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聊BIM在施工中的几个应用.
首先我们来说重点难点施工模拟交底。
在工程项目中,有一些地方,靠图纸和文字的交底书无法描述清楚,以前就是设计人员或者设备制造厂商,派专员到现场进行指导。
但是,在很多比较复杂的节点,设计人员不一定懂得施工工序和要点,即便懂得,也很难把这个过程描述清楚。
利用高精度的BIM模型配上时间轴,我们可以为现场施工人员制作施工工序的动画,在这种动画中,我们可以在关键节点添加文字说明、构件内部的剖切图、甚至可以制作,随时暂停,随意旋转视角的,互动性施工指导。
并且在制作施工指导的过程中,通过和现场的施工人员沟通,就能尽早的发现安装流程是否有问题,在正式施工前就把它们解决掉。
虽然针对特定节点,制作这种动画,会占用BIM人员的一些时间,但这个时间花掉了有两个好处:
第一,如果这个施工节点特别重要,或者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错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高于预先进行模拟的成本,那么这一类情况,就很适合这项工作。
第二,这一道工序会在今后的项目中重复使用,制作了这样的施工模拟交底,就不用担心人员变更带来的风险。
在岗位培训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这些指导,快速地上手,实现信息与经验的传递。接下来我们说说数字化制造 。
目前,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建筑业,除了因为制造业产品的高度重复性,形成了,规模化效应,还有部分原因是,利用数字化模型,实现了制造的自动化。
同样,BIM,结合数字化制造,也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建筑施工流程的自动化。
许多建筑构件可以异地加工,运到现场进行装配,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即便是这个构件本身设计的足够精细,也可能因为没有事先进行碰撞检查和安装模拟,导致构件运到现场安装不上。
通过BIM模型,我们可以在碰撞检查和安装模拟之后,导出构件模型的精确尺寸和加工图,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构件的预制。
这样制造出来的构件,降低了误差,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建造工期缩短且容易掌控。
BIM模型直接用于制造环节,还可以在制造商与设计人员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反馈机制,即在建筑设计流程中,尽可能提前考虑数字化建造。
同样设计方与制造商共享构件模型也有助于缩短招标周期,便于制造商根据设计需求,编制统一的投标文件。
这就是我们在第一期节目中和大家聊过的,让制造商也参与到整个BIM的协同工作中。
最后我们来说说物料跟踪。
刚才我们说到,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设备复杂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可以预制加工并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些建筑构件及设备,是否能够及时运到现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是否合格,是影响施工计划的重要因素。
在BIM出现以前,建筑行业往往借助物流行业的技术方案,例如RFID——也就是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来管理这些物料。
通过RFID可以把建筑内的构件贴上标签,实现跟踪管理,但RFID本身无法进一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比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构件尺寸,构件编号,联系电话,维护记录等,而BIM软件可以在建模的过程中记录这些信息,进行ID编码,并生成条形码或者二维码。
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模型的关联管理。
聊到这儿,我们总结一下最近两期讲到的,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我们聊到了施工进度模拟、场地规划、重点施工模拟交底、数字化建造、物料跟踪几个方面。
这个系列我们做到了第五期,你有没有总结出一个规律,无论是在哪个环节,BIM本质上就是,我们不断地存储和提取模型中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与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并未我们所用。我们也给大家讲过,BIM不是一款软件,或是一个平台,某些软件可以建立BIM模型,某些软件可以把信息放到模型中去,还有些软件可以管理和使用这些信息。
BIM技术从诞生到今天,一直在被不同的人,挖掘出越来越多的用处,并能够持续的发展,也是基于数据开放和共享这个简单的道理。
如果你问,BIM还有更多其他的应用吗?我会告诉你,就在我们分享这些应用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在研究和发现新的应用,未来,也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应用等待着你去发现。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到在这儿,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接着说。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