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告诉你,BIM从业者未来的路

最近我们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约见了一位元老级人物,他从2005年就开始从事BIM工作,服务的对象有龙湖、碧桂园、新世界这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有华东院,中南院这样的设计机构,还包括中建五局、中铁建工这样的施工企业。

如果你是BIM圈的一个老人,肯定知道最早火遍中国的《Revit建筑设计火星课堂》,今天和我们对话的人,就是这个课程的作者王君峰老师,正好赶上这么一个机会,王老师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我们一方面是和他探讨一下行业的现状和未来,也尽量帮你挖出一些有料的观点,文末我们也会送出两本他的新书。

先请您简单说说自己的经历?

我从04年开始,在设计院开始接触BIM的工作,一直想做一些改革、一些调整,做一些与众不同、感觉很酷的东西,开始找到的软件是ArchiCAD,但那时候的学习资源太少,后来又找到了刚刚进入中国的Revit,05年的时候就转行专门来做BIM了,一直坚持到现在。

工程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领域,在十几年前,媒体、网络、IT都不发达,当时的初衷是通过工具去改变一些我们原来的做法。

那时候比较有名的是ABBS论坛,通过论坛了解到BIM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多视图联动起来,REVIT产品开始进入中国,也是通过ABBS论坛了解到的。

论坛里面专门开了这么一个板块,我经常去看,看之后发现可以出三维模型,觉得很酷,后来用Revit尝试做了一个门卫房,从头到尾做出来了,而且也出图了,当时是挺有成就感的。

05年的时候,纠结了很久决心进入BIM这行,毕竟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还是走跟传统道路完全不同的路。我在ABBS论坛里面直接认识到了欧特克中国总代等人,有了他们一些的资源,就直接进入到BIM领域了。

那个时候很多人对BIM都是没有任何概念的,更多想要去做的,是三维设计。今天我们大家都在提的正向设计,那个时候我们虽不叫这个词,但是一直希望用三维设计来取代我们原来的方法,一直聊的也是通过BIM出图的事。

这些年您除了做培训方面的事,您还主要从事一些哪方面的工作?

我做的事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软件普及和推广相关的工作,像火星课堂这样的书,解决的是怎么能从建筑设计的视角,把模型建出来能出图,然后再做一些应用,那时候有了一些经验积累。

第二个阶段是看到BIM在国家的一些政策文件里面出现了,我就开始进一步探索,怎么在施工领域里面去应用它。那个时候做的是解决机电深化的问题,解决场地布置的问题,解决材料用量的管理问题,当然这个管理是比较粗放的。

第三个阶段是从2013年之后,我们开始站在业主方的角度,去思考BIM跟房地产开发管理有啥关系。比如说设计的结果或者是施工过程可以拿来给业主做什么。 

在业主方这个角度上,更关注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协调和人员沟通。

在我们BIMBOX的小伙伴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比如说做模型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了,在您这几次转型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种低迷期?

遇到过很多次,往BIM行业上说就是对新行业的不理解。

因为做的东西太新,给别人去讲,面临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有国家规范吗?有国家标准吗?”

这些问题当时是解决不了的,这应该算是在过程当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从内心里面觉得真的是个好东西,但是没有一个人觉得你这是个好东西。

2011年的时候开始有第一个政策文件,提了一句说要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当时我们就好像从黑暗当中看到黎明的感觉。

那份文件其实并没有在这个行业里带来多大的影响,但你可以看到在行业里面开始把它推起来了,当时还是主要是依附于像欧特克这样的企业,用比较强有力的一些市场的手段来推进。

走到11年之后,行业开始有一些好转了,但是我们又面临第二波的问题:人才不够。

当时好的人才被各种挖,最后自己就没人可以用了,被挖走的人要么就进到设计院去了,要么就被总包单位给挖走了。

虽然这个行业对人的需求量有了,大家开始认为BIM是件事了,但是你是个专门做BIM的,公司也好,企业也好,做这件事的前途在哪里?

没人回答的了,因为人们更愿意选择熟悉的或者别人走过的路,设计院走过的路,施工单位走过的路。

对于纯粹的BIM从业人员来说,面临的这种压力也就来了,你将来干什么?是不是将来又回到设计院里面,进BIM中心,或者是去施工单位的一个BIM部门?

其实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没有个明确答案,因为没有人说BIM这个职业的道路是什么,但是好在我们一直也在不断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稳定了基本的人群,再逐步的来扩大。

然后到今天,新的一些问题又出来了,好像这个行业开始欣欣向荣了,各种政策文件都发出来了,大家对它的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了,可整个市场也变乱了,大家都在谈BIM,甚至是软件都没摸过的人,没装过的人,也说我们的BIM做的如何如何好。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人会去做一些向上的事,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多去讲一些正确的话,这样我们就能慢慢的把很多急功近利的、很浮躁的这样一种风气,慢慢地给转回来。

这里面有点大浪淘沙的意思,总是一波浪一波浪的过来,然后每一波浪都要刷掉一些人,然后下一波又把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儿冲到海岸上来。
您能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遇到的什么样的阻力,然后您后来是怎么去推动的?

在一个很大型的项目上,过程当中我做了很多的支持,项目组的人非常有意愿做新的尝试,项目的过程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也已经被项目组的人给扫平了。

我后来去回访这个项目组的时候,他们给了我一个非常无奈的解释,说我们也做了模型,做了三维的内容,也做了协同的设计,最终也出了图纸,但是在内审图纸的时候,直接就被院内的审图专家给pass掉了。

为什么?就因为字体不满足院内的出图规范要求。

很多技术在变革的时候,你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是跟不上的,最大的阻力有很多时候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在配套的体系上,当然后来那个设计院也在不断的推进,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有一些新的协调和变化。

在设计院里推动这个事情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故事。有个项目来了,自己开始带头来做这个事,做了一半人都跑了,为什么?分配机制、工作量并不成正比,所以就导致这样的新技术,在原有的体系下很难去落地和生根。

可能最开始最直接的阻力会来自于技术门槛,而当技术点突破之后,它会变成相关配套管理机制的一个门槛,比如分配机制、技术管理体系,一些评价的指标等等,这一系列都会成为我们这个过程当中,想象不到的障碍。

绝大多数从事BIM的人,可能会把障碍直接归结于技术本身,因为要投入大量的软件、人力、硬件的成本,才能掌握新技术,特别是站在设计院的角度,这种投入还是蛮大的,你要去换硬件、软件,还包括人工的投入,培训的成本等等。

但这些只是我们遇到的障碍当中,最基本最好解决的一个问题,用钱能解决的问题。真正阻碍它的,到后来一定是制度和管理体系、模式。

这就不是一个从事技术工作的人能够去解决的了,它应该是从顶层往下来解决。

我们现在在做一些行业标准指南,目的就是把基本的技术障碍扫清,然后更多的去解决一些组织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剩下来就是怎么做到高效率、让生产的组织更合理,更高效。

BIM最简单的应用,就是用来解决机电深化的问题,接下来可能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数据管理。在您遇到的项目或者实战中,有没有用BIM解决过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换句话说,是用BIM之后能非常明显地解决已有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为了用这个技术创造出一种需求?

咱们就拿一个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来说,它并不是由一个单一的设计院完成的,可能有主体设计院、还有幕墙的、方案的、景观的、标识标牌的。

对于业主和甲方来讲,他要的是更高效的方法,能把所有顾问的意见集成在一个平台上面来做决策,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利用BIM可视化的特性,其实就已经在这方面可以帮助到他了。

今天我们都在谈BIM,那么BIM可视化本身是不是一个准确的、能够反映工程信息和工程结果的模型,很多时候其实做不到,因为这个行业发展的太过于粗放,没有形成相应的规则和标准,再加上工程行业本身周期和发展速度特别快,所以导致很多时候,我们希望用可视化来解决沟通协调的问题,可能做得还并没有那么好。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我们有那么多的协调会,那么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也一定能够去解决沟通和协调的问题,因为它更能说明问题,所以我觉得BIM可视化是一定是能帮我们很多忙的。

另外,我们过去的图纸是分散的,很难把它集中在一起管理。参数化也好,信息化也好,BIM能够把建筑当中所要表达的数据关系给集合好,这也是很了不起的地方。

今天我们谈物业运营、运维管理,就是基于BIM模型,把传感器的一些信息给整合在一起而已。

包括现在很多轻量化的管理平台已经出来了,基于这样一个规则的、有序的、可视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我们就把我们的管理,直接从以前电脑端搬到移动端,或者是搬到世界各地,本质上它的效率已经提高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基础,就是规矩规则的模型。《别扯虚的,什么才是BIM的基础?》否则我们光去谈数据和信息,而忽略了建筑信息模型的本质,那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所经历的那么多项目当中,有很多情况是,移交一个竣工模型,是不是正确都不知道。

我们在BIM的模型上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空间的问题,碰撞的问题等等,可能发现了一大堆,但是实际上现场并没有遇到;或者是BIM模型没发现问题,现场又遇到了,根源就在于数据模型本身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的数据模型能够做的比较好的话,我相信BIM所提倡的一些理想的功能才能够体现出来。

比如说机电的深化或者预留孔洞,它解决的是在工程技术点上的一个应用,其实机电深化没有BIM的时候也在做,只不过我们是用其他的工具,现在有了BIM的手段之后,会做得更加优化,让我们不再依赖于人脑抽象的想象力。

这个事老生常谈,但真实情况是我们还做的不够好。我也希望咱们谈BIM的时候,还是把目光回归到最根本的内容上面来。  

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企业项目当中,他做BIM有一个非常隐形、内在的诉求,就在于BIM带着一个高科技的光环,比较神秘的光环,它对于企业会产生很好的美誉度,也是提高企业形象的一种方法。

但是我们今天来看,许多项目在做BIM的时候,把目标就放在美誉度本身上面来了,导致我们做很多事过程不重要,是否能最后评奖变得很重要,反倒会有一些打哪指哪的情况出现。

我相信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有的一种需求和诉求,如果我们在提高美誉度的同时,能够把BIM的自身价值,再更好的发挥出来的话,我相信对整个BIM的行业来说会更好,对我们从事BIM的人员来说,也能够让这个事情发展得更加的长远,对甲方或者业主来讲,他花钱找BIM咨询顾问也物有所值。

其实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多的人熟悉王老师,都是从最早的《Revit2013-2014火星课堂》,今年了解到您也是刚出了一本新书,《Revit建筑思维课堂》,它和过去的这本书有什么区别?

写这本书,第一个原因就是距离火星课堂时间已经蛮久了,实际上我们是从2011的那个版本就开始在写,确实是特别的久了,所以希望能更新一些新版本的知识进来。

第二就是我们吸收了很多读者的反馈,比如有些人觉得当初的案例比较规则,能不能讲更复杂一点的案例。

于是我们就把案例做了调整,用比较综合的办公楼来讲,再结合着正向设计的观点,还有协同的思路等等,来写这本书。

另外,我们在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把结构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做了梳理。之前的书我们只考虑单一的一个专业,现在有结构专业来一起配合,我们的很多做法也一定是需要去调整的。对从事正向设计的BIM工作者来说,这也是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是在这两个大前提下,对内容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以前出了很多零散的知识,都分散在不同的系列里面去了。在这一次也是希望借助《思维课堂》这本书,形成一个稳定的系列,比如后边我们也会把Navisworks作为内容的一部分拿出来讲。

新书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思维」,和上一本书对比起来,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新的东西吗?

改变还是蛮大的,第一个就是我们把互联网思维给加入进来了,我们原来都是以光盘的形式,来提供有声的视频讲解,现在我们把视频的内容放在了互联网上面,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手机来学习。

第二个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BIM工作的一些规矩和规则,让我们逐步养成BIM工作的习惯,而不是只是为了讲清楚软件的命令和操作。

第三个就是我们在讲的过程当中一直隐藏了一条线,BIM不是简单的个人应用,它其实还有一些管理的规则和规矩,我们更希望让大家能够从一开始学习BIM的时候,就逐步的把这样的想法建立起来,而不是说很着急的掌握一个软件的基本操作的功能。

好了,今天我们聊到了很多内容,王老师谈了他很多个人的见解,这次的谈话很长,今天还没有聊完,我们会把其余内容放在后面再给你讲一期。

BOX今天为你诚意推荐这本书,厚厚的一大本,全彩页还是非常超值的,无论你是刚入门的BIM学习者,还是希望拔高一下自己的,都可以来支持一下王老师的新作品。

这本《Revit建筑设计思维课堂》和我们的《BIM大爆炸》一样,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品的,这次机工社也给我们BIMBOX的小伙伴提供了福利,留言点赞的前两名将会免费得到这本书。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期再见!

 

2 条评论

  1. akemi8822

    王俊峰老师是我在这个领域的引路人,看着火星视频成长的

  2. zhengxueliang

    未来的路真的很迷茫,做了这么久,兜兜转转,信心快被打击没了,额哈哈哈。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没人会告诉你,BIM从业者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