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信息焦虑:10天后,请叫我知识管理高手!

你好,这里是BIMBOX,我是老孙。
相信你平时多少都有些整理信息、记录笔记的习惯,但时间长了,总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信息越来越乱、知识完全没有条理可言,更别说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了。
我们向一些朋友询问,大家普遍的反馈集中在下面这些问题:
互联网信息又多又乱,缺乏高效获取目标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存了的文章、记了的笔记,过段时间内容全忘了,甚至不记得曾经存过。
外部信息很零碎,关联程度不够,没办法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随着个人提升,学习范围扩大,知识体系逐渐混乱,没办法管理自己的知识。
输出的时候脑子是乱的,不知道能输出什么,效率很低。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这些痛苦很正常,是每个人都一定会经历的阶段。
 
1
普通人的知识焦虑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推荐算法横行的时代,一年接触的信息量可能是父辈一生的总和,各种文章推荐、短视频推送都在抢占你的注意力,这让你感到每天活得很充沛,甚至看起来还挺勤奋。
但隔上一两年你会发现,有些人的见识和眼界就有了明显的提升,甚至可能通过不同场合的输出,建立了人脉和影响力,可再看自己,剩下的只是各种收藏夹里的未读文章,还有一坨再也没有用起来的笔记。
如果你对此感到焦虑,我也想说:大可不必。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这件事往远处说,是一个人类经典问题,已经有无数前人探索了很多方法;往近处说,也有大量最新的软件工具,能把前人的工作效率提升几十倍。
探索方法和工具,是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中间趟了很多的坑,废掉了很多的笔记库,一次次重新开始,耽误了大量的精力,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就这么一边迭代学习、一边实践,我在BIMBOX输出了500期的原创内容,编写了4本出版物,保持每年至少学会两个新技能,再制作几门课程,还在主业之外的音乐、游戏、物理学方面保持着大量的输出,借此认识了许多值得尊敬的朋友,打开了人生的局面。
总有小伙伴问我,你是怎样管理时间,或者怎么坚持的?
我大可以凡尔赛地说:严于律己、勤奋刻苦就行了。
但这不是真话,真实的情况是:天才和极端自律的人都极为罕见,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点懒、有点忙、有点拖延的普通人,而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迭代方法的过程中,遇见了很多的大神,也花了不少钱去学习他们的方法,确实趟了不少的坑。在一次次责备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之后,我意识到,他们分享的方法并不是给「普通人」的。
比如,他们中很多人都靠知识管理生存,每天有大把的时间花在打理自己的笔记系统上,甚至除了知识管理本身,从来不分享其他的内容,专门就搞这一件事;而普通人有自己的主业要忙,还要照顾家庭、休闲娱乐,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本来就不多,还时不时会犯个懒。
所以,对于朋友们的询问,我真正的回答是:信息和知识管理,你需要的是掌握一套方法论和配套的软件工具,打造一个可以持续运转的系统。重点在于:它必须是可以灵活适应每个普通人的系统。
而这件事任何时间启动,都不算晚。
我希望能通过一门课程,在10天里,把过去这些年所有走过的弯路、躺过的坑,都帮你避开,最大限度的节省你建立新方法的时间,尽快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这就是我决定分享给你的内容,它的名字是《10天后变成一个知识管理高手:从输入到输出,打造你的「第二大脑」》。
 
2
「知识管理」的知识管理

这套课程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本身不仅是理论知识,也是一次实践的结果,是对「知识管理」这件事本身的一次知识管理。
课程里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我一个一个字写下的笔记,而正如我们在日常中的情况一样,很多知识都发生在碎片时间,是零散地、没有明确结构的记录,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孤立的知识却可以彼此发生关联,自下而上地生长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是你的「第二大脑」。
这么做不是为了耍帅(虽然有点帅),而是这样的一张知识网络,在宏观上可以不断提升你对一个领域的总体认知水平,微观上又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调取其中的任何知识点,并且能发散、联想,把你带到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去。
所以在课程里,你不会看到任何一页PPT,而是真实地看到我笔记软件里的一条条记录,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课程看起来新颖,而是用整套课程的实际操作流程,告诉你这样一个第二大脑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针对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流程和软件,我还画了大量的示意图,帮助你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打破固有的常规思维,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灵活的流程。

3
课程内容

整套课程一共分为六个大的篇章,对应的也是知识管理的六个阶段性步骤,每个步骤都解决一个明确的目标,它们分别是:
1. 掌握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2. 甄别外部信息源,打造高效精准的信息输入流程
3. 将外部信息分类、加工处理,形成可随时调用的信息库
4. 快速捕捉和记录内心的想法,形成闪念笔记库
5. 将信息库和闪念笔记库中的内容融合、内化,形成笔记网络
6. 以输出拉动输入,高效有技巧地把知识输出给别人

第一篇章: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

市面上有几百款知识管理软件,优质的信息源更是数不胜数,如果直接开讲软件、推荐信息来源,只会让你举步维艰。最重要的起点是建立方法与流程,一个人若是不知道将要航向哪个港口,那么任何风向都是逆风。
这部分共11集,从大多数人的知识管理困境开始聊起,讲述搭建一套流程的重要性。
我会在课程中讲述作为忙碌的普通人,用什么可行的方法来规划和管理时间,也会讲述第二大脑、数字花园、卢曼笔记法、费曼学习法、常青笔记、P.A.R.A分类法等影响流程搭建的重要知识点,这些内容会一直贯穿在后面所有的章节,最后也会给出如何选择和使用软件的建议。

第二篇章:信息的输入方法

这一篇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你选择、查找、收集信息的技巧,也就是提高你的信息素养。我会帮助你建立适合自己的阅读和订阅的工作流,用主动阅读对抗算法推荐,用数字健康对抗屏幕成瘾。
这部分共8集,我们从信息焦虑开始聊起,为你讲解各种信息平台的属性和调性,帮你打造一套接收优质信息的方法论,也会重点讲解很多人不常用到的RSS、Newsletter、Podcast等工具和信息源,最后会教你一边省钱、一边投资自己的方法。

第三篇章:信息的归类处理

这个篇要实现的目标,是提高你处理、筛选、分类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在众多的外界信息中,精选出与你相关的一部分,提取出真正需要的内容,把信息打散成最小的颗粒度,利用分类和标签把它们存放好,方便日后搜索和筛选。
这部分共12集,会从信息处理的「原子化」方法开始聊起,谈到稍后阅读在流程中的使用诀窍,利用我改进的「P.A.R.I.S」方法,来解决信息分类和找不到的问题,教给你信息回顾的机制和软件使用方法,最后会重点讲解利用多维表创建属于你的高效信息库。

第四篇章:想法的快速记录

值得积累的知识,不仅来自外部信息,还经常来自和别人的一次聊天、阅读后的独立思考、外部知识串联后带来的新点子,甚至是浴室里的灵光一现。

每天我们的大脑会蹦出上百个想法,但能够被短期记忆的只有不到10个,能长期记住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这部分共7集,通过两款软件功能的详细讲解和对比,讲述无压输入和自动回顾的方法技巧,还会介绍第三代笔记软件最重要的功能「双向链接」,最终串联成一套建造个人思想库的流程。

第五篇章:知识的内化融合

无论收集了多少内容、记录了多少想法,我们储存的也仅仅是「信息」,而不是「知识」,这一步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对外界信息和内部灵感的加工、组合、链接和引用,构建出一套网状的知识体系,让你的大脑中长出一张知识地图。可以说前面的四个步骤,全都是为这个章节服务的。
作为课程的重点,这部分共有14集,从知识融合贯通的原则讲起,对比大纲笔记和文档笔记的使用场景,也会从第一步操作开始,详细讲解永久笔记卡片的创建、编辑、链接和回顾,还会重点说透文件夹、标签,以及第三代笔记软件独有的MOC方法,如何帮你把知识结成网,最后也会给你讲讲我个人的日常工作流程。

第六篇章:知识的写作输出

很多人觉得写作与自己无关,这是天大的误解,大到写年终总结、写汇报方案,小到微信聊天、发一个朋友圈,都是广义的「写作和输出」。
在费曼学习法中,把知识以小白能理解的方式输出给别人,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同时,写作会让你的知识真正变成资产,成为你行走的名片,也会帮助你结识更多优秀的人,我自己就是一个靠写作改变命运的人,也有很多心得在这部分讲给你。
关于写作的另一个误解是,每次写作都是从对着一张白纸开始,实际上前五步你已经完成了写作的70%,剩下的30%,就是在你构建好的知识体系里,把需要用到的卡片取出来,再做融合和润色。
这个篇章共8集内容,我会结合个人的经历,给你谈谈输出的好处与心得,算是老孙压箱底的东西了;我还会结合实际的软件操作,帮助你利用知识卡片,快速形成内容,以及在融合润色中的9条写作建议,还会聊一些非常实际的、获得影响力与营收的方法。
最后,我会对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做一次完整的复盘,带你重走一遍从「第二大脑」到「数字花园」的流程。
整套课程一共60集,除了你在标题上看到的内容,还有我大量的实践经验、小窍门、相关书籍推荐和重要的感悟,对开始学习没有任何的要求,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到什么水平,以前对自己有多么不满意,都可以随时开启你的改变之路。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绕过那些所有人都会趟的坑,一定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最长久的收益,过去几年帮到我自己的方法,也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帮助你成为信息泛滥时代,不断自我成长的一棵大树。
《10天后变成一个知识管理高手:从输入到输出,打造你的「第二大脑」》这门课,我希望它成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自我投资。
我们为这门课程建立了专属的微信交流群,课程中所有的资料、软件、网站都会在群里更新,所有对知识管理关注的小伙伴,也会和我一起在群里,期待与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
课程上架有优惠和团购,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以免费试看哦。
有态度,有深度,BIMBOX,我是老孙,咱们下次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BIM清流BIMBOX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告别信息焦虑:10天后,请叫我知识管理高手!