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高铁、交通、重工,他们都是怎样看待BIM的?

你好,这里是 BIMBOX。

前阵子,我们受邀参加了 BENTLEY 举办的纵览基础设施2020大会,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一届大会是在线上召开。

上一届在新加坡召开的纵览基础设施大会,BIMBOX 在《新加坡四天,我带回了这个时代重要的BIM研究样本》这篇文章,给你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这一届我们换一个视角,不去看主会场的演讲内容,而是采访基础设施行业中的一些实践者,看看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看待行业里的新技术。他们也许和你不在同一个行业,但这些差异化的观点或许能帮助你扩展视野。

每年这个大会都会同步公布基础设施年度光辉大奖赛获奖名单,这个比赛在基础设施行业可以说是奥斯卡级别的最高奖了,这一届共有 33 个项目获得不同的奖项,我们就是基于这个比赛,线上采访了很多参与方,他们来自于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看待行业的视角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此就不再罗列具体的获奖名单和获奖项目了,咱们直接看思想。两天的采访下来,我们和将近 20 人对话,记录了超过 3 万字,今天的内容是在其中筛选出来相对比较大众化、有一些值得探讨价值的内容,供你参考。

1
软件商的视角变化
发言人

BENTLEY软件高级销售总监恺煜&杜鹏、BENTLEY软件高级技术经理余良飞、软件技术总监宫雪辉

疫情的来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场危机,但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是一次改变的机会。大家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反而变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急迫了,也非常有意愿能够全面转型,包括国家政策也给出了清晰的数字中国路线,所以2020 年也许是很多企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分水岭。

这些年 BENTLEY 的市场定位,也是从设计端的工具,逐步发展为给各方提供一个数据支撑的平台,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措施是成立了 BENTLEY Civil Solution 团队,跳过向美国总部申请的流程,只为中国用户服务,向自主可控的方向靠拢。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贯通长久以来都是一个难题。这不仅有 IT 技术的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站在 IT 的视角,模型、设计信息、阶段成果等等数据,都可以通过统一的数据仓库来交付,这并不是特别难,主要的难点首先是交付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现在 BENTLEY 和华东院、中铁设计院等等国内的机构,都在规范标准方面建立合作,目的就是逐步解决行业交付标准的问题。

其次就是数据到底做什么用。设计和施工阶段,大家有着不同的诉求。

设计阶段的核心产品是图纸,即便大家搞了 BIM,用模型来做校审,但模型也一定以设计交付为目的。而到了施工阶段,人们是以建造为目的,这和设计有着本质的不同。

施工阶段要对模型做深化处理,让它能适应施工的要求,另外像钢筋弯折这样的细节在设计阶段也是不可能考虑到的,BENTLEY 研发团队在鄂州机场服务的时候,就针对类似的需求给施工方开发了很多深化设计的工具。

在施工阶段结束之后,还存在一个向运维阶段传递数据的问题,包括竣工模型的数据采集,以及模型的对比,越是往后期走,可以借鉴的案例就越少,越需要人们去摸索尝试。

针对那些不单单想买产品,而是希望实现长远业务拓展的企业,BENTLEY 也深入到用户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帮助用户梳理自己的需求,然后去定制一个数字化发展的计划,再一步步去定制一些服务单元,让用户清楚地知道未来一段时间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知道自己的投资回报在哪里。

总之,面向基础设施这样的大行业,加上数字中国的大时代背景,单纯的软件销售明显力度是不够的,BENTLEY 也认识到这一点,发展方向已经从一个软件开发商,逐步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2
重工行业的转型
发言人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BIM中心主任阮健

中信重工是做设备起家的,目前已是世界先进重型装备制造的第一梯队,以前因为国内外形势好,设备卖得比较好,所以各专业之间不需要什么协同。

现在他们开始在各个团队之间做横向协同的整合。第一个团队做设备设计,直接用于生产,后面有三个团队,分别是 BIM 团队、智能装备团队和智能工厂团队。

智能装备团队相当于给设备装上智能化大脑,BIM团队则提供了平台,对智能化设备进行总装、集成、形成一整套智能化的平台系统,而智能工厂团队主要是后期交付、运维,这样一个全周期的智能系统就形成了。

福建安砂日产智能化绿色水泥生产项目

以前就是交付像辊压机这样的大型设备,这次疫情给中信重工带来了一次横向联合的机遇,各个团队之间开展了协作。

现在可以把在线可视化巡检、设备可靠性的监测、智能设备配件级别的监控、BIM 信息模型等等整合起来,统一交给业主,业主可以在 Web 端或者手机 APP 上在线监控所有设备和生产线运行的情况,这对于综合服务质量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横向整合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工艺优化,比如业主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哪里有不合适,他们这边可以在线直接同步修改,修改的过程业主也可以随时监控。

阮健认为数字化不是某一项技术的进化,而是通过横向融合多个团队的技术才能达成的效果。

3
水利行业的探索和困难
发言人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丽项目项目经理冯艳、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数字公司副总经理叶锐

水利项目涉及的专业比较多,一个项目下来少说也要有二十多个专业。以往也会做模拟,但是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边缘化的专业就会被放在一边,也就是造成主专业和小专业之间的脱节。

这次他们的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是深圳市首个采用包括BIM咨询在内的全过程咨询模式输水工程,走的是BIM全专业正向协同设计的路线,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参与各方积累了经验,也在一定程度推进了 BIM 设计工作的标准化。

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

深圳政府现在在做一个智慧水务的大平台,要求所有新建水利工程都要有数字化的交付,为后期的智慧运维提供一个数据基础。所以这种项目要交付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参数化的模型,他们还做了一个 BIM+GIS 的成果,把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里,这样业主就能对信息进行溯源。

西丽项目交付GIS平台

冯艳认为,水利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而未来新基建、物联网、数字化能给这个行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叶锐提了几个行业里比较现实的问题。

首先是水利行业目前缺乏系统的行业标准,他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应用要求来定制自己的编码交付标准,这需要整个行业来共同推进。

第二是业主对精细化设计的要求和设计的效率问题相矛盾,业主需要一份完整的数字建筑 DNA,它可以为业主后续的工作提供价值,这里面全专业、全过程的正向设计就是一个最低标准的合同约束,但真的在全专业推行正向设计,在当前的BIM设计平台条件下,需要付出比较大的效率代价,需要贴合行业正向设计要求的标准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开发,才能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就是关于收费标准,BIM 能够为后续的智慧运维提供价值,但现在行业里为 BIM 付费基本上就是翻模的费用,如果真的去做全过程精细化的设计这个费用是不够的。

叶锐觉得,现在我们谈数字孪生也好,智慧化也好,大家谁都不能说已经完全成熟了,都是在一边走一边摸索,现在一线的几个大城市都在搞大平台,基础的要求就是工程项目的数字交付,那么所有专业的庞大数据该怎样结合,交付的时候该怎样做轻量化处理,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探索的事情,可能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BIM设计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的数据互通问题,中南院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打造面向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数字平台和 CIM 平台,目前标准化、数字化的管控平台已经初步完成。

4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
发言人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院BIM应用设计中心副主任朱定国、主任助理陈丽芳

最近他们对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做了设计回访,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水利项目在管理和施工上是比较随意的。比如一些管线不按照设计要求来施工,导致雨水倒灌、油管漏油等情况出现。

机电管线设计在这个行业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有时候安装不对是会造成功能障碍,甚至会带来风险的。

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BIM应用

他们实际应用的感受是,BIM 在很多领域的效率提升方面做得还不够明显,但他们在三维配筋方面确实感受到了效率的提升。

水利工程中泵闸底板、闸墩、流道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过传统的二维配筋的话会非常费时,对设计人员要求也比较高,但是通过三维配筋,通过把一些规则和算法做到软件里,就可以比较好地提高设计效率。

原来一个底板的钢筋图一个人得花一周的时间,现在有了好的工具,大概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底板从配筋到出图的整个流程。

不过他们也发现水利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粗犷的管理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技术摆在那,但不是拿来就能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人员的交互方式都需要跟着发生变化,甚至说管理的变化需求应该是发生在技术之前的。

5
高铁电力工程的 BIM
发言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技术总监梁策、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数字工程高级专家张忠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BIM中心主任刘义勤

发言人是在京张高铁项目合作的几方,京张高铁是作为国家级数字高铁的示范项目,过去一年完成了从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的整合,为业主和分包单位提供了基于统一平台的数据基础。

梁策说,这个项目的第一个难点是数据格式不统一的问题,第二个难点是用户个性化需求。

基于Bentley iTwin数字孪生技术,他们自己研发了一个平台,把设计、施工再到后面联调的数据集成到一起,也发布了相应的接口服务,把大家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汇集到一起,最终把设计、施工、运维需要用到的数据打包成一个交付物,最终结果就是在京张高铁的运营驾驶舱里,可以让大家体验开行之后的状态,看到四电设备跟列车的配合。

智能京张「联调联试车载集成平台」

作为京张高铁的设计方,张忠良认为从设计到施工有这么几个难点。

第一是从设计角度来看,怎样能优质高效地实现设计成果,无论数字化进程怎样,工程设计才是设计院的立命之本。整个团队不只是用现成的软件,而是进一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研发软件,他们和 BENTLEY 也建立了多年的战略合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专业设计软件,铁路行业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多,他们做到了每个专业都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方面是如何能把设计成果传递到施工单位,为施工提供服务。他们自己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和中铁电气化局进行了多次的沟通,把施工过程中的需求前置到了一部分设计成果中,在设计过程中就让施工方参与进来,甚至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就针对数据传递做好了前期准备。

刘义勤说,作为建设阶段下游的应用方,他们在介入之前必须有一定的模型和数据基础。到了他们使用的阶段,前面数据和平台都有了,他们面临的困难是怎么发挥数据平台的作用,在施工中体现 BIM 数据的价值,目前这项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发挥价值。

第一个是用 BIM 模型来指导施工,在电力、电气、接触网这些施工过程中用模型来指导现场的工艺工法,比如电缆排布优化、大型设备施工优化。

他们还自主研发了一个腕臂吊悬智能生产线,有很多机械臂,把 BIM 模型和它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来驱动多个机械手臂去抓取接触网腕臂配件,装配成铁路需要的基础构件,实现工厂预制。

第二个是把铁科院的平台和他们的施工业务结合,接触网的每一个腕臂、每一根杆都有唯一的 ID 编号,无论是安装的过程还是后期运维的过程都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追踪,并且最终把一些隐秘工程的数据上传到国铁集团的管理平台。

BIM 模型+GIS 的应用也一直是这几方关注的焦点。中铁设计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展了 GIS 的应用研究,目前的 BIM 到 GIS 来说,问题还有不少,GIS 平台和 BIM 平台的数据格式和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互相转化目前还有很多的困难。

他们目前通过一些努力,把一些 BIM 数据放到 GIS 平台上来承载,包括轨道、线路、桥梁等二十多个专业的数据,这样的数据确实会给平台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研究的核心也是让平台的数据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梁策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数据的融合编辑的重要性,现在他们已经把实景模型集成到 GIS 平台上,但是在做电子沙盘的时候,BIM 模型放上去发现一个位置原来有房子,结果他们的桥梁模型就在房子上面,如果原有的模型不能编辑和更新就很麻烦。

刘义勤认为,在铁路行业的施工阶段,为了能把 BIM 信息应用起来,需要更多和轻量化的 GIS 平台结合到一起。

GIS 系统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以及区域沉降信息的表达,在运营和抢修的时候就能诞生很多新的应用。另外除了和工程 BIM 模型的结合,还有一个和地质模型的集成,比如可以揭示隧道开挖以后的地质岩体,引导施工的工法调整,也可以服务于后期的抢修工作。

只有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把数据打通,让这些应用点落地,才能让数据离开建造阶段还能继续活下去,能够去实现管理性和控制性的操作。

6
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创新
发言人

华东院数字公司副总经理陈沉

陈沉的思考和分享来自绍兴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数字化应用。

这个项目有特色地方在于尽可能在工程各阶段融入比较成熟的数字技术:第一是以设计 BIM 应用为基础,基于统一数据架构自主研发了数十款软件,形成了一套 MetroStation 解决方案;第二是 BIM+GIS 一张图整合了测绘模型、地质模型、规划模型;第三是搭建了 BIM 建管平台,构建出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理的模式。

自主研发数十款三维设计软件

基于GIS+BIM+IOT的轨交项目管理平台

作为城市动脉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比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管理难度也比较大。绍兴1号线又是绍兴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所以业主对整个项目的要求也非常高,希望依靠先进的工程数字化手段进行建设,过程中陈沉总结了主要的两个难点。

第一个是多方协同设计施工一体化,实际上国内轨交项目数字化做得很好的经验比较少,很多仍然是设计施工两个阶段具有强烈割裂性,所以这个项目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点还是很多的,比如数据标准、文件格式等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 第二个是为智慧运营移交数据,这个项目本身承载了智慧运营的目标,所以它带来了全业务、全专业和全过程的数据整合要求。那么多不同格式数据该怎么融合、数据在各个阶段怎么传递和应用,都是需要逐一突破的难点。因为轨交项目的时间一般都很紧张,如何在本就被压缩的建设周期中,结合利用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提质增效也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陈沉说,尽管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痛点,但绍兴轨道交通项目还是取得了很多创新。

➤ 第一个创新,是用「一张图」去整合沿线的三大基础模型、工程信息模型和项目现场的信息,在数据管理部门和应用部门之间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分布应用。

➤ 第二个创新就是开展三维正向设计,国内轨道交通的正向设计普遍不成熟,华东院在以往水电工程全专业三维协同设计的经验基础上,去尝试比较完整的轨交项目三维设计,针对轨交项目的特点做了大量的二次开发,目前已形成较多三维设计的成果,正在逐步摆脱翻模设计的困境。

水电工程全专业三维设计模型

三维正向设计产生的图册

 第三个创新是开展了商务模型正向算量,他们之前开发了一套整合国内清单定额标准的软件,现在把它整合到平台中来,和模型关联做相应的扣减,再取出满足国标的报表,后面实现在平台上在线验工计价,这种方式在国内还是比较少的。

 第四个创新是将标准体系和数字平台实现融合,在三维协同设计阶段可以利用 PW整合三维协同设计环境,把项目用到的标准体系和自己的数字管理平台做融合,让这些标准更好地实现落地。

 第五个创新是全业务、全流程、全员去参加的「三全模式」。比如盾构在设计阶段可以利用平台完成线路、管片、商务配筋、槽道、支架、排版等全专业的参数设计,做完以后成果发布到 BIM 建管平台当中去,在施工阶段可以利用 Web 端和移动 APP 开展基于二维码管片生产运输调度,包括拼装、验收全流程管理,后期再利用物联网技术,去实现盾构施工的进度监察、轴线偏差检查等等。

到了运维阶段,他们可以利用巡检机器人,通过灰度图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对隧道病害进行动态跟踪,根据每一环的二维码履历和健康档案实现隧道运营维护。

建管平台应用

陈沉还总结道,上述的创新点是对于业主、BIM咨询方和各参建方共同的努力。对于华东院作为BIM咨询方而言,「可沉淀」是项目数字化应用的重要目的之一,项目整个做下来还是有不少的资产能够沉淀下来,也是希望能够打造更全面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为行业填补这块空白。

➤ 第一是标准体系,目前国家的标准体系在落地方面还是有欠缺的,而这个项目做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 第二是系统平台,华东院一直在打造三个底层的平台,分别是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管理平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现在还多了一个智慧城市平台,通过这个项目沉淀下来的平台关键技术也很多,尤其是第一次尝试涉猎打造轨交运维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平台和关键技术积累形成的数字资产,未来是可以复制的。

➤ 第三个是专业队伍,因为数字化项目对专业工程和数字化都能理解的复合型人才非常欠缺,通过这个项目华东院积累下来不少这方面的人才,各类培训资料也能做到有效复用形成知识库。

➤ 第四个是数字资产,通过整个项目的应用实施,华东院实现了绍兴 1 号线比较完整的数据资产交付,为后续基于数据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智慧」这件事总被人提起,怎么能落到实处?陈沉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数据的采集和整合。在项目启动之初,他们就开始思考后期怎样去保证数据合理合规的收集,编制了模型编码交付管理的十几份标准,保证参建各方可以在同一套规则下开展工作,将标准条文写到软件里,用代码去自动约束人们的工作标准,如果只是写成条文,那参建方的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把标准落地。

他们还开发了模型校审系统,基于这些标准去审查各个单位提交的模型和数据,实现了大部分业务从线下走到线上。

以上就是关于这次采访 BOX 帮你整理的资料,你所在的行业目前是什么发展现状,有怎样的困难?欢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水利、高铁、交通、重工,他们都是怎样看待BI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