味着阶段性工作结束。而用 BIM,那些问题自然就会暴露出来,大家不能假装看不见,这也是现在设计院推起正向设计很头疼的一个点。

1

02 设计流程中的管综深化问题

说完图纸问题,再来说说机电这个专业本身的问题。

目前设计阶段涉及到 BIM 管综深化的项目,一般有三种合作模式。

第一种是设计师通过 BIM 自己来做管综

这种模式下,如果各专业是单独的文件进行管综,一般会让某一个专业牵头,比如建筑或暖通专业设计师定一个大致的方案,其他专业再各自排管综。但因为各专业是分开做的,彼此很难实时参照,管综效率会受很大影响。

任睿实际经历的项目中,很多是建筑专业在负责管综,有时候即便是非常厉害的建筑总,都会出现管道剖面不考虑保温这种低级错误,再给机电专业去修改,而机电设计往往也无法一直考虑到全专业去改。

还有一些项目,是机电设计师按楼层划分来做设计,这样就需要一个人在某个楼层里负责所有专业,尽管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强,但很难把控其他专业的要求,也没有精力去读其他专业的系统图和设计说明。

第二种模式是专门有 BIM 团队配合设计师调管综

这是任睿他们和设计师配合用得比较多的模式,BIM 团队主做管综,再提资给设计团队做确认。

这种方式要求 BIM 团队深化经验丰富,还要保持高效的沟通和提资。多久提资一次,多大的改动需要提资,提资方式是用平立剖图纸还是用模型,是用本地模型还是在线轻量化模型,都是 BIM 团队需要考虑的基础问题。

BIM 团队作为信息节点,沟通能力特别重要,把几个月没法确定的问题在一两周内实现闭合,是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而为了提升沟通效率,多承担责任和工作量是无法避免的事。这种服务精神,现在设计院内部无论是出于分工还是产值,都很难实现。

第三种模式则是把第二种反过来,设计团队先用 CAD 做管综叠图, 然后提剖面给 BIM 团队翻模

BIM 团队针对复杂节点进行调整;节点基本可行后,再提平面路由由设计团队修改,剩余工作由 BIM 团队来完成。

这类模式的问题在于剖面和平面的提资会有时间差,比较割裂的提资频率会导致管综思路不延续。另外由于重点处理局部问题,整体管综优化程度不高。

在现阶段,这三类管综模式,无论哪条路线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实际项目中,三维正向设计或早或晚,都会在某一个节点转到二维设计中去。

设计院为了合同履约,或者单纯为了提高设计质量,会继续深化 BIM 模型,但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可能后续业主和咨询单位就要面对两个模型+一套图纸,这也是正向设计交付之后需要思考的点。
1

03 BIM 信息问题

前面说的,还都只是在几何图形这个层面,而到了信息的衔接层面,BIM 落地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

除了施工图上必要的信息,施工方还需要很多业主要求。而很多需求在设计阶段不是很难考虑到,就是根本还无法确定。

比如装饰需求、成本管理、设备、工艺、材料特性;比如约束现场施工的发包方式、工序和流水;再比如进度、质量、环保、创优这类管理要求,都是匹配施组策划来开展的,不同项目前期的深化需求也不一样。

另外还有很多根据现场变化的情况,比如设计需不需要出某专业埋件图,还取决于现场结构是不是已经施工完成;比如现场实际会使用哪种材料,有可能会因为供货周期变化而发生变化,等等。

设计院是不是有义务处理所有这些信息呢?按照传统的工程规则,当然没有这个义务。

但现在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困局:院领导在业主那里接受 BIM 落地的要求,同时业主也要求设计模型能指导现场施工,经常要在这些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强行做很深的 BIM,设计建完一遍模,施工还要再建一遍模,业主肯定是不认可的,这是很多项目的 BIM 到后期充满矛盾的根源所在,也是很多业主对设计给出的 BIM 成果不满意的根源所在。

任睿觉得,现在很多项目现在都已经跳过 BIM,直接说数字化了,但在最基础的层面,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

破局点在哪里?

任睿认为,当前正向设计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改变局面的破局点在于业主。或者说,在于清晰地引导业主去明确任务的边界,这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沟通问题

抛开那些数字化管理的部分,单说基于 BIM 开展深化,对业主来说很大的用处在于解决问题、稳定图纸,从而有序地开展项目的建设策划。

而在施工阶段,稳定的图纸能让项目经理的人、材、机等策划可以落地 ,从而稳定项目的成本和进度,最终实现业主的投资回报。

BIM 落地比较好的项目,往往都在施工阶段,但施工阶段工期紧张,BIM 深化引发大量的改图工作、造价不可控等等结果,并不是大家在这个阶段所期望的,所以任睿认为应该把很多 BIM 相关的工作前置。

要达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说服业主来主导。但他们团队现在没有业主的资源,所以就去到了以往合作愉快的设计院里,提出期望,把施工 BIM 的工作前置到设计阶段。

这里说需合作愉快,其实是他们以前在施工阶段就用这样的模式一起合作过的设计院,通过 BIM 的介入和深度的沟通,让设计院真正体会到工作量有所减少,但工作质量有所提升,能帮助他们解决设计阶段的问题。

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一拍即合。

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帮助设计院,一起和业主做前期非常重要的沟通。

在当前的流程下,首先大家应该在众多的信息中,做一个计划性的筛选,哪些由设计负责,哪些设计现在没法负责,根据这些信息,向业主提出很具体的需求和时间点。

举个例子,有的项目业主要求设计院出某类支吊架图纸,后期不能有变更。这样的东西设计院做不了,或者强行做一版出来,到现场也没法实现。业主方就会认为这是设计院的 BIM 水平低,但这事其实还真不一定是设计院的锅。

任睿建议,在项目初期,业主、设计和施工应有一个规则明确的判断,哪些信息已经具备了深化条件,就启动哪些深化设计工作。如果缺失一部分信息,那能不能绕过这部分,或者约定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以可控的深度开启工作。

比如,当前的装饰吊顶形式没办法确定,那双方就找到业主方确认,能不能按某个常见的尺寸开展深化,把这个待定的尺寸写到会议纪要里面,按照这个尺寸做出深化就算交付;如果不能确定,就暂停相关区域的深化,避免来回扯皮。

这样的沟通流程,可以写到合同或方案里,而不是像大多数项目那样所有 BIM 工作混为一谈,都不知道 BIM 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深度,一边商量着一边做。这样的逻辑很简单,一旦形成到合同里,每一方会知道深化中需要哪些信息,和基于这些信息的当前工作状态。

而站在施工方的角度看,他们也更愿意在设计方提供的边界明确的模型上做进一步深化,很多明明会做错的东西,现阶段还不如不做,改起来还不如重新深化来得方便。

这么说来,是不是只有面向施工的 BIM 才有价值、值得推进呢?

当然不是。

任睿觉得,虽然都叫 BIM,大家用的也是类似的工具,但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带来的价值反馈也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未来的正向设计要解决三个大问题:

➤ 第一个是进阶的衍生式设计

➤ 第二个是用 BIM 数据替代传统的指标计算

➤ 第三个是利用 AI 技术进行合规性审查

这几个方向是 BIM 真正能让设计脱胎换骨的改变,如果通过三维+数据的方式没有让设计本身的效率或质量更高,而只是为了交给施工单位做模型深化,那这个工作本身不一定要让设计院的人力成本来覆盖,一个翻模团队在合适的时间介入就行了。

任睿的行动和心得

任睿的团队成长于施工环境,以前他们推进 EPC 项目的时候,他们作为 BIM 团队介入后就是这样推行的。

现在的项目中,他们属于站在施工视角帮助设计院推进项目的纯顾问团队,即便这个项目不由他们负责施工。

以前设计院也会在项目初期请一些懂施工的人做技术顾问,不过基本上就是问一下材质、工艺、安装类的问题,而像任睿他们这样深度介入到设计工作,帮他们细化到每一个节点的团队还是很少见。

这种细节上的扫雷,能让设计师放飞自我,不用考虑信息传递和模型设置的问题,专注于完成自己的设计工作就好。

在工作流程中,任睿有一些很有趣的心得。

一般的团队做 BIM 管综,基本上就是拿到上游的图纸,调整一版管线和净高去汇报,对方给出修改意见,这里能调、那里不能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一遍一遍的深化。

而任睿带队做管综,不是这样的思路。他们会在拿到初版图纸的时候,花30%的工作时间,把一些重点位置的问题排出来,就直接拿着「半成品」去跟设计交流。对方看到这个方案会说,这个地方确实有问题,我们下个月重新改一版图再给你。

任睿他们基于这个基础,再把管综调到70%,再一起过图纸。在整个过程中,一些支管的碰撞先暂时不去管,最后随着设计方把主管的位置都确定,再把细枝末梢调整到零碰撞。

这种渐进式的工作模式,就需要咨询方有丰富的施工深化经验,很多经验原则都在脑子里,看一眼就知道哪里的净高会存在问题。

任睿经常说:能用嘴做的工作,就别用手做,把一定会重来的无用工作尽量减少,而把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尽量增多。

在一个项目前期,任睿会坚持这样的工作模式,哪怕业主方反对也要坚持,一般在完成一个区域之后,设计方没有增加额外工作,模型又能交付给施工,业主就接受这个模式。

另外一个值得分享的是,他们配合设计的时候,会提交一份完整的交付报告,其中有两个记录工作很重要:

➤ 第一个是帮设计记录,哪些细枝末节纯软件重复操作,但对设计意图表达无区别的东西,不需要在模型中做出修改,只需要在 CAD 中阐述,设计院按照这个直接去改就行。

➤ 第二个是记录他们在调整的过程中,基于施工的视角都做了哪些变更和修改,当前阶段由于信息不足做到什么程度,后面是怎么考虑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业主知道 BIM 团队在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觉得钱没白花;另外设计院拿到这个记录,也可以作为设计模型的交底报告交给施工单位。

报告里还包括净高要求,业主的流程要求,哪些区域做了修改,为什么要修改,相关的会议纪要,等等。

严格来说它不是一份 BIM 工作报告,而是针对从设计到施工的这个衔接过程,那些关键工作信息的报告。

现在已经有几个项目,按照这样的模式到了交付阶段,这些项目走下来,任睿觉得设计院的设计能力,加上施工单位的深化能力,再加上双方和甲方的沟通能力,是完全有可能把正向设计推进下去的。

他还发现,这样的模式一旦走通一次,设计、施工和甲方心里都有这个认知:事情摊开了讲,是可以沟通好的。只不过原来大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去沟通,或者没有梳理出来一个可执行的流程。

跟任睿合作过的业主,会愿意单独支付 BIM 的费用,也愿意在后面的项目中让他们作为「陪伴式设计」的一方,尽早介入到设计院的设计工作中去。

后记

任睿的思路,说到底是从之前项目上的 EPC 模式来的,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最终都是共同服务甲方,不能出现「设计画了图,施工干不了」这种状况。到今天,哪怕不是 EPC 的项目,他也会把它做成 EPC 的模式,因为他觉得这是未来正确的方向。

在施工项目中,设计院有变更,都愿意来找他们 BIM 团队,把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思考深化到 BIM 模型里,配合完之后再去汇报,甚至有时候汇报材料都是任睿帮他们写,这种工作量减少、甲方还更满意的方式,没有哪个设计会不喜欢。

去年在天府机场这个项目里,甚至出现了神奇的一幕:由任睿他们作为机电安装方定下的流程,居然业主方、设计方和总包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其他单位的人要来他们这儿办公。

任睿说,他目前做的所有事,不是提供一个终极、普世的解决方案,而是两个想解决问题的团队进行的探索,在现有的边界条件下,尝试行动起来,带着镣铐跳舞。

为设计院服务,很多时候还是得先满足设计合同,而探索的事还得想办法再往前走。他希望能让业主在设计招标的时候,能有一个懂施工、懂维保的 BIM 团队,在为业主服务的前提下,全力配合设计院,在信息不完备的状态下,让设计团队安心的做出自己得心应手的正向设计,再通过他们的深化和模型维护,让施工团队能舒服的开展后续的 BIM 工作。

他觉得,BIM 其实就是一个工具、一个理念、一个新生儿,在现阶段还是半探索半生产的阶段,他更希望在一个没有立场,只为建筑服务的角度去摸索,也认可 BIM 是要让行业未来更稳定、更透明、更合理来前行。相信很多 BIMer 也觉得没有立场的搞工作更轻松吧。

最后,在这次对话中,任睿也数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和分享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能通过这次的探讨,激发更多人的分享,到底在设计和施工的 BIM 衔接上存在哪些问题?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心得和思考?

欢迎你在今天的内容下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思考。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任睿:从施工单位的角度看,设计院BIM成果怎样才能变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