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BIM的「棍子」和「碗」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人

你好,这里是 BIMBOX,我是老孙。
前段时间,我们受到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邀请,参加了由中国勘察协会主办的「基础设施领域工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实践研讨会」。
在会议上,我做了一个演讲,题目是《数据之城:爬坡路上的中国 BIM 现状分析》,把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见闻和思考做了次总结。今天把这次演讲的完整内容分享给你,文末也会提供 PPT 的源文件供你随意使用。
这次演讲有很多篇历史文章的回顾,我把文章的二维码放到了相关的 PPT 页里,为了保证流畅阅读,建议你先把文章整体看完,再挑选感兴趣的历史文章进去看看。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本来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不过前一阵子他给小米公司设计了一个新的圆角 LOGO,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他了。原研哉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使用的东西只有两件:「碗」和「棍子」。
什么意思呢?
「碗」是指那些用来承载其他东西的工具,比如冰箱、书籍;「棍子」是指用来作用于其他东西的工具,比如弓箭、锅铲。
原研哉是说,各种各样的工具,都逃不出这么两个范畴:要么是用来收集一些东西,要么是用来延长我们的身体。
其实这在中文里也有对应的意向,你看中文这两个字「器具」,「器」指的就是「碗」,「具」指的就是棍子。
今天我的演讲,就围绕着这两个词语展开。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在我们工程数字化这个领域,大家讨论起事情来,往往关注的工具、甚至是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我想了想,大家思考的差别,就是这个「器」和「具」的差别。

Part 1:具

咱们先说说这个「」,我把它总结为「人的延伸」。
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在一家外企上班,开的还是一辆小破车,车前面没有导航,就买了一个这样的导航仪,用吸盘吸在前玻璃上,挺 LOW 的。
当时我的直属领导脾气挺大,我特别怕他。这位领导自己不开车,我俩一起出去办事的时候,就由我负责开车接他。
车上那个破导航经常死机或者搜不到信号,导航一坏,我就找不到路,领导就特别生气。我都记不清楚多少次被他数落这句话:「记路是司机的基本素养!
确实,那个时代,我不是一个好司机,也确实没有这个素养。打车的时候,好的出租车司机最牛的地方,就是你随便说一个地名,他就能三拐两拐把你送过去,还把容易堵车的路给绕过去了。
十几年时间过去,我们都知道后来的故事了——曾经难用无比的导航,已经成为每个人手机里必备的软件,你现在出门打个专车,「好司机」的基本素养也不再是记路了。时代变化真的很快,曾经需要几十年训练出来的核心技能,现在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改变一个行业的不仅仅是导航这么一项技术,背后还有 4G、移动支付、LBS 服务,甚至我们老百姓都叫不上名字的无数技术。
每次想到这件事,我都不禁觉得,我们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去预测未来,这件事有多难。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 2015 年的方便面厂商老板,生意干的还不错,你应该担心什么呢?担心同行研发新的口味,还是担心那些卖饮料的跨界来打劫?
2018 年,康师傅股价大跌 17.74%,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将近三年来中国方便面市场年销量猛跌了 77 亿包。
那这个损失是谁带来的呢?不是方便面同行、不是卖饮料的,那些方便面的生意,被外卖行业给抢走了。你看,技术没出现的时候,你怎么去预测未来呢?
去年年底,我在湖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举办的「有未·2020青年设计师论坛」,做了一场演讲,提到了一个人群,他们是围绕着电子商务新生出来的一系列职业,包括直播主播、运营、快递小哥、网络推广、网店模特等等,最新的数据有 5125 万人,这批人都是最近几年时间突然冒出来的,以前没有这些专业,未来可能也不会有。
今天,我想再说说另外一批人。你看,刻章的、打字员、电报员、制图员、租碟的、冲底片的、电话接线员、修钢笔的,这些职业要么正在消失,要么已经消失了。
你说,这些人是守旧的人吗?我是想表达,不拥抱新技术的人都会过得不好吗?并不是。我以前工作那位坚持不喜欢导航的领导,人家到今天可过得好着呢!
我想说的是,那些随着时间变化,过得越来越不好的,是那些「坐在技术上」的人。他们和技术的关系,不是用技术来武装自己,而是把某一项技术作为栖身的居所。这跟守旧不守旧没啥关系。
反过来说,即便是那些拥抱新技术的人里面,也一样有很多过得不好的。
这两年一个词很流行,叫「内卷」。什么叫内卷?别人家孩子不学钢琴,只有你家孩子学钢琴,未来就是竞争力;别人家孩子都学钢琴,只有你家孩子不学,未来竞争的时候就会减分;而所有人家的孩子,无论喜欢不喜欢,都学钢琴,所有孩子的童年都被耽误了,只能比谁的等级高,最后大家没啥区别,这就是内卷。
我们看到很多的广告节,BIM 大赛、搞微雕的、甚至是研究红楼梦的「红学」,都在内卷,就是说在外部的边界已经没法再往外扩张了,所有人只能向内,往越来越精细的方向自己跟自己较劲
前几天我看到视频号里有一家公司,做了楼宇运维的可视化。那个成果做得特别精细,点一下每层楼都能拆开,再点一下屋里的桌子椅子都能飞起来,已经特别像一款 3A 游戏了。你说这个花的工夫多不多?肯定多;你说它能给运维创造多少新的价值?我觉得并没有多少
但有人做出来这个东西,其他人就也得做得特别精细,这就是内卷。而这些活在内卷里的人,被逼着做很多自己都知道没有价值的努力,其实过得不开心。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一家企业,能在技术这条路上走多远,并不取决于他是不是拥抱新技术,而是看他是「坐在」技术上,还是把技术拿在手里用。
咱们举个例子,对设计师来说,技术的更新换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请你闭上眼,想象一只长颈鹿的样子,是不是完全能想起来?好,下面拿出一支笔,试着把它画下来。一提笔你就发现,它的花色是什么样子的?耳朵长在哪里?眼睛什么形状?是不是都画不出来了?

 

我们总以为所谓设计,脑子里已经有一个清晰的想象,然后用图纸表达出来就完了。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脑子里既没有那个清晰的想象,也没办法顺利表达。
最近我们在翻译一本书,里面有一章专门讲了设计师和设计工具的关系。作者说:

不熟悉设计的人认为绘画只是用来交流和表达,但绘画实际上是一种探索。你以为你看到了建筑、理解了建筑,其实你了解的并不是那栋建筑的样子,只有在画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看到它。

那么,我们用BIM,就不只是要画一个长颈鹿了,而是要进一步画出它内部的骨骼、肌肉,要知道这只长颈鹿是如何「运作」起来的。
书中继续说:

数据和模型不仅用于三维可视化,而且具有查询功能,比如将朝南的玻璃与内部暴露的热质量相比较。设计师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能够理解答案。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师是在黑暗中摸索,这位设计师是在要求设计软件揭示一些建筑中潜在的问题。

说到这儿,你知道设计与技术的关系了,当然也就知道为什么很多设计师会反对 BIM 了。因为对他们来说,二维的技术反过来决定了他们认为的工作边界:他们不需要知道长颈鹿具体长什么样子,更不需要知道它内部的结构,大多数的设计,只需要放一个形状在图纸上,然后加一个标注,说:「这儿有一只长颈鹿」。
在这儿我们不批评这种现象,因为它背后是设计师群体实实在在的抉择:是保持出图量保证生存,还是提升自己去思考更远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所以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做设计,只是对不同的工具选择有偏好;而实际上背后深层的原因是,技术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对设计工作本身的理解。
马克思韦伯说:

「人们认为身外之物只是披在肩上的随时可以丢掉的斗篷,然而这斗篷却注定变成一只钢铁的牢笼。」

很多人以为我们的思想是独立于技术的,但事实上是,当我们说「联系某人」、「画图」、「开个会」、「百度一下」等等这些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被外来的技术所塑造。
我们这几年有幸采访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师,他们对 BIM 的用法观点很不一样,换句话说,他们没有被专家和软件厂商定义的 BIM 所局限,而是根据自己工作的需求,去选择不同的技术和工具。
比如青岛市交通规划设计院的辛化周,他认为 BIM 不应该增加项目实施的成本、人力和时间投入,BIM 在他的眼里,是用来提升自己和甲方交流的工具

比如上海水石设计的金戈,他认为我们不要觉得数字化多么神奇,我们只需要先要思考传统的解决思路是什么,然后思考下数字化有什么更好的技术手段。在他眼里,利用数据 BIM 实现知识复用和生产革新,是值得探索的未来

比如湖南省院的「BIM 三剑客」,孙昱、邓京楠和李星亮,他们在三个不同的部门,探索出不同的 BIM 道路。有的在研究算法、有的在研究对甲方的数字化服务、有的尝试把 BIM 发展为独立的专业,在他们眼里,BIM 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能辅助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去年我们发起了一个「每个人告诉每个人真相」的活动,收集了两千多份问卷调研,并向全行业公布了调研结果,今年 BIMBOX 四周年的时候我们又发起了一次调研,结果还没有公布,两次调研一共有将近 4000 调研结果,今年我们还会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
调研对象涵盖了施工、设计、咨询、业主、教育、研发、在校等等行业,挑几个和今天话题相关的数据,给你做个参考:
62.1%的人认为 BIM 对工作效率有所改善,13.7%的人认为效率比以前更低了;
四分之一的人所在的公司认可 BIM,但客户不认可;差不多同样的人认为 BIM 有价值,但公司领导不认可;43.4%的人所在的公司和客户都认可 BIM;
由高到低,人们用 BIM 做的工作,主要在碰撞检查、机电深化、施工模拟、招投标、出图会审、施工方案、工程算量、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等,其中运维管理方向用的人最少
52.2%的人认为正向设计是正确的方向,14.4%的人正在从事这方面工作;40.5%的人认为第三方咨询主要就是外包建模,同时也有 35.6%的人需要咨询公司的帮助。

Part 2:器

说完了第一部分,器具的「具」,也就是原研哉说的「棍子」,我们再来说说这个「器」,也就是「」。
三年前我们参加了一个线下活动,当时有一为来自天津的设计师问了我一个问题:

「我们为啥要花那么大精力探索技术,等别人都探索完了,什么好用什么不好用,我们直接学过来,不是更省成本吗?」

说实话,当时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
三年时间里,我拜访了很多的公司,逐渐找到了答案:在面对 BIM 这类新技术的时候,「棍子」和「碗」用来解决两种不同的问题,虽然有关联,但本质上它们是两种思维模式,两套解决方案,不能混为一谈。而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是关于「棍子」的。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碗。我们要通过新技术,把什么东西装进来?
前几年电动汽车革命这个话题很热,有人说把传统燃油替换成新能源,可以实现碳排放降低。但有人表示反对,他们说,把烧油换成用电,电从哪来?不得发电厂烧煤来吗?
有人还真算了一个总账,按行使 15 万公里来算,一辆燃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 34 吨,而一辆电动车,把发电和传输能源也算进去,碳排放量大概是 31 吨。稍微少了那么一点,但还是一个数量级。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当我们把原来装在 10 万台车上的 10 万台发动机,变成一台发动机统一供电的时候,那针对它进行整体升级的可能性就大多了。我们可以改进零部件提高能源利用率,甚至可以把火电升级为核电。而这种改进在散布世界各处的 10 万台发动机上,是没办法统一进行的。
这是我们要说的「碗」的第一个作用,通过把问题集中到一起,把系统的不确定性放到碗里,统一消解。

再来说碗的第二个作用。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西方的中世纪,都出现了一次远程武器的大更迭。出现在东方的是弩,出现在西方的是火枪,它们替代的都是一个伴随人类几千年的武器:弓箭。
你可别觉得这是因为弩和火枪比弓箭更先进,它们刚诞生的时候,无论是射程、火力、射速,还是性能的稳定性,都远远比不上长弓,而且制作成本还特别高。那为什么弩和火枪不仅迅速替代了弓箭,还紧跟着催生了一系列强大的中央政权?
答案在于,一名长弓射手需要长达数年的训练,并且对射手的力量和敏捷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弩和火枪不需要这样的条件,一个平民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被送上战场,这样就能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而像秦国这样的国家,就可以跟紧一系列的变法政策,让参与战争的平民通过积累军功得到升迁,整个帝国的战斗力就被调集起来了。
对,你知道我要说的不是弩和火枪,而是现在的 BIM、平台、数字化转型。它们是把标准、流程、构件库、施工方法等等知识都写到了软件里,本质上就是把原本在老法师手里分散的知识集中管理,做到「人可以走,但知识要留下」。
最后,「碗」的第三个作用,是把数据收集起来。
王坚在他的新书《在线》里说,我们不要把数据神话,数据哪里都有,它们是垃圾,如果它们不能成为在线的、格式统一的、结构化的、可以被计算和分发的数据,它们的价值就是0。而当一个系统能把这种垃圾提炼出来变成一种智能,这种智能才是财富,而它极低的复制成本会带来高额的回报。
那我们这个行业目前有哪些数据可以复制呢?比如写进软件的标准化工作流、软件研发成果、某个项目积累下来的构件库和服务流程,都可以成为可复制的东西,在后面的项目中降本增效,甚至干脆本身就能卖钱。
好,我们说了三个点,把问题集中处理、实现去人化、在数据垃圾里淘金,我认为这三个点就是今天的企业在谈「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
这次的会议,我听了两位电建华东院老前辈的演讲,他们说过的两句话我印象很深,一位是陈健先生,他大胆预测未来的设计院,IT 人员会比设计人员多;另一位是王金锋先生,他十年前就发出了一个问题:把项目成果移交给客户之后,我们自己还剩下什么?
这两个观点都很发人深省,本质上,未来所有的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也都是数据公司,区别在于开发量多大、数据收集多少,但我相信,未来的主流一定是问题在云端解决、知识被自动传承、价值被数据变现。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三年前,那位设计师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等人家探索完,再把成果拿过来?

我的答案是,「棍子」的思维模型解答不了「碗」的问题

假如你看到一家公司,已经用数据解决问题、并且带来实际收益,现在你想去学习一下,人家说,好啊,请你来参观。你走进这家公司,能看到什么呢?

以前我们参观成功的公司,能看到人家的工厂有多大,安排多少名工人,买了什么样的机械,参观回来可以有样学样;而现在,你走进一家 IT 公司,或者有 IT 属性的公司,你只能看到一群年轻人,每个人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的敲键盘。
你可以问问,你们用的是什么软件啊?别人可能会告诉你,但公司系统里存着的那些数据和流程,你可是看不到的。那些东西在云端,看不见也摸不着。
当我们用「棍子」的思维去看人家的「碗」,我们只能看到外面的陶瓷,碗里面装着的东西,人家不会给,我们也看不到。
咱们再回到我们的调研,看看和「碗」相关的数据:
43%的企业只有 10 人以下使用 BIM 技术;
72%的企业有 BIM 中心,但只有 50.4%的企业有 BIM 标准;
近一半的企业不关注信息编码;
➤ 只有 14%的企业有自己的构件库;
只有 9.8%的企业正在使用云平台且效果良好;
关于 BIM 发展的阻碍,排在前三名的调研结果分别是管理模式、缺乏标准、缺人才

Part3:「器」和「具」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说,「器」是「具」的高阶阶段,用「碗」的人比用「棍子」的高级呢?
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刚才我们器和具解决的是两种不同的问题,它们背后甚至有两拨不同的人在操心。只不过后来这两拨人都在谈「BIM」,我们给弄混了。
去年我们写了一篇文章,讲中建三局的 BIM 工程师李文建的故事。疫情期间武汉封城,他所在的小区物资配送全面停摆,需要微信群里接龙买东西,再由专人送到小区门口分发;上门测量体温对双方的危险系数也很大。
李文建就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小区的人可以在里面直接下单买物资,也可以在家里自行测量体温提交数据,解决了封城初期很大的问题,他和爱人还被授予了「最美抗疫志愿者」的称号。
当时李文建和我说,他是把 BIM 思维带到了生活里,我当时听着也挺感动的。不过后来我又见到了一些人,开始反思,李文建说的也许不是 BIM 思维,那是什么呢?
你看下面这张照片,它是去年一位电建华东院的朋友拍给我的,看上去挺平常的一个送餐平台,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选择自己想吃的午餐和蔬菜水果,到时间人家给送过来。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个平台华东院在 2000 年就开发完了,那时候微信、外卖都还没有诞生。
后来我读了陈健先生写的《追梦》这本书,琢磨出一个道理来,这家企业不是先搞了 BIM、然后再去搞信息化改革的,它在 1985 年引进第一台计算机,1995 年全院光纤通网,这家从 80 年代就带有强烈 IT 属性的公司,已经把信息化写到了自己的基因里,这让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顺手把网上订餐这件事给做了,BIM也只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智能化长期目标的阶段性工具。
后来,我们见到了很多搞信息化的老法师,他们甚至在企业还没全面普及 CAD 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搞信息化了,BIM 来的时候,他们也很兴奋,但在他们眼里,信息化绝对不是 BIM 结出的果实,也不是什么 BIM 2.0。搞信息化和搞设计的,原本是在两条河流中发展,只是这两条河流后来汇聚到了一起,向着一个叫数字化的方向去了。BIM 对信息化工作者来说反倒是后来的客人。
我们专门做过一期时间跨度为 10 年的 BIM 政策解读,你看,2011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里面就说道:「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而到了 2016 年口吻变得更急迫:「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再来看看应用层的政策条文,2011 年说道:「加快推广 BIM、协同设计、移动通信、无限射频、虚拟现实、4D 项目管理等技术的应用」,到了 2016 年变成了「深度融合 BIM、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实现 BIM 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应用」。
你看,读到这里,有没有看出「棍子」和「碗」的区别来?
其实归根到底,我们没必要把技术革新这件事说得太崇高,也千万不要只靠情怀支撑我们的脚步。今年过年之后,我们写了一篇《BIM 商业史》,你会看到,整条技术发展的链条,是被商业支撑起来的,It’s all about business。同时,成败乃商家常事,我们也不能期待每个公司都有一模一样的技术观和管理观。
文章中说到了 J 型增长曲线和 S 型增长曲线,J 型增长曲线代表某种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或商业,而 S 型增长曲线则代表具体的某一个公司、某一种分支技术。
柯达、诺基亚没能跨过这种不连续性,但他们的落幕没有影响拍照和手机产业继续以 J 型曲线向前发展。也有另外一些企业,比如毅然放弃存储器的因特尔、拥抱云计算的亚马逊,则是自己做那个跨越不连续性的人,用壮士断臂的勇气成为那个杀死自己的新公司
当我们看政策,政策的作用绝不是给任何一条 S 型曲线贴上免死金牌,而是加快 J 型曲线的成长斜率,让里面的每一条 S 曲线成长得更快,也消失得更快。
最后,为了演讲显得有逼格,咱们提升一点高度。
所谓商业,无非就是找到社会中的某个需求,然后去满足它。不过,先别说满足,在商业这个领域,连「需求」这件简单的事儿,水都还很深,也很值得每一位玩家去琢磨。
我们看到的需求是一座一座的小岛,它们彼此似乎是孤立的,就像以前「提高出图质量」和「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是两个不搭界的需求。
但你看「岛」字里面有个「山」,「Island」里面有个「land」,这世界上其实没有岛屿,所有的岛,在水面之下都是连在一起的山。
人们需要的其实不是电钻的销售信息,而是一台电钻;人们要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的孔;人们要的不是墙上的孔,而是一张家人的照片;人们要的不是家人的照片,而是关于生活的美好回忆。
当技术把需求的水抽的越低,岛就越接近于山,那些原本占据一座小岛的企业,会被兼并、被忽略,比如提供销售信息的黄页被购物网站替代、比如电钻产品被不粘胶挂钩替代、比如数码照片会替代大部分的冲印照片。
而那些原本沉在水底、尚未被技术显现出来的巨大需求,则会考验企业在浪潮褪去之前的布阵能力。
现在很多人谈到芯片,都会夸奖华为提前布阵的能力,其实这家公司在很多领域喜欢提前布阵。
比如,中国在太阳能技术方面最强的企业,也是华为。因为华为的很多客户都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那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很差,很多地方供电不稳定。一般的设施可以停电,但是基站不能停电。华为要把网络设备卖到这些地方,就逼着它来研究怎样在这些地方不停电,外人只知道它是网络设备的王者,而看不到它在太阳能方面的布局。
外人看到的是局部的「战」,而华为布局的是整体的「阵」。
而所谓「善阵者不战」,说的就是企业做好提前的阵法布局,下好平时功夫,反倒不必在意一场战斗的输赢。在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就是这次演讲的全文整理,最后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技术与文明》,它给了我很多关于技术与工具方面的启示;另外一本是陈健先生的追梦,我给这本书写了一篇书评,BIMBOX 也很荣幸在独家销售这本好书:
这次演讲的 PPT 源文件,我们拿出来免费向所有人公开,你可以任意改写、在任何场合使用,如果用的时候能提一句我们,也是很开心的事。点击下面的链接,进入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演讲 2021,你就能得到它。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演讲实录:BIM的「棍子」和「碗」背后,是两种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